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削成形面的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625.00 KB
- 文档页数:14
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
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宣布上课
二、复习提问并作记录
1、车削成形面的方法有几种?
三、分析同学们的答题
四、讲授新课
(一)、抛光(视频演示)
1、锉刀修光
在锉削时为保证安全,用左手握柄,
右手扶住锉刀前端锉削,推锉的速
度要慢(一般每分钟40次左右)压
力要均匀,缓慢移动前进,否则会
把工件锉扁或呈节状。
2.砂布抛光
(1)砂布的型号
车床上抛光用的砂布,一般用金刚砂制成。
常用的型号有“00”号、“0”号、“1”号、“1.5”号、“2”号等。
其号数越小,砂布越细,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值越低。
(2)砂布抛光外圆的方法
使用砂布抛光工件时,车床转速一定要高,并且移动速度要均匀。
一般将砂布垫在锉刀下面进行,如余量较少时也可直接用手捏住砂布进行抛光(图6-11),但注意安全。
成批抛光最好用抛光夹抛光,见图6-12。
也可在细砂布上加机油抛光。
回答问题:双手
控制法、成形
法、仿形法
观看视频
回忆上节
课知识
了解抛光
的操作
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设计意图(3)砂布抛光内孔的方法
选取尺寸小于孔径的木棒,一端开槽。
将撕成条状的砂
布一头插进槽内,以顺时针方向把砂布绕在木棒上,然
后放进孔内进行抛光。
五、布置作业
(1)课外作业
(2)预习作业:滚花预习下节课内
容培养学生预习书本的好习惯。
车削加工基本技能车床类机床是既可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又可用钻头、扩孔铰刀、丝锥、板牙、滚花刀等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一类机床,可加工的表面有内外圆柱面、圆锥面、成形回转面、端平面和各种内外螺纹面等。
在所有车床中,卧式车床的应用最为广泛。
它的工艺范围广,加工尺寸范围大(由机床主参数决定),既可以对工件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也可以进行精加工。
1车刀和车刀刃磨1.1、车刀车刀是金属切削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刀具。
它可以用来加工外圆、内孔、端面、螺纹及各种内、外回转体成形表面,也可用于切断和切槽等,因此车刀类型很多,形状、结构、尺寸也各异。
车刀的结构形式有整体式、焊接式、机夹重磨式和机夹可转位式等。
车刀的类型和特点:(1)整体式高速钢车刀这种车刀刃磨方便,可以根据需要刃磨成不同用途的车刀,尤其是适宜于刃磨各种刃形的成形车刀,如切槽刀、螺纹车刀等。
刀具磨损后可以多次重磨。
但刀杆也为高速钢材料,造成刀具材料的浪费。
刀杆强度低,当切削力较大时,会造成破坏。
一般用于较复杂成形表面的低速精车。
(2)硬质合金焊接式车刀焊接式车刀就是在碳钢(一般用45钢)刀杆上按刀具几何角度的要求开出刀槽,用焊料将硬质合金刀片焊接在刀槽内,并按所选定的几何角度刃磨后使用的车刀。
焊接式车刀结构简单、刚性好、适应性强,可以根据具体的加工条件和要求刃磨出合理的几何角度。
(3)硬质合金机夹重磨式车刀机夹重磨式车刀,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将硬质合金刀片夹固在刀杆上的车刀。
刀片磨损后,可卸下重磨,然后再安装使用。
(4)机夹可转位式车刀机夹可转位式车刀,就是将预先加工好的有一定几何角度的多角硬质合金刀片,用机械的方法装夹在特制的刀杆上的车刀。
由于刀具的几何角度是由刀片形状及其在刀杆槽中的安装位置来确定的,故不需要刃磨。
可转位式车刀的夹紧机构,应该满足夹紧可靠、装卸方便、定位准确、结构简单等要求。
1.2车刀刃磨(1)普通磨具的类型所谓普通磨具是指用普通磨料制成的磨具,如刚玉类磨料、碳化硅类磨料和碳化硼磨料制成的磨具。
教学案例五车成形面知识目标⒈学会成型面加工工艺;⒉学会计算成型面加工的余量计算;⒊掌握成型面加工原理;技能目标⒈掌握成型面加工的机床调整方法;⒉掌握成型面加工的操作技巧;⒊掌握成型面的检测方法。
任务描述成型面,如图5-1所示,毛坯尺寸: 30×100mm,材料:45#钢,分析零件加工工艺,编写工艺卡,加工该零件。
图5-1成型面任务分析如图5-1所示,成型面材料为45钢,毛坯尺寸为 30×100mm,通过分析零件图尺寸,计算粗加工及精加工余量。
加工时,注意保证零件的同轴度。
知识准备⒈、基本原理双手控制法车成形面是成形面车削的基本方法。
1、双手控制法车成形面使用双手控制中、小滑板或者是控制中滑板与床鞍的合成运动,使刀尖的运动轨迹与零件表面素线(曲线)重合,已达到车成形面的目的。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用双手控制中、小滑板合成运动的劳动强度大,而且操作也不方便,故常采用的是用右手操纵中滑板实现刀具的横向运动(应由外向内进给);左手操纵床鞍实现刀具的纵向运动(应由工件高处向低处进给),通过这两个方向运动的合成来车削成形面。
图5-2双手控制法注意事项:⑴、本案例加工零件加工时成型面加工需要两手同时动作,控制机床实现不同方向的合成运动。
⑵、需要二次装夹,并且分为粗精加工工序,加工时要留出足够的余量。
车削成形面时要分工步进行,。
⑶、摇手柄一般用操纵中滑板(横向运动)和床鞍(纵向运动)控制实现车削。
⑷、砂布抛光。
2.成型面的车削方法成型面的车削方法,见表5-1,成型面车刀刃口是圆弧形,刀尖角α=180°。
表17-2成型面的车削方法车削方法具体要求粗车时,保证φ24、φ16、φ10及槽的尺寸,并留有精车余量。
