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_兽药残留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56
兽药残留总结引言兽药是动物养殖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疾病。
然而,随着兽药的使用,兽药残留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本文将对兽药残留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并探讨对策。
兽药残留的危害兽药残留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兽药残留可能会通过动物产品进入人类体内,影响人体健康。
一些兽药残留物具有毒性,长期摄入可能导致慢性中毒甚至致癌。
其次,兽药残留还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如污染水源和土壤,破坏生态平衡。
兽药残留的来源兽药残留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治疗兽药的使用:农民在动物患病时会使用兽药进行治疗,但可能存在用药过量或滥用药物的情况。
2.饲料添加剂:一些饲料添加剂中含有兽药成分,动物长期摄入会导致兽药残留。
3.兽药残留物的降解不完全:某些兽药残留物在动物体内降解速度较慢,导致残留物在动物产品中仍然存在。
兽药残留监测方法为了解决兽药残留问题,需要对动物产品进行监测。
目前常用的兽药残留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动物产品中的兽药残留物,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优点。
2.气相色谱法:该方法适用于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兽药的检测,可以检测到更低浓度的兽药残留物。
3.酶联免疫法:该方法基于免疫学原理,可以对兽药残留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但灵敏度略低于色谱法。
兽药残留的监管措施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各国都加强了对兽药残留的监管。
目前,常见的监管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制定兽药使用标准:各国制定了兽药使用标准,规定了使用兽药的剂量和疗程,以避免滥用药物导致兽药残留。
2.加强兽药注册管理:加强兽药的注册管理,确保兽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加强兽药残留监测:加强对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兽药残留问题。
4.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兽药残留问题的解决对策针对兽药残留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对策:1.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兽药残留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兽药安全意识。
畜牧业经过20多年持续增长,畜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畜牧业的现代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兽药及兽药添加剂在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饲料利用率、促生长和改善肉品品质方面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已成为现代畜牧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但是,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养殖过程中滥用兽药和超标使用兽药的现象普遍存在。
其后果,一方面是导致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摄入人体后影响人类的健康;另一方面,各种养殖场大量排泄物(包括粪便、尿等)向周围环境排放,兽药又成为环境污染物,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一、兽药残留的原因分析兽药的应用保证了畜牧业的增产、增效,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兽药残留。
尤其是某些人大范围、过量、不正确地使用,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现象严重,给动物产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造成兽药残留主要原因如下。
1 促进生长,提高效益由于兽药具有预防和治疗许多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有的还能促进动物生长,因此一些生产企业为了追求高额暴利,违反国家规定,在饲料产品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和其他违禁药品,如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喹乙醇等禁用兽药,并大量向饲养场或专业户出售;另一方面,一些养殖场或专业户,法制观念淡漠,仅从短期经济利益考虑,为非法兽药生产企业和添加违禁物质的非法添加剂产品提供了“地下市场”。
2 预防疾病,减少损失为了预防阶段性寄生虫病(如球虫病,蛔虫病)和白痢等,在饲料中大量使用各种抗菌(虫)药物,其中有专用药,如氨丙啉、氯羟吡啶、球痢灵,盐霉素等,也有抗生素,如四环素类、呋喃唑酮等,大多具有药物残留。
有的养殖场或专业户,常常盲目大范围用药或大剂量用药,或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非法产品的使用者。
3 为增加动物性食品的色泽和色相一些企业违法使用阿散酸、洛克沙胂等胂制剂,使色素沉积而增加鸡蛋黄、蛋皮的颜色。
违规使用“苏丹红”增强蛋黄色泽也不乏其例。
特别是近几年一些不法商人为了延长水产品的保质期,保持好的卖相,在运输销售期间违规使用甲醛这种毒性防腐剂,造成水产品的药残污染。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03.002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兽药残留原因分析及监控措施王红梅(山东省莒南县检验检测中心山东临沂276600)兽药残留(animal/veterinary drug residues)是指给动物使用药物后蓄积和贮存在细胞、组织和器官内的药物原形、代谢产物和药物杂质。
兽药残留又称药物残留或简称残留[1]。
目前兽药(包括兽药添加剂)在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提高饲料利用率、促生长、控制繁殖功能以及生殖周期等方面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已成为现代畜牧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绝大多数的动物在其一生中或多或少的使用过兽药,而兽药残留会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健康。
如痢特灵、氯霉素的残留可引起人类致癌、致畸、致突变;苏丹红、盐酸克仑特罗的残留可引起人的急性中毒;激素类药物残留可促进儿童性成熟;还有的药物可能引起人体过敏反应。
此外绝大多数药物排入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土壤微生物、水生生物及昆虫。
由于经济利益驱使以及科学知识缺乏,畜牧业中滥用兽药的现象依然存在。
因此对兽药残留的研究意义重大,兽药残留监控工作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不容忽视。
1兽药残留原因分析1.1从残留来源分析治疗、预防动物疾病以及用于饲料添加剂的兽药是我国兽药残留的主要来源,因此从兽药质量问题和饲料质量问题对兽药残留来源进行分析。
