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秒表测时法培训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270.50 KB
- 文档页数:10
IE秒表测时法培训教材一、概述(一)、秒表测时法的定义秒表测时法是作业测定的一种主要技术,以秒表为主要计时工具,通过对工序作业时间的直接测定,并经过评比和宽放,从而建立和制订按规定标准完成一项作业的标准时间。
(二)、秒表测时法的特点1、以工序作业时间为对象,常应用于第二阶次的工作;2、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地直接观测并记录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消耗;3、需要评比;4、常应用于重复循环型作业。
(三)、秒表测时法的用途1、对于新作业,用于制定标准时间;2、对于旧作业,因原有作业方法或材料发生变化,用于修订原有标准时间;3、比较工时标准与实际工时的差别,可以及时发现与处理生产中的问题;4、为制订工资奖励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5、便于在生产前预先确定成本,控制预算;6、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7、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以帮助解决生产线的平衡。
(四)、秒表测时法的测时工具1、秒表2、记录板3、记录表(见表1-1)4、铅笔5、计算器6、测量距离及速度的仪器等表1-1常用秒表测时主表二、秒表测时法的实施步骤(一)、选择研究的作业这取决于秒表测时的目的。
通常进行秒表测时是出于下列原因:1、新作业,过去没有标准时间;2、原有作业方法或材料发生变化,必须修订原有标准时间;3、生产中出现瓶劲,要研究改进措施;4、配合方法研究,确定更合理的作业方法;5、为实施新的工资奖励制度作准备;6、某些作业成本过高,要研究改进措施。
作为秒表测时研究的作业,必须是经过方法研究后确定的标准作业,即首先要确保方法正确(二)、选择操作者通常在所选择的作业上工作的操作者不止一个,选定的人员应该是一个“合格工人”。
即能使用正确有操作方法,受过良好的训练,具有相当的实际操作经验,操作技术在同类操作人员中达平均选进水平,并能与工作研究人员进行良好的合作。
(三)、收集和记录一切可能影响工作开展的有关作业、操作人员和环境条件的资料。
需要收集的资料可分为以下几类:1、需要时可迅速检索和鉴别研究内容的资料:2、可正确识别制造的产品或零件的资料:3、能正确识别工艺、方法、工厂或机器的资料:4、能识别操作者的资料5、研究的期间6、工作条件温度、湿度、照明度、噪声以及其它影响操作者生理与心理的资料(四)、将作业划分为单元为便于评比,并确保生产工作(或有效时间)与非生产工作(或无效时间)分开,需要将作业划分为单元。
IE工业工程培训教材■第2章〔1.运转分析的概要〕"什么是运转经过1天或者长时间观测,通过分析生产内容和非非生产内容,设定生产力提高和标准时间时,设定合理的余率为目的的,观测分析的手法。
运转分析的※其他方法:-依据作业报表及资料的方法;-VTR.根据运转系统分析。
表12 — 1"运转分析的(1)通过对生产内容和非生产内容的分析,改善生产系统。
(2)去除或减少无论是作业者还是机器的等待等非生产因素,保证按计划生产。
(3)为设定(改定)标准时间,计算合理的余b - 什么是附加价值?所谓附加价值是指企业从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新的价值;一般来讲附加价值是从销售额中减去外部购入的价值。
〔2.运转分析中的作业分类V运转最重要的目的是创造附加价值;为了分析运转情况对下面作业分成有附加价值的作业和没有附加价值的作业是很重要的。
表12 — 2(作业的分类丨■作业n主作业准备作主体辅助〔直接材料,部品的变形,变质等,直接~丿准訂辅助主体作业'虽然每个循环都发生'但斗I为主作业(准备,收尾,搬运)而进行作J虽然是必要的作业要素,但不规则,是偶然发生的要素(主要原因是:机器,工具, f 『材料等物质性要素)作业空闲的尸主要与作业本身无关以管理为目的所发生延迟作业时间ft是正规的生理要求发生的要素__________________ f孑为了恢复在恶劣的作业环境造成的疲劳 -疲劳,造成作业量下降非作业有因管理职责任的非作业和作业者责任的非作业两种作业时丿[疲劳空丿生理疲劳非作图12 — 1为了分析运转损失,有必要注意生产现场投入的工时是在进行什么工作;在生产现场给作业分类的话,可以分成如下几类:主体作丿延迟要素,因无法在其他时间恢复•生理空非正规丿现场空图12 — 2假如你认为有必要收集信息的话,首先,看一下你自己的工作方式,担任了新的工作,首先有必要准备情报目录,然后再次对此目录进行“必要的”情报和“没有也没什么问题的” 的情报分类。
