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实验4谷丙转氨酶活性的鉴定及活力单位的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142.00 KB
- 文档页数:10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实验报告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是一种重要的肝脏酶,其测定可以用于评估肝功能和诊断肝脏疾病。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血清中ALT的活性,探究其在肝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实验所需材料包括ALT检测试剂盒、标准品、血清标本、比色皿、移液管等。
2. 实验方法:a. 样本处理,将采集的血清标本离心,取上清液置于4℃保存。
b. 实验操作,按照ALT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制备标准曲线和待测样本的反应体系。
c. 光度测定,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标准品和待测样本的吸光度值。
d. 计算ALT活性,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本中ALT的活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测定,得到不同浓度的ALT标准曲线,吸光度与ALT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
待测样本的吸光度值为X,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得到其ALT活性为Y。
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验组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受到了肝脏损伤。
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测定血清中ALT的活性,成功评估了肝功能并诊断了肝脏疾病。
实验结果表明,ALT活性的升高与肝脏损伤密切相关,可作为肝功能评估和肝脏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中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结果误差。
2.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害化学品和受伤。
3. 实验结果需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诊断结论。
实验展望。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ALT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寻找更为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的参考。
结语。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和应用,为肝功能评估和肝脏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希望本实验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验十、血液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力的测定(实验: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本实验分2个实验完成:一、制作标准曲线二、测酶活力和总结。
或就做二就可以)【目的和要求】1、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2、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原理】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移换酶也称转氨酶,能催化α-氨基酸的α-氨基与α-酮基酸的α-酮基互换,在氨基酸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转氨酶的最适pH接近7.4,它的种类甚多,其中以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简称谷草转氨酶)和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谷丙转氨酶)的活力最强。
它们催化的反应如下。
正常人血清中只含有少量转氨酶。
当发生肝炎,心肌梗死等病患时,血清中转氨酶活力常显著增加,所以在临床诊断上转氨酶活力的测定有重要意义。
