硐室施工方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98.32 KB
- 文档页数:1
硐室工程施工方案1. 引言硐室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地下建设项目,主要用于地下排水、矿井进出口、地下通道等场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硐室工程的顺利进行。
2. 施工前准备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硐室设计方案确认确认硐室的设计方案,包括硐室的尺寸、结构、材料等。
与设计方案的设计人员进行沟通,确保施工方案与设计一致。
2.2 施工材料及设备准备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混凝土、砖块、钢筋等。
根据硐室的规模,确定施工所需的设备,如搅拌机、起重机等。
2.3 安全措施制定制定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现场警示标识的设置、防护装备的配备等。
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
3. 施工过程硐室工程的施工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硐室开挖根据设计方案,确定硐室的开挖范围,并进行开挖工作。
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式,如手工开挖、机械挖掘等。
确保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并及时排水。
3.2 地基处理开挖完成后,对开挖区域进行地基处理,包括清洁、夯实等。
确保硐室地基的稳定。
3.3 结构施工进行硐室的结构施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砌筑、浇筑混凝土等工作。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硐室的结构牢固。
3.4 排水系统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安装硐室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的铺设、排水设备的安装等。
确保硐室的排水畅通。
3.5 完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硐室的完工验收工作。
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检查、测试等工作,确保硐室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可以投入使用。
4. 施工安全在硐室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为确保施工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硐室开挖期间,设置警示标识,防止行人误入施工区域。
•严格执行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
•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设置防护设施,如防坍塌支撑、安全网等。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5. 施工质量管理在硐室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第42卷第30期 山西建筑Vol.42No.302 0 1 6 年 1 0 月SHANXI ARCHITECTURE〇ct.2016 •107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6)30-0107-02煤矿井下大断面硐室施工方法探讨裴世红U2(1.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2.太原煤气化公司,山西太原030000)摘要:针对煤矿井下大断面硐室施工中存在掘进难度大、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上下台阶施工方案,并阐述了 具体的施工流程及技术措施,经实践证明,该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煤矿,硐室,施工方法,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TD264.3 文献标识码:A〇引言煤矿井下大断面硐室的施工方法和支护技术一直是矿井开 拓掘进的难点,制约矿井高产高效,特别是在松软破碎煤岩层中 施工的大断面硐室施工,更面临着很多困难,尤其是支护问题,要 求支护强度高,混凝土砌暄用殖胎跨度大,需要克服破胎易变形、殖胎不易移动等技术难题。
目前厚煤层矿井工作面回采不是采用放顶煤综采工艺就是 一次采全高综采工艺,都要求开拓掘进巷道断面大,便于设备运 输、安装和减小通风助力。
传统大断面硐室施工采用分层施工法,一般将开拓掘进工作面断面从上而下分成3个分层进行分层 施工,采用打眼放炮工艺,用人工或耙岩机出矸,这种施工方法不 仅劳动效率低而且安全没有保障,矿井万吨掘进率低、生产成本 大。
实现高产高效,需要一种投人少、效率高、安全保障性大的施 工方法。
1国内外同类技术现状目前,国内外对大断面硐室施工方法一般有全断面施工法、导硐施工法和分层施工法三种。
