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CL01-2018内部审核检查表【CNAS-2018内审检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292.63 KB
- 文档页数:37
※※※检测有限责任公司CNAS内部审核检查表CNAS-CL01:2018/ISO/IEC 17025:2017第 1 页共 46 页第 2 页共 46 页第 3 页共 46 页第 4 页共 46 页第 5 页共 46 页第 6 页共 46 页第 7 页共 46 页第 8 页共 46 页第 9 页共 46 页第 10 页共 46 页第 11 页共 46 页第 12 页共 46 页第 13 页共 46 页第 14 页共 46 页第 15 页共 46 页第 16 页共 46 页第 17 页共 46 页第 18 页共 46 页第 19 页共 46 页第 20 页共 46 页第 21 页共 46 页第 22 页共 46 页第 23 页共 46 页第 24 页共 46 页第 25 页共 46 页第 26 页共 46 页第 27 页共 46 页第 28 页共 46 页第 29 页共 46 页第 30 页共 46 页第 31 页共 46 页第 32 页共 46 页第 33 页共 46 页第 34 页共 46 页第 35 页共 46 页第 36 页共 46 页第 37 页共 46 页第 38 页共 46 页第 39 页共 46 页第 40 页共 46 页第 41 页共 46 页第 42 页共 46 页第 43 页共 46 页第 44 页共 46 页第 45 页共 46 页内审组长:内审组成员:内审时间:第 46 页共 46 页。
审核员审核日期陪审人员审核内容CNAS-CLOl-AOOl:2018《检测和CNAS-CL01-A002:2018《检审核审核方法审核记录CNAS- CLOl : 201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芦二三: 1扂霍5=?芦昙结论7. 3 抽样7. 3. 1 当实验室为后续检测或校准对物质、材料或产品实施抽样时,应有抽样计划和方法。
抽样方法应明确需要控制的因素,以确保后续检测或校准结果的有效性。
在抽样地点应能得到抽样计划和方法。
只要合理,抽样计划应基于适当的统计方法。
7. 3. 2 抽样方法应描述:a ) 样品或地点的选择;b)才由木羊i十戈u;c)从物质、材料或产品中取得样品的制备和处理,以作为后续检测或校准的物品。
注:实验室接收样品后,进一步处置要求见7. 4 条款的规定。
7. 3. 3 实验室应将抽样数据作为检测或校准工作记录的一7. 3 抽样7. 3. 1 对于有完整包装的样品,尽可能整件抽取,减少操作过程,避免污染。
对于无完整包装或需要打开包装抽取的样品,要求无菌取样,监控并记录需要控制的因素包括相关的环境条件如采样时间、采样点的环境状况等。
7. 3. 3 运输和储存应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合适的冷藏或冰冻),以保持样品的完整。
比对。
注:I SO指南33 " 有证参考物质的使用”所给程序可用于评估方法的正确度。
c) 当设备、环境变化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或不满足制造商的要求时,应对检测方法特性重新进行确认。
7. 3 抽样7. 3. 1 如果需要将样品分开用千检测不同的特性,此时二次抽样样品应代表原始样品,样品标识应始终保留。
用千二次抽样的容器应确保不对样品造成污染。
必要时,实验室应制定从实验室样品中抽取测试样的程序,以确保该测试样具有样部分予以保存。
相关时,I 品监测条件并保存记录。
如果条件代表性。
应选择适当的设备这些记录应包括以下信息:a ) 所用的抽样方法;b) 打h个羊日期和时间;c)识别和描述样品的数据(如编号、数晕和名称);d) 抽样人的识别;e ) 所用设备的识别;f ) 环境或运输条件;合适,应有从取样到送达检测实验室的运输和储存的详细的责任档案。
※※※检测有限责任公司CNAS内部审核检查表CNAS-CL01:2018/ISO/IEC 17025:2017第 1 页共 46 页第 2 页共 46 页第 3 页共 46 页第 4 页共 46 页第 5 页共 46 页第 6 页共 46 页第 7 页共 46 页第 8 页共 46 页第 9 页共 46 页第 10 页共 46 页第 11 页共 46 页第 12 页共 46 页第 13 页共 46 页第 14 页共 46 页第 15 页共 46 页第 16 页共 46 页第 17 页共 46 页第 18 页共 46 页第 19 页共 46 页第 20 页共 46 页第 21 页共 46 页第 22 页共 46 页第 23 页共 46 页第 24 页共 46 页第 25 页共 46 页第 26 页共 46 页第 27 页共 46 页第 28 页共 46 页第 29 页共 46 页第 30 页共 46 页第 31 页共 46 页第 32 页共 46 页第 33 页共 46 页第 34 页共 46 页第 35 页共 46 页第 36 页共 46 页第 37 页共 46 页第 38 页共 46 页第 39 页共 46 页第 40 页共 46 页第 41 页共 46 页第 42 页共 46 页第 43 页共 46 页第 44 页共 46 页第 45 页共 46 页内审组长:内审组成员:内审时间:第 46 页共 46 页。
CNAS-CL01-2018内部审核检查表【CNAS-2018内审检查表】Internal Audit Check Record审核日期:2019.12.18 审核员记录编号:QC-Q4-008-A1涉及认可准则要素检查内容评审说明评审结果4. 