测定转氨酶活力的方法很多,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α-酮戊二酸后,生成的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
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加碱处理后呈棕色,其吸收光谱的峰为439—530nm,因此在波长520nm处吸光度度增加的程度与反应体系中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的摩尔比基本呈线性关系,故可藉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从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的生成量,可计算酶的活力。
【试剂和器材】一、试剂1.试管及试管架2.吸管3.恒温水浴4.分光光度计5、移液管6、电子天平7、研钵8、容量瓶9、冰箱二、器材1、标准丙酮酸溶液[标准丙酮酸(500μg/ml)]:准确称取纯化的丙酮酸钠62.5mg,溶于pH7.4 0.1M 的PBS中,定容到100ml。
现用现配。
2、谷丙转氨酶底物:0.90g L-丙氨酸,29.2mg α-酮戊二酸,先溶于pH7.4 0.1M 的PBS中。
然后用1M NaOH调节pH到7.4,再用pH7.4 0.1mol/L的PBS定容到100ml,贮存于冰箱中,可使用1周。
实验教学教案首页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验证性)相关知识1.酶的提纯基本操作程序及基本原则2.酶的活力单位(IU)的定义及酶活力的测定(酶的定量测定)3.测定酶活力一般经如下几个步骤①选择适宜的一定浓度的底物。
②确定酶促反应的条件。
优化条件③将一定量的酶液和底物溶液混合,确定反应时间(因要测定酶促反应初速度)。
④反应到一定时间后取出反应液终止反应。
⑤测定产物的生成量。
⑥计算酶活力、酶的比活力。
4.酶的比活力--表示酶纯度的指标⏹每单位酶蛋白所含的活力单位数。
对固体酶:比活力=活力单位/mg酶蛋白对液体酶:比活力=活力单位/ml酶液⏹比活力越大,酶的活力越大,含酶量或有活性的酶量越多。
5.总活力、纯化倍数和回收率6.酶活力测定方法—不同酶选用不同的方法7.氨基酸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8.谷丙转氨酶及临床意义: 查肝功为什么要抽血化验转氨酶指数呢?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GOT)是人体内糖和蛋白质互相转变所需的酶,人再生体内分布广泛。
ALT的分布以肝中最高,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AST存在于肝细胞浆和线粒体内。
其次是肾、心、骨骼肌、脾等。
AST的分布则以心肌最高,其次为肝、骨骼肌、肾脏等。
①谷丙转氨酶为细胞内酶,血清中活性很低,各组织器官中以心和肝的活性最高。
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过性↑,转氨酶可大量释放入血液,血清中转氨酶活性↑↑。
②抽血化验若转氨酶比正常水平偏高则有可能肝组织受损破裂,肝细胞的转氨酶进入血液。
(结合乙肝抗原等指标进一步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③常作为疾病诊断、观察疗效和预后的指标:急性肝炎:S-GPT↑↑、S-GOT↑心肌梗塞:S-GOT↑↑一、实验目的1.了解转氨酶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2.掌握谷丙转氨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联合脱氨基作用是大多数氨基酸的主要代谢方式,通过转氨基作用与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偶联而完成。
丙氨酸及α-酮戊二酸为谷丙转氨酶的作用底物,利用内源性(肝细胞已有的)磷酸吡哆醛作辅酶,在一定条件下及时间作用后测定所生成的丙酮酸的量来确定酶活力。
实验九肝脏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转氨酶的性质和临床意义;2. 掌握谷丙转氨酶活力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以丙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为例,分别测定谷丙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外,又通过抑制剂观察肝组织中的联合脱氨基作用。
在谷丙转氨酶的催化下,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作用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
次反应可逆,平衡点近于1.0无论正向反应或逆向反应皆可用于测定此酶的活性,既可测定所产生的氨基酸,也可以测定生成的酮酸,因此可有多种测定方法。
