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便失禁的症状
- 格式:docx
- 大小:4.77 KB
- 文档页数:2
大便失禁的护理摘要:大便失禁护理中常遇到的问题,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现将大便失禁的定义、分类、原因、发生率、并发症及不良影响、护理大便失禁的方法,对大便失禁临床护理研究进展综述。
关键词:大便失禁;护理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大便失禁是医院、疗养院和社区护理中常遇到的问题,尤其在老年患者、危重患者及瘫痪卧床患者中发病率居高不下。
大便失禁极易造成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1]。
大便失禁已成为医疗、护理急需解决的问题[2],引起了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识。
现将大便失禁临床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大便失禁的概念1.1定义大便失禁(fecal incontinence)是指肛管括约肌失去对粪便及气体排出的控制能力,导致气体、液体和固体粪渣不由自主地排出肛门,属于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
1.2分类大便失禁可按其严重性分为重度与轻度失禁[3]:重度失禁,也叫完全失禁,是指患者失去对大便及气体的控制,包括多数创伤性和神经源性失禁;轻度失禁,即不完全失禁,指失去对肠气排出的控制或偶有液体稀粪污染内衣,包括亚临床功能性失禁、外科手术引起的内括约肌损伤与充溢性大便失禁等。
1.3原因排便与控便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包括肛门直肠和盆底的正常运动、神经和体液对直肠平滑肌及盆底横纹肌运动功能的调节,任何因素引起控便与排便功能障碍都可能导致大便失禁[5]。
大便失禁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1)粪便成分异常;(2)直肠容量和顺应性下降;(3)直肠感觉功能不全;(4)肛管括约肌或盆底功能失常[3]。
常见疾病包括:解剖学异常;神经源性;平滑肌功能异常;骨骼肌疾病;其他:精神疾患、全身营养不良、躯体残疾等。
中毒、昏迷颅脑损伤及脊髓损伤等急危重患者也易引起大便失禁[6]。
1.4发生率大便失禁的确切发生率尚不清楚,实际上其发生率常因患者羞于求医而被低估[3]。
多数报道认为普通人群大便失禁的发生率为1%~2.2%[7]。
肛门失禁(大便失禁)【病因】临床上可因括约肌损伤、结肠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先天性疾病和其他疾病引起肛门失禁。
(一)创伤主要是括约肌损伤,最多见的原因是肛管直肠部手术和产伤,尤其是高位肛瘘手术破坏肛管直肠和括约肌,产伤中第三度会阴撕裂。
国内有报道成人肛门失禁72.5%(65/95)是因手术或治疗方法不当所致。
Birmingham(1978~1990),统计肛门失禁334例,其中外科创伤57例(肛瘘占24例),产伤占122例。
此外,内痔、肛裂、直肠脱垂琢直肠肿瘤等手术处理不当,或肛管部组织遭受外来暴力、药物注射、灼伤、冻伤等均可引起肛门失禁。
(二)肛管直肠结肠疾病最多见为直肠肿瘤及炎症性疾病,Birmingham(1975~1980)统计肛门失禁341例中直肠癌104例,炎症性肠病70例,直肠脱垂40例。
直肠肿瘤浸润破坏括约肌,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引起直肠炎症长期腹泻,完全性直肠脱垂引起肛门松弛,阴部神经牵拉受损等127例。
(三)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脊髓及骶神经损伤、感染和脊髓瘤;肛门直肠先天畸形和肛门直肠神经障碍均可导致肛门失禁。
【症状】(一)病史需询问引起肛门失禁的原因,初起时症状,目前失禁的严重程度,肛直肠部有无手术史、放射史、受伤史。
大便习惯,排便次数及粪便质地,有无神经系统、代谢方面的疾病及泌尿系统的疾病等病史。
(二)视诊完全性失禁,视诊常见肛门张开呈圆形,或有畸形、缺损、瘢痕,肛门部排出粪便、肠液,肛门部皮肤可有湿疹样改变。
用手牵开臀部,肛管完全松弛呈圆形,有时肛管部分缺损瘢痕形成从圆孔处常可看到直肠腔。
不完全失禁肛门闭合不紧,腹泻时也可在肛门部有粪便污染。
【饮食保健】1、肛门失禁食疗方:1)杂粮粥原料:黑豆10克、红豆10克、花豆10克、薏米10克、绿豆10克、糙米15克、燕麦、黑米少许、冰糖3粒。
做法:1、将除了燕麦以外的材料提前4小时用清水浸泡,如果隔夜的话要放入冰箱保存,并且盖上保鲜膜;2、砂锅中放入清水烧开,然后捞出豆类、糙米、黑米放入开水中,用汤勺搅拌一下防止糊底,然后改成中小火慢慢炖煮;3、汤水再次烧开后,放【护理】肛门失禁的护理措施护理用品⑴一次性尿垫是较早用于肛门失禁病人的护理用品。
大便失禁是指无法自主控制排便,导致粪便不自主排出的现象。
根据失禁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