全断面施工法是按硐室的开拓掘进断面采用综掘机一次性 掘进及安装锚杆的工作台的掘进方法,将掘进、支护、出渣等施工 工序并行连续作业。
这种方法适用于稳定和基本稳定的围岩情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只有在事前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源及伤害 因素制定好应急救援预案,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率,并在 可能发生事故后采取快速反应、及时救援。
大型硐室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工程旨在建设一座大型硐室,以满足特定的地质勘探、储存或其他工程需求。
硐室将按照高标准的安全和质量要求施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二、施工准备工作现场勘察:详细调查施工区域内的地质、地形、气象等条件,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施工设计:根据勘察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方法和技术要求。
材料准备:按照设计方案要求,提前采购并准备足够的施工材料和设备。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和技能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施工流程和操作规程。
三、硐室开挖方法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如爆破法、机械开挖法等。
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挖掘深度和速度,确保硐室的稳定性。
定期对开挖面进行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四、支护与加固措施根据地质条件和开挖方式,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如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等。
在硐室的关键部位设置加固措施,提高整体稳定性。
定期对支护和加固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五、排水与通风设计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硐室内积水能够及时排出。
配置必要的通风设备,保证硐室内空气流通,满足施工人员的呼吸需求。
定期对排水和通风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六、安全施工措施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设立安全警示标识和警戒线,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七、质量监控与验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质量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完成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确保硐室符合设计标准和安全要求。
八、环境保护措施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规,确保施工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作业方式,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复杂硐室施工方法探讨摘要:对于工程设计复杂硐室,工程转换环节较多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施工方法和工序衔接问题,解决掘进过程通风安全管理和掘进机电设备挪移安全管理是硐室施工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施工中我们通过优化工序、创新施工方法解决了施工中存在的难题,安全、快速、优质的完成了本工程的施工,创建了品牌硐室。
关键词:硐室创新施工安全管理1 工程概况淮南矿区潘二煤矿应急排水系统潜水泵硐室及新增水仓(含找孔联巷及行人通道),设计总工程量383.016m,其中:1-1断面总长37.744m(其中15°下山24.781m,3‰上坡施工12.963m),巷道规格为净宽×净高=4000×3500mm;2-2断面总长27m,巷道规格为净宽×净高=5500×5300mm,3‰下坡施工;3-3断面总长177.672m,巷道规格为净宽×净高=3600×2900mm,2‰下坡施工,最后与井底外水仓贯通;找孔联巷和行人通道4-4断面总长140.6m(其中8°上山8.6m,3‰上坡施工132m),巷道规格为净宽×净高=3000×2600mm,行人通道与井底外水仓上口联巷贯通。
巷道支护形式为锚网喷支护,锚杆采用:潜水泵硐室为Φ20×2600mm全长锚固锚杆,其它采用Φ20×2000mm全长锚固锚杆。
本硐室工程设计复杂,转换环节较多,如何解决施工方法和工序衔接问题,解决掘进过程通风安全管理和掘进机电设备挪移安全管理是本硐室施工的主要问题。
2 创新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2.1 选择合理的施工顺序(1)采用普通钻爆破法掘进,耙矸机耙矸、绞车提绞、由上向下施工。