本实验以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作为谷丙转氨酶作用的底物,利用内源性磷酸吡哆醛作为辅酶,在一定条件及时间作用后测定所生成的丙酮酸的量来确定其酶活力。
丙酮酸能与2,4-二硝基苯肼结合,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后者在碱性溶液中呈现棕色,其吸收峰为439-530nm,可用于测定丙酮酸的含量。
α-酮戊二酸也能与2,4-二硝基苯肼结合,生成相应的苯腙,但后者在碱性溶液中吸收光谱与丙酮酸二硝基苯腙有差别,在520nm波长比色时,α-酮戊二酸二硝基苯腙的吸光度远较丙酮酸二硝基苯腙为低(约相差3倍)。
经转氨基作用后,α-酮戊二酸减少而丙酮酸增加,因此在波长为520nm 处吸光度增加的程度与反应体系中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的摩尔浓度呈线性关系,故可借此测定谷丙转氨酶的活力。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一)材料与试剂猪肝脏、乙醇、0.4mol/LNaOH标准丙酮酸溶液(1mL 相当于500μg):准确称取纯化的丙酮酸钠62.5mg,溶于100mL 的0.05mol/L的H2SO4中,此液需临用前配制。
谷丙转氨酶底物:称取L-丙氨酸0.90g 及α-酮戊二酸29.2mg,先溶于pH7.4 的0.1mol/L 磷酸缓冲液中,然后用1mol/L NaOH 调至pH7.4,再加pH7.4 的0.1mol/L 磷酸缓冲稀释至100mL,贮藏于冰箱内,可保存一周。
(试验了一下pH 接近7.5,中间未调整pH 值)0.1mol/L 的磷酸缓冲液(pH7.4):称取13.97gK2HPO4(如果是K2HPO4·∙H2O,则需称取18.31g)和2.69gKH2PO4 溶于1000mL 蒸馏水中。
实验九肝脏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转氨酶的性质和临床意义;2. 掌握谷丙转氨酶活力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以丙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为例,分别测定谷丙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外,又通过抑制剂观察肝组织中的联合脱氨基作用。
在谷丙转氨酶的催化下,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作用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
次反应可逆,平衡点近于1.0无论正向反应或逆向反应皆可用于测定此酶的活性,既可测定所产生的氨基酸,也可以测定生成的酮酸,因此可有多种测定方法。
本实验以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作为谷丙转氨酶作用的底物,利用内源性磷酸吡哆醛作为辅酶,在一定条件及时间作用后测定所生成的丙酮酸的量来确定其酶活力。
丙酮酸能与2,4-二硝基苯肼结合,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后者在碱性溶液中呈现棕色,其吸收峰为439-530nm,可用于测定丙酮酸的含量。
α-酮戊二酸也能与2,4-二硝基苯肼结合,生成相应的苯腙,但后者在碱性溶液中吸收光谱与丙酮酸二硝基苯腙有差别,在520nm波长比色时,α-酮戊二酸二硝基苯腙的吸光度远较丙酮酸二硝基苯腙为低(约相差3倍)。
经转氨基作用后,α-酮戊二酸减少而丙酮酸增加,因此在波长为520nm 处吸光度增加的程度与反应体系中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的摩尔浓度呈线性关系,故可借此测定谷丙转氨酶的活力。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一)材料与试剂猪肝脏、乙醇、0.4mol/LNaOH标准丙酮酸溶液(1mL 相当于500μg):准确称取纯化的丙酮酸钠62.5mg,溶于100mL 的0.05mol/L的H2SO4中,此液需临用前配制。
谷丙转氨酶底物:称取L-丙氨酸0.90g 及α-酮戊二酸29.2mg,先溶于pH7.4 的0.1mol/L 磷酸缓冲液中,然后用1mol/L NaOH 调至pH7.4,再加pH7.4 的0.1mol/L 磷酸缓冲稀释至100mL,贮藏于冰箱内,可保存一周。
(试验了一下pH 接近7.5,中间未调整pH 值)0.1mol/L 的磷酸缓冲液(pH7.4):称取13.97gK2HPO4(如果是K2HPO4·∙H2O,则需称取18.31g)和2.69gKH2PO4 溶于1000mL 蒸馏水中。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的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转氨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氨基转移酶,能催化氨基酸的氨基与酮基酸的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其中,谷丙转氨酶(ALT)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转氨酶之一,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内。
