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大便失禁的护理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272.10 KB
- 文档页数:2
重症患者大便失禁的护理研究及进展发表时间:2018-11-21T11:18:36.77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作者:肖平[导读] 大便失禁是由于肛门部位或其相关神经损伤从而无法自主控制粪便和气体排出,这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急危重症患者身上的一种病理现象。
武汉市第一医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22【摘要】大便失禁是由于肛门部位或其相关神经损伤从而无法自主控制粪便和气体排出,这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急危重症患者身上的一种病理现象。
由于粪便本身对患者皮肤的刺激,极易导致患者发生压力性溃疡、骶尾部皮炎和会阴部皮炎,甚至尿道口的逆行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因此,加强对重症患者大便失禁的护理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的意义。
【关键词】重症患者;大便失禁;护理措施文章要有相关的护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法1.大便失禁的概述大便失禁是指人无法自主控制粪便及气体的排出,针对患者而言,其中最重要的是丧失了自主控制的自由。
据相关研究显示,老年人、危重病人及瘫痪卧床病人中大便失禁的发生率达 46. 0 ﹪-54. 4 ﹪。
同时,由于粪便的刺激与粪便当中带有的致病菌,大便失禁可能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具体包括压力性溃疡、骶尾部皮炎和会阴部皮炎,甚至尿道口的逆行感染等;而且对于任何意识清醒的人而言,不由自主的粪便及气体的排出都令人极为羞耻,少数意识清醒的患者可能采取通过节食的方式以减少粪便的数量。
2.重症患者大便失禁的护理问题2.1营养失调对于大便失禁的患者,由于其无法控制体内粪便及气体的排出,不少意识清醒的患者可能会通过采取节食的方式以减少粪便的数量,这有可能导致患者存在营养失调的风险。
2.2困窘及恐惧对于任何意识清醒的患者,不由自主的粪便及气体的排出都会对患者本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可能致使患者本人感觉到困窘及恐惧,致使其具有自卑的心里表现。
2.3皮肤完整性受损由于对大便失禁者反复擦拭其皮肤以达到清洁皮肤的目的,而多次的物理机械性刺激可能导致皮肤的完整性受损。
明导管被打通㊂再次给予拍片,导管头位于第3胸椎水平,给予稳妥固定㊂12月20日晨起,病人诉肿胀感消失,手臂水肿消失㊂2014年2月10日完成治疗拔除导管,过程顺利㊂2护理2.1心理护理该病人治疗间歇期发生导管意外,非常紧张,担心影响后续治疗㊂立即赶回北京,希望能得到妥善处理以保证治疗顺利完成,对我院有很高期望值㊂护士要关心病人,使用安慰性语言,做好解释工作,做好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情绪,消除其恐惧心理,以免由于精神过度紧张等引起血管痉挛或收缩[3]㊂2.2溶栓的注意事项溶栓必须要慎重㊂肿瘤病人血液呈高凝状态,留置静脉导管血栓发生率较高,若发生导管堵塞,首先要判断是否有血栓形成,如果有血栓形成,要根据情况进行溶栓处理,不能急于拔除导管,以免血栓脱落,发生危险㊂如果是纤维蛋白鞘所致导管堵塞,根据医嘱选择合适浓度尿激酶进行处理[4]㊂此类操作,具有一定风险性,应在充分知情同意情况下,由经验丰富具有导管维护资质护士操作㊂2.3调整导管位置的注意事项插管过程中由于病人的血管变异㊁体位等原因以及操作者的手法㊁经验等原因,发生导管异位或打折时有报道,这种情况经过调整,大多可以恢复㊂留置P I C C管过程中,发生异位很少见㊂此例提醒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导管脱出时,不能暴力向体内送管,以免发生感染或致使导管体内盘旋打折等不良事件㊂发生冲管困难等要注意询问病人既往史,结合临床症状准确判断堵管原因㊂调节导管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㊂在调管过程中不要评判指责其他医院,以免造成纠纷㊂2.4日常护理注意事项静脉导管维护必须由经过正式培训的护士,在有维护资质的医院完成㊂严格无菌操作㊂做好宣教特别是做好居家导管维护的宣教㊂对于导管脱出等意外情况,要确定导管头位置㊂如不影响使用,加强外漏部分妥当固定㊂避免人为将脱出的导管送回,以免发生感染㊁导管盘旋打折等并发症㊂同时做好固定,采取措施防止导管自行向体内移位,以免导管头进入心腔内发生不良反应㊂3小结曾有报道P I C C置管过程中发生异位或盘旋打折,可能和病人血管㊁操作者进针角度㊁病人体位等有关,一般均能矫正㊂本例P I C C导管留置过程中发生的浅静脉内盘旋打折,非常罕见㊂该事件提示护士:发生冲管输液困难或置管侧手臂肿胀等异常情况,首先要考虑是否有血栓形成,以免因冲管等造成血栓脱落发生危险㊂对于溶解纤维蛋白鞘等操作必须遵医嘱执行㊂不明原因堵管,要注意追问病史,考虑是否有导管盘旋打折等特殊情况发生㊂参考文献:[1]王岩,乙苏北,康娜.1例P I C C导管2次异位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5):1292.