(2)由于硐室工程布置在岩性较稳定地段,巷道压力较小,施工过程中采用一掘一锚网喷和两掘两锚一喷的灵活施工方法。
具体施工方案:1-1断面施工完毕后进入2-2断面施工;2-2断面施工结束后施工3-3断面与外水仓贯通;贯通后施工行人通道4-4断面与副井井底水仓上口联巷贯通;最后施工找孔联巷至图纸设计结束。
煤矿井下硐室的施工方法嘿,咱就说说煤矿井下硐室的施工方法呗。
这井下硐室的施工啊,那可得讲究不少事儿呢。
首先得做好准备工作呀,就像你要去打架,也得先把拳头握紧不是。
得把施工要用的材料啊、工具啊都准备好,可不能到时候缺这少那的。
比如说锚杆、锚索啥的,得准备得足足的。
还有那些风钻啊、铁锹啊之类的工具,也得检查好,别到时候掉链子。
然后呢,就是开挖啦。
这开挖可不能瞎挖,得有计划地进行。
就跟你挖土豆似的,不能乱刨一气。
得根据设计要求,一点一点地挖。
挖的时候还得注意安全,别把自己给埋里头了。
要是遇到硬石头啥的,就得用风钻打眼,然后放炸药炸。
不过这炸药可得小心使用,可不能瞎弄,不然“砰”的一下,那可就完蛋了。
挖好了之后呢,就得进行支护啦。
这支护就像是给硐室穿上一件铠甲,保护它不被压垮。
可以用锚杆、锚索进行支护,把它们打到岩壁里,就像给硐室扎上了一根根钢针。
还可以用混凝土喷浆,把硐室的墙壁喷得结结实实的。
这样一来,硐室就安全多了。
接着就是安装设备啦。
这设备可不能随便安装,得按照说明书来。
比如说安装通风设备,得把风道接好,不能漏风。
还有那些电气设备,也得安装得妥妥当当的,可不能漏电啥的。
不然的话,那可就危险啦。
我记得有一次啊,我们在施工一个井下硐室。
一开始准备工作做得还挺充分,材料工具都准备好了。
开挖的时候也挺顺利,没遇到啥大麻烦。
可是到了支护的时候,出了点小问题。
有一根锚杆打得不够深,差点就影响了整个支护效果。
还好我们及时发现了,赶紧重新打了一根锚杆。
后来安装设备的时候,大家也都小心翼翼的,按照说明书一步一步来。
最后,这个硐室终于顺利完工了,大家都可高兴了。
所以说啊,煤矿井下硐室的施工方法可不能马虎,得一步一步来,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
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让我们的工作顺利进行。
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矿生产计划安排,我区队将对39五偏避难硐室进行掘进,该硐室是根据矿六大避险工程总体安排,在三九五偏车场以里布置巷道,作为三九采区火灾、瓦斯灾害事故紧急避难硐室,为保证该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方案1、巷道用途:该巷道掘进后完成后作为三九采区火灾、瓦斯灾害事故紧急避难硐室。
2、巷道支护形式和断面:巷道支护采用锚网索与全封闭U钢棚喷浆复合支护,毛断面巷道宽B=4400mm,高H=3500mm,面积为13.32㎡;成巷断面为B=3.4m,H=3.0m,直墙h=1.3m;喷砼强度符合C15要求。
主硐室设计全长为71.9m,其中平巷段为52.9m,-12.5°段19m;现开口已掘20m,主巷剩余长度52m,巷道支护方式采用锚网索喷+全封闭U钢棚复合支护。
3、施工方法:巷道掘进时采用炮掘施工,采取“三八”制组织生产,两掘一喷,循环进尺2.4m;迎头围岩破碎时,采取随掘随支进行施工,确保安全施工,架棚时每班架设2对棚,班进1m。
二、技术要求(一)临时支护巷道掘进时采用前移卡环式前探梁支架进行临时支护(前探梁锚杆距迎头不得超过锚杆的间排距,前探梁为4根不小于4m的2寸钢管,一梁三卡固定在前探梁锚杆上,并用板枇或方木与顶板褙实)。
(二)一次支护根据矿井前期及附近岩巷支护形式,支护效果、矿压显现规律及施工经验进行类比,采用如下锚网索喷支护方式能满足安全要求。
1、支护方式:锚网(索)喷浆联合支护。
2、锚杆采用高强锚杆(无纵肋螺纹钢式树脂锚杆)锚杆规格:Φ20³2400mm, 锚杆间排距800³800mm,全断面布置12根锚杆,顶部每根锚杆使用2卷Z2350锚固剂,帮部每根锚杆使用2卷Z2850锚固剂。
3、锚索规格:Φ18.9mm³7300mm,锚索间排距1500³2000mm,每根锚索用3卷Z2350树脂锚固剂锚固,托盘使用400mm长14#槽钢梁、12³100³200mm钢板和50³100³200mm 木垫板配合使用,锚索预应力均不低于100KN(31.5Mpa)。
主要硐室施工方案一、硐室及工程量1、井下消防器材库矿井在主暗斜井下车场附近煤层底板岩层内设置消防材料库,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巷道高3.15m,宽3.5m,净断面8.9m2,毛断面11.0m2,长度约15m,料石砌碹支护。
采用全风压并联通风;为二采区服务,装备程控电话,铺设双轨,配备有消防器材。
2、绞车房主暗斜井绞车房设置在8号煤层底板砂岩层中,采用半圆拱形,巷道净高3.15m,净宽3.5m,净断面8.9m2,毛断面11.0m2,长度约20m,料石砌碹支护。
装备程控电话,配备有4台的泡沫灭火器及0.3m3河砂,采用独立配风。
3、避灾硐室矿井投产时在二采区下车场设置避灾硐室,避灾硐室长4m,宽3m,高2m,有向外开的门,硐室内铺设有消防管路,压风管路,直通调度室的电话,配备50台自救器。
采用全风压并联通风。
4、水泵房主斜井水泵房布置在8号煤层底板砂岩层中,断面为半园拱形、净高3.5、净宽3.0m、净断面9.8m2、长9m、采用砌碹支护。
5、水仓水仓布置在8号煤层底板砂岩层中,半园拱形、净高2.4、净宽2.4m、净断面5.14m2、长60m、主副水仓各为300m3;采用砌碹支护。
6、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设在+450m水泵房附近,变电所规格:深×宽×高=12×6×2(m)。
7、机车充电硐室充电硐室设在二采区下车场附近,充电硐室规格:深×宽×高=10×4×2(m)。
