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面变化时结构层间位移变化规律
- 格式:doc
- 大小:662.00 KB
- 文档页数:6
第1章绪论1.我国对高层建筑结构是如何定义的《高规》将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房屋,称之为高层。
2.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点是什么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问题(1)水平荷载对结构的影响大,侧移成为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2)楼盖结构整体性要求高;(3)高层建筑结构中的构建的多种变形影响大;(4)结构受到动力荷载作用时的动力效应大;(5)扭转效应大;(6)必须重视结构的整体稳定和抗倾覆问题;(7)当建筑物高度很大时,结构内外与上下温差过大而产生的温度内力和温度位移也是高层建筑结构的一种特点。
4.为什么要限制结构在正常情况下的侧移何谓舒适度高规采用何种限制来满足舒适度要求限制侧移主要原因:防止主题结构及填充墙、装修等非结构构件的开裂与损坏;同时过大的侧向变形会使人有不舒适感,影响正常使用;过大的侧移还会使结构产生较大的附加内力。
人体对居住在高楼内的舒适程度。
通过限制振动加速度满足舒适度要求。
5.什么是结构的重力二阶效应高层建筑为什么要进行稳定性验算如何进行框架结构的整体稳定验算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将产生侧移,如果侧移量比较大,由结构重力荷载产生的附加弯矩也将较大,危及结构的安全与稳定。
这个附加弯矩称之为重力二阶效应。
有侧移时,水平荷载会产生重力二阶效应,重力二阶效应过大会导致结构发生整体失稳破坏。
故要进行稳定性验算。
满足下式要求,式中n为结构总层数,否则将认为结构不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
第2章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布置1. 何为结构体系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大致有哪几类选定结构体系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所谓高层建筑建筑的结构体系是指结构抵抗外部作用的构件类型及组成方式。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巨体结构。
因素: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类型;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经济效益;3.在抗震结构中为什么要求平面布置简单、规则、对称,竖向布置刚度均匀怎样布置可以使平面内刚度均匀,减小水平荷载引起的扭转沿竖向布置可能出现哪些刚度不均匀的情况高层建筑结构平面、竖向不规则有哪些类型(1)因为大量宏观震害标明,布置不对称,刚度不均匀的结构会产生难以计算和处理得地震作用(如应力集中,扭曲等)引起的严重后果,建筑平面尺寸过长,如建筑,在蒜辫方向不仅侧向变形加大,而且会产生两端不同步的地震运动,价赔偿的楼板在平面既有扭转又有挠曲,与理论计算结果误差较大。
梁柱截面尺寸改变对层间位移的影响本文中的结构参数均取自《结构框架计算--上》柱子400*400时改变梁截面尺寸层间位移角的数值变化梁截面尺寸 梁截面面积层间位移角一层 二层 三层 250*500125000 0.00373134 0.003546099 0.001957 275*550 151250 0.00344827 0.003021148 0.001667 300*600 180000 0.00326797 0.002688172 0.00149 325*650 211250 0.00315457 0.002487562 0.001383 350*700 245000 0.00309597 0.002369668 0.001323 375*750 281250 0.00307692 0.002309469 0.00129 400*8003200000.003095970.002288330.001282柱子截面尺寸为400*400时:1、梁截面尺寸从250*500调至400*800的情况下1层,2层的层间位移均不满足规范要求(图中横线所示,大小为1/550=0.00182),3层层间位移在梁截面大于275*550时小于1/550,满足规范要求。
2、通过改变梁截面尺寸发现,随着梁截面刚度增加,二层层间位移减小最为明显。
3、当梁截面尺寸增加至350*700时,如果继续再增加梁的截面,对层间位移的影响不大,此时如仍不满足要求,应增加柱的截面。
4、梁截面尺寸250*500时,1、2层的层间位移基本相同。
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三二层间位移角梁截面面积(mm 2)一柱子450*450时改变梁截面尺寸层间位移角的数值变化梁截面尺寸 梁截面面积层间位移角一层 二层 三层 250*500125000 0.00273972 0.00299401 0.001645 275*550 151250 0.00250626 0.00243902 0.001346 300*600 180000 0.00233644 0.00209643 0.001157 325*650 211250 0.00222222 0.00187265 0.00104 350*700 245000 0.00214592 0.00173310 0.000963 375*750 281250 0.00210526 0.00164473 0.000917 400*8003200000.002087680.001594890.000892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三二层间位移角梁截面面积(mm 2)一柱子截面尺寸为450*450时:1、梁截面尺寸从250*500调至400*800的情况下1层层间位移不满足规范要求(图中横线所示,大小为1/550=0.00182),2层层间位移在梁截面大于350*700时小于1/550,满足规范要求,3层层间位移在梁截面在250*500至400*800时均小于1/550,满足规范要求。
