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病人在单肺通气中的麻醉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95.42 KB
- 文档页数:2
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为了保持病人在手术期间生命体征稳定,增加病人配合手术操作,同时取得镇痛效果,往往需根据病人机体情况和手术方案,选用合理麻醉药物介入。
病人麻醉处理过程中,麻醉药给药途径主要有雾化吸入、静脉滴注和肌内注射三种类型。
近几年来外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手术的种类和数量急剧上升,超过四分之一的手术患者需要使用全身麻醉方案来治疗。
全身麻醉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麻醉方式。
用药后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暂时性的抑制,让病人神志消失、肌肉放松,在实现反射抑制效果,与上述特征相一致的麻醉方式,被界定为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除了需做好麻醉药物和麻醉操作等方面质量控制工作外,也需要采用系统护理配合,让病人在麻醉下更安全,耐受度更有效,及时与麻醉医师共同做好病人麻醉操作,同时,减少麻醉过程中各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强麻醉效果。
1 护理配合1.1麻醉前的护理1.1.1 心理护理在术前24h,开展访视工作,对于病人及家属可能产生的忧虑,恐惧心理、抑郁心理得到了及时疏导和干预,做好手术操作和麻醉操作说明,协助病人情绪稳定,提高了病人手术及麻醉依从性。
术前经心理护理,能让病人得到麻醉,甚至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心率及其他关键生命体征均保持平稳,在减轻术后疼痛方面亦具有重要价值。
告诉病人在麻醉前需要禁食12h,禁饮4h。
要求病人术前清除义齿等装饰物,协助病人换洗无菌衣物,男性患者也需洗脸。
另外对所有病人都要进行口腔清洁、消毒及饮食指导,以保证其顺利进食和休息,防止因食物刺激引起恶心呕吐而加重病情。
吸烟患者需要在围手术期甚至康复的全过程中戒烟,避免了由于病人本身不良生活习惯导致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方面。
1.1.2手术室环境准备手术间的温湿度要事先调整,气温一般维持在22°C~25°C之间,相对湿度为40%~50%。
手术过程中由于人体组织器官处于不同程度的代谢活动和生理机能紊乱,所以必须随时了解环境条件及各部位的温度情况。
单肺通气的选择与麻醉管理单肺通气是一种特殊的肺通气方法,通常在胸外科手术、心脏手术、肺癌切除或肺移植等手术中使用。
单肺通气可通过使一个肺受到通气而另一个肺则不受气体流动的控制,以提供充足的可视及操作场。
然而,单肺通气需要麻醉医师采用适当的麻醉管理策略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单肺通气的选择单肺通气可改善可视场,因为手术部位通常与一个肺更为相关。
例如,在肺癌切除手术中,必须切除整个肿瘤及患侧肺叶,另一侧肺则应仍可通气。
选择单肺通气有两种方法:分流通气和封闭通气。
分流通气是使气体流入患侧肺,但也会流入健侧肺部分;而封闭通气则是使一肺完全阻塞,使患者只能靠另一肺呼吸。
麻醉管理单肺通气需要引导和控制气道通畅,以最小化呼吸运动对手术中的动员和手术区域的干扰。
因此,在单肺通气期间应用的麻醉管理策略应专注于维持气道状况稳定、呼吸充分、心率正常和血压稳定。
预先准备对单肺通气需要进行适当的前哨准备,麻醉医师应准确估算手术的时间,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和用药程序,并明确患者特殊病史或药物对其身体的影响。
气道管理对于单肺通气期间气道管理的优化,应采用稳定可靠的方法来确保气道的通畅,包括使用相对较小的气管插管、使用气管导管保护支气管、使用胸腔镜或纤维支气管镜、使用低压通气等。
呼吸治疗麻醉医师应注意呼吸保护和充分通气。
在单肺通气时,患者只有单侧肺部分接受通气,因此应确保该侧肺部得到充分通气,并保护对侧肺部免受过度充气或压迫。
心血管管理单肺通气会导致氧合不足,因此需要补充氧气。
但是,麻醉医师应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以防止在单侧通气时发生低血氧血症或心动过缓等心血管并发症。
在单肺通气时,肺容积受限,可能会导致肺内分流增加或肺动脉高压。
总之,单肺通气是一种特殊的肺通气方法,可以为手术提供更好的可视场,同时,正确的麻醉管理对于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麻醉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管理策略,以确保在单肺通气期间保证气道畅通、呼吸充分、心率正常和血压稳定。
单肺通气的麻醉管理要点
以下是 8 条关于单肺通气的麻醉管理要点:
1. 嘿,你知道单肺通气时要注意监测啊!就像你开车要时刻注意路况一样。
比如说在手术中,我们得时刻盯着病人的各项指标,血氧饱和度啊之类的,这可不能马虎!要是不注意,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啊!
2. 哎呀呀,保证呼吸道通畅那可是超级重要的呀!这就好比是河道不能堵塞一样。
你想想,如果呼吸道不通畅,病人得多难受啊,那可不行!所以我们得精心维护。
3. 单肺通气时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可得好好调整呢!这就像给花浇水,太多或太少都不行。
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找到了合适的那个点,才能让病人舒舒服服的。
4. 哇塞,别忘了对肺进行适当的膨肺啊!这就好像给气球打气,得掌握好那个度。
不然过度了或者不足,都是会出问题的呀!
5. 嘿,调节吸入氧浓度也很关键哦!这就像做菜放盐,少了没味道,多了又太咸。
合适的氧浓度能让病人更好地恢复呢。
6. 单肺通气时得注意气道压力呀!这就跟拔河一样,力气使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
得小心翼翼地控制住,可不能让它出乱子。
7. 哇哦,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呢!它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一个零件出问题可能就全盘皆输啦。
咱得时刻留意着,不能让循环出问题。
8. 单肺通气后记得要好好管理术后恢复啊!这就像是跑完一场长跑,终点不是结束,后续的照顾也很重要呀。
只有这样,病人才能真正地好起来呀!