二、硐室施工方法由于硐室高度在2.0m-3.15m,宽度在2.0m-4.0m范围内,确定采用全断面一次掘进法。
钻眼爆破法施工,光面爆破。
三、施工工艺(一)、凿岩:YT-28D全腿式风钻、空心六角钻杆,Φ35mm 十字钻头打眼。
楔形掏槽,掏槽眼个数视断面大小而定,断面大于8㎡布置6个,小于8㎡布置4个。
垂直方向眼距0.6m,水平眼距1.0m,最大掏槽眼距巷道底板0.6m。
硐室施工方法有全断面施工法、分层施工法和导硐施工法 2010-08-12 10:08:32 互联网矿井的井底车场和硐室一般断面较大,长度较小,服务年限较长。
因其用途不同,形状、规格、结构差异甚大,施工中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而突出的问题是选择合理的大断面施工方法,做到安全施工。
硐室施工方法一般有全断面施工法、分层施工法和导硐施工法三种。
(风险世界网 专业研究安全风险管理,安全员的门户网站!)一、全断面施工法全断面施工法是按硐室的掘进断面一次钻眼、分次爆破,利用矸石堆作为打上部眼和拱顶锚杆眼及安装锚杆的工作台的掘进方法。
它适用于稳定和基本稳定的围岩情况下,掘进断面不大于15n12、高度小于4m的硐室和巷道。
当前多采用锚喷支护。
根据围岩的稳定程度不同,掘进与锚喷的方式有:(1)围岩稳定时,常采用先掘一锚顶后锚帮一喷的方式。
(2)围岩中等稳定时,可采用两掘一锚喷或三掘一锚喷的方式。
(3)围岩的节理、裂隙发育,稳定性较差时,宜采用一掘一锚喷的方式。
必要时也可打超前锚杆或掘后先喷一层砂浆再打锚杆,然后再喷射混凝土。
二、分层(台阶工作面)施工法台阶工作面施工法就是将掘进工作面分成2~3个分层(每个分层的高度一般为l-8m~2.5m),上分层(或下分层)工作面始终超前于下分层(或上分层)一定距离,形成分层(台阶)工作面同时施工。
由于工作面的布置方式不同,可分为正台阶工作面和倒台阶工作面两种。
(1)正台阶工作面施工法:将硐室分成上下两个分层,先掘上分层3m~5m,放炮后,应及时锚喷或架设临时支架护顶。
然后上下分层同时掘喷或掘支。
当永久支护采用砌碹时,多采用先墙后拱的施工方式。
若顶板不稳定,也可采用先拱后墙的施工方法。
此时,为了防止卧底砌墙时拱顶下沉,往往保留拱基线下的岩柱不一次掘出,待砌墙时,再逐段用风镐刷出;或者在拱基处用砌筑小壁座以承托碹拱。
每分层的高度最大不应超过3.0m。
(2)倒台阶工作面施工法:先掘下分层使其超前上分层3m~5m,并进行临时支护。
硐室的施工方法硐室种类很多,大体上可分为机械硐室和生产服务性硐室两种。
机械硐室主要有卸矿、破碎、翻笼、装载硐室、卷扬机房、中央水泵房及变电所、电机车修理间等;生产服务硐室有等候室、工具库、调度室、医疗室、炸药库、会议室等。
5.1硐室施工的特点及方法选择5.1.1硐室施工的特点井下各种硐室由于用途不同,其结构、形状和规格相差很大,与巷道相比,硐室有以下特点:(1)硐室的断面大、长度小,进出口通道狭窄,服务年限长,工程质量要求高,一般具有防水、防潮、防火等性能。
(2)硐室周围井巷工程较多,_A硐室常与其他硐室或井巷相连,因而硐室围岩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难以准确进行分析,硐室支护比较困难。
(3)多数硐室安设有各种不同的机电设备,故硐室内需要浇筑设备基础,预留管缆沟槽及安设起重梁等。
硐室施工,除应注意其本身特点外,还应和井底车场的施工组织联系起来,考虑到各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合理安排。
5.1.2施工方法选择根据硐室围岩的稳定程度和断面大小,施工方法主要分为四种,即全断面施工法、台阶工面施工法、导硐施工法和留矿法等。
(1)对围岩稳定及整体性好的岩层,硐室高度在5m以下时,如水泵房变电所等,可以采用全断面施法施工。
(2)在稳定和比较稳定的岩层中,当用全断面一次掘进围岩难以维护,或硐室高度很大,施工不方便时,可选择台阶工作面法施工。
(3)地质条件复杂,岩层软弱或断面过大的硐室,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或解决出矸问题往往采用导硐法施工。
(4)围岩整体性好,无较大裂隙和断层的大型硐室,可以选择留矿法施工。
5.2硐室的施工方法5.2.1全断面法全断面施工法和普通巷道施工法基本相同。
由于硐室的长度一般不大,进出口通道狭窄,不宜采用大型设备,基本上用巷道掘进常用的施工设备。
如果硐室较高,钻上部炮眼就必须登碴作业,装药连线必须用梯子,因此全断面一次掘进高度一般不超过4~5m。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利于一次成硐,工序简单,劳动效率高,施工速度快;缺点是顶板围岩暴露面积大,维护较难,浮石处理及装药不方便等。
硐室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硐室工程是指在采煤工作面井下,进行硐室掘进作业以及硐室支护和巷道施工的一项专业工程。
硐室是在采煤工作面下方,依据采煤工作需要,在煤层中的适当位置掘进形成的空间。
本项目位于地下300米处,是一处煤矿采煤工作面下方的硐室工程。
该硐室工程总长度约1000米,包括掘进硐室和支护巷道两个部分。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矿井通风、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保障问题,保证工作面采煤作业的正常进行。
二、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计划首先需要对整个工程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确定掘进硐室和支护巷道的具体长度和位置。
同时,要考虑到通风、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布置和保障。