关于“楼层位移比翔r层间位移角”问题仁••楼层位移比”D定义一••楼层位移比”抬: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值:2)目的——限制结构的扭转:3)讣算要求——考虑偶然偏心(注总:不考唐双向地震)。
2、“层间位移角”1)定义——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商之比:2)目的——控制结构的侧向刚度:3) il•算要求——不考农偶然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
3、综合说明:1)现行规范通过两个途径实现对结构扭转和侧向刚度的控制,即通过对“楼层位移比”的控制,达到限制结构扭转的目的:通过对“层间位移角”的控制.达到限制结构最小侧向刚度的目的。
2)对“层间位移角”的限制是宏观的。
“层间位移角”讣算时只需考虑结构自身的扭转藕联,无需考虑偶然偏心及双向地丧。
3)双向地震作用计算,木质是对抗侧力构件承载力的一种放大.属于承载能力汁算范畸.不涉及对结构扭转控制的判别和对结构抗侧刚度大小的判断c4)常有収位要求按双向地震作用汁算控制“楼层位移比”和“层间位移角S这是没有依据的。
但对特别重要或特别复杂的结构•作为一种拓于规范标准的性能设汁要求也有它一定的合理性°高层结构设计中经常要控制轴压比、剪重比、刚度比、周期比、位移比和刚重比“六种比值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o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5.2.5。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
4、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而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见抗规3.4.2。
5、周期比: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要求见高规6、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泄性,以免结构产生滑移和倾覆,要求见高规。
转自钢结构论坛。
1•一个建筑物结构设计部分,一般来说,包含两个过程:1)结构分析:2)结构设计方案选定后要结构分析,结构分析就是看方案的布宜是否合理,包括水平布置和竖向布置:具体的说就是八个比值:轴压比,周期比,位移比,剪重比,刚重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比,侧向刚度比,层间位移角。
第二章2.1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和钢结构房屋建筑各有哪些抗侧力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和钢结构房屋建筑各有哪些抗侧力结构体系?每种结构体系举1~2例。
答: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的抗侧力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如主体18层、局部22层的北京长城饭店);框架剪力墙结构(如26层的上海宾馆);剪力墙结构(包括全部落地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筒体结构[如芝加哥Dewitt-Chestnut公寓大厦(框筒),芝加哥John Hancock大厦(桁架筒),北京中国国际贸易大厦(筒中筒)];框架核心筒结构(如广州中信大厦);板柱-剪力墙结构。
钢结构房屋建筑的抗侧力体系有:框架结构(如北京的长富宫);框架-支撑(抗震墙板)结构(如京广中心主楼);筒体结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束筒)];巨型结构(如香港中银大厦)。
2.2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水平位移曲线各有什么特点?答:(1)框架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其侧移由两部分组成:梁和柱的弯曲变形产生的侧移,侧移曲线呈剪切型,自下而上层间位移减小;柱的轴向变形产生的侧移,侧移曲线为弯曲型,自下而上层间位移增大。
第一部分是主要的,所以框架在侧向力作用下的水平位移曲线以剪切型为主。
(2)剪力墙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其水平位移曲线呈弯曲型,即层间位移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3)框架-剪力墙在侧向力作用下,其水平位移曲线呈弯剪型, 层间位移上下趋于均匀。
2.3框架结构和框筒结构的结构构件平面布置有什么区别?答:(1)框架结构是平面结构,主要由与水平力方向平行的框架抵抗层剪力及倾覆力矩,必须在两个正交的主轴方向设置框架,以抵抗各个方向的侧向力。
