临床常见心电图判读
- 格式:ppt
- 大小:12.59 MB
- 文档页数:8
六、临床上常见心电图诊断要点一、正常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正常窦性心律诊断要点1.P波的方向:P I、P II直立,P aVR倒置,PⅢ、P aVF一般也是直立的。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
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3.PP间期:并不绝对匀齐,但PP间期的相差<0.12秒。
4.心房频率:60~100次/分。
小儿不超过正常相应年龄组心率95%或不低于正常相应年龄组的5%。
窦性心动过缓诊断要点1.P波的方向:P I、P II直立,P aVR倒置,PⅢ、P aVF一般也是直立的。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
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3.P波频率<60次/分,但很少<40次/分。
小儿心率低于下列范围:1岁以内超过100次/分,1~6岁超过80次/分,6岁以上超过60次/分。
4.可能伴有窦性心律不齐,交界性逸搏等。
窦性心动过速诊断要点1.P波的方向:P I、P II直立,P aVR倒置,PⅢ、P aVF一般也是直立的。
2.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
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3.P波频率100~160次/分,但甲亢的成人患者,P波频率可大于180次/分。
小儿心率超过下列范围:1岁以内超过140次/分,1~6岁超过120次/分,6岁以上超过100次/分。
4.心动过速时由于P电轴下移,P波的形态可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心率过快时可与T波重叠,PR段及ST段可下降,T波平坦甚至倒置。
窦性心律不齐诊断要点1.窦性心律2.PP间期相差>0.12秒,也有人以相差>0.16秒作为诊断标准,由于窦性心律不齐多为正常变化,我们建议以相差>0.16秒作为诊断标准。
临床常见的11种心电图今天我们讲临床常见的11种心电图,讲讲它的主要特点,看了这些以后,大家基本可以分辨这些常见的心电图,特别是应付一下执业医师考试,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11种心电图目录为:1.正常心电图2.窦性心动过缓3.窦性心动过速4房室传导阻滞5.房早与室早6.心房扑动7.房颤8.室速9.室扑10.室颤11.心肌梗死(一)各波形的意义心电图记录的是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中电位变化。
(二)关于心电图纸附:算心率心律齐:HR=60/P-P(或R-R)心律不齐:3s(或6s)内的QRS波群数乘以20(或10),既可算出心室率搞清楚了上面这些,下面我们就开始看心电图!1、正常心电图1)窦性P波(振幅:<0.25mv、时限:<0.12s)2)P-R间期0.12-0.20s3)心率:60-100次/分这个大家一般扫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窦速与窦缓口诀:小三大五窦速缓,三五之间无异变。
2.窦性心动过缓=大于五格3.窦性心动过速=小于三格4.房室传导阻滞说到房室传导阻滞,大家先记一对夫妻,丈夫外遇的故事:(记住这个↓,下面常用到)P波代表老婆QRS代表老公一度—老公经常性晚归,但还是回来了。
二度I型—老公晚上回家越来越晚,有时候太晚就没有回来。
二度II型—老公晚上回家时间比较固定了,但是经常不回家了!三度—离婚了,老公老婆就各玩各的啦!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老公虽然晚归,但是终究还是回来了!P-R间期持续>0.20S(五个小格,一个正方形的格),但是每个P波后面还是有QRS波群。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老公回家越来越晚,有时候太晚了就不会来了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QRS波,脱落后的第一个P-R间期又恢复正常,而后渐延长,直至又脱落QRS波,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称文氏现象。
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老公晚上回家时间固定(PR间期相等),但是经常不回家了!(QRS波群突然漏搏);P-R间期固定,规律性的出现QRS波脱落;每两个P波,有一个P波未下传,称2:1传导阻滞;每3个P波有一个未下传,称3:2传导阻滞。
心电图判读方法及要点一心电图的分析方法ﻫ(一) 熟记正常心电图的正常值及常见心电图的诊断要点ﻫ(二) 按以下步骤分析心电图ﻫ1.首先找出P波,根据P波的有无、形状及与QRS波群的时间关系来确定。
P波在Ⅱ导联和V1导联上最清楚;判断心律:窦性心律或异位心律.ﻫ2.测量PP间期或RR 间期、分别计算心房率或心室率.ﻫ3.观察各导联的P波、QRS波群、ST段和T波的形态、方向、振幅和时间是否正常。
ﻫ4。
测量心电轴。
ﻫ5。
测量PR间期和QT间期。
ﻫ6。
比较PP间期和RR间期,找出心房率与心室率的关系,注意有无提前、延后或不整齐ﻫ的P波和QRS波群,以判定异位心律和心脏传导阻滞的部位。
7.最后结合临床资料,作出心电图诊断结论。
ﻫ二常见心电图的诊断要点ﻫ(一)正常心电图的正常值1。
正常P波时间〈0.12s,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0. 25mV,胸导联〈0. 2mV.2ﻫ.心率在正常范围(60次/分~100次/分)时,PR间期为0。