1.1.1兽药质量问题兽药产品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含量不合格。
化药类和抗生素类产品不合格的主要问题在于含量不符合要求,多为含量偏低,存在企业不按生产工艺生产、对质量控制不严或为降低成本不按处方投料等问题,不排除有些企业生产工艺或产品包装存在问题,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②性状不合格,即颜色、形态不合格。
如外袋内有两袋粉末,1袋为淡黄色,另1袋为白色;③非法添加现象依然存在。
违规添加其他药物成分,产品标示药物成分与兽药标准不符。
此外还有鉴别不合格,pH不合格。
兽药残留检测原理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体内残留的药物,这些药物可能来自动物生病时使用的药物、添加剂或生长促进剂等。
兽药残留不仅会对动物本身健康产生影响,也可能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兽药残留检测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免疫分析法、微生物学法、理化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法、活体检测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和酶抑制法等兽药残留检测原理。
1.免疫分析法免疫分析法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进行兽药残留检测的方法。
该方法可分为固相免疫分析法和液相免疫分析法。
固相免疫分析法中,待测样品中的药物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结合,再加入标记物,通过信号放大系统检测药物残留量。
液相免疫分析法中,待测样品中的药物与液相载体上的抗体结合,加入酶或荧光物质等标记物,通过信号检测系统测定药物残留量。
2.微生物学法微生物学法是利用微生物学原理进行兽药残留检测的方法。
该方法可分为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
直接计数法是通过对动物组织中的细菌进行培养计数,推测兽药残留量。
间接计数法是通过测定动物组织中抗生素残留量,推测兽药残留量。
3.理化分析法理化分析法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兽药残留分析的方法。
可分为光谱分析和色谱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吸收、反射或透射等特性,对兽药残留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色谱分析法则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差异,将兽药残留分离出来,再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4.生物传感器法生物传感器法是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进行兽药残留检测的方法。
生物传感器可分为组织传感器、酶传感器和生物芯片等。
组织传感器利用组织切片中的酶或细胞等生物活性物质作为传感器,检测兽药残留。
酶传感器利用药物对特定酶的抑制作用,测定兽药残留量。
生物芯片则利用微电子技术和微加工技术在芯片上构建生物传感器,检测兽药残留。
5.活体检测法活体检测法是一种直接在动物体内检测药物残留的方法。
可分为猪囊虫病检测法和鸡胚检测法等。
猪囊虫病检测法是通过观察猪肌肉组织中的囊虫数量,判断药物残留情况。
兽药残留总结兽药残留问题是当前农产品安全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兽药残留不仅会影响动物本身的健康,还会对食品环节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从而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以下是关于兽药残留的总结。
一、兽药残留的来源兽药残留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1.合理使用兽药:合理使用兽药可以提高病兽存活率、减少经济损失。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导致兽药残留过高。
2.劣质兽药:一些劣质的兽药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使用这些兽药不仅不能治疗疾病,还会对动物体内器官造成伤害,导致兽药残留过高。
3.非法使用兽药:一些兽药虽然被禁止使用在食品动物上,但是仍有人为了治疗疾病或者提高养殖效益而非法使用兽药,这样就会导致兽药残留过高。
4.环境污染:环境中的污染物质会进入动物体内,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这些污染物质包括农药、有害金属等。
二、兽药残留的危害兽药残留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动物有害:兽药残留过高会对动物体内器官造成伤害,导致乳腺炎、肝脏病、肺炎等疾病,影响肉类和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2.对人体健康有害:食用含有兽药残留的肉类和乳制品,会导致人体体内兽药元素超标,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例如不孕不育、过敏等。
3.对环境有害:使用兽药过多或者不当,会导致兽药残留产生环境污染,如排放渣土、兽粪等,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三、兽药残留的预防控制目前,解决兽药残留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从源头控制兽药残留,以下是预防控制兽药残留的几个方面:1.管理好养殖场:要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建立健全养殖记录,实行动物健康检查和疫病防控措施,减少使用兽药数量和频率。
2.使用合法饲料:应使用合法的饲料,对饲料中含有的兽药残留进行检测,保障饲料安全。
3.强化行业规范:建立健全动物药品管理制度和兽药残留检测体系,制定行业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规范操作流程,避免违法使用兽药。
4.科学用药:根据动物生长情况、疾病类型和疾病程度,科学合理使用兽药,减少用药量和频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兽药残留。
兽药残留总结
兽药残留是指农畜产品中残留的兽药及其代谢产物。
兽药残留对人类健康和环
境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对于畜产品的兽药残留监测与控制至关重要。
兽药残留的来源
兽药残留主要来源于畜禽的使用和饲料中添加的兽药。
畜禽生长过程中常常需
要使用兽药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超量使用,就会导致兽药残留。
兽药残留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长期摄入含有兽药残留的畜产品可能导致慢性
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环境污染:兽药残留还可能通过畜禽粪便等方式进入土壤和水体,
对环境造成污染。
兽药残留监测与控制
1.定期监测: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定期对畜产品中的兽药残留进行监测,
确保产品符合卫生标准。
2.加强管理:加强对畜禽饲养管理的监督,规范兽药的使用和饲料添
加,防止兽药残留。
3.加强宣传教育:向养殖户和消费者普及兽药残留知识,引导他们正
确使用畜产品,提高健康意识。
成果与展望
近年来,我国对兽药残留监测工作加大了力度,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仍然面
临一些挑战,如监测手段和技术需要不断改进,监管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兽药残留的监测与控制工作,保障畜产品安全,确保人民健康。
以上是对兽药残留的总结,希望能引起社会对畜产品安全的关注,保障人类健
康和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