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
框筒结是由密柱深梁组成的空间结构,沿四周布置的框架都参与抵抗水平力,框筒结构的四榀框架位于建筑物的周边,形成抗侧、抗扭刚度及承载力都很大的外筒。
2.5中心支撑钢框架和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支撑斜杆是如何布置的?偏心支撑钢框架有哪些类型?为什么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比中心支撑框架好?答:中心支撑框架的支撑斜杆的轴线交汇于框架梁柱轴线的交点。
积分573 帖子477 2012-5-31 22:02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1、确定计算自由度W 时应注意些什么?2、如何理解三刚片六链杆的的几何不变体系?3、在几何组成分析中,装置能否重复利用?4、在几何组成分析中,瞬铰在无穷远时如何下结论?5、体系内部作构造等效变换时,会改变其几何组成特性?6、瞬变体系为何不能用作结构?其特点是什么?7、如何区分瞬变体系和常变体系?8、当体系不能用三角形规则进行几何组成分析时怎么处理?9、对体系如何进行运动分析?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5-31 22:15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1、如何理解用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2、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斜梁内力有什么特点?3、求静定结构反力和内力时,外力偶可以随意移动?4、如何快速作出静定刚架的弯矩图?5、仅仅已知静定梁的弯矩图,能否求得与其相应的荷载?6、如何利用对称性进行静定结构内力分析?7、在荷载作用下曲杆内力图有何特点?8、任意荷载下拱形结构都存在合理拱轴线?9、静定组合结构在受力上有何优点?10、什么叫做复杂桁架?如何求其内力?11、如何选择静定桁架的合理外形与腹杆布置?12、如何证明静定结构约束力解答唯一性原理?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2 07:58虚功原理与结构位移计算:1、利用刚体系虚位移原理求静定结构约束力的优缺点何在?计算虚位移有哪些方法?2、利用刚体系虚位移原理能否同时计算多个约束力?3、怎样利用刚体系虚位移原理建立静定梁和刚架的弯矩方程?4、在变形体虚功原理中,两个状态的变形体是否必须为同一体系?5、为什么说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公式:Δ=∑∫(MMp/EI)ds+∑∫(NNp/EA)ds+∑∫(kQQp/GA)ds对曲杆来说是近似的?6、如何计算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某点的全量线位移?7、计算平面刚架的位移时,忽略剪切变形和轴向变形引起的误差有多大?8、用图乘法求位移时哪些情况容易出错?9、增加各杆刚度就一定能减小位移吗?10、有应力就一定有应变,有应变就一定有应力,这种说法对吗?11、功的互等定理中,体系的两种状态应具备什么条件?12、在位移互等定理中,为什么线位移与角位移可以互等?在反力—位移互等定理中,为什么反力与位移可以互等?互等后的两个量的量纲是否相同?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2 08:17力法:1、在力法中为什么可以采用切断链杆后的体系作为基本体系?2、对力法的基本结构有何要求?3、在力法计算中,可否利用超静定结构作为基本结构?4、在超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中,切开或撤去多余链杆的基本体系,两者的力法方程有何异同?5、应用力法时,对超静定结构做了什么假定?他们在力法求解过程中起什么作用?6、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解是唯一的吗?7、满足力法方程能使基本体系与原结构在所有截面的对应位移都相同吗?8、超静定结构发生支座位移时,选择不同基本体系,力法方程有何不同?9、在力法计算中利用组合未知力有何优点?组合未知力能否任意选择?10、求力法方程中的系数与自由项时,单位未知力与荷载可否加与不同的基本体系?11、用变形条件校核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结果时应注意什么?12、支座位移产生的自内力如何校核?13、温度变化引起的自内力如何校核?14、在力法计算中,什么情况下可用刚度的相对值?为什么?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2 13:10位移法:1、位移法是怎样体现结构力学应满足的三方面条件?(平衡条件、几何条件、物理条件)2、在弯曲杆件刚度方程中,什么情况下可以由杆件内力确定杆端位移?3、铰接端角位移和滑动支承端线位移为什么不作为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4、固端力表中三类杆件的固端力之间有何关系?5、固铰化法确定结点独立线位移时应注意些什么?6、弹性支座处杆端位移是否应为位移法基本未知量?7、什么情况下独立结点线位移可以不作为位移法基本未知量?8、非结点处的截面位移可作为位移法的基本位置量吗?9、位移法的两种计算方法的基本方程是否相同?它们的关系是什么?10、位移法可否求解静定结构?11、具有刚性杆件的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2 14:27渐近法与近似法:1、力矩分配法和位移法有何异同?2、连续梁端部若带有静定伸臂部分,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怎样处理?