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如肝炎、心肌梗死等,血清中ALT活力常显著增加,因此在临床诊断上,ALT活力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通过检测ALT催化丙氨酸与酮戊二酸反应生成的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的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的生成量,来计算酶的活力。
三、实验材料1. 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移液器、试管等。
2. 药品与试剂:丙氨酸、酮戊二酸、2,4-二硝基苯肼、NaOH、标准ALT溶液、血清样本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有药品与试剂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配置,确保实验所需的药品与试剂质量合格。
2. 标准曲线制作:将标准ALT溶液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稀释,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分别取等体积的标准溶液和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合后加入NaOH,进行显色反应。
在56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以ALT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实验测定:取血清样本,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稀释,分别加入丙氨酸、酮戊二酸、2,4-二硝基苯肼和NaOH,进行显色反应。
在56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
4. 数据处理:将实验测定的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出血清ALT活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制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20~100U。
2. 实验测定: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血清ALT活力,结果为X U/L。
3. 结果分析:根据血清ALT活力值,判断肝脏功能是否正常。
东师实验4⾕丙转氨酶活性的鉴定及活⼒单位的测定综合研究性实验四:⾕丙转氨酶活性的鉴定及活⼒单位的测定⼀.实验⽬的1.⽤纸层折法观察肝脏丙转氨酶ALT的转氨作⽤;2.⽤分光光度法测定⾎清丙转氨酶的活⼒;3.学习治疗检测SGPT的⽅法及原理;4.了解检测肝损伤模型的制备及SGPT在科研中的应⽤。
⼆.实验材料与试剂[⼀]实验材料动物肝脏[⼆]实验试剂1.9%NaCl溶液2.海砂3.1%⾕氨酸溶液(1%KOH溶液中和)4.%丙酮酸钠溶液(⽤1%KOH溶液中和)5.0.1%KHCO3溶液6.0.025%⼀溴⼄酸溶液(⽤1%KOH中和)7.2%⼄酸溶液8.酚的饱和⽔溶液将2份酚和2份⽔(按重量计算)混合后,放⼊分液漏⽃中,振荡。
静⽌24h以后分层,将下部酚层放⼊瓶中备⽤。
新配制的酚展层剂可以反复使⽤1周。
9.0.1%⽔合茚三酮的正丁醇溶液10.0.1%标准⾕氨酸溶液11.0.1%标准丙氨酸溶液12.1%KOH溶液⼆.⾕丙转氨酶活性的鉴定(纸层析法)[⼀]实验原理观察肌⾁糜中⾕丙转氨酶所催化的氨基移换反应。
通过纸层析法检查底物⾕氨酸的减少和产物丙氨酸的⽣成。
为防⽌丙酮酸被肌⾁糜中的其它酶所氧化或还原,在反应系统中加⼊了抑制剂溴⼄酸。
[⼆]实验操作(⼀)⾕丙转氨酶提取液制备⾕丙转氨酶提取液制备⽅法2g肝脏+0.9%NaCl6mL+海砂200mg在低温下,研磨成浆⽤脱脂棉过滤,得提取液(滤液不清)(⼆)转氨作⽤试剂对照管测试管0.1moL/L⾕氨酸0.500.500.1moL/L丙酮酸钠0.500.500.1%KHCO30.500.500.025%⼀溴⼄酸0.250.25煮沸的酶液0.50—酶液—0.50加脱脂棉塞,45℃⽔浴,1.5h,时时振荡内容物2%⼄酸6滴6滴沸⽔浴2min,使蛋⽩质完全沉下,过滤,作层析(三)纸层析1.⽅法纸层析⽅法取圆形层析滤纸1张,在圆⼼处⽤圆规绘出直径为3cm的同⼼圆通过中⼼将滤纸绘成四等分扇形,⽤⽑细管点样2-4次(直径不超过2mm)在滤纸的圆⼼上剪⼀⼩孔,直径约1-2mm取⼀⼩滤纸条,将下端剪成刷状,在卷成灯芯插⼊圆形⼩孔,不能使灯芯突出纸⾯将圆形滤纸平放在盛有层析液(⽔饱和酚)培养⽫上,使灯芯向下与溶剂接触⽤⼤⼩相同的培养⽫盖在滤纸上溶剂通过灯芯上升到滤纸上向四周展层,直到溶剂前沿移⾄距滤纸边缘约1cm处时停⽌(展层时间为1h)80-100℃烘箱⼲燥,喷洒⽔合茚三酮的正丁醇溶液,80-100℃显⾊2.实验结果三.⾎清⾕丙转氨酶活⼒单位测定[⼀]实验原理本实验⽤丙氨酸和α-酮戊⼆酸为底物,经转氨作⽤⽣成⾕氨酸和丙酮酸。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转氨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2. 掌握转氨酶活力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3. 学会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转氨酶活力。
