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5.83 MB
- 文档页数:43
护理部《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案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护理部门在患者的诊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个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护理案例,以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面的护理服务。
病例概述:患者李女士,45岁,主诉出现多尿、多食、多汗等3个月。
体格检查发现甲状腺轻度肿大,血液检查显示甲状腺相关指标异常,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护理目标:1.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2.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治疗遵从性。
3.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4.提供情绪支持,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护理措施:1.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正常化:指导患者规律服用甲状腺抑制剂,监测甲状腺相关指标,如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抗甲状腺抗体水平,以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2.管理病情相伴的症状:对于患者出现的心悸、多汗、多尿、多食等症状,应提供安静环境、减少刺激物,规律饮食,避免含咖啡因和辛辣食物的摄入。
3.监测并发症:定期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肝肾功能、血细胞计数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4.提供心理支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积极倾听并回应患者的情绪表达,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护理效果评估:1.患者的甲状腺相关指标得到控制,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2.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如心悸、多汗、多尿、多食等。
3.患者的并发症得到预防和控制。
4.患者情绪状态稳定,焦虑和抑郁明显减轻。
护理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护理部门在该病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规范的护理措施,可以控制病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与患者密切合作,促进其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治疗遵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护理“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一种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体内氧化代谢过程加速,导致一系列新陈代谢增高的内分泌疾病。
临床症状为甲状腺肿大、精神紧张、心悸、手抖、怕热、食欲增加、体重减轻、眼球突出等症状。
【观察要点】1、观察生命征、基础代谢及体重。
2、观察突眼和甲状腺肿大的程度、排便次数及性状、出入量是否平衡。
3、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护理措施】1、保证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失眠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糖及维生素B族类食物为主,低盐,不宜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3、并发浸润突眼时,睡眠时应抬高头部,外出时戴黑眼镜;眼脸不能闭合,睡眠时涂眼膏保护,最好戴眼罩。
4、合并周期性麻痹时,应防止受凉、饱餐和劳累。
5、合并重症肌无力时,应防止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6、加强心理护理,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兴奋,保持情绪稳定。
7、甲状腺危象护理:(1)危象症状:严重乏力、烦躁、多汗、发热(体温>39℃以上)、心率>120次/分、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甚至谵妄、昏迷。
(2)护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高热者以物理降温;建立静脉路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遵医嘱给予抑制甲状腺激素反应药物;昏迷者注意口腔皮肤卫生,预防褥疮。
【健康教育】1、饮食:高热量、高蛋白、富有维生素B族食物,多饮水,忌食含碘多的食物,限制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
2、长期服药嘱患者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观察如有发热、咽痛、皮疹,应及时就诊。
3、合并突眼征患者外出时戴黑色眼镜防强光,白天滴眼药水,睡眠时改用抗生素眼膏,高枕卧位,限制盐份,以减轻眼部水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常规【疾病概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神经、精神、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护理问题】1.营养失调;2.活动无耐力;3.应对无效;4.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5.潜在并发症:甲状腺危象【护理措施】1.体重监测:经常测量体重,根据病人体重变化情况调整饮食计划。
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矿物质丰富的饮食。
主食应足量,增加奶类、蛋类、瘦肉类等优质蛋白,多摄取新鲜蔬菜和水果。
鼓励多饮水,禁止摄入刺激性的食物及饮料,如:浓茶、咖啡等。
减少食物中粗纤维的摄入,以减少排便次数。
避免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
3.药物护理:指导病人正确用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