应注意什么?3、力矩分配法的计算过程收敛于真实解吗?4、怎样估算力矩分配法的计算误差?5、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如何处理结点力偶荷载?6、用力矩分配法求出杆端弯矩后,怎样求结点角位移?7、柱的侧移刚度和侧移柔度有什么关系?对于各柱并联的刚性横梁刚架怎样由各柱的侧移刚度和总侧移柔度?8、各柱串联的刚性横梁多层刚度顶端的总侧移刚度与单柱侧移刚度是什么关系?刚架总侧移柔度与单柱侧移柔度又是什么关系?9、什么是复式刚架?刚架顶部的总侧移刚度如何计算?一切坏的刚刚好!!!xiaotao_10积分0帖子1 #82012-6-2 21:49⊙﹏⊙b汗0 分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2 22:15超静定结构总论:1、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随各部分刚度比值变化的规律是什么?2、在荷载作用下,当超静定结构各部分刚度比值变化时,内力分布是否必定随之变化?3、刚架计算中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轴向变形的影响?决定轴向变形影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刚架计算中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决定剪切变形影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荷载作用下超静定梁和刚架的变形图怎样绘制?6、当支座移动时,超静定梁和刚架的变形图怎样绘制?7、当温度变化时,超静定梁和刚架的变形图怎样绘制?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3 08:00影响线及其应用:1、如何绘制移动的单位力偶作用下静定结构内力的影响线?2、机动法绘制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应注意什么?3、如何求静定结构位移影响线?4、静定结构位移影响线和超静定结构内力影响线都是由曲线组成的吗?5、在行列荷载作用下,确定与其某截面剪力极大(小)值对应的荷载临界位置时,如何应用判别式?6、当左右微动荷载∑Rtanα均为正值(或负值)时,荷载应怎样移动才能得到临界位置。
2020年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卷七)1. 简述生产检验性试验与科学研究性试验各自的试验目的?答:(1)生产检验性试验以直接生产为目的。
它以实际建筑物或结构构件为试验检验对象,经过试验对试验对象或以试验对象为代表的一批构件做出技术结论。
(2)科学研究性试验的目的是验证结构计算的各种假定、发展新的设计理论、改进设计计算方法、修改和制定各种规范,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提供理论和试验的依据。
2.按照试验的目的、对象、荷载性质和荷载持续时间分类,可将建筑结构试验分别分为哪几类?答:按照试验的目的、对象、荷载性质和荷载持续时间分类,可将建筑结构试验分别分为生产检验性试验与科学研究性试验;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短期荷载试验与长期荷载试验。
3.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的试验对象分别是什么?答:真型试验的试验对象是实际结构(或构件)或者按实际结构(或构件)足尺寸复制的结构(或构件)。
模型试验的试验对象是仿照真实结构并按一定比例复制而成的试验代表物,它具有真实结构的全部或部分特征,是比真实结构尺寸小得多的缩尺结构。
4.解释下列名词:丧失承载力、承载力极限标志。
答:构件承载力达到极限状态,称为丧失承载力;当构件丧失承载能力时,由于受力形式不同,呈现不同的破坏形态,称为承载力极限标志。
5.为什么说“液压加载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是理想的加载方法之一”?答:液压加载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是理想的加载方法之一,它不但可以对建筑结构物施加静荷载,也可施加动荷载。
液压加载的原理清晰,加载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能产生较大的荷载,而且荷载容易控制准确稳定,并能实现多点同步加载,是目前建筑结构试验应用最广技术先进的加载方法之一6.惯性力加载有哪两种加载方式?简述这两种方式的加载过程。
答:惯性力加载有两种加载方式:初始位移加载法与初速度加载法。
初始位移加载法是对结构或构件施加荷载,使其产生变形,然后突然卸掉荷载,使结构或构件产生自由振动的方法。
第1章绪论1.我国对高层建筑结构是如何定义的?答:我国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住宅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2.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点是什么?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问题?答:特点:水平荷载对结构影响大,随高度的增加除轴力与高度成正比外,弯矩和位移呈指数曲线上升,并且动力荷载作用下,动力效应大,扭转效应大。
