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向对象开发法(Object-oriented Method,OOM) 1.基本思想: 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对象组成的,每种对 象都有各自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的对象 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构成了各种不同的系统。
2.面向对象开发法的开发过程 (1)进行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 对系统将要面临的具体管理问题及用户对系统 开发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弄清要干什么。
2.原型法的工作流程 (1)确定用户的基本要求; (2)开发一个原型系统; (3)征求用户意见; (4)修改原型。
3.原型法的优缺点 (1)优点 原型法贯彻“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符合人们 认识事物的规律,易被用户接受; 用户与开发者思想易于沟通,能调动用户参与的 积极性。 (2)缺点 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 不适合大量运算及逻辑性强的模块; 每次反复都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如果用户配合 不好,盲目纠错,就会拖延开发程序。
(4)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设计出的系统付 诸实施,内容包括设备的购买、安装与调试,程 序设计及调试,人员培训,数据准备,系统测试 与转换等。 (5)系统运行与维护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系统投入正常运行后 的管理、维护和评价工作。
3.结构化系统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 (1)优点 强调了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在整 体优化的前提下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通过对每一阶段进行 总结,从而能够对各个阶段中存在的错误进行发 现、反馈和纠正,避免造成浪费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现行系统业务状 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 级到高级建立MIS。
应用时机:初装和蔓延阶段,各种条件(设 备、资金、人力)尚不完备,常常采用这种开发 策略。
两种策略优缺点的对比
策略 优点 缺点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