二、实验原理转氨酶是一类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反应的酶。
在生物体内,转氨酶参与氨基酸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
转氨酶活力的高低可以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和肝功能状态。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转氨酶活力。
在特定条件下,转氨酶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
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后者在碱性条件下呈棕色,可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计算出转氨酶活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丙氨酸- α-酮戊二酸- 2,4-二硝基苯肼- 磷酸氢二钠- 磷酸二氢钠- 碘化钾- 氯化钠- 丙酮- 酒精- 37℃水浴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移液器- 试管- 试管架- 玻璃搅拌棒- 分光光度计- 移液管- 容量瓶四、实验步骤1. 配制工作溶液:- 丙氨酸溶液:称取0.1g丙氨酸,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0.1mol/L 的丙氨酸溶液。
- α-酮戊二酸溶液:称取0.1gα-酮戊二酸,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0.1mol/L的α-酮戊二酸溶液。
- 2,4-二硝基苯肼溶液:称取0.1g2,4-二硝基苯肼,溶解于10ml丙酮中,配制成0.01mol/L的2,4-二硝基苯肼溶液。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7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丙酮酸标准溶液,加入1m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匀后置于37℃水浴中反应60min。
- 在5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丙酮酸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取7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转氨酶溶液,加入1ml 丙氨酸溶液和1ml α-酮戊二酸溶液,混匀后置于37℃水浴中反应60min。
- 取出试管,加入1m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匀后置于37℃水浴中反应60min。
综合研究性实验四:谷丙转氨酶活性的鉴定及活力单位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用纸层折法观察肝脏丙转氨酶ALT的转氨作用;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丙转氨酶的活力;3.学习治疗检测SGPT的方法及原理;4.了解检测肝损伤模型的制备及SGPT在科研中的应用。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一]实验材料动物肝脏[二]实验试剂1.9%NaCl溶液2.海砂3.1%谷氨酸溶液(1%KOH溶液中和)4.%丙酮酸钠溶液(用1%KOH溶液中和)5.0.1%KHCO3溶液6.0.025%一溴乙酸溶液(用1%KOH中和)7.2%乙酸溶液8.酚的饱和水溶液将2份酚和2份水(按重量计算)混合后,放入分液漏斗中,振荡。
静止24h以后分层,将下部酚层放入瓶中备用。
新配制的酚展层剂可以反复使用1周。
9.0.1%水合茚三酮的正丁醇溶液10.0.1%标准谷氨酸溶液11.0.1%标准丙氨酸溶液12.1%KOH溶液二.谷丙转氨酶活性的鉴定(纸层析法)[一]实验原理观察肌肉糜中谷丙转氨酶所催化的氨基移换反应。
通过纸层析法检查底物谷氨酸的减少和产物丙氨酸的生成。
为防止丙酮酸被肌肉糜中的其它酶所氧化或还原,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了抑制剂溴乙酸。
