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砖石上的雕刻
- 格式:ppt
- 大小:23.94 MB
- 文档页数:29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2 砖石上的雕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砖石上的雕刻》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学习砖石雕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雕刻艺术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砖石雕刻的历史、种类、工具和基本技巧,以及创作方法和步骤。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基础和动手能力,对雕刻艺术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
但学生对砖石雕刻的了解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砖石雕刻的历史、种类、工具和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掌握雕刻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步骤。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对雕刻艺术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砖石雕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的雕刻作品创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砖石雕刻作品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雕刻工具和材料,如刻刀、石头等。
3.准备投影仪和白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砖石雕刻作品,引导学生对雕刻艺术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等,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介绍砖石雕刻的历史、种类、工具和基本技巧。
通过展示和讲解,使学生对雕刻艺术有更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示范如何进行雕刻创作,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雕刻的基本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自由创作。
教师在此过程中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互相学习,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2024年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砖石上的雕刻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美版2024年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六章《砖石上的雕刻》。
详细内容涉及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砖石雕刻艺术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以及制作技法的介绍。
重点章节为6.2节,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砖石雕刻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掌握基本的雕刻技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砖石雕刻艺术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砖石雕刻技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对建筑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砖石雕刻技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砖石雕刻艺术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的了解,以及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砖石雕刻作品图片、雕刻刀具、砖石材料、投影仪等。
学具:雕刻刀具、砖石材料、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砖石雕刻作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图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砖石雕刻艺术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技法。
结合教材6.2节内容,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砖石雕刻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砖石雕刻实践,教师示范基本雕刻技法,学生跟随操作。
期间,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雕刻技法,创作一件简单的砖石雕刻作品。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砖石上的雕刻2. 内容:砖石雕刻的历史背景砖石雕刻的艺术特点砖石雕刻的制作技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建筑”为主题,创作一件砖石雕刻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雕刻技法,展现出家乡建筑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是否掌握了砖石雕刻的基本技法?2. 学生对砖石雕刻艺术的理解是否有所提高?3. 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建筑艺术,了解砖石雕刻在建筑中的应用。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砖石上的雕刻|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掌握以下内容:•了解砖石上雕刻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了解砖石上雕刻的基础知识,如构图、色彩、材料等•学会在砖石上进行最基础的几何图案雕刻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培养以下能力:•发掘并感知砖石上的雕刻艺术,提升审美能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培养灵活的手部动作;•继承和传承传统文化,形成美的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从艺术中获得信息,让学生们善于去感受,从而产生共鸣,提高审美观念,形成美感。
进而激发学生对美的喜爱、信任和追求,让自己在美的世界中成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砖石上雕刻的形式和特点;•学习砖石上基础的几何图案雕刻。
2.教学难点•将几何图案雕刻技巧运用到砖石上。
三、教学过程1.自主探究让学生们围绕下面问题展开探讨:•砖石上的雕刻有哪些种类?•砖石上的雕刻有哪些历史背景?•砖石上的雕刻材料有哪些?常见的有哪些颜色?2.知识讲解砖石上的雕刻概述砖石上的雕刻技术是人们通过刻骨入石的努力创造出来的。
最早的砖石雕刻形式是凿雕,是人们在石头表面刻出来的线和点。
逐渐地,人们发现了在三维物体表面刻画二维图案的方法和技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砖石上的雕刻技术有其独特的传统特色,因此在全世界的文化艺术领域中都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砖石上的基础知识1.构图在砖石上雕刻时,构图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
构图就是将设计的图案在砖石的表面进行定位和布局,要求合理、周整、协调。
常见的构图方式有对称、层次、轮廓、局部等。
2.色彩砖石上雕刻色彩的处理不同于纸绢或者板绘,砖石是以粉质材料和嵌花材料来进行处理的。
而因为不同材料的侵染和配合的不同,使得砖石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丰富多样的。
3.材料雕刻用砖石常用的是蜡砖,主要是用于墙壁上、拱门窗户、建筑装饰等方面。
蜡砖具有可塑性和可塑性变形,不同于其他石材的硬度、质感,较为柔软。
2024年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砖石上的雕刻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四章《砖石上的雕刻》。
具体内容包括对砖石雕刻艺术的历史了解,分析砖石雕刻的技法与艺术特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砖石雕刻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砖石雕刻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在我国的应用,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2. 让学生掌握砖石雕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3. 通过创作砖石雕刻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砖石雕刻技法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创作过程中艺术表现力的发挥。
教学重点:了解砖石雕刻艺术的特点,学会基本雕刻技法,完成一件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砖石雕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砖石雕刻工具(如锤子、凿子、磨石等)、教学课件、实物展示等。
学具:学生用砖石雕刻工具、雕刻用砖石、砂纸、防护眼镜、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砖石雕刻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砖石雕刻的用途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砖石雕刻的历史背景和在我国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砖石雕刻的文化价值。
3. 技法讲解:详细讲解砖石雕刻的基本技法和步骤,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对砖石雕刻有更直观的认识。
4.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和设计草图。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雕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c. 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砖石雕刻。
d. 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砖石雕刻艺术的历史背景与应用2. 砖石雕刻的基本技法与步骤3. 学生创作主题及设计草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风景”为主题,创作一件砖石雕刻作品。
