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7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 格式:ppt
- 大小:318.00 KB
- 文档页数:44
宏观经济学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总量。
反映了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的关系。
总需求函数:在保持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下,价格水平和总产出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P 变动 M/P 变动LM 移动 Y 变动[][][]pm a y b h dk d e a h a p b h dk md e a h y e a h y b h dk pmd phm h ky r LM dy b d e a r IS ββ+=-+=+=-+++=+--+=-=--+=)1()()1()()()1(曲线:)1(曲线: 总供给:经济社会的总产量。
描述了经济社会的资源用于生产可能有的产量。
总供给曲线: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问题:长期为经济增长,短期为经济波动。
总供给曲线的推导:(1)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基本假设:货币具有刚性,原因:工人具有货币幻觉。
(2)推导古典总供给曲线:基本假设:价格和货币工具具有伸缩性。
就业水平不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或者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会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
总供给曲线变动:生产函数变动导致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劳动需求变动导致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劳动供给的变动导致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凯恩斯萧条情况下的总供给曲线;古典长期稳定下的总供给曲线。
对总需求方面扰动和冲击的反应:(1)凯恩斯情形下:财政扰动与需求冲击: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AD曲线向右移时,产量增长,价格水平不变。
(2)古典情形下:财政扰动与需求冲击,总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
(3)凯恩斯情形下:货币扰动与冲击(4)古典情形下:货币扰动与冲击:总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
对总供给方面的扰动和冲击反应(1)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生产能力变动的反应(2)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一般价格冲击的反应(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资源供给变动的反应(4)凯恩斯极端模型对供给冲击的反应:无反应(5)古典极端模型对供给冲击的反应。
1、由于价格水平下降将引起国民收入增加,故总需求曲线呈现向右下方倾斜的形状。
正确答案:√2、在给定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反向变动。
正确答案:×3、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正确答案:√4、若扩张总需求所带来的产出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正确答案:√5、任何一种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的因素都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正确答案:×6、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意味着经济体在长期内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正确答案:√7、利率效应是影响总需求曲线形状的主要因素之一。
正确答案:√8、一个经济体股票市场价格上升将导致财富增加,由此引起的该经济体的国民产出变化是沿着现有总需求曲线移动的。
正确答案:×9、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向外平移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正确答案:√10、提高企业所得税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正确答案:√1、一个经济体发生技术进步后,会引起()。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均向右平移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均向左平移C.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正确答案:A2、在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区域,决定价格的力量是()。
A.需求B.供给C.工资D.技术正确答案:A3、当总供给曲线斜率为正时,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会使()。
A.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正确答案:D4、对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而言,总需求增加可能引起的变化是()。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不变C.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D.国民收入不变,价格水平下降正确答案:B5、下列各项中,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是()。
第七章 总需求(Ⅰ)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1、IS-LM 模型:IS —LM 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IS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 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LM 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P 时,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把IS 曲线和LM 曲线放在同一个图上,就可以得出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IS-LM 模型。
2、凯恩斯交叉图:凯恩斯主义交叉图是由表示计划支出的曲线和表示实际支出的曲线构成的图形。
其中计划支出(E )是内生变量收入(Y )和外生变量计划投资水平(I )及财政政策变量(G 和T )的函数,用式子表示为:E=C (Y-T )+I +G 。
用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的曲线代表经济所有的均衡点。
如图7-2-1所示,图中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当前经济的均衡。
凯恩期交叉图的均衡在A 点,这时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决定了均衡收入。
G 与T 为既定时,收入Y 是如何决定的,以及当这些外生变量中的一种变量改变时,收入Y 将如何变动。
通过凯恩斯主义交叉图和投资函数可以推导出IS 曲线。
3、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Y )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用△T 表示)的比率,此时指的是税收总量的变化而不是税率的变化。
税收乘数用△Y/△T 表示,△Y/△T=-MPC/(1-MPC ),其中MPC 是边际消费倾向。
第七章 总需求(Ⅰ)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1、IS-LM 模型:IS —LM 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IS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 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LM 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P 时,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把IS 曲线和LM 曲线放在同一个图上,就可以得出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IS-LM 模型。
2、凯恩斯交叉图:凯恩斯主义交叉图是由表示计划支出的曲线和表示实际支出的曲线构成的图形。
其中计划支出(E )是内生变量收入(Y )和外生变量计划投资水平(I )及财政政策变量(G 和T )的函数,用式子表示为:E=C (Y-T )+I +G 。
用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的曲线代表经济所有的均衡点。
如图7-2-1所示,图中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当前经济的均衡。
凯恩期交叉图的均衡在A 点,这时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决定了均衡收入。
G 与T 为既定时,收入Y 是如何决定的,以及当这些外生变量中的一种变量改变时,收入Y 将如何变动。
通过凯恩斯主义交叉图和投资函数可以推导出IS 曲线。
3、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Y )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用△T 表示)的比率,此时指的是税收总量的变化而不是税率的变化。
税收乘数用△Y/△T 表示,△Y/△T=-MPC/(1-MPC ),其中MPC 是边际消费倾向。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七章总供给理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比较五种短期总供给模型的异同。
答:总供给曲线描述的是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和,总供给是可供利用的资源、技术和价格水平的函数。
短期总供给模型主要有五种:工资粘性模型、工人错觉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价格粘性模型和微观基础模型。
(1)五种模型之间的相同点五种模型都是短期总供给模型,都得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2)五种模型之间的不同点①基本假设不同工资粘性模型的基本假设有:第一,名义工资保持不变,价格水平的上升降低了实际工资,使劳动成本降低;第二,实际工资下降促使企业雇用更多的工人;第三,劳动力投入的增加提高了产出水平;第四,工人和厂商都是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理性人,他们会尽可能地利用可获得的信息从而具有理性预期。
工人错觉模型的基本假定:第一,为使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工资可以自由迅速地调整。
第二,模型的关键性假定是企业与工人相比,在获得信息上占有优势。
工人可能会因为未预期到物价水平的变动而暂时混淆实际工资与名义工资。
不完全信息模型假定价格和工资能灵活变动,因此市场是出清的;假定经济行为人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企业对自己产品的价格信息了解得很清楚,但在得到整个经济的价格信息方面存在困难。
各种暂时的信息障碍,使企业除了自己所处的市场外,对于其他市场的情况的了解相对较慢。
价格粘性模型假设相对于需求的变化,企业并不立即调整其产品的价格。
这是因为产品价格一般是由企业与其客户之间的长期合同确定的,即使企业与客户之间没有签订正式的协议,企业为了避免其客户因价格频繁变动而带来的麻烦,也尽量使其产品的价格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