考虑:结构侧移,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问题,承载力问题。
3.从结构材料方面来分,高层建筑结构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答:相应的结构分类(以材料分类):砌体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特点:(1)砌体结构具有取材容易、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等优点,但其抗拉、抗弯、抗剪强度均较低,抗震性能较差。
(2)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有利于基础),延性好,变形能力大,有利于抗震,可以工厂预制,现场拼装,交叉作业但价格高,防火材料(增加造价),侧向刚度小。
(3)钢筋混凝土具有价格低,可浇筑成任何形状,不需要防火,刚度大。
但强度低,构件截面大占用空间大,自重大,不利于基础、抗震,延性不如钢结构。
(4)混合结构与钢构件比:用钢少,刚度大,防火、防锈;与混凝土构件比:重量轻,承载力大,抗震性能好。
第2章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布置1. 高层结构体系大致有哪几类?各种结构体系优缺点和受力特点如何?答:高层结构体系类型: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多筒体系巨型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受力变形特点:框架结构的侧移一般由两部分组成:1)水平力引起的楼层剪力,使梁、柱构件产生弯曲变形,形成框架结构的整体剪切变形Us;2)由水平力引起的倾覆力矩,使框架柱产生轴向变形(一侧柱拉伸,另一侧柱压缩)形成框架结构的整体弯曲变形Ub;3)当框架结构房屋的层数不多时,其侧移主要表现为整体剪切变形,整体弯曲变形的影响很小。
注: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侧移主要表现为整体剪切变形。
结构位移比、轴压比、刚度比、刚重比基本概念及不满足时,解决办法一、位移比:在理解位移比之前首先要理解规范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偶然偏心、双向地震三个基本概念。
规范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不考虑偶然偏心单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考虑偶然偏心的单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双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要分清楚以上三种计算方式何时选取。
偶然偏心:偶然因素引起的结构质量分布的变化,会导致结构固有振动特性的变化,因而结构在相同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也将发生变化。
考虑偶然偏心,也就是考虑由偶然偏心引起的可能的最不利的地震作用。
高规4.3.3.对于高层建筑,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双向地震:高规4.3.10. 计算公式改变,即在进行双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将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平方和再开方,其计算过程与质量偏心无关。
根据高规4.3.2-2,实际操作上,工程界首先考察考虑偶然偏心的情况下位移比大于1.2的时候,则选择双向地震,如果小于1.2,不考虑双向地震(注意:1.2这个数值,有些地区放宽,按照地方规定执行)。
实际操作说明:位移比:限制结构平面的不规则性,限制偏心(刚心与质心的距离),位移比全称扭转位移比,即限制结构的扭转效应。
扭转位移比为1.6时,最大位移是最小位移的4倍,1.2时候是1.5,1.5时候是3.从而理解限制位移比的意义。
高规3.4.5.抗规3.4.3 3.4.4计算时要求刚性楼板假定。
实际操作的时候首先考虑偶然偏心的情况下看位移比为多少,若大于1.2则需要考虑双向地震,如果小于等于1.2则不考虑双向地震(工程界普遍做法,如果设计院另有规定,按照自己单位的执行)。
见抗规5.1.1.高层结构当需要选择考虑双向地震作用时,也要选择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两者取不利,结果不叠加。
不满足时调整方法:找到位移大的位置,加大梁或墙体截面,缩小位移小的位置的截面,看质心与刚心的距离,整体振动空间图,找到调整的大方向。
全国2011年10月一、单项选择题1.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适用于结构裂缝控制验算。
2.我国《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规定,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3.关于地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多个地震烈度。
4.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要求是梁柱节点处柱的总弯曲承载能力不低于梁的总弯曲承载能力。
5.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建筑。