抗甲状腺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减少,药疹等。
指导患者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处理,定期复查血常规。
4.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嘈杂,限制探视时间。
保持室温恒定、凉爽,保持良好睡眠。
5.休息及运动:有计划地适量运动,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病情为度,一旦出现头晕乏力,立即停止活动。
6.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感受,理解和同情病人,建立互信关系。
鼓励病人参加团体活动,以免社交障碍产生焦虑。
观察病人精神状态和手指震颤情况,注意有无焦虑、烦躁、心悸等甲亢加重的表现,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7.外出戴深色眼镜,减少光线、灰尘和异物的侵害。
眼睑不能闭合者用无菌纱布或眼罩覆盖双眼。
睡觉或休息时抬高头部,使眶内液回流减少,减少球后水肿。
8.避免诱因,指导患者自我心理调整,避免感染、严重精神刺激、创伤等诱发因素。
9.观察生命体征和神志变化。
若原有甲亢症状加重,并出现发热(体温>39℃)、严重乏力、烦躁、多汗、心悸、心率>140次/分、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脱水等应警惕甲状腺危象发生,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健康教育】1.向患者介绍甲亢的基本知识和防治要点,使其认识甲亢发生和加重的常见因素,并懂得如何避免。
甲亢病人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有哪些甲亢是一种人们生活当中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产生会导致人们的脖子肿大,同时患者的新陈代谢也会加快,有的时候还会出现精神方面的变化。
而在对甲亢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甲亢这种疾病的特性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
那么,作为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哪些护理问题,又该对患者使用怎样的护理措施呢?什么是甲亢?甲亢全名甲状腺机能亢进,这是一种由于人体内的甲状腺腺体产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而引发的疾病。
目前,甲亢这种疾病的病因尚未明确,但根据医学研究与调查发现,甲亢这种疾病的发生与人的自身免疫、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长期未能得到治疗的甲亢还会发展为甲状腺毒症。
因此,只有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才能更好的帮助人们远离甲亢的影响。
甲亢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1.正常作息却难以入睡在日常护理甲亢患者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经常会发现患者虽然按照正常的作息规律生活,但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却非常容易发生难以入睡的现象,这是因为甲亢这种疾病会导致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多。
进而使患者的新陈代谢加速,从而引发患者中枢神经的兴奋性答复提升,具体的表现就是患者容易兴奋与愤怒以及在夜间难以入睡,进而使患者因缺乏休息而导致内分泌进一步紊乱。
2.正常吃饭却营养不良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甲亢患者都会出现明明一日三餐正常吃但却逐渐消瘦甚至营养不良的情况,这是因为甲亢导致的新陈代谢加速会导致患者体内的糖分、脂肪、蛋白质甚至是维生素的新陈代谢都会甲亢,这不仅会导致患者因胆固醇偏高引起负氮平衡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更容易导致患者逐渐产生维生素缺乏症。
3.没有感冒却咳嗽痰多在一些甲亢患者的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都会出现咳嗽痰多的情况,但连着吃了几天感冒药却不见好,这种情况其实是由于甲亢导致的代谢加速对身体产生了刺激,进而导致人体的保护系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使人们的抵抗力下降,从而使人们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病菌的感染。
如果患者的甲亢没有及时治愈的话,那么即使使用药物来治疗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甲亢患者的药物治疗与护理要点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一种内分泌疾病。
药物治疗是甲亢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本文将从药物治疗和护理两方面介绍甲亢患者的要点。
一、药物治疗要点1. 甲状腺抑制剂的使用:主要药物包括甲硝唑、二甲硝唑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甲状腺的甲状腺激素合成。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用药,严格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
2. 药物副作用的监测:甲状腺抑制剂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皮疹、恶心、头痛等。
患者在用药期间要及时向医生反映症状,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
3. 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于长期使用甲状腺抑制剂后由于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低甲状腺激素症状,可通过口服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来调节。
4. 定期复查与调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保持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稳定。
二、护理要点1. 定期监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护士应定期检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包括T3、T4、TSH等指标。
监测结果有助于了解疾病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规律作息与饮食: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饮食上应注意多摄入含有碘的食物,如海产品、海带等,适当限制咖啡因摄入。
