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功能性便秘者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近几年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便秘现象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同时也成为直接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项关键因素。
然而引发便秘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比如全身疾病、神经源性疾病等,但这种便秘类型也被人们称之为继发性便秘,若便秘不存在器质性病变,则将其称之为功能性便秘。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绝大多数的患者都会出现滥用激活泻的情况,使得结肠黑变病和泻剂性肠病发生,而结肠黑变病与结肠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功能性便秘也深受广大群众的重视。
基于此,笔者将引发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和护理措施作为切入点,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其具体内容发如下。
关键词:老年;功能性便秘;护理;研究进展引言功能性便秘发生是由人们的生活规律发生较大的改变、情绪压抑、饮食不良因素、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以及药物等因素所导致,且还具有持续性的排便困难、排便次数不断减少或者是排便不尽等症状。
但在发展中国家,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为35%-40%左右,其多见于老年群体。
但有关调查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便秘的几率高达35%,经常发生在女性群体中,其女性的发病率为男性的4倍,如果长时间出现便秘现象,这不仅会导致肛肠疾病发生,且还会引起老年人食欲不振、头晕、头痛、四肢乏力、失眠以及焦躁等一系列症状,甚至还会引发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疾病以及老年痴呆症等疾病。
所以,详细分析老年群体出现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并积极采取采临床护理措施,还能有效预防和大幅度降低功能性便秘的发生率,从而不断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1、引发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原因1.1生活习惯不良因老年人的牙齿脱落、牙龈萎缩以及咀嚼功能大幅度下降且还会丧失,所以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而且老年人通常摄入的都是比较精细、残渣少的食物,其中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非常少,膳食纤维缺乏,液体的摄入量也比较少,以上因素都能直接影响老年人正常排便[1]。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治疗门诊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2-11-29T07:00:12.432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1期作者:王肖燕黄小梅唐莉[导读] 分析在门诊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期间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
王肖燕黄小梅唐莉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分析在门诊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期间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选取6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干预,研究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对比患者临床指标。
结果:研究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经干预,患者排便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化效果高于对照组;经干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5)。
结论:在门诊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期间,通过使用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开展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健康的充分恢复,其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至关重要。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治疗仪;护理干预;临床效果作为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之一,功能性便秘往往会对患者排便机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腹部不适感,其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充分保障[1]。
针对该病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对患者进行干预。
然而,单一仪器治疗的效果仍存在一定不足,基于此,大批研究人员对于患者治疗方法进行了探索,继而促进了护理干预工作的介入[2]。
本文针对在门诊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期间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汇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选取6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21~65岁,平均(50.41±2.25)岁;研究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22~67岁,平均(50.56±2.08)岁。
住院老年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摘要】目的观察专项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和指导,对照组则不采取干预措施。
两组病人入院和出院时的排便平均间隔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两组资料出院时排便平均间隔时间对比有显著意义。
结论科学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解决老年病人的便秘的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便秘护理干预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或粪便干燥难解,一般48小时未排便且有主观症状的,老年人的便秘大多为慢性功能性便秘[1],主要表现为自然排便少,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便量减少,粪便干硬,难以排出,同时伴有腹痛、腹胀、口渴、恶心、心情烦躁等症状,便秘不但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使已有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死等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甚至引起猝死。