[2]韩国华,温昌霖.冠脉介入治疗导管打折离断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4):978.[3]周竞奋,邢红.1例巧用导丝缓解P I C C置管病人拔管困难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3,20(8A):6566.[4]林娥,杨玉英,倪桂娥.尿激酶防治肿瘤病人深静脉导管堵管的效果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6):56.作者简介王岩,主管护师,本科,单位:10007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O七医院;李瑞花㊁卢燕㊁付玉芳㊁薛娟㊁刘淼单位:10007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O七医院㊂(收稿日期:20140805;修回日期:20141013)(本文编辑寇丽红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O B卫生棉条在大便失禁病人中的应用王丽珠,林碧珍,林润华关键词:O B卫生棉条;大便失禁;护理大便失禁主要原因是因为肛门括约肌失去了控制能力,一般发生于危重病人㊁昏迷及截瘫病人㊂如果大便未及时给予处理,肛周皮肤因受潮湿刺激,容易发生压疮㊂护理的重点主要是使病人清洁㊁舒适和防止发生压疮等并发症㊂笔者采用O B卫生棉条护理大便失禁病人,收效甚佳㊂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操作方法将O B卫生棉条置入肛门内,棉条的拉线留于肛门口外面,由于棉条的拉线是由棉条顶端密实地缝到尾端,所以当棉条吸满大便变得湿润后,轻拉线尾取出即可㊂棉条更换的时间按大便量而定,拉线端有大便水流出即更换,一般2h~4h更换1次,8h内一定要取出㊂2优缺点优点:O B卫生棉条是一个直径为1.32c m~1.42 c m的内用卫生棉条(一般超市均有销售),使用方便㊁卫生㊁易操作,与尿布相比较,减少了大便对臀部皮肤的刺激,与使用便盆相比较,减少了由于使用不当或拖㊁拉等与皮肤产生摩擦,易使皮肤破损的机会㊂缺点:价格昂贵,对住院时间长且经济困难者不适用㊂作者简介王丽珠,护师,专科,单位:363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林碧珍㊁林润华单位:363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㊂(收稿日期:20130206;修回日期:20140926)(本文编辑寇丽红)㊃0483㊃C H I N E S E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O c t o b e r,2014V o l.28N o.10C。
老年大便失禁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
冯启敏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12(19)2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大便失禁患者的护理方法,改进老年大便失禁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96例老年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排便频率及肛周皮肤保持干燥时间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排便频率明显低于应用传统经验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且肛周皮肤保持干燥时间明显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大便失禁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49-150)
【作者】冯启敏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人民医院内科,广东罗定,527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跨理论行为干预结合改良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对老年大便失禁患者的作用 [J], 李世春;陈思
2.自制"优拓"肛门塞用于改善高龄老年患者大便失禁效果分析 [J], 朱丽香;卢敏如;
周道远
3.老年大便失禁患者预防失禁性皮炎护理管理中知信行模式的应用分析 [J], 刘娜
4.老年大便失禁患者预防失禁性皮炎护理管理中知信行模式的应用分析 [J], 刘娜
5.马氏温和灸联合赛肤润对老年大便失禁患者的疗效探讨 [J], 邵利萍;李新梅;陈俊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部分:失禁(大便)护理(一)护理目标评估大便失禁患者,为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医疗、护理措施提供依据,使患者形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大便失禁的患者。
(三)评估说明(1)评估时机:每周至少评估一次,遇病情变化则随时评估。
(2)评分说明。