轻度大便失禁表现为偶尔出现无法控制排便的情况,主要在疲劳、精神紧张、胃肠道紊乱等情况下出现。
对于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治疗,但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如定时排便、避免过度用力等。
中度大便失禁表现为经常出现无法控制排便的情况,可能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考虑采取一些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电刺激治疗等。
重度大便失禁表现为无法控制排便的情况非常严重,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治疗方法可能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等。
需要注意的是,大便失禁的分级诊断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失禁的原因都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如果您有大便失禁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什么原因导致大便失禁呢?导语:大便失禁,顾名思义,我们也知道是自己不能随意控制住大便,这在医学角度上被认为是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
如今很多老年人最容易患上此病大便失禁,顾名思义,我们也知道是自己不能随意控制住大便,这在医学角度上被认为是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
如今很多老年人最容易患上此病了,给自己的生活、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在根源上治疗此病。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大便失禁呢?大家一起往下阅读吧。
引起大便失禁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先天性疾病引起的大便失禁。
高位锁肛、发育不全婴儿,因先天性肛门括约肌不全而引起肛门失禁。
二、肌肉功能障碍和受损引起的大便失禁。
肛门的松缩和排便功能,是受神经支配内外括约肌和肛提肌来维持的。
这些肌肉松弛,张力降低,或被切断、切除,或形成大面积瘢痕,都会引起肛门失禁。
若直肠脱垂、痔疮、息肉脱出引起的肌肉松弛、张力降低也会引起肛门失禁。
老年人或患有某些疾病也可引起肌肉萎缩性肛门失禁。
肛门直肠脓肿、肛瘘、直肠癌等手术切断或切除括约肌也可引起肛门失禁。
烧伤、烫伤、化学药品腐蚀也可引起大面积瘢痕的肛门失禁。
久泻和肛管直肠癌也可引起肛门失禁。
三、神经障碍和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
排便是在内脏植物神经和大脑中枢神经支配下的反射活动,这些神经发生了功能障碍或损伤,会引起排便失禁。
如中风、休克、惊吓之后,都可出现暂时性大便失禁;若胸、腰、骶椎断压损伤脊髓或脊神经,可造成截瘫,而引起大便失禁;此外,直肠靠近肛门处粘膜切除后、直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大便失禁的标志是什么?
有时候因为急性肠胃炎,常常会让人出现不停的腹泻,严重的时候都走不到厕所,就想要大便。
而大便失禁后,患者也常常会无法控制自己的大便,这时候人们常常会傻傻的分不清到底是患有了肠胃炎,还是出现了大便失禁的情况。
所以觉得有必要把大便失禁的一些症状详细的介绍一下。
大便失禁即肛门失禁,是指粪便及气体不能随意控制,不自主地流出肛门外,为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
大便失禁的发病率不高,但非罕见。
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造成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地干扰正常生活和工作。
临床表现
不能自主控制排泄粪便和气体,导致会阴部经常潮湿,粪便染污衣裤。
完全失禁时,粪便可以随时自行流出;咳嗽、走路、下蹲及睡眠时,常有粪便、黏液从肛门外流。
不完全失禁时,虽
能控制干便,但对稀便不能控制,集中精力控制肛门时,方可使粪便不流出。
鉴别诊断
主要与急性菌痢及急性肠炎等腹泻患者偶尔出现的大便失控相鉴别,但这些患者的大便多数情况下能随意控制,并且患者多有腹痛及脓血便或水样便,经对症治疗后,随着腹泻症状的缓解、大便成形,而偶发的大便失禁消失。
大便失禁主要是病因之间的鉴别,包括神经障碍和损伤、肌肉功能障碍和受损、先天性疾病等。
肠胃炎导致的腹泻和大便失禁虽然都是大便出现了失控的情况,表现是非常的相似的,但是这两种疾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所以患者如果出现了大便失控的情况,就要注意仔细的辨别症状,如果是大便失禁的话,一定要注意高度的重视,并且积极的治疗。