[二]实验操作(一)谷丙转氨酶提取液制备谷丙转氨酶提取液制备方法2g肝脏+0.9%NaCl6mL+海砂200mg在低温下,研磨成浆用脱脂棉过滤,得提取液(滤液不清)(二)转氨作用试剂对照管测试管0.1moL/L谷氨酸0.500.500.1moL/L丙酮酸钠0.500.500.1%KHCO30.500.500.025%一溴乙酸0.250.25煮沸的酶液0.50—酶液—0.50加脱脂棉塞,45℃水浴,1.5h,时时振荡内容物2%乙酸6滴6滴沸水浴2min,使蛋白质完全沉下,过滤,作层析(三)纸层析1.方法纸层析方法取圆形层析滤纸1张,在圆心处用圆规绘出直径为3cm的同心圆通过中心将滤纸绘成四等分扇形,用毛细管点样2-4次(直径不超过2mm)在滤纸的圆心上剪一小孔,直径约1-2mm取一小滤纸条,将下端剪成刷状,在卷成灯芯插入圆形小孔,不能使灯芯突出纸面将圆形滤纸平放在盛有层析液(水饱和酚)培养皿上,使灯芯向下与溶剂接触用大小相同的培养皿盖在滤纸上溶剂通过灯芯上升到滤纸上向四周展层,直到溶剂前沿移至距滤纸边缘约1cm处时停止(展层时间为1h)80-100℃烘箱干燥,喷洒水合茚三酮的正丁醇溶液,80-100℃显色2.实验结果三.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单位测定[一]实验原理本实验用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为底物,经转氨作用生成谷氨酸和丙酮酸。
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2,4-二硝基苯腙,此物质碱性条件下呈棕红色,其颜色的深浅与丙酮酸的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进行定量测定。
通过与标准溶液的比较,即可计算出酶的活力单位数。
[二]实验操作(一)标准曲线的绘制1.试剂(1)1/15 mol/LpH=7.4的磷酸缓冲液取1/15 mol/L磷酸氢二钠(称取Na2HPO4 9.47g或Na2HPO4·12H2O23.87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mL)825mL;1/15 mol/L 磷酸二氢钾(称取KH2PO4 9.078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1000mL)175mL混合。
(2)GPT基质液称α-酮戊二酸,29.2mg(2 mmol/L)及α-L-丙氨酸1.78g(200mmol/L)溶于50mL,pH=7.4的磷酸缓冲液中,加0.1mol/L NaOH 溶液0.5mL,调pH为7.4,然后加磷酸缓冲液定溶至100mL,加少许氯仿防腐,置冰箱中可保存一周。
(3)1mmol/L2,4-二硝基苯肼称取2,4-二硝基苯肼20mg,溶解于10mL浓盐酸中,以蒸馏水定容至100mL。
(4)2μmol/mL丙酮酸钠标准液精确称取丙酮酸钠22mg,加磷酸缓冲液溶解后,定容至100mL。
临用前配制。
(5)0.4mol/LNaOH溶液2.方法对照管测定管试剂012345丙酮酸钠标准液(mL)—0.050.100.150.200.25GPT基质液(mL)0.500.450.400.350.300.25pH7.4磷酸缓冲液(mL)0.100.100.100.100.100.10充分摇匀后,置于37℃水浴,保温10min2,4-二硝基苯肼(mL)0.500.500.500.500.500.50充分摇匀后,置于37℃水浴,保温20min0.4mol/LNaOH(mL) 5.00 5.00 5.00 5.00 5.00 5.00充分摇匀后,室温静置30min后,520nm波长下比色A520nm值相当丙酮酸含量(mol)—0.100.200.300.400.50相当GPT单位(100mL)—100200300400500以酶的活力单位数为横坐标,以光吸收值为纵坐标,绘制A520nm与对应的酶活力单位数的标准曲线。
(1)丙酮酸钠标准液mL数×摩尔浓度(2μmol/mL);(2)GPT活力单位为:每mL血清在37℃与pH=7.4的基质液作用60min,生成1μmol丙酮酸为一个单位(U)。
本实验(临床检验)取血清量为0.1mL,报告数据以100mL血清计算,因此将实际测得结果×1000即可。
(二)酶活力的测定对照管测定管试剂01GPT基质液(mL)0.500.5037℃水浴,预温10min血清(mL)—0.10PH=7.4磷酸缓冲液(mL)0.100.00充分摇匀后,置于37℃水浴,保温60min2,4-二硝基苯肼(mL)0.500.50充分摇匀后,置于37℃水浴,保温20min0.4mol/LNaOH(mL) 5.00 5.00摇匀后,静置30分钟,520nm波长下比色A520nm值查标准曲线的对应值,可得100mL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活力单位数(三)实验结果试管比色杯吸光值吸光值纯吸光值对照管测定管查标准曲线得GTP单位参考数值GTP单位(四)注意事项1.所需试剂如基质液、丙酮酸标准液、2,4-二硝基苯肼等均需冷藏;2.为防止溶血及其他因素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所用器皿应干净、干燥方可使用;3.丙酮酸钠极易变质,配试剂时应选择外观洁白干燥者,否则应进行重结晶;4.转氨酶只能用于α-L-Ala,对D-Ala无催化作用。
实验室多用α-L-Ala,是因为便宜,如果采用α-L-Aa,则用量需减半;5.如活性高于500U/100mL,应将血清稀释一定倍数重新测定,结果应×稀释倍数;6.为保证操作结果可靠,测定酶活性时应恒定pH、保温时间;7.选用固定分光光度计及比色杯减少误差。