定出R48mm和R40mm的圆弧中心位置,尺寸为49mm与17.5mm。
用小圆头车刀车φ12.5mm的定位槽。
φ16mm外圆的右端面量起,长等于5mm处并在,φ12.5mm定位槽处左右方向车出R40mm圆弧面。
课程标准——《车削加工技术与技能》课一、课程概述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车削加工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车削加工技术与技能课程代码:B0201教学单位: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制定时间:2019年10月31日课程学分:9 课程学时:180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专业代码:051200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基础》、《金属加工》后续课程:《铣削加工技术与技能》、《数控车削加工技术与技能》、《数控铣削加工技术与技能》2. 课程概述本门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技能课程,是一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初级车工工艺与操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车床加工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学习阶梯轴、孔类零件、锥体零件、螺纹及蜗杆、细长轴和薄璧零件、矩形和非整圆孔零件、成形面、偏心件的加工方法及车床设备维护、保养的知识。
使学生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掌握常用刀具的选择及刃磨方法,掌握车削加工中的常用计算,掌握切削用量及定位基准的选择方法,掌握车床通用夹具的结构原理和安装方法,了解本专业的新工艺、新技术及提高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具备操作车床加工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安全操作、文明生产的职业习惯。
二、本课程的能力标准(选自专业计划的能力表)合格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学生应当具有以下知识目标、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1.素质目标(1).具有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2).培养文明生产、安全生产、节约生产,保护好环境的意识;(3).团队合作精神,与小组成员协作、沟通能力。
2. 知识目标(1).熟悉车床C6136A型的应用范围,主要部件及功能、传动过程等;(2).了解车刀的种类、结构特点、用途;(3).了解切削液的种类、特点、作用;(4).掌握常用的工、夹、量具的作用;(5).掌握生产的具体要求,刃磨刀具的注意事项,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机械制造工程学专题题号: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工件的加工表面及其形成方法工件在被切削加工过程中,通过机床的传动系统,使机床上的工件和刀具按一定规律作相对运动,从而切削出所需要的表面形状。
零件表面是由若干个表面元素组成的,这些表面元素是:平面、圆柱面、圆锥面、成形表面(螺旋面)等。
从几何观点来看,任何表面都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沿着另一条线移动或旋转而形成的。
如一条直线沿着另一条直线运动形成了平面,一条直线沿着一个圆运动则形成了圆柱面。
这两条线分别被称为母线和导线,统称为发生线。
母线和导线的运动轨迹形成了工件表面,因此分析工件加工表面的形成方法关键在于分析发生线的形成方法。
1.切削刃的形状与发生线的关系发生线的形成,是由刀具的切削刃和工件的相对运动得到的。
因此,机床在切削加工时,刀刃和工件相接触部分的形状和工件表面成形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谓切削刃的形状是指刀刃和工件相接触部分的形状。
切削加工时,切削刃和工件接触的形状是一个切削点或一条切削线,根据刀刃形状和需要成形的发生线的关系可分为三种形式:刀刃的形状为一切削点;刀刃的形状为一切削线,且与需要成形的发生线的形状完全吻合;刀刃的形状为一条切削线,且与需要成形的发生线的形状不吻合。
2.发生线的形成方法发生线是由刀具的切削刃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得到的。
由于使用的刀具切削刃形状和采取的加工方法不同,形成发生线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种。
为了获得所需的工件表面形状,必须使刀具和工件按这四种方法之一来完成一定的运动,这种运动称为表面成形运动。
(1)轨迹法轨迹法是利用刀具作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此时刀刃的形状为一切削点,形成发生线只需要一个独立的成形运动。
(2)成形法成形法是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刀刃为一切削线,它的形状和长短与需要形成的发生线完全重合。
因此,采用成形法形成发生线不需成形运动。
(3)相切法相切法是利用刀具边旋转边作轨迹运动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法。