从不:在过去4周没有发生;很少:在过去4周发生1次;有时:在过去4周发生>1次,但在一个星期发生<1次;每周:每周发生次数>1次,但每天<1次每天:一天发生次数>1次,每一列的分数相加:0=完全控制24=完全失禁(3)护理措施如未涵盖请加以说明。
(四)相关知识尿失禁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如精神苦闷、丧失自尊,也会给生活带来不便。
失禁护理是专科护理的重要内容和项目。
大便失禁的类型。
固体类型的大便失禁:不能随意控制排除固体粪便;液体类型的大便失禁:不能随意控制排出稀粪便;气体类型的大便失禁:不能随意控制排除气体。
排便功能训练【护理目标】通过训练使患者形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操作重点步骤】1.评估有无影响排便的因素,如患者年龄、饮食习惯、个人习惯、日常活动情况、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疾病、药物、治疗和检查因素等。
2.评估患者是否适宜进行排便功能训练,服务部、肛门手术后3d内以及极度虚弱患者避免进行排便功能训练。
心肌梗塞、动脉瘤的患者进行排便功能训练时禁止用力排便。
3.环境安静私密、避开进餐时间、查房以及接受治疗护理期间。
4.告知患者/家属排便训练的目的、意义,指导患者配合。
5.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患者上洗手间排便,注意防跌倒和避免受凉。
卧床患者可根据其习惯定时予便器。
6.床上排便姿势训练:患者取坐位或床头抬高45o。
床上使用便器,应在旁边保护患者防跌倒,询问患者感受,如发现患者脸色苍白、冒冷汗等不适,立即停止并取平卧。
7.指导患者增强腹肌运动:患者于座厕或卧床患者取斜坡位,嘱患者深吸气,往下腹部用力,做排便动作。
8.指导患者盆底部肌肉运动:患者平卧,双下肢并拢,双膝屈曲稍分开,轻抬臀部,缩肛、提肛10-20次,每天练习4-6次。
养老机构常见老年科常规护理操作规范(一)老年性耳聋护理【概述】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双耳听力进行性下降,高频音的听觉困难和语言分辨能力差的感音性耳聋【护理评估】1.致病因素:年龄老化,内耳动脉硬化,长期高脂饮食、饮酒、吸烟等,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高分贝的噪声。
2.询问患者既往有无眩晕、耳鸣、耳痛,有无严重的精神压力,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
3.观察患者有无听力减退、重振现象:即低声听不清、大声又嫌吵,语言分辨能力差胖有耳鸣。
【护理措施】1.避免和减少环境的噪音刺激。
2•保持睡眠、生活规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舞剑、打太极拳。
3.饮食清淡,避免浓茶、咖啡、戒烟酒。
4.给病人佩带适当的的助听器,以改善听力,帮助其进行语言交流Q5,加强两耳卫生,切记挖耳朵,防止耳朵进水。
6.老年人必须慎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7 .强社会家庭支持系统,消除病人的精神心理障碍,尊重病人。
(二)老年吞咽障碍护理【概述】吞咽障碍是指食物或液体从口腔到胃运送过程发生障碍,常伴有咽部、胸骨后或食管部位的梗阻感和停滞感。
【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食管癌、中枢神经疾病、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及甲状腺手术后病史。
2、评估洼田饮水实验分值:方法:患者取坐位,饮水3 O ml,观察饮水时间和呛咳情况1分(优)5秒内饮完,无呛咳、停顿2分(良)超过5秒但1次饮完,或分2次饮完,无呛咳、停顿3分(中)1次饮完,有呛咳4分(可)分2次以上饮完,有呛咳5分(差)全部饮完有困难,频繁呛咳判断标准:1分为正常,2分为可疑,3分以上为异常。
3、评估患者营养情况和进食情况。
【护理措施】1.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密度均匀易变形、偏凉食物为宜, 避免过于干燥食物、过多粉末状及油炸、熏制、烧烤辛辣刺激食物。
2.进食时坐位或半卧位,头部不可过低,掌握一口量,正常成人约20ml,健侧喂食,尽量把食物放在舌根部,不使用吸水管,速度宜慢,每次进食量不超过3 0 Oml进食后30分钟内不宜翻身、叩背、吸痰等,进食时不要说话。
老年人大便失禁的护理措施发表时间:2018-09-26T11:42:12.9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下第8期作者:刘丹李东军[导读] 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老年人大便失禁的次数,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避免患者局部皮肤破损,增强老年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加强防治,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原沈阳军区总医院延安里卫生所【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人大便失禁的护理措施。