第二章运转分析1. 运转分析的概要什么是运转分析?经过 1 天或者长时间观测,通过分析生产内容和非非生产内容,设定生产力提高和标准 时间时,设定合理的余率为目的的,观测分析的手法。
运转分析的方法种类 观测方法 目 的 优 点 缺 点连 用 秒 表 长 时 间 选定少数作业者 ( 机 详细的分析结果 - 需要观测者的很多努器 ), 详细测算所发生 续 观测运转情况 力观 的工作时间- 不能一次观测到很多 测 法 观测对象 瞬 间 用 眼 多 次 选定多数作业者 ( 机 - 一次观测很多 - 因观测只限于是表面瞬 观测器 ), 详细测算所发生 观测对象 化,详细分析有困难 间 -观 的工作时间 观测者可以同 测 时进行其他工法作 ※ 其他方法: - 依据作业报表及资料的方法; - VTR. 根据运转系统分析。
表 I2 — 1运转分析的目的(1) 通过对生产内容和非生产内容的分析,改善生产系统。
(2) 去除或减少无论是作业者还是机器的等待等非生产因素,保证按计划生产。
(3) 为设定(改定)标准时间,计算合理的余率。
什么是附加价值?所谓附加价值是指企业从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新的价值;一般来讲附加价值是从销售额中减去外部购入的价值。
工序中的附加价值是材料变形的瞬间开始就可以看作是创造附加价值的瞬间;冲压2. 运转分析中的作业分类运转最重要的目的是创造附加价值;为了分析运转情况对下面作业分成有附加价值的作业和没有附加价值的作业是很重要的。
区分 大分类 中分类项目( 事 例 )主 体 作 业 切削加工,加工,铝焊,组装,插入零件主 作 直接材料,部品的变形,变质等,直接投入创造出附加价值的作业运检查,包装,材料的粘贴及剥离,工件尺寸检测,业 辅 助 作 业转 引线切割辅助主体作业,虽然每个循环都发生,但是,是间接投入的作业作业准备 图纸取放,零件整理,工器具取放,机种交换非 作业空闲 工具研削,机器加油,废料处理,不定期材料搬运时间空闲清扫,起重机闲置,产品等待,教育,QC运疲劳空闲 个人休息,规定休息,重物搬运转 生理空闲 上厕所,闲谈,喝水,擦汗机器故障,停电,计划等待,材料短缺,作业时间非作业未遵守 表 I2 — 2作业的分类业主作业准备作业作业空闲的分类图I2 — 1为主作业(准备,收尾,搬运)而进行作业,每一个或者几个循环定期发生一次的作业为了分析运转损失,有必要注意生产现场投入的工时是在进行什么工作;在生产现场给作业分类的话,可以分成如下几类:虽然是必要的作业要素,但不规则,是偶然发生的要素(主要原因是:机器,工具,材料等物质性要素)主体作业主要与作业本身无关以管理为目的所发生延迟主作业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要求发生的要素正规作业辅助作业指为了恢复在恶劣的作业环境造成的疲劳而发生延迟要素,因无法在其他时间恢复疲劳,造成作业量下降准备前后作非作业有因管理职责任的非作业和作业者责任的非作业两种作业时间疲劳空闲人性空闲生理空闲非正规作业作业空闲非人性空闲现场空闲图I2 — 2信息收集的要领假如你认为有必要收集信息的话,首先,看一下你自己的工作方式,担任了新的工作,首先有必要准备情报目录,然后再次对此目录进行“必要的”情报和“没有也没什么问题的”的情报分类。
IE培训课程.txt37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烈;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显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
课程一基础工业工程一、程序分析(宏观上分析和优化现有作业流程)1、程序分析的符号2、程序分析方法和改善原则3、工艺程序分析4、流程程序分析5、布置与路径分析二、作业分析(研究工位作业,消除无效动作并制定出最经济的标准作业)1、人机操作分析2、动素研究3、动作经济原则4、动作改善三、作业工时测定(应用秒表法实际测定作业时间并评定出标准工时)1、时间研究的意义2、标准工时的制定3、工时测定的方法4、实例练习:应用秒表法制定标准作业工时四、预定时间标准(预先确定标准作业的时间)1、预定时间标准的概念和原理2、模特法3、实例练习:应用模特法预定标准作业工时五、生产线平衡分析和改善1、生产线平衡效率的概念2、生产线效率改善原则3、实例练习:装配线平衡效率的测定和改善六、其他1、工作抽样技术2、搬运作业分析课程二人因工程学第一章.人因工程概述(1)了解人因工程学的概念(2)了解人因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3)了解人因工程的发展历史第二章.人的生理特征(1)人体感觉器官与运动器官的特点(2)人的体力工作负荷特点及其评定(3)工作疲劳的特点及降低工作疲劳的途径第三章.人体测量及其应用人体测量的相关知识。