因此,老年人便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院的近一年来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科学和系统的护理干预和指导,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65岁以上的老年住院便秘患者150例,均排除器质性因素引起的便秘,其中男88例,女62例,年龄65岁—87岁,慢阻肺58例,糖尿病32例,冠心病25例,脑出血20例,脑梗塞17例,1.2分组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两组病人入院后与医生商量不用任何用通便药,观察组按下述护理方法由专人进行具体指导,示范并检查落实情况,对照组只告诉其有下述护理方法,不予以指导示范。
两组年龄、性别、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3 护理干预方法1.3.1培养良好排便习惯老年人生活应有规律,每天最好定时排便,不抑制排便,排便时精力集中,避免排便时看报,读杂志或听广播等不良习惯[1]。
1.3.2合理调配饮食每日饮水1500-2000ml,每天清晨饮1杯温水开水或淡盐水,经常饮用蜂蜜水,以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润肠软便。
护理干预在功能性便秘者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强大的工作和学习压力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被便秘所困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
从事护理工作多年的作者,从护理的角度,提出了预防、护理及健康宣教的要点,帮助功能性便秘者解除病痛折磨,增强自信心。
以便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关键词】护理;功能性便秘;健康宣教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1次/3d)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困难,排便不畅[1]。
功能性便秘是指非器质性疾病所导致的便秘,表现为排便时间延长或长时间无便意,排便困难或排便未尽感的功能性肠病。
老年人多见,现在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功能性便秘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1 功能性便秘的诱因
1.1 精神因素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激烈的竞争,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很大的压力,出现焦虑、恐惧、食欲减退,甚至失眠,使原有的排便习惯被打乱。
生活规律及环境的改变也是造成便秘的因素。
1.2 饮食因素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都喜欢吃细食,而且现在有相当多的孩子和青少年偏食,不吃蔬菜,进水量再少,使食物中的纤维和水份含量不足,对肠道的刺激小,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
水分过多吸收而使粪便干燥。
进入直肠后的粪便残渣减少,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去刺激神经系统产生反射而引起便秘。
1.3 药物因素如麻醉剂、止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慢。
2 护理干预
2.1 心理护理护士在做护理指导时要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帮助其克服因体位的改变或环境的改变对其排便的影响,要学会自我调节,合理放松,尽快纠正其心理障碍,保证充足的睡眠,使患者既不要轻视便秘症状,也不要产生过多的顾虑。
2.2 增加运动护士可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合其自身的运动方式,鼓励患者多做一些增强腹肌和腰部的动作,如仰卧起坐、跳高、跳远、高抬腿、扭腰甩臂,还有腹式呼吸等,起到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2]。
2.3 饮食护理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膳食,营养均衡,纠正便秘者的不良饮食习惯。
嘱患者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豆芽、萝卜、梨、香蕉及粗糙的玉米等,避免辛辣食物。
同时要督促患者多饮水,清晨起床后
让患者空腹饮温开水200~300 ml,全天饮水量要达到1500~2000 ml,根据病情可饮用适量的蜂蜜水,这些饮食都可达到润滑肠道的作用,有利于大便的排出[3]。
但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尽量不食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豆类,避免增加患者的痛苦。
2.4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排便最佳时间是早上或早餐后,无论有无便意,都要到厕所蹲一蹲,以便形成条件反射,也可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帮助其制定合适的排便时间,每日坚持做肛门收缩运动,有意收缩肛门和会阴5s,再放松5s,反复10~15次,以增加肛门周围肌肉的收缩能力,利于排便。
2.5 局部按摩
2.5.1 腹部按摩法让患者仰卧,双腿屈曲,腹部放松,操作者立于患者左侧,将双手伸展(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放于右下腹部(也可以自己做),顺结肠走向,向上、向左、向下,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推揉,由慢到快,由轻到重,用双手掌按摩,以刺激结肠蠕动增加,每日起床前或入睡前分别进行30 min,协助排便[4]。
2.5.2 指压法于每天排便前10 min进行,患者坐位或卧位。
取穴:①天枢穴,于脐中旁开2寸处,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由轻到重,逐渐加力,每次按压可持续数秒到5 min,待酸胀、酸痛感及肠蠕动出现。
②天沟穴:取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反复按压,3~5 min可显效,临床效果明显[5]。
2.6 手抠法或灌肠法对于顽固性便秘,或很长一段时间未排便者,大量干结的粪便堆积在直肠内,灌肠法有时液体灌不进去,可在手取便完成后进行,嘱患者侧卧,双膝屈曲,操作者戴上手套或指套,润滑手指后插入肛门内,小心翼翼地破碎粪块后取出,同时注意保护好患者的肛周,防止用力过度弄破,把能取到的粪块全部取出后,用手托住肛门向体内推揉,使肛周肌肉快速恢复正常状态。
2.7 药物应用常用的缓泻剂中药有:大黄,潘泻叶,西药有:酞酚片,这类药物能刺激肠道蠕动,使大便利于排出,长期服用使机体产生对缓泻剂的生理依赖而失去正常的排便功能,反而加重便秘,也有报道称蒽、醌类泻剂长期应用可造成肠黑变病,诱发肿瘤的可能[6]。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功能性便秘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便秘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便秘虽说不是疑难重症,但足可以让人苦不堪言,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因此积极应对功能性便秘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2000.
[2] 崔焱.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59-263.
[3] 胡金群.便秘的饮食护理.山西护理杂志,1995,6:272-273.
[4] 赵广兰.腹部按摩养生一诀.家庭医学,2005(12):48.
[5] 封志英.介绍一种指压按摩非除卧床患者便秘的方法.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491.
[6] 陈健永、潘锋,张涛.蒽醌类药物致结肠黑变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浙江医学,2009,31(7):1032-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