疾病名:大便失禁英文名:faecal incontinence缩写:别名:copracrasia;肛门失禁;encopresis;scatacratiaICD号:R15分类:消化科概述:大便失禁(faecal incontinence)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的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由多种原因引起。
流行病学:目前暂无相关资料病因:1.功能性大便失禁 是指无神经源性损害和结构异常,临床上出现持续至少1个月的、反复发作的排便失控。
儿童和6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男女比例为4∶1。
病因不明,96%(functional fecal incontinence)FIC有便秘史,或者粪便嵌顿史。
2.肌源性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的常见原因是肛门括约肌损伤或撕裂,如分娩困难、贯通伤、鸡奸、肛门手术等。
肌病如肌萎缩也可引起。
3.神经源性大便失禁 是由于神经退行性变或损伤所致,如大脑痴呆或脑血管意外、糖尿病、多发性硬化引起阴部神经损伤或变性等。
发病机制: 1.功能性大便失禁 很多便秘的病人由于长时间用力排便,久之可继发黏膜、骶神经和盆底肌群损伤,进而发生大便失禁。
大多数病人存在肛门、直肠动力障碍,心理因素也是发病因素之一。
老年人结肠敏感性降低常引起稀便失禁。
2.肌源性大便失禁 损伤了肛管直肠环,使肛门失去灵活括约能力,产生肛门失禁。
3.神经源性大便失禁 支配肛门的神经失去正常功能,肛门括约肌不能随意收缩、舒张。
临床表现:常有腹泻,患者并未感到大便的存在,由于排便的急迫,往往来不及如厕即出现排便,此时少许稀便溢出肛门口外。
并发症:由于会阴经常受到粪水刺激,肛周皮肤可发生糜烂、瘙痒,溃疡及疼痛C D D C D D C D D C DD等,少数病人为使大便减少而节制饮食,出现消瘦,体重下降。
实验室检查:1.盐水滴注试验 用等渗盐水经细导管恒速滴入直肠,嘱受试者尽力收缩肛门保留。
大便失禁时注入盐水不足500ml时将漏出10ml,而且总量只能保留大约700ml。
fisi大便失禁评分标准
大便失禁也称为肛门失禁,是一种征兆或症状,而不是诊断。
它是指对排便缺乏控制,导致肠内容物(包括胀气)、液态大便成分和黏液或固体粪便的非自愿丢失。
大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其评分标准通常采用fisi评分,具体如下:
1. 0分:无大便失禁;
2. 1分:偶有大便失禁,每日少于1次;
3. 2分:偶尔有中度大便失禁,每日1~4次;
4. 3分:经常有重度大便失禁,每日多于5次。
对于fisi评分,分数越高表示大便失禁的严重程度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fisi 评分标准只是用于评估大便失禁的严重程度,并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如果您或他人有大便失禁的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大便失禁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大便失禁症状,尤其是大便失禁的早期症状,大便失禁有什么表现?得了大便失禁会怎样?以及大便失禁有哪些并发病症,大便失禁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大便失禁常见症状:排便障碍、排便频率异常*一、症状在本病的诊断通过病史分析,包括症状表现以及原发病因的临床分析,初步可以成立。
视诊检查可见肛门处有原手术或外伤疤痕畸形,有粪便沾染现象。
肛指检查见肛管松弛或括约肌收缩功能差等,临床诊断可以确立。
原发病因在神经系统和结肠者,要通过神经系检查钡剂灌肠和内窥镜检查等来确立。
近年来对肛肠功能检查有一些新的进展,包括肌电描记可见到肌肉张力异常,肛门反射潜伏期加长,肛门皮肤反射和直肠膨胀正常反射消失等。
肛直肠腔内气囊测压描记可见到压力图异常。
排粪X线造影可见到肛管直肠角消失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区分病变、病因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法。
1.病史询问有无先天性肛门畸形、手术、外伤史,女性患者有无产伤史,有无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的疾病,是否接受过放射治疗;目前失禁的严重程度,排便次数及粪便性质,有无便意感等。
2.体格检查通过直肠指诊、内镜检查、排粪造影、肌电图测定等,达到3个目的:①判断有无肛门失禁,如肛门有缺损、肛门括约肌闭合不紧、肛周皮肤有湿疹等可提供肛门失禁的依据。
②判断失禁程度:如完全性失禁可见肛门张开呈圆形,用手牵开臀部,可见直肠腔;直肠指诊,肛管括约肌及肛管直肠环收缩不明显特别严重呈完全消失。
不完全性失禁则见肛门闭合不紧,直肠指诊扪及括约肌收缩减弱。
③判断失禁原因:如外伤性失禁,直肠指诊可扪及瘢痕组织;随意肌损伤,盆底肌电图异常等。