6.与结构自振周期有关的因素是结构自身的刚度与质量。
7.地震时,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破坏的地震波主要是面波。
8.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公式Δu p≤[θp]h中,[θp]为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取1/50。
9.关于框架梁弯矩调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弯矩调幅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进行、弯矩调幅后,梁支座弯矩将减小、弯矩调幅后,梁跨中弯矩将增加、弯矩调幅系数β≤1.0。
10.水平荷载作用下,多层框架结构的侧移主要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
11.用D值法分析框架结构时,柱的反弯点高度与抗震设防烈度无关。
12.关于框架梁截面的最不利内力组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梁端截面:+M max、V max 。
13.对于需要考虑风振的高层建筑,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结构刚度的增加,自振周期变短,风振系数增加。
14.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分为A级和B级,B级较A级的最大适用高度增加,适用的最大高宽比加大。
15.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布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纵向剪力墙宜布置在建筑物较长结构单元两端。
16.若把框架结构楼梯间填充墙改造为剪力墙,则该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底层框架柱的剪力减小。
17.与防震缝的最小宽度无关的因素是构件尺寸。
18.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由柱轴向变形所引起的顶点侧移与结构高度H的三次方成正比。
19.单层厂房排架预制柱基础的杯底厚度主要取决于柱截面长边尺寸。
20.单层工业厂房抗风柱上端与屋架的连接,应做到水平方向可靠连接、竖向脱开。
梁柱截面尺寸改变对层间位移的影响本文中的结构参数均取自《结构框架计算--上》柱子400*400时改变梁截面尺寸层间位移角的数值变化梁截面尺寸 梁截面面积层间位移角一层 二层 三层 250*500125000 0.00373134 0.003546099 0.001957 275*550 151250 0.00344827 0.003021148 0.001667 300*600 180000 0.00326797 0.002688172 0.00149 325*650 211250 0.00315457 0.002487562 0.001383 350*700 245000 0.00309597 0.002369668 0.001323 375*750 281250 0.00307692 0.002309469 0.00129 400*8003200000.003095970.002288330.001282柱子截面尺寸为400*400时:1、梁截面尺寸从250*500调至400*800的情况下1层,2层的层间位移均不满足规范要求(图中横线所示,大小为1/550=0.00182),3层层间位移在梁截面大于275*550时小于1/550,满足规范要求。
2、通过改变梁截面尺寸发现,随着梁截面刚度增加,二层层间位移减小最为明显。
3、当梁截面尺寸增加至350*700时,如果继续再增加梁的截面,对层间位移的影响不大,此时如仍不满足要求,应增加柱的截面。
4、梁截面尺寸250*500时,1、2层的层间位移基本相同。
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三二层间位移角梁截面面积(mm 2)一柱子450*450时改变梁截面尺寸层间位移角的数值变化梁截面尺寸 梁截面面积层间位移角一层 二层 三层 250*500125000 0.00273972 0.00299401 0.001645 275*550 151250 0.00250626 0.00243902 0.001346 300*600 180000 0.00233644 0.00209643 0.001157 325*650 211250 0.00222222 0.00187265 0.00104 350*700 245000 0.00214592 0.00173310 0.000963 375*750 281250 0.00210526 0.00164473 0.000917 400*8003200000.002087680.001594890.000892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三二层间位移角梁截面面积(mm 2)一柱子截面尺寸为450*450时:1、梁截面尺寸从250*500调至400*800的情况下1层层间位移不满足规范要求(图中横线所示,大小为1/550=0.00182),2层层间位移在梁截面大于350*700时小于1/550,满足规范要求,3层层间位移在梁截面在250*500至400*800时均小于1/550,满足规范要求。
2、通过改变梁截面尺寸发现,随着梁截面刚度增加,二层层间位移减小最为明显。
3、当梁截面尺寸增加至350*700时,如果继续再增加梁的截面,对层间位移的影响不大,此时如仍不满足要求,应增加柱的截面。
4、由上两张图可以看出,柱截面尺寸的改变对各层层间位移的走势影响并不明显,各层层间位移的走势基本一致。