通用要求4.1 公正性4.1.1 实验室是否公正的实施实验室活动,并从结构和管理上保证公正性?4.1.2 实验室是否做出公正性承诺?4.1.3 实验室是否:a)对其实验室活动的公正性负责?b)有措施确保实验室活动的公正性,避免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对公正性造成的损害?4.1.4 实验室是否:a)持续的识别影响公正性的风险?b)采取措施应对实验室活动、实验室各种关系或实验人人员关系而引发的风险?4.1.5 实验室是否可以证明采用了何种方式方阿飞消除或最大程度的降低实验室的公正性风险?4.2 保密性涉及认可准则要素检查内容评审说明评审结果4.2.1 实验室是否a)通过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对在实验室活动中获得或产生的所有信息承担管理责任?b)将其准备公开的信息事先通知客户?c)对除客户公开或与客户有约定的信息以外的所有信息是为专属信息并予以保密?4.2.2 实验室是否对法律禁止外的根据法律要求或合同授权透漏保密信息时,将所提供的信息通知到相关客户或个人?4.2.3 实验室是否:a)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确保从客户以外获知的客户信息应在客户和实验室间保密?b)采取措施为信息提供方保密,且不告知客户——除非信息提供方同意?4.2.4 实验室是否对法律要求除外的包括但不限于委员会、合同方、外部机构人员或代表实验室的个人等人员对在实施实验室活动中获得或产生的所有信息保密?5. 结构要求5.1 实验室或实验室作为其一部分的组织是否在法律上是可识别的: 如果实验室是独立法人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法律文件证明其有合法的服务范围和独立机构编制?如果实验室隶属于某一法人单位,是否有独立的建制,其机构组成是否有主管部门(独立法人单位)的批准文件,实验室负责人是否得到主管部门的正式书面任命,并授权实验室独立进行规定范围的检测和/或校准工作?5.2 实验室是否确定对实验室全权负责的管理层?实验室是否明确对实验室全面负责的人员?其是否具备技术能力覆盖其所从事的检测或校准活动的全部技术领域?涉及认可准则要素检查内容评审说明评审结果5.3 实验室是否明确承诺并切实履行职责,保证其检测和校准活动符合CNAS-CL01:2018的要求,同时满足客户、法定管理机构或对其提供承认的组织的需求?5.4 实验室是否按照满足本准则、实验室客户、法定管理机构和提供承认的组织要求的方式开展实验室活动?包括实验室在固定设施、固定设施以外的地点、临时或移动设施、客户的设施中实施的实验室活动。
5.5 实验室是否:a)确定实验室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其在母体组织中的位置,以及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间的关系?当实验室在所在母体机构从事检测或校准以外的活动时,实验室是否明确母体机构的组织结构图?图中是否显示实验室在母体机构中的位置?是否明确说明母体机构所从事的其他实验室活动?b)规定对实验室活动结果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验证人员的职责、权利和相互关系?c)并确保是实验室活动实施的一致性和结果有效性为原则将程序形成文件?5.6 实验室是否有人员,不考虑他们的其他职责,有履行其职责所需的权力和资源,这些职责包括但不限于:a)实施、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b)识别与管理体系或实验室活动程序的偏离?c)采取措施以预防或最大程度减少这类偏离?d)向实验室管理层报告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和改进需求?e)确保实验室活动的有效性5.7 实验室管理层是否确保:a)针对管理体系有效性、满足客户和其他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b)当策划和实施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涉及认可准则要素检查内容评审说明评审结果6. 资源要求6.1 总则6.1 实验室应获得管理和实施实验室活动所需的人员、设施、设备、系统及支持服务。
6.2 人员6.2.1 实验室是否有措施保证所有可能影响实验室活动的人员,无论是内部人员还是内部人员,应行为公正、有能力、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6.2.2 实验室是否将影响实验室活动结果的各职能的能力要求制定成文件,包括对教育、资格、培训、技术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要求?实验室是否有政策或程序规范对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评价结果、签署检测报告的人员的能力要求并确保其具有相应的电气检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电磁兼容检测领域,实验室检测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电磁兼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且具有相关的实践经验, 其中具有相关领域3 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人员不低于50%?检测人员是否经过必要的本专业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授权签字人是否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工作经历按从事本专业检测的时间计算。
除非法律法规或CNAS对特定领域的应用要求有其他规定,实验室人员是否满足以下要求:a)从事实验室活动的人员是否在其他同类型实验室从事同类的实验室活动?b)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的人员是否具备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如果学历或专业不满足要求,是否具有10年以上相关检测或校准经历?关键技术人员,如进行检测或校准结果复核、检测或校准方法验证或确认的人员,签发证书和报告的人员,除满足以上涉及认可准则要素检查内容评审说明评审结果要求外,是否还具有3年以上本专业领域的检测或校准经历?c)授权签字人除满足b)要求外,是否熟悉CNAS所有相关的认可要求,并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注:参考CNAS-CL01-G001:2018条款6.2.2 C)注。
