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串行口
- 格式:ppt
- 大小:695.50 KB
- 文档页数:60
高级英语(考研方向)串行口串行口(Serial Port)是计算机中一种用来连接外部设备的接口。
它是一种串行通信接口,通过传输一位一位的数据来进行通信,相比
并行接口(Parallel Port)只能发送一串位的数据,串行口可以传输
更长的数据。
串行口通常用于连接打印机、调制解调器、数字相机等外部设备,用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它可以实现计算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例如将计算机上的文档发送到打印机进行打印,或者从数字相机
读取照片文件到计算机中进行存储和编辑。
在串行口中通常有许多参数需要设置,如波特率(Baud Rate)、
数据位数(Data Bits)、校验位(Parity Bit)和停止位(Stop Bit)等。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具体设备的要求进行配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
传输。
串行口在计算机通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在工业控制、通讯
领域和嵌入式系统中。
了解串行口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对于从事相关行
业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串行接口是一种数字接口,用于在计算机系统中传输数字信号或者数据。
串行接口通过一根线依次传输每个位的数据,相比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只需要一根线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在一些场景中可以节省成本和空间。
本文将首先简述串行接口的工作原理,然后分别对串行接口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串行接口的工作原理1. 数据传输串行接口通过一个个数据位的顺序传送数据,每个数据位通过一根线进行传输。
在传输时,数据被分割成一个个数据包,每个数据包由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这些数据包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线路传输,接收端再将这些数据包组装还原成原始数据。
而整个过程中,数据包的传输是依赖于时钟脉冲信号的。
2. 时钟信号为了确保接收端能够正确地接收和理解发送端的数据,串行接口需要一个时钟信号来进行数据的同步。
时钟信号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确保发送端的数据能够被准确地读取和复原。
3. 带宽利用串行接口能够更好地利用带宽,因为它只需要一根线来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对带宽有限制的环境下,串行接口可以更好地满足需求。
二、串行接口的优缺点串行接口作为一种常见的数字接口,在许多设备中被广泛使用。
其优缺点如下:优点:1. 使用简单串行接口只需要一根线进行数据传输,在设计和使用上相对简单。
这对于一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尤为重要,比如在一些嵌入式系统中,串行接口能够更好地满足需要。
2. 抗干扰能力强因为串行接口只需要一根线进行数据传输,相比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在传输过程中对于干扰的抵抗能力更强。
这使得串行接口能够更好地适用于电磁干扰严重的环境。
3. 长距离传输串行接口可以支持较长的传输距离,这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长距离数据传输的场景非常重要。
缺点:1. 传输速率低由于串行接口是逐位传输数据的,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它的传输速率往往比并行接口要低。
这意味着在需要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场景下,串行接口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2. 数据传输效率低串行接口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包的分割和再组装,这会导致数据传输的效率较低,尤其在大批量数据传输的情形下。
串行口的工程应用及原理图1. 什么是串行口串行口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之一。
它使用一根线路在计算机和外设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串行口一般是指串行通信口,即通过一条线路逐位传输数据的通信接口。
2. 串行口的工程应用2.1 老串行口应用在早期计算机时代,老式串行口(也称为RS232串行口)是最常见和最广泛应用的介质之一。
它被用于连接打印机、调制解调器、键盘、鼠标等各种外部设备。
通过串行口,计算机可以与这些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串行口连接打印机,并通过计算机将文本发送到打印机进行打印。
2.2 工业自动化串行口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工厂的生产线上,计算机可以通过串行口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通信,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串行口可以传输传感器数据和执行控制指令,实现工艺过程的自动化。
2.3 无线通信领域在无线通信领域,串行口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物联网设备中,通过串行口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
另外,通过串行口可以与无线模块进行通信,实现物联网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控。
3. 串行口的原理图下面是串行口的简化原理图:+-----------------+| 数据线 |+-----------------+||+----+----+| || 串行口 || |+----+----+||+---------------+| 电脑主板 |+---------------+原理图中的串行口由数据线和电脑主板组成。
数据线用于传输数据,电脑主板负责控制和管理串行口的工作。
计算机通过串行口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时,数据被序列化并逐位发送,接收时则逆序进行解码恢复原始数据。
4. 串行口的工作原理串行口的工作原理是逐位传输数据。
计算机将数据拆分为一系列的位,通过数据线逐位发送。
数据位按照事先约定好的编码格式进行传输,通常是使用ASCII码。
在串行口中,除数据位外,还有一个起始位和一个或多个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的开始和结束。
串行接口的基本介绍串行接口简称串口,也称串行通信接口(通常指COM接口),是采用串行通信方式的扩展接口。
一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逐位按顺序传送的通讯方式称为串行通讯。
串行通讯的特点是:数据位传送,传按位顺序进行,最少只需一根传输线即可完成;成本低但送速度慢。
串行通讯的距离可以从几米到几千米;根据信息的传送方向,串行通讯可以进一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
串行接口- 介绍串口的出现是在1980年前后,数据传输率是115kbps~230kbps。
串口出现的初期是为了实现连接计算机外设的目的,初期串口一般用来连接鼠标和外置Modem以及老式摄像头和写字板等设备。
串口也可以应用与由于两台计算机(或设备)之间的互联及数据传输。
由于串口(COM)不支持热插拔及传输速率较低目前部分新主板和大部分便携电脑已开始取消该接口,目前串口多用于工控和测量设备以及部分通信设备中。
串行接口- 接口划分标准串行接口按电气标准及协议来分包括RS-232-C、RS-422、RS485等。
RS-232-C、RS-422与RS-485标准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做出规定,不涉及接插件、电缆或协议。
RS-232:也称标准串口,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讯接口。
它是在1970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联合贝尔系统、调制解调器厂家及计算机终端生产厂家共同制定的用于串行通讯的标准。
它的全名是“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讯设备(DCE)之间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标准”。
传统的RS-232-C接口标准有22根线,采用标准25芯D型插头座(DB25),后来使用简化为9芯D型插座(DB9),现在应用中25芯插头座已很少采用。
RS-232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单端通讯。
由于其发送电平与接收电平的差仅为2V至3V左右,所以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上的分布电容,其传送距离最大为约15米,最高速率为20kb/s。
RS-232是为点对点(即只用一对收、发设备)通讯而设计的,其驱动器负载为3~7k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