四.GPT/ALT在临床诊断意义及检测方法原理[一]GPT/ALT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转氨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个组织中,在肝组织中谷丙转氨酶活性较高,在心脏中谷草转氨酶活性较高。
在正常新陈代谢中,血清内维持一定水平的转氨酶活性(即正常值)。
当组织发生病变时,由于组织细胞肿胀、坏死(或细胞膜破裂),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而导致大量的酶释放至血液中,从而引起血清中相应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增高。
因此测定其活性,对肝、心脏的某些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使用说明(一)用途本试剂用以测定人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
(二)基本原理底物L-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在ALT作用下生成丙酮酸,生成的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作用下转化成L-乳酸,同时伴随着NADH 氧化,引起在波长340nm处吸光度下降,下降速率与血清ALT活力成正比。
L-丙氨酸+α-酮戊二酸→丙酮酸+L-谷氨酸丙氨酸+NADH+H+→L-乳酸+NAD+ +H2O(三)试剂盒组成试剂成分含量溶液A Tris缓冲液(pH=8.5)0.1molNADH0.30mmolLDH≥5.0KU/L溶液B Tris缓冲液(pH=7.0)0.1mol L-丙氨酸1020mmolα-酮戊二酸36mmol(四)仪器1.具有能在波长340nm处测定生化分析仪2.30℃、37℃水浴箱3.定时器4.准确的加样器(五)方法1.二步法试管样本管空白管样本0.3mL—蒸馏水—0.3mL溶液A 2.0mL 2.0mL混匀、放设定温度5min溶液B 1.0mL 1.0mL混匀,准确记录时间,放设定温度1min后,在波长340nm处,以蒸馏水校零,连续监测1-2min,计算ΔA/min。
2.一步法试管样本管空白管样本0.3mL—蒸馏水—0.3mL工作液 3.0mL 3.0mL混匀,准确记录时间,放设定温度1min后,在波长340nm处,以蒸馏水校零,连续监测1-2min,计算ΔA/min。
工作液制备:溶液A与溶液B以2:1混合,组成测定工作液。
工作液在2-8℃避光保存,可稳定3周。
(六)实验结果序号1234吸光值ΔA/min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参考数值(七)注意事项1.本液体试剂按IFCC推荐法为基础设计,采用二步法,可防止胆红素的干扰;2.试剂与样本量可按生化分析仪要求衡比例改变;3.本试剂线性可达到600 U/L(30℃),或1000 U/L(37℃),当样本中ALT活力超过600 U/L(30℃)或1000 U/L(37℃)时,可用生理盐水稀释,即0.1mL血清加0.2mL生理盐水,测定,结果×3;4.如试剂变混,或以蒸馏水为空白,工作液在340nm处吸光度<1.0,请勿使用;5.贮存条件与有效期(试剂在2-8℃,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年;如用一步法,工作液在2-8℃避光保存,可稳定3周)。
五.检测SGPT活性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一]基本原理测定SGPT活性可反映出肝细胞的坏死程度,因此是检测肝功能损坏的灵敏指标之一。
很多有毒物质易引起肝损伤,造成肝实质细胞的变性及坏死,例如,四氯化碳(CCl4)等化学药物可以诱发动物发生急性中毒性肝炎和肝坏死。
因此建立由CCl4诱发病变的动物模型,然后检测SGPT活性,常被用于滋肝补肾中草药物的筛选研究。
[二]应用实例红缘层孔菌多糖对CCl4中毒小鼠转氨酶(SGPT)活性的影响。
将体重20-22g小白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
第1组为正常对照,第2组为四氯化碳中毒对照组,第3组为给药组。
给药组以150mg/kg体重的剂量,给小鼠灌胃红缘层孔菌多糖液,每日一次,连续给药7天,其余两组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
于末次给药后24h,给药组、四氯化碳中毒对照组均按10mL/kg体重剂量腹腔注射0.1%CCl4豆油溶液,正常对照组注射同体积豆油,16h后,对三组小白鼠摘眼球取血制血清,按King氏法测定谷丙转氨酶活性(100mL血清与与基质液在37℃条件下作用60min,每生成1μmol丙酮酸为1个活性单位)。
结果见下表:红缘层孔多菌多糖对CCl4中毒小鼠SGPT活性的影响组别SGPT(u%)M±SD P值正常对照组205±17CCl4中毒组336±34P≥0.05给药组217±13由表中数据可见,红缘层孔多菌多糖可抑制由四氯化碳损伤肝细胞引起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