*以上是对于大便失禁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大便失禁并发症,大便失禁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大便失禁常见并发症:尿床*一、并发病症大便失禁易造成多种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会阴部、骶尾部皮肤炎症及压力性溃疡(压疮).大便失禁在老年人、危重病人及瘫痪卧床病人中发生率达46.0﹪~54.4﹪[1].由于粪便的刺激,使会阴部皮肤经常处于潮湿和代谢产物的侵蚀状态,易发生皮肤红肿、溃烂,皮肤破溃感染可深及肌层或破溃延伸至阴囊、阴唇、腹股沟等;污染尿道口、阴道口引起逆行感染,不仅加重了病人的痛苦,亦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困难。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即肛门失禁(copracrasia)是指粪便及气体不能随意控制,不自主地流出肛门外,为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亦称大便失禁,肛门失禁的发病率不高,但非罕见。
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造成病人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地干扰正常生活和工作。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5%
易感人群: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蛲虫性阴道炎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外科肛肠科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4-5个月
治愈率:3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8000元)
温馨提示宜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以利于排便通畅。
老年大便失禁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老年大便失禁症状,尤其是老年大便失禁的早期症状,老年大便失禁有什么表现?得了老年大便失禁会怎样?以及老年大便失禁有哪些并发病症,老年大便失禁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老年大便失禁常见症状:
*以上是对于老年大便失禁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老年大便失禁并发症,老年大便失禁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老年大便失禁常见并发症: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老年大便失禁症状,老年大便失禁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老年大便失禁”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老年大便失禁的症状
导语:大便失禁是由于肛门受到损伤从而使大便无法正常地排除。
如果可以排除干便但无法排除稀便的是属于不完全失禁的。
如果肛门无法排除排除稀便和
大便失禁是由于肛门受到损伤从而使大便无法正常地排除。
如果可以排除干便但无法排除稀便的是属于不完全失禁的。
如果肛门无法排除排除稀便和干便的患者被称为完全失禁。
一般人体在患排便失禁后她的神经体统将会逐渐减弱。
多数引起这类症状主要是因为肛门破裂。
大便失禁是非常危险的就像是池塘中的水,想溢出却无法溢出的感觉,很多人长时间大便不下来,很有可能就是患了大便失禁,却完全不知。
为了尽早的预防这类病状,人们一定要知道它的特征,那么老年大便失禁的症状是什么呢?下文将为您详细讲解!
大便失禁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排便和排气失控,轻症失禁患者对排气和液体性粪便的控制能力丧失,其内裤偶尔弄脏,重症患者对固体性粪便也无控制能力,表现为肛门频繁地排出粪便,如果患者能够迅速找到厕所,则可以避免弄脏衣裤。
本症患者常因肛门会阴区长期潮湿不洁,污染衣裤、床单等而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体检可见肛门会阴区潮湿不洁、湿疹、溃疡瘢痕、肛周皮肤瘢痕、肛门松弛,有时可见直肠脱垂。
指检可触及坚硬的粪块或肿瘤等,可有肛门括约肌松弛和伸展,其收缩力减弱或消失。
仔细检查能准确判断收缩无力的部位并可显示肛管反射消失。
仔细的询问和体检可识别大多数大便失禁的病因。
治疗前放射学和生理学检查能够确认诊断,有关的胃肠功能异常和检测肛门括约肌的缺损情况可提供客观的基础资料。
1、问诊50%大便失禁患者不会主动诉说有症状,除非详细询问。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