方法抽选我所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42例大便失禁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2例老年患者经药物控制结合护理干预后,患者主诉大便失禁的次数减少,患者能够主动参与治疗活动,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患者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未出现破损,患者或家属了解大便失禁及其处理方法的相关知识,护理满意度为88.1%(37/42)。
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老年人大便失禁的次数,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避免患者局部皮肤破损,增强老年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加强防治,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人;大便失禁;护理措施大便失禁(fecal incontinence)是指粪便经肛门不随意地排出。
其粪便泄出物污染内裤,产生异味,影响患者的自尊,同时可并发肛周皮肤感染、破溃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给照护带来较大困扰[1]。
大便失禁随年龄增大发病率也增加,65岁以上的男女性显性大便失禁的发病率为年轻人的5倍。
1一般资料抽选我所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42例大便失禁的老年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67~82岁,平均年龄(76.5±2.3)岁。
2临床表现 2.1大便失禁 2.1.1完全大便失禁,不能随意控制粪便及气体的排出。
2.1.2不完全大便失禁,可控制干便排出,却不能控制稀便和气体排出。
Journal of Colorectal & Anal Surgery老年卧床患者失禁性皮炎的护理干预冯丽燕,梁秀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北京 100853[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卧床患者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损伤的护理干预要点。
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30例医院收治合并大便失禁的卧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加凡士林干预,对照组采取综合护理加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肛周皮肤损伤护理效果及舒适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肛周皮肤损伤愈合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的舒适度高于观察组(P <0.05)。
结论 综合护理在大便失禁老年卧床患者中的应用综合护理加马应龙痔疮膏干预有助于提高失禁性皮炎皮肤破溃的愈合率和舒适度。
[关键词] 卧床老年患者;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损伤DOI:10.19668/ki.issn1674-0491.2020.S2.0186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机能的衰退,病程长、康复慢、并发症多,大便失禁在临床上是老年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
大便失禁导致并发症是失禁性皮炎,常见临床症状有红斑、 红疹、皮肤糜烂等,同时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如疼痛、感染、压疮等。
增加了患者痛苦。
卧床老年患者体型大,常常不能配合翻身,需耗费很大的体力,护理难度大。
因此如何减少大便失禁症状的卧床老年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加速受损皮肤的愈合,是目前临床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综合护理模式主要是针对患者临床护理风险借助循证医学以及工作经验提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3]。
文章主要针对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30例医院呼吸科收治合并失禁性皮炎的老年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例15患者中有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为71至82岁,平均为(75.4±5.6)岁。
排便障碍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评估患者排便的次数、大便的形状、颜色,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疼痛情况等。
二、护理措施1、便秘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安慰、解释和指导,鼓励患者建立稳定的排便习惯。