5、梁截面尺寸275*500时,1、2层的层间位移基本相同。
柱子500*500时改变梁截面尺寸层间位移角的数值变化梁截面尺寸 梁截面面积层间位移角一层 二层 三层 250*500125000 0.002083333 0.002680965 0.001468 275*550 151250 0.001908397 0.002114165 0.001161 300*600 180000 0.001763668 0.001754386 0.000967 325*650 211250 0.001658375 0.001519757 0.00084 350*700 245000 0.001582278 0.00136612 0.000758 375*750 281250 0.0015313940.0012626260.000703400*8003200000.001501502 0.001197605 0.000668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一二层间位移角梁截面面积(mm 2)三柱子截面尺寸为500*500时:1、梁截面尺寸大于300*600时,所有层间位移均满足规范要求。
最经济适用的组合为柱子500*500,梁300*600。
2、通过改变梁截面尺寸发现,随着梁截面刚度增加,二层层间位移减小最为明显。
3、梁截面尺寸300*600时,1、2层的层间位移基本相同。
柱子550*550时改变梁截面尺寸层间位移角的数值变化梁截面尺寸 梁截面面积层间位移角一层 二层 三层 250*500125000 0.001620746 0.0025 0.001366 275*550 151250 0.001492537 0.001919386 0.001052 300*600 180000 0.001381215 0.001547988 0.000852 325*650 211250 0.00129199 0.001305483 0.00072 350*700 245000 0.001221001 0.001141553 0.000632 375*750 281250 0.001169591 0.001030928 0.000572 400*8003200000.0011350740.000955110.000532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一二层间位移角梁截面面积(mm 2)三柱子截面尺寸为550*550时:1、梁截面尺寸大于300*600时,所有层间位移均满足规范要求。
最经济适用的组合为柱子550*550,梁300*600。
2、本例中,梁截面尺寸由250*500至400*800,1、3层层间位移均满足规范要求。
3、通过改变梁截面尺寸发现,随着梁截面刚度增加,二层层间位移减小最为明显。
4、梁截面尺寸325*650时,1、2层的层间位移基本相同。
柱子600*600时改变梁截面尺寸层间位移角的数值变化梁截面尺寸 梁截面面积层间位移角一层 二层三层 250*500 1250000.00127551 0.002392344 0.001304 275*550 151250 0.001187648 0.001801802 0.000984 300*600 180000 0.001106195 0.001422475 0.000779 325*650 211250 0.001034126 0.00117096 0.000644 350*700 245000 0.000974659 0.001001001 0.000552 375*750 281250 0.000927644 0.000883392 0.000489 400*8003200000.0008928570.0008012820.000445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0.00040.00060.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220.00240.0026一二层间位移角梁截面面积(mm 2)三柱子截面尺寸为600*600时:1、梁截面尺寸大于275*550时,所有层间位移均满足规范要求。
最经济适用的组合为柱子600*600,梁275*550。
2、本例中,梁截面尺寸由250*500至400*800,1、3层层间位移均满足规范要求。
3、通过改变梁截面尺寸发现,随着梁截面刚度增加,二层层间位移减小最为明显。
4、梁截面尺寸325*650时,1、2层的层间位移基本相同。
5、当柱截面取值较大时(如本例),适当减小梁的截面也可达到规范要求。
梁截面325*650时改变柱截面尺寸层间位移角的数值变化柱截面尺寸 柱截面面积层间位移角一层 二层 三层 400*400160000 0.003154574 0.002487562 0.001383 450*450 202500 0.002217295 0.001872659 0.00104 500*500 250000 0.001658375 0.001519757 0.00084 550*550 302500 0.00129199 0.001305483 0.00072 600*6003600000.0010341260.001170960.000644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二三层间位移角柱截面尺寸(mm 2)一梁截面尺寸为325*650时:1、柱截面尺寸大于500*500时,所有层间位移均满足规范要求。
最经济适用的组合为柱子500*500,梁325*650。
3、通过改变梁截面尺寸发现,随着梁截面刚度增加,一层层间位移减小最为明显。
4、梁截面尺寸550*550时,1、2层的层间位移基本相同。
5、由上图可知,固定梁截面,改变柱截面尺寸的结构层间位移图形的走势与固定柱截面改变梁截面图走势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