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测定秒表法【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541.01 KB
- 文档页数:25
标准工时体系建立——秒表法测量法
标准工时体系的构建有3类方法,最为常见的是秒表测量法,严格来说9个步骤建立标准工时体系。
本期和大家分享秒表法9个步骤详细方法:
标准工时将生产活动的现状数据化、显现化,突出主要问题、矛盾点,指明了改进的方向,且这个方向是和企业效益正相关。
观测时间用途:通过现状测量,选取作业最快的方法,流程用于作业改善,分析增值时间和浪费时间,切记不需要增加任何系数,也不需要平均值。
修正时间用途:评比系数的增加判断一个正常的人作业时间,用于技能的考核认证,标准作业的执行是否达标,用于现场的实际管理。
宽放时间的用途:宽放的时间应用,类似OEE计算的性能稼动率,人和设备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有效产出。
为了控制生产过程的波动性,每日计划达成、企业管理。
评比系数和宽放系数是现状和标准的对比,标准和实际的对比。
单纯的未来增加系数,增加计算值,偏离了其真实的目的。
案例一:秒表测量时间+宽放时间
1、实际生产节拍:17S 生产排产节拍:20S
节拍宽放率=(20-17)/17=17.6%
2、岗位标准工时=普通作业时间*允许波动率(岗位宽放率)
=实际生产节拍*节拍宽放率
=17*17.6%=20S
3、实际波动率大于或小于允许波动率,岗位实际工时和标准工时将产生差异
宽放率目的是控制波动率:统计现状波动率、现状影响波动的因素可控,最终控制波动率。
秒表法秒表法的定义:秒表法就是使用秒表直接进行作业时间观测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简单易用,无需特殊训练;其缺点是人为因素影响大,精确度不高。
我们介绍一下秒表法测量工时的方法以及主要步骤:一、直接用于作业时间的测定(一)准备工作A制定标准作业方法组织工时人员、工艺人员及经验丰富的工人对将要进行测量的工序进行充分讨论研究,取消不必要作业要素,改善不合理的作业单元,形成标准的作业方法,使作业结构合理化。
B分解作业单元将改善后的需要进行测量的工序分解为若干个作业单元,每个作业单元区分要明显,这样方便观测;同时为了便于记录,每个作业单元的时间长短要合适,不宜太短(最好大于2秒)。
最后确定各作业单元的测时始点和终点(即:定时点),并将各作业单元记录在测量表中。
C选择与训练工人为了使测得的结果合理和有代表性,应选择中等(平均)熟练程度的工人进行操作,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要做好思想工作,取得他的配合,并按标准操作方法训练。
D准备观测工具秒表、观测板、观测记录用纸、计算器以及铅笔,橡皮,记录本等。
E确定观测次数作业测定是抽样过程,必须有足够多的测时次数,以期从统计总体中得到合适的样本。
因此,如何定出合理的观测数,乃是关键。
观测次数不必太多,以免浪费时间,但是又要符合统计上的可靠性的要求。
下面这个表(1—1)就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观测次数对照表(美国GE电器公司)(二)正式测时测量工时通常在作业者开始作业1-2小时、工作节奏稳定后进行。
在进行正式观测记录之前,宜先作2-3次试测,以证实标准的定时点是否正确无误。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秒表测时常用的两种方法:(1)连续法:观察过程中,读出并记下各作业单元定时点(一般采用终点)的瞬间时间值T'。
在观测结束后,再把记录的T'依次相减, 求出各作业单元的持续时间T。
记录用表可参考附表1-2。
(连续法是目前最常用工时统计方法。
)(2)瞬时返零法:观察过程中,读出并记下各作业单元终点时间值,随即立刻使表复零。
秒表法秒表法的定义:秒表法就是使用秒表直接进行作业时间观测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简单易用,无需特殊训练;其缺点是人为因素影响大,精确度不高。
我们介绍一下秒表法测量工时的方法以及主要步骤:一、直接用于作业时间的测定(一)准备工作A制定标准作业方法组织工时人员、工艺人员及经验丰富的工人对将要进行测量的工序进行充分讨论研究,取消不必要作业要素,改善不合理的作业单元,形成标准的作业方法,使作业结构合理化。
B分解作业单元将改善后的需要进行测量的工序分解为若干个作业单元,每个作业单元区分要明显,这样方便观测;同时为了便于记录,每个作业单元的时间长短要合适,不宜太短(最好大于2秒)。
最后确定各作业单元的测时始点和终点(即:定时点),并将各作业单元记录在测量表中。
C选择与训练工人为了使测得的结果合理和有代表性,应选择中等(平均)熟练程度的工人进行操作,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要做好思想工作,取得他的配合,并按标准操作方法训练。
D准备观测工具秒表、观测板、观测记录用纸、计算器以及铅笔,橡皮,记录本等。
E确定观测次数作业测定是抽样过程,必须有足够多的测时次数,以期从统计总体中得到合适的样本。
因此,如何定出合理的观测数,乃是关键。
观测次数不必太多,以免浪费时间,但是又要符合统计上的可靠性的要求。
下面这个表(1—1)就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观测次数对照表(美国GE电器公司)(二)正式测时测量工时通常在作业者开始作业1-2小时、工作节奏稳定后进行。
在进行正式观测记录之前,宜先作2-3次试测,以证实标准的定时点是否正确无误。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秒表测时常用的两种方法:(1)连续法:观察过程中,读出并记下各作业单元定时点(一般采用终点)的瞬间时间值T'。
在观测结束后,再把记录的T'依次相减, 求出各作业单元的持续时间T。
记录用表可参考附表1-2。
(连续法是目前最常用工时统计方法。
)(2)瞬时返零法:观察过程中,读出并记下各作业单元终点时间值,随即立刻使表复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