结论:单肺通气的麻醉管理要点真的好多呀,每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都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保障病人的安全和恢复效果啊!。
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享受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对护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在做手术时全身麻醉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
现如今全身麻醉已经成为手术室中最常见的麻醉方式之一,但是大部分人都不太清楚全身麻醉在护理方面有着很独特的配合和讲究。
因此,我们今天一起对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进行深入探讨。
一、什么是全身麻醉全身麻醉通俗来讲就是麻醉药通过病人自身的呼吸作用被吸入或者直接将其注射病人体内发生作用。
药物进入病人体内后,首先在病人的机体中会产生中枢系统被抑制的现象,然后随之会出现意识消失和知觉、反应活动也变得减慢的现象。
全身麻醉主要包括三个内容,患者意识的丧失、无疼痛感以及肌肉变得松弛。
这三个内容的共同完成需要全麻药、镇痛药以及有极化肌松药或者无极化肌松药的共同作用。
通常使用的全麻药主要分为静脉全麻和吸入全麻两种,患者使用的镇痛药大多都是吗啡、芬太尼等。
在采用全麻药的时候还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呼吸功能以及患者呼吸道目前的情况,假如患者目前患有呼吸道疾病时需要先对患者进行医治,并且在手术前用药时注意请勿患者进食。
二、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对于全身麻醉,通常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全身麻醉的诱导期、全身麻醉的维持期和全身麻醉的清醒期。
由于所处时期的不同所以护理操作以及注意事项也各不相同,分期护理则尤其需要我们的注意。
1.全身麻醉的诱导期护理(1)全身麻醉的诱导时期主要包括各种药的使用以及各种气管插管的接入。
因此首先需要麻醉前做好准备工作,将麻醉所需要的基本药物以及吸痰管都准备好,并连接吸引器。
在创建好静脉通道后,将患者进行固定并帮助医师进行麻醉诱导操作,在插管注入麻醉的诱导剂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先增加输液的速度,促进药物更快进入患者体内循环。
在进行麻醉诱导后,由于患者体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所以需要及时的补充患者体内的液体。
(2)在进行麻醉诱导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患者会出现起初暂时性的意识丧失,随后肌肉松弛最后失去防御状态的情况,所以为了防止患者突然出现从床上坠落的情况就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固定并且扶着患者。
全麻病人在单肺通气中的麻醉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全麻病人在单肺通气中的麻醉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实施单肺通气全麻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麻醉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麻醉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麻醉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3.3%,对照组为7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实施单肺通气全麻的患者采取优质麻醉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全麻病人;单肺通气;麻醉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1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23-02单肺通气麻醉属于现阶段胸外科手术中比较常用的麻醉技术,它不仅仅可以用于在湿肺患者、支气管胸膜瘘患者、大咯血患者以及胸腔镜检查患者中,还被应用在食道癌根治手术中、肺叶切除手术、支气管灌洗手术与肺大泡切除手术中等,从而减轻患者的开胸侧肺损伤,最大限度避免两肺之间的交叉感染[1].通常情况下都是借助双腔支气管插管或者是支气管阻塞器来进行支气管阻塞的[2].为了探讨全麻病人在单肺通气中的麻醉护理效果,本文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实施单肺通气全麻的患者60例,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自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实施单肺通气全麻的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划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 年龄17-79岁,平均年龄为(43.5±3.4)岁,手术过程中实施左侧插管的患者有19例,实施右侧插管的患者有11例;从患者疾病来看,患有食道癌的患者有6例,患有气胸的患者有7例,患有肺大疱的患者有7例,患有肺癌的患者有10例;对照组30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18-80岁,平均(44.6±2.7)岁,手术过程中实施左侧插管的患者有18例,实施右侧插管的患者有12例;从患者疾病来看,患有食道癌的患者有7例,患有气胸的患者有8例,患有肺大疱的患者有4例,患有肺癌的患者有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方面、年龄方面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对患者实施病情观察以及饮食护理干预等,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所示:1.2.1对患者实施麻醉前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优质护理干预在麻醉之前, 护理人员应积极改善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由于患者吸烟之后会引起血红蛋白转变成碳酸血红蛋白,从而使患者的血氧能力不断降低,因此护理人员应告知长期吸烟的患者及早戒烟.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抗生素控制肺部炎症的基础上,要做好患者的呼吸锻炼,不断增强患者的肺活量以及咳痰能力.此外,护理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失衡,将患者的血压情况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适当应用强心药物,保护患者心脏.1.2.2对患者实施麻醉前的评估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做好麻醉前访视工作,严格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实施充分评估.具体的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肥胖情况、身高体重、药物使用情况以及麻醉药物接触史等.患者的健康史:是否有口腔疾患以及气管偏曲情况等,是否有义齿或者是牙齿松动情况等,心肺功能以及凝血时间是否存在异常等. 患者的心理状况: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麻醉手术的认知程度、患者家属能否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情感支持以及患者对于麻醉的害怕程度等.在对患者实施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科学方法实施健康指导与护理干预.1.2.3对患者实施麻醉中体位的护理干预麻醉中的体位对于患者的肺血流以及肺通气情况有着一定影响.当麻醉过程中,患者体位发生变动,护理人员需要立即详细检查患者单肺通气的实际有效性情况.一般情况下,胸科手术90度侧卧体位的患者在固定之后,有可能还会出现导管错误,这时护理人员要再次实施双腔管定位处理,从而维持有效的双肺隔离.1.2.4对患者实施