12~0.20s。
3ﻫ。
正常QRS波群时间<0。
12s.正常V1导联的R/S〈1,V5导联的R/S〉1,在V3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等.正常V5、V6导联QRS波群的R波<2.5mV,aVR导联的R波〈0。
5mV,Ⅰ导联的R波〈1。
5mV,aVL导联的R 波〈1。
2mV,aVF导联的R波<2。
0mV。
除aVR导联外,正常Q波时间〈0。
04s,Q波振幅小于同导联中R波的1/4.4.正常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5ﻫ。
正常T波方向大多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T波振幅大于同导联中R波的1/10。
6ﻫ.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
32~0。
44s。
(二)窦性心律1ﻫ。
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简称“窦性P波”.2ﻫ。
心率为60~100次/分。
(三)窦性心动过速1.窦性P波。
2ﻫ。
心率> 100次/分。
ﻫ(四) 窦性心动过缓1。
窦性P波。
2.心率<60次/分.(五)窦性心律不齐1ﻫ。
心电图判读简要第1节正常心电图1. 平均心电轴的常规测量方法?通常可根据肢体Ⅰ、Ⅲ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以估测心电抽的大致方位:若I、Ⅲ导联QRS 波的主波均为正向波,则可推断为正常心电轴(0一90度);若I导联出现较深的负向波,则属心电轴有偏;若Ⅲ导联出现较深的负向波,则属心电轴左(上)偏。
此处,还可改变取其他二个互相直交的导联,例如I导联与aVF导联以判定之,其结果大致相仿,但并不完全相同。
为了获得较精确的检测结果,尚可采取下述方法以判定心电轴。
①作图法:可以根据I、Ⅲ导联QRS 波群的波幅的实测结果(正向与负向波的代数和),用作图法根据I、Ⅲ导联的相应幅度处分别作两垂直线相交,即可测得额面平均心电轴角度。
②查表法:较作图法更为简便的方法是按I导联及Ⅲ导联正负波幅值代数和的二个数值,从一专用的心电轴表中直接查得相应的额面心电轴。
2. T波的意义。
波型特点及正常值?代表快速心室复极时的电位改变,是ST段后出现的一个圆钝较大且占时较长的波。
正常值(1)方向:在正常情况下,T波的方向大多和QRS主波的方向一致,在Ⅰ、ⅡV4一V 6导联向上,aVR 向下,Ⅲ、aVL、aVF、Vl—V3导联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但若Vl的T波向上,则V 2一V 6导联就不应再向下。
(2)振幅:在正常情况下,除Ⅲ、avL、avF、V1—V3导联外,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l0.T波高度在胸导联有时可高达1.2—1.5mV而尚属正常。
3. P-R间期的意义及正常值?P—R问期为0.12-0.20s.在幼儿及心动过速的情况下,P—R间期相应缩短,在老年人及心动过缓的倩况下,P—R间期可略延长,但不超过0.22s.P—R间期包括激动通过结间束,加上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及希氏束的时间。
若P—R间期增长而P 波并不增宽(在0.11s以内),便表示激动在房室结及房室束中有过长的停滞。
在正常的心率下,成年人的P—R间期一般是在0.12s至0.20s之间。
心电图判读(临床技能培训)一.分析流程第一:先看心电图是12导,18导,还是只给了长标准肢体导联,长V1导联(技巧:一般后两种是看心律失常的);第二:明确标准电压是1mV,还是2mV;第三:看P波1.先看其是否为窦性心律:有无P波,是否直立(Ⅰ,Ⅱ,V4,V5,V6),倒立(aVR);2.看其振幅:肢体导联≧0.25 mV,胸导联≧0.2 mV为高电压;3.看其宽度:正常P≦0.1s,当大于0.11 s时提示有左房大。
第四:看QRS波群1.看主波方向:Ⅰ,Ⅱ,Ⅲ直立,aVR倒立,V1到V6的R波逐渐增大,S波逐渐减小,V3的R:S=1:1;2.V1导联可以出现QS波形,在特殊情况下V2也可以出现QS波形,但在其它导联上出现则不正常,比如V3出现了QS波形,则提示患者有心肌病,心肌梗死等疾病;3.肥大表现(时限≧0.12s):①左室大:电轴左偏;电压V1S+V5R≧3.5 mV(女性)/4.0 mV(男性)(提示左室高电压,注意:左室高电压与左室肥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可以见于瘦高男孩);②右室大:电轴右偏;电压V1S+V5R≧1.05 mV。
第五:看S-T段1.S-T段正常;2.S-T段抬高(上斜型,弓背向下型,弓背向上型);3.S-T段压低(心肌缺血的表现)。
4.振幅问题:肢体导联抬高要小于0.1 mV,V4到V6小于0.1 mV;V1到V3抬高(原来为:V1和V2﹤0.3mV,V3﹤0.5mV;最新为V1和V2﹤0.15 mV,V3﹤0.3mV)5.临床意义:①所有的导联S-T段都抬高,应为心包炎,心肌炎;②早期复极综合征为“对号样”抬高;③变异型心绞痛S-T段抬高的形态与心肌梗死一致,但恢复后没有任何心电图改变;④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室壁瘤形成,S-T段也抬高,但可以持续一个月不降。
第六:看T波1.T波直立方向与P波一致;2.Ⅲ,aVL,aVF,V1到V3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其它导联则不能双向或向下,提示有心肌缺血,心肌疾病;3.正常情况下T波波型成“上缓下陡型”,若出现T波波型两面对称高尖,则提示有心肌梗死,高血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