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技法,结合主题进行创作,作品具有个性和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砖石雕刻作品图片,了解不同地区的砖石雕刻艺术特点,拓宽视野。
2019秋浙美版美术四上第2课《砖石上的雕刻》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浮雕的特点及制作方法,知道雕刻的分类。
2、技能目标: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优秀浮雕艺术的欣赏感受,尝试制作一件半浮雕或线刻作品。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新昌民间浮雕作品、学生亲手作品创作,感受浮雕具有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对传统雕刻艺术的兴趣,进而进行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二、教材分析重点:学会制作简单的浮雕。
难点:根据材质进行合理的作品创作,表现一定的主题。
三、材料准备(学生)陶泥、水杯、泥工刀、牙签、铅笔盒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瓦当、窗木雕、陶泥、泥工刀、牙刷、作业展示板等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给学生欣赏老师从新昌央于砖瓦厂的龙凤瓦当,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像这上面的雕刻我们就叫浮雕,也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砖石上的雕刻。
(揭题)。
(二)、新授。
1、浮、圆雕的区别。
2、浅浮雕与高浮雕的区别。
3、浅浮雕的应用。
4、师生欣赏交流生活中的浮雕题材。
5、教师示范切、揉、团、压、捏、搓、粘等雕塑技法,同时引导学生想象。
6、欣赏学生作品。
7、学生阐述心中想表现的内容。
8、布置作业。
(三)、学生创作,教师指导:给美丽新昌“添砖加瓦”。
(四)、作业展示和点评。
(五)、教师小结浮雕的种类及表现形式。
(六)、课外拓展:有兴趣的同学课外继续搜集有关雕刻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附送:2019秋浙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
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砖石上的雕刻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四章《砖石上的雕刻》。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砖石雕刻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学习砖石雕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欣赏和分析经典砖石雕刻作品,创作属于自己的砖石雕刻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砖石雕刻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 学习并掌握砖石雕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砖石雕刻技法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了解砖石雕刻艺术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和基本技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砖石雕刻作品图片、教材、投影仪、示范用砖石、雕刻工具。
学具:雕刻用砖石、雕刻工具、橡皮泥、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砖石雕刻作品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砖石雕刻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新课学习:讲解砖石雕刻的基本技法,如浮雕、透雕等,并进行示范。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合作,运用所学技法进行砖石雕刻创作。
4. 例题讲解:分析经典砖石雕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构图和表现手法。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砖石雕刻创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砖石雕刻艺术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2. 砖石雕刻的基本技法浮雕透雕3. 砖石雕刻作品分析主题构图表现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动物”为主题,创作一幅砖石雕刻作品。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动物形象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砖石雕刻的基本技法,但对作品主题和表现手法的运用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更多砖石雕刻作品,了解其文化背景,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尝试运用其他材料进行雕刻创作,拓展创作空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砖石雕刻基本技法的掌握和运用2. 作品主题和表现手法的运用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和作业设计一、砖石雕刻基本技法的掌握和运用1. 技法讲解:详细讲解浮雕和透雕的定义、特点及制作方法,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每种技法的制作过程。
2024年四年级上册美术精彩教案2砖石上的雕刻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四章《雕刻之美》,详细内容为“砖石上的雕刻”。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雕刻艺术的基本知识,感受砖石雕刻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砖石雕刻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雕刻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
3. 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砖石雕刻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雕刻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砖石雕刻作品图片、雕刻工具、示范用砖石。
学具:雕刻刀、橡皮泥、砖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砖石雕刻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讲解砖石雕刻的基本知识,如历史背景、雕刻技巧等。
3. 实践操作:a. 教师示范:现场演示砖石雕刻的步骤和技巧。
b.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砖石雕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砖石上的雕刻a. 历史背景b. 雕刻技巧c. 创作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砖石雕刻”为主题,设计一幅砖石雕刻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具有创意,能体现家乡特色,雕刻技巧熟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实践操作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雕刻艺术,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拓宽艺术视野。
组织学生开展“家乡砖石雕刻”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砖石雕刻技巧的掌握。
2. 实践操作:教师示范与学生练习。
3. 作业设计:以“家乡的砖石雕刻”为主题的作品设计。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组织相关主题活动。
一、砖石雕刻技巧的掌握1. 教学中,教师应详细讲解砖石雕刻的基本技巧,如切割、打磨、雕刻等,并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技巧。
四年级上册美术优质教案2砖石上雕刻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砖石上雕刻”这一章节。
详细内容将围绕砖石雕刻艺术历史背景、创作技法以及艺术特点展开。
通过学习,让学生解砖石雕刻魅力,掌握基本雕刻技巧,培养他们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砖石雕刻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掌握砖石雕刻基本技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砖石雕刻基本技法及创作实践。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技法进行独立创作,体现个人风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砖石雕刻作品图片、教材、示范用砖石、雕刻刀等。
学具:每人一份砖石、雕刻刀、砂纸、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砖石雕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砖石雕刻特点和魅力。
2. 新课内容:介绍砖石雕刻历史背景、艺术特点,讲解基本技法。
3. 示范:现场示范砖石雕刻步骤,讲解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砖石雕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砖石雕刻技法及创作要点。
六、板书设计1. 砖石上雕刻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基本技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砖石上雕刻”为主题,创作一幅具有个人风格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解更多砖石雕刻艺术,进行家庭创作实践,提高艺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
是导入环节,如何激发学生对砖石雕刻兴趣;是示范和实践环节,如何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技法并能够安全使用工具;是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如何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
一、导入环节为激发学生对砖石雕刻兴趣,我会在导入环节展示一些精选砖石雕刻作品,并设计一些互动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背后故事和创作技巧。
我需要注意挑选那些既能体现砖石雕刻艺术特点,又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心作品。
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能被砖石雕刻魅力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