6.2.3 实验室是否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具备其负责的实验室活动的能力,以及评估偏离程度影响的能力?6.2.4 实验室是否采取措施像实验室人员传达其职责和权限?6.2.5 实验室是否制定培训计划使从事电器领域检测人员了解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培训计划是否包含防止检测中会出现的电击、热危险、燃烧、机械损伤、有毒有害气体、化学、辐射等对人体构成威胁的相关安全内容?实验室是否制定措施和程序对以下活动进行控制并保留相关记录:a)确认能力要求?b)人员选择?c)人员培训?实验室是否有程序或政策对新进技术人员和现有技术人员新的技术活动进行培训?实验室是否有确定培训需要和提供人员培训的政策和程序?实验室的培训计划是否适用于实验室当前和预期的任务?实验室是否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实验室是否保存有培训记录?d)人员监督?实验室是否关注对人员能力的监督模式,确定可以独立承担实验室活动人员以及需要在指导和监督下工作的人员?实验室负责监督的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检测或校准的能力?e)人员授权?f)人员能力监控?实验室是否通过质量控制结果,包括盲样测试、实验室内比对、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现场监督实际操作过程、核查记录等方式对人员实施监控,做好监控记录并进行评价?涉及认可准则要素检查内容评审说明评审结果6.2.6 实验室是否授权人员从事特定的实验室活动,包括但不限于:a)开发、修改、验证和修改方法?b)分析结果,包括符合性声明或意见和解释?c)报告、审查和批准结果?6.3 设备和环境条件6.3.1 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条件是否满足实验室活动?是否对实验室活动的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实验室的设施是否为自由设施?能否证明拥有设施的全部使用权和支配权?实验室是否有充足的设施和场地实施检测互哦校准活动,包括样品储存空间?实验室是否对相互干扰的设备进行有效的隔离?注:参考CNAS-CL01-G001:2018条款6.3.1注。
在电气检测领域,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是否满足以下要求:a)根据电气领域的检测项目的特性和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实验室是否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环境条件进行监控和记录?必要时是否采取措施,以防止因环境的原因导致检测结果无效或对检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这类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应具备可靠的接地措施并予以维护,如果需要,应提供到每个电气检测设备的保护地;——如果检测项目和/或所用的检测设备对背景电磁辐射敏感,应安装适当的电磁屏蔽、吸收、接地、隔离或滤波之类设施并予以监控和维护;——如果检测项目和/或所用的检测设备对背景声频敏感,应安装适当的声频屏蔽、消音或隔离之类设施;——如果检测项目和/或所用的检测设备对静电敏感,应安装适当的防静电工作台面、防静电地板、接地设施以及其他防静电用品;——如果检测项目和/或所用的检测设备对气候环境敏感或有特殊要求,例如湿度,大气压力等,则应有满足特殊要求的特殊环境设施或措施;涉及认可检查内容评审说明评审结果准则要素——如果检测项目和/或所用的检测设备对机械振动和冲击敏感,应保持与振动和冲击源的有效隔离。
b)实验室是否配备足够的电源容量,并确保试验用电源特性,如电压额定值、频率额定值、电压稳定度、频率稳定度、谐波畸变等,符合检测标准要求或保证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在预计的范围内?c)实验室的检测工作电源应由独立电路供应,并应与空调电源、照明电源分开?d)实验室的面积是否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是否为工作设备和所有必要的辅助设备和仪器保留存储空间?应给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e)实验室的检测操作区域应提供充分照明,照度是否不低于250lx?f)高压下检测设备,应按电压等级提供有充分的安全保护的房间或封闭区域和安全距离,在进行升压操作时至少是否有 2人在场, 1人操作, 1 人监督和保护。
在电磁兼容检测领域,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是否满足以下要求:根据所申请认可的业务范围和相应标准,除非方法标准有特殊要求,实验室是否具备满足相应指标要求的试验场所:----辐射骚扰检测应具备开阔试验场和(或)电波暗室?----骚扰功率检测应具备屏蔽室?----辐射抗扰度检测应具备开阔试验场或电波暗室或横电磁波室或带状线等?----传导抗扰度检测应具备屏蔽室或保证环境引入的传导干扰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a) 对于开阔试验场应满足以下要求:----开阔试验场是否满足 GB/T6113.104《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 1-4 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辅助设备辐射骚扰》中有关开阔试验场地物理特性、电特性和场地有效性的要求?----开阔试验场是否按 GB/T 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附录要求每年测量一次归一化场地衰减,并保涉及认可检查内容评审说明评审结果准则要素证归一化场地衰减满足±4dB 场地可接受原则?----开阔试验场的最小尺寸是否满足 3 米法测试距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