车削成形面的加工方法一、概述车削成形面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通过旋转工件和刀具,来切削掉工件表面的材料,以达到所需形状和精度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车削成形面的加工方法。
二、设备准备车削成形面需要使用车床等设备,因此在进行加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检查车床的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如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刀具夹持方式等。
2.安装好所需的刀具,并检查其磨损情况和刀尖是否正常。
3.确定好所需加工材料,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去除氧化层等)。
三、加工步骤1.确定加工方向和位置首先需要确定所需加工面的位置和方向。
在车床上设置好零点,并根据设计图纸或实际需要确定好加工起点和终点。
2.调整车床参数根据材料性质和所需精度,调整主轴转速、进给速度等参数。
同时根据刀具类型选择合适的夹持方式,并调整其位置和角度。
3.开始粗车将刀具靠近待加工面,在低速下进行粗车。
注意控制好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以避免过度磨损刀具或损坏工件。
4.进行中间加工在粗车后,需要进行中间加工。
这一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多次进行,以逐步达到所需形状和精度。
在每次加工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车床参数和刀具位置。
5.完成最终加工当达到所需形状和精度时,进行最终加工。
此时应根据设计图纸或实际需要调整好车床参数,并使用合适的刀具进行加工。
注意控制好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以保证加工质量。
6.检查成品完成加工后,需要对成品进行检查。
主要包括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检查。
如有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四、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在使用车床等设备时要注意安全事项,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2.材料选择:不同材料对车削成形面的要求不同,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其可机械性能和耐磨性等因素。
3.刀具选择: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注意其磨损情况和刀尖是否正常。
4.车床参数调整:根据实际需要和材料性质调整车床参数,以保证加工质量。
5.加工顺序:在进行多次中间加工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工顺序,以达到最佳效果。
工件的加工表面及其形成方法工件在被切削加工过程中,通过机床的传动系统,使机床上的工件和刀具按一定规律作相对运动,从而切削出所需要的表面形状。
零件表面是由若干个表面元素组成的,这些表面元素是:平面、直线成形表面、圆柱面、圆锥面、球面、圆环面、成形表面(螺旋面)等。
从几何观点来看,任何表面都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沿另一条线运动的轨迹。
如一条直线沿着另一条直线运动形成了平面;一条直线沿着一个圆的运动则形成了圆柱面。
这两条线分别被称为母线与导线,统称为发生线。
母线和导线的运动轨迹形成了工件表面,因此分析工件加工表面的形成方法关键在于分析发生线的形成方法。
1.切削刃的形状与发生线的关系发生线的形成,是由刀具的切削刃和工件的相对运动得到的。
因此,机床在切削加工时,刀刃和工件相接触部分的形状和工件表面成形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谓切削刃的形状是指刀刃和工件相接触部分的形状。
切削加工时,切削刃和工件接触的形状是一个切削点或一条切削线,根据刀刃形状和需要成形的发生线的关系可分为三种形式:刀刃的形状为一切削点;刀刃的形状为一切削线,且与需要成形的发生线的形状完全吻合;刀刃的形状为一条切削线,且与需要成形的发生线的形状不吻合。
2.发生线的形成方法发生线是由刀具的切削刃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得到的。
由于使用的刀具切削刃形状和采取的加工方法不同,形成发生线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种。
为了获得所需的工件表面形状,必须使刀具和工件按这四种方法之一来完成一定的运动,这种运动称为表面成形运动。
(1)轨迹法轨迹法是利用刀具作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此时刀刃的形状为一切削点,形成发生线只需要一个独立的成形运动。
刀刃为切削点,它按一定规律作直线或曲线运动,从而形成所需的发生线。
因此,采用轨迹法形成发生线需要一个成形运动。
(2)成形法成形法是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刀刃为一切削线,它的形状和长短与需要形成的发生线完全重合。
因此,采用成形法形成发生线不需成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