(2)饮食调护: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马铃薯等,多饮水,适当吃一些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蜂蜜、芝麻、核桃等。
忌食烈酒、浓茶、咖啡、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少吃荤腥厚味食物。
(3)提供适宜的排便环境:为患者提供单独隐蔽的环境与充裕的排便时间。
(4)采取舒适的姿势和体位:病情允许可抬高床头,帮助患者取坐姿或上厕所排便。
对手术患者,应在术前有计划地训练其在床上使用便器。
(5)遵医嘱给药:可给口服缓泻剂药物或使用简易通便剂等。
(6)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根据患者个人需要和每日活动安排,选择最适宜排便锻炼的时间,一般在早餐或清晨起床后进行。
无论有无便意,都应用力作排便动作,反复多次,持续时间一般较平时排便时间长5分钟左右。
在模拟排便过程中,应将双手压在腹部,作咳嗽动作,以增强腹压,促进排便。
(7)腹部按摩:从右下腹开始顺结肠方向,向上推,再向左侧推,再向下推动,反复多次,促进肠蠕动,使大便排出。
2、腹泻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减少患者体力消耗,减少肠蠕动,注意腹部保暖。
对不能自理的患者应及时给与便器。
消除焦虑不安情绪。
(2)心理护理: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理解,同时及时处理大便失禁的困窘,以维护患者的自尊。
(3)饮食调护:鼓励患者多饮水,酌情给予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高纤维食物。
腹泻严重时可暂禁食。
(4)防止水、电解质紊乱:按医嘱给予止泻剂、口服补盐液或静脉输液。
(5)皮肤护理:对婴幼儿、老年人、身体衰弱患者应特别注意,保持床单与皮肤整洁、减轻受压等措施,还可采用减少大便污染范围和皮肤刺激护理用具如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肛周,揩干,扑滑石粉或涂油类保护皮肤,然后将外科手术薄膜贴于肛周皮肤处。
老年人大便失禁的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
2018-09-26T11:42:12.9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下第8期 作者: 刘丹 李东军
[导读] 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老年人大便失禁的次数,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避免患者局部皮肤破损,增强老年患者的
自信心,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加强防治,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原沈阳军区总医院延安里卫生所
【摘 要】目的 探究老年人大便失禁的护理措施。方法 抽选我所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42例大便失禁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老年患者经药物控制结合护理干预后,患者主诉大便失禁的次数减少,患者能够主动参与治疗活动,愿意参加社交
活动,患者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未出现破损,患者或家属了解大便失禁及其处理方法的相关知识,护理满意度为
88.1%(37/42)。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老年人大便失禁的次数,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避免患者局部皮肤破损,增强老年患者的自信心,使
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加强防治,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人;大便失禁;护理措施
大便失禁(fecal incontinence)是指粪便经肛门不随意地排出。其粪便泄出物污染内裤,产生异味,影响患者的自尊,同时可并发肛
周皮肤感染、破溃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给照护带来较大困扰
[1]。大便失禁随年龄增大发病率也增
加,
65岁以上的男女性显性大便失禁的发病率为年轻人的5倍。
1
一般资料
抽选我所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42例大便失禁的老年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67~
82
岁,平均年龄(76.5±2.3)岁。
2
临床表现
2.1
大便失禁
2.1.1
完全大便失禁,不能随意控制粪便及气体的排出。
2.1.2
不完全大便失禁,可控制干便排出,却不能控制稀便和气体排出。
2.2
并发症
2.2.1
会阴部、骶尾部皮炎及压疮。
2.2.2
患者的心理困窘甚至恐惧。
3
护理措施
3.1
大便失禁的评估与观察
3.1.1
询问病史,了解症状。
3.1.2
观察患者排便的性质、量、规律和习惯。
3.1.3
肛门视诊、直肠指诊。
3.1.4
分析引起患者大便失禁的相关因素。
3.2