(1)常用的人体测量数据(2)人体测量数据的实际应用第四章.累积损伤疾病与工具的设计(1)累积损伤疾病的生物物理原理(2)颈部和腰部的累积损伤疾病(3)手部的累积损伤疾病(4)累积损伤疾病的预防措施与工具设计第五章.人的认知及其绩效(1)认知心理学及人的信息加工模型(2)信息接收与传递的特性(3)记忆、学习、思维与决策、注意等的特性(4)人的学习输出特性(5)人的可靠性与人为差错第六章.环境及其影响(1)照明环境对工作的影响与照明环境设计(2)噪声环境对工作的影响与噪声环境设计(3)微气候环境对工作的影响与微气候环境设计(4)色彩环境对工作的影响与色彩环境设计(5)空气质量对工作的影响第七章.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显示器与控制器设计)(1)显示器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2)不同环境下的显示器设计要求(3)控制器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4)不同应用状态下的控制器设计要求第八章.人机系统设计与评价(1)人机系统的种类及演变历程(2)人与机器的功能比较和分配(3)人机系统的设计方法(4)人机系统的评价方法(5)人机系统设计案例分析课程三仿真优化技术仿真建模1、系统、模型及其建模方法:系统、模型和仿真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模型的分类,建模方法论建模的一般系统理论2、系统仿真导论:系统仿真用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概率分析产生随机变量的方法常用随机变量的产生3、蒙特卡洛仿真方法:蒙特卡洛的基本思想随机数生成器蒙特卡洛仿真流程等4、事件系统仿真:随机数的产生离散事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相应的仿真模型排队服务系统的基本概念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主要方法步骤,系统仿真结果分析等5、连续系统建模:连续系统数学模型新产品销售建模弱肉强食模型6、企业经营决策仿真:决策模拟概述,企业竞争模拟的由来与发展,企业经营决策模拟方法等7、rena仿真系统:Arena的产生发展及特点Arena的建模过程Arena的常用模板和模块、系统的运行与结果分析等课程四生产计划与作业控制第一章、如何发挥生产计划控制在供应、生产、销售一体化中的核心作用1、制造业多变的市场需求对生产计划控制的新要求;2、缺乏协调性和系统优化的生产计划控制与运作给企业供应/生产/存货和销售带来的种种问题;3、如何建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协调性强的生产计划控制系统。
IE秒表测时法培训教材
一、概述
(一)、秒表测时法的定义
秒表测时法是作业测定的一种主要技术,以秒表为主要计时工具,通过对工序作业时间的直接测定,并经过评比和宽放,从而建立和制订按规定标准完成一项作业的标准时间。
(二)、秒表测时法的特点
1、以工序作业时间为对象,常应用于第二阶次的工作;
2、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地直接观测并记录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消耗;
3、需要评比;
4、常应用于重复循环型作业。
(三)、秒表测时法的用途
1、对于新作业,用于制定标准时间;
2、对于旧作业,因原有作业方法或材料发生变化,用于修订原有标准时间;
3、比较工时标准与实际工时的差别,可以及时发现与处理生产中的问题;
4、为制订工资奖励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5、便于在生产前预先确定成本,控制预算;
6、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
7、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以帮助解决生产线的平衡。
(四)、秒表测时法的测时工具
1、秒表
2、记录板
3、记录表(见表1-1)
4、铅笔
5、计算器
6、测量距离及速度的仪器等
表1-1常用秒表测时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