(2)选址和布置确定硐室工程施工场地,并进行布置,包括施工设备、材料堆放点、临时办公室等。
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3)人员调配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数量和岗位,包括工长、技术人员、施工工人、安全员等。
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交底工作,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4)采购材料和设备根据施工计划,采购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确保其质量和数量满足施工需要。
2. 掘进硐室硐室的掘进作业是整个工程的核心环节,对于掘进方法和工艺要求非常严格。
(1)掘进方法本项目采用机械掘进和人工掘进相结合的方法。
机械掘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投入;而人工掘进可以保证掘进质量和安全。
(2)掘进工艺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掘进的路线和深度。
采取爆破、掘进、支护等工艺,确保硐室的平整和安全。
3. 硐室支护硐室支护是保证硐室安全和稳定的关键环节,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法和材料。
(1)支护方法硐室支护采用柱状支护和喷浆支护相结合的方法,保证硐室的稳定和安全。
(2)支护材料选用高强度的支护材料,如高效灌浆材料和钢筋混凝土。
确保支护效果持久稳定。
4. 巷道施工硐室工程中的巷道施工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保证巷道的畅通和稳定。
(1)巷道开挖采用机械挖掘和手工挖掘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巷道的平整和安全。
矿山井下硐室施工总结硐室是矿山井下的重要设施之一,用于提供作业空间和避灾场所。
本文将对矿山井下硐室施工进行总结,包括施工流程、安全措施和质量要求等方面。
一、施工流程1. 方案设计:根据矿山的地质条件和井下工作需求,制定硐室的设计方案。
方案应考虑硐室的尺寸、布局、支护方式等因素。
2. 井下准备工作:在确定施工区域后,对井下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施工区域、排水、通风等。
3. 原地掘进:采用掘进机械对硐室进行原地掘进。
掘进过程中要注意地质变化,及时采取支护措施。
4. 支护安装:掘进到一定长度后,需要安装支护结构。
支护结构可以采用钢支撑、锚杆等方式,确保硐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硐室装修:支护安装完成后,对硐室进行装修。
包括地面处理、照明设施、通风设备等。
6. 检测验收:硐室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和验收。
主要包括硐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二、安全措施1. 预防事故:施工前要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工人了解施工要求和安全措施。
同时,要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2. 通风排水: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硐室内的空气流通和排水畅通。
可利用通风机和水泵等设备来实现。
3. 地质预报:要加强地质勘察和预报工作,及时掌握地质信息,为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4. 支护结构:支护结构的选择和安装要符合规范要求,确保硐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紧急避险通道:硐室应设置紧急避险通道,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
三、质量要求1. 结构稳定:硐室的结构要稳定可靠,能够承受井下的地压和动载荷。
2. 硐室尺寸:硐室的尺寸要满足井下作业的需求,同时要考虑通风和排水设备的布置。
3. 装修装饰:硐室的装修要美观、实用,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4. 照明设备:硐室内的照明设备要光线明亮,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5. 通风设备:硐室内的通风设备要能够保持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
矿山井下硐室的施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同时加强安全措施和质量要求,确保硐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矿山硐室工程施工方案范本一、施工范围本硐室工程施工范围为矿山内部硐室的建设和改造,包括硐室的开挖、支护、通风、排水等工程。
二、工程特点1. 矿山硐室工程施工需要在地下环境中进行,施工条件较为复杂。
2. 硐室工程需要考虑地质情况、工程支护结构、通风与排水等因素,施工中需要紧密配合。
3. 硐室工程涉及到矿山岩石与地下水的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施工安全。
三、施工方案1. 施工前期准备阶段(1)调查研究:对硐室工程所在矿区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研,获取地质勘察报告和水文地质报告。
(2)设计方案:根据矿山地质情况、硐室功能要求等因素,制定硐室工程设计方案。
(3)安全评估:进行硐室工程的安全评估,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 施工主要工艺流程(1)硐室开挖:根据设计方案,采用拆石爆破、机械掘进等方式进行硐室开挖。
(2)地下水处理:使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抽出,保证硐室开挖过程中的排水安全。
(3)支护工程: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采用锚杆、喷锚等方式进行硐室的支护工程。
(4)通风排水:安装通风设备和排水设备,保证硐室内部空气流通和污水排放。
3. 施工安全措施(1)安全管理: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施工安全规定,确保施工安全。
(2)安全防护:施工现场工人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3)应急预案:制定硐室工程施工的应急预案,针对突发情况进行应急处理。
四、材料设备1. 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装载机、钻孔设备、支护设备、抽水设备等。
2. 配套材料:包括炸药、钢筋、水泥、砂浆、锚杆等支护材料。
五、施工过程控制1. 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硐室工程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2. 进度控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3. 安全控制: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六、环保措施1. 地下水排放:严格控制地下水排放,采用合法的排放方式。
2. 废弃物处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保护当地环境。
矿山硐室工程施工方案一、前言矿山是人类开采矿石资源的重要场所,硐室工程是矿山中重要的施工项目之一。
矿山硐室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对于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矿山硐室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系统的阐述,从施工前期准备、硐室开挖、支护与固定、设备安装、验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为矿山硐室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二、施工前期准备1. 硐室规划设计:在进行矿山硐室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规划设计工作。
根据矿山的地质条件、矿石资源的分布情况、施工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硐室的位置、尺寸、形状、支护方式等问题,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 安全评估:在进行硐室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安全评估工作。
对矿山的地质条件、施工环境、工程设计等进行全面的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3. 人员培训:在进行硐室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方面,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4. 施工计划:在进行硐室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包括施工进度计划、资源调配计划、设备配置计划等,确保施工工作有序进行。
三、硐室开挖1. 爆破施工:矿山硐室的开挖通常采用爆破的方式进行。
在进行爆破施工之前,必须进行爆破方案设计,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爆破作业。
爆破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性。
2. 掘进施工:爆破开挖完成后,必须进行掘进施工。
掘进作业要根据硐室的尺寸、形状等要求进行,确保硐室的开挖符合设计要求。
3. 渣土清理:硐室开挖完成后,必须对硐室内的渣土进行清理。
渣土清理要注意安全,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四、支护与固定1. 支护设计:在硐室开挖过程中,必须进行支护设计工作。
支护设计要根据硐室的地质条件、尺寸、形状等要求进行,确保硐室支护牢固可靠。
2. 支护施工:支护施工要根据支护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支护施工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