饮食护理
3.2.1
选择低脂、温热饮食以刺激胃结肠反射并且使大便质地正常化。
3.2.2
增加膳食中食物纤维的含量,平均每日供应6.8g,增加粪便的体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加强排便的规律性,有
效地改善大便失禁状况
[2]。
3.3
皮肤护理
3.3.1
注意及时观察肛周皮肤有无红肿、破损。
3.3.2
及时清洁肛门周围皮肤,必要时肛周皮肤涂搽鞣酸软膏、扑粉等保护。
3.3.3
长期卧床的大便失禁患者常有会阴部或臀部损伤,应该选择适当的护理用具,防止肛周皮肤长时间受大便刺激[3]。
3.3.4
发生压疮注意变换体位、加强营养等方面,而不仅是单纯地对失禁的护理。
3.4
心理护理
3.4.1
心理评估:评估患者是否有难以启齿、意志消沉、孤僻、害怕、孤寂、抑郁和惧怕社交等灰色心理。
3.4.2
心理支持:尊重患者,鼓励他们回到社会。主动提供优质服务,给患者精神上的理解,同时及时处置大便失禁的困窘,帮他们渡
过难关。
3.5
护理用具的选择与护理
3.5.1
一次性纸尿裤:适用于所有患者。每次更换纸尿裤时,用温水清洗肛周及会阴部;及时更换尿布,保持肛周及会阴皮肤清洁干
燥,防止尿布疹或压疮的发生。
3.5.2
灭菌纱球:适用于稀大便且量较少者。每次肛塞用棉线缝制的灭菌纱球团,放置深度4~6cm,放置妥当后,将棉线末端留在肛
门外,
4~8小时常规更换1次,如果纱球随大便排出体外或便液污染肛周皮肤,随时清洁更换[4]。
3.5.3
便盆:适用于清醒患者。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便盆,切忌拉、拽、扯,防止皮肤破损。
3.5.4
肛门控制塞:适用于水样大便且失禁严重者。将其留置于肛直肠交界处,观察患者有无腹胀等不适;大便少者4~8小时给予常规
更换;如果滑脱,及时更换。
3.5.5
一次性肛管:适用于稀大便且失禁严重者。放置深度15~20cm,放置妥当后,将肛管末端留在肛门外,用胶布固定后接一次性
尿袋,持续放置,每日更换一次性尿袋;如果肛管随大便排出体外或便液污染肛周皮肤,随时清洁更换;因其易滑脱和逸漏,应注意观
察,及时处理。
3.5.6
卫生棉条:适用于水样大便且量较少者。棉条放置深度4~6cm,大便少者4~8小时给予常规更换;患者如无主动排气或排便,2
~
3小时给予协助排气;如果卫生棉条随大便排出体外或便液污染肛周皮肤,随时清洁更换。
3.5.7
一次性气囊导管:适用于水样大便且失禁严重者。深插直肠15~20cm,有效地阻止粪便流入直肠;注意装置连接处固定紧密,
避免导管滑出
[5]。
3.5.8
大便失禁袋:适用于肛门周围皮肤无破损者。注意失禁袋的固定;观察局部皮肤;及时更换失禁袋。
3.6
健康指导
3.6.1
嘱患者穿弹性紧身裤,以增加大便节制能力。
3.6.2
配合饮食,建立规律排便时间,餐后30分钟排便。
3.6.3
定时给予轻泻剂与栓剂,每次餐后给予便盆。
3.6.4
对粪便嵌顿所导致大便失禁采用定期灌肠,不要轻易使用泻剂,因为对该类药的作用很难预测[6]。
4
结果
42
例老年患者经药物控制结合护理干预后,患者主诉大便失禁的次数减少,患者能够主动参与治疗活动,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患者局
部皮肤清洁、干燥、未出现破损,患者或家属了解大便失禁及其处理方法的相关知识,护理满意度为
88.1%(37/42)。
5
讨论
老年人大便失禁的处理应高度重视个体化治疗,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大便失禁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大多数患者可通过内科保守治
疗得到满意的疗效。同时,也不可忽视护理措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我所收治的42例老年大便失禁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得出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老年人大便失禁的
次数,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避免患者局部皮肤破损,增强老年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加强防治,同
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育欣.老年排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4,22(5):423-424.
[2]
冯启敏.老年大便失禁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149-150.
[3]
来惠琴,杜亚维,张慧芳.大便失禁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206.
[4]
韩淑亭,任玉秀,张新双.重症患者大便失禁的护理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5,(10):282.
[5]
高朋,马礼俊,金玉霞,刘立云,李丽君,张莹.重症患者大便失禁护理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1):246.
[6]
李育欣.老年排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4,22(5):42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