3. 忌烟戒酒:烟酒对甲状腺功能有不良影响,患者应坚决戒烟戒酒,避免烟酒的刺激。
4. 注意心理护理:甲亢患者常伴有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护士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5. 防止并发症:甲亢患者易出现心血管、神经精神等并发症,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6. 定期复诊与康复教育: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接受相关检查并接受康复教育,了解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保健能力。
结语甲亢患者的药物治疗与护理是控制疾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药物治疗要点包括正确使用甲状腺抑制剂、监测副作用、替代治疗及定期复查与调整。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多见于妇女,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高功能腺瘤三类。
临床以原发性甲亢多见,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的同时,出现功能亢进的症状,如性情急躁、容易激动、怕热、多汗、面色潮红、食欲亢进,但体重反而减轻,常伴有眼球突出,故又称突眼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是治疗甲亢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术前着重做好心理护理和生理准备,其中服用硫氧嘧啶药物及碘剂,以对抗机体代谢的增高及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降低基础代谢率,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
术后护理关键是保持呼吸道通畅,警惕并发症的发生,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焦虑;(2)睡眠紊乱;(3)自我形象紊乱;(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5)潜在并发症--窒息;(6)潜在并发症--甲状腺危象;(7)潜在并发症--低钙血症;(8)知识缺乏:术前用药知识。
一、焦虑相关因素环境改变。
自身疾病困扰。
对检查、治疗不了解。
对手术效果有顾虑。
主要表现主诉有忧虑、压抑感,对预后缺乏信心。
难于控制情绪,易激动、发怒,事后常后悔。
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对他人或周围事情漠不关心。
不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护理目标术前病人能够讲述焦虑的临床表现。
病人能够针对焦虑原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病人主诉焦虑感减轻或消除。
护理措施提供安静、舒适、无不良刺激的环境。
介绍负责医师和护士、病室环境及有关规章制度。
同情、安慰、体贴病人,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生活上给予细心照顾。
向病人说明手术的安全性与必要性,以及术前准备的相关检查和治疗的目的。
指导病人掌握消除焦虑的方法,如听音乐、看书、散步、与室友交心等。
对病人提出的疑问给予明确、有效的答复,以消除其顾虑。
对病人主动合作的态度,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
重点评价病人的焦虑感是否减轻。
病人对环境的适应程度。
病人能否正确对待疾病,主动配合检查和治疗。
病人能否掌握应对焦虑的方法。
二、睡眠紊乱相关因素焦虑。
甲亢的护理措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简称甲亢)是指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身体各部位代谢加速、心跳加快、神经兴奋性增高等一系列症状。
对于甲亢患者,护理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是甲亢的护理措施。
1. 定期检查:甲亢患者需要定期检测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以及核素扫描、超声等检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
2. 定时用药:甲亢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电子处方所开的用药时间和剂量使用甲状腺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必须绝对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用量。
定时用药是平稳甲状腺激素水平的重要举措。
3. 饮食调理:甲亢患者需要避免进食含咖啡因、可可碱、巧克力、茶叶等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中含有能刺激甲状腺的成分。
同时患者要增加饭量,多吃蛋白质和以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如米面、水果、蔬菜等。
避免过度的辛辣、煎炸和油腻食品。
饮食十分关键,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病情。
4. 睡眠充足:甲亢患者身体代谢加速,神经兴奋性增高,较容易出现失眠等睡眠问题。
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并且以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为主,保证健康的睡眠质量。
5. 适当运动:甲亢患者可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瑜伽等,有益身心健康,不过患者需要注意不要过度和久坐。
6. 平和情绪:甲亢患者心理状态可能会不平稳,情绪波动,容易患上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
患者可以通过学习心理调节、渐进式肌肉松弛、音乐疗法等方法自我缓解。
同时,患者家属也应理解患者情绪波动的不易,在情感支持方面给予适当帮助。
7. 环境安全:甲亢患者由于心跳加快等症状可能会导致晕厥,需要家人或照护人员在患者生活的环境周围移除不必要的障碍物,如高低变化大的台阶、走路时有难度的地面状况等。
8. 就医须知:甲亢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及时汇报身体状况,以协调医生的治疗方案。
同时,对于甲亢的急性期症状,包括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避免缺少及时处理导致严重后果。
总之,甲亢患者在护理中需要定期检查、定时用药、饮食调理、睡眠充足、适当运动、平和情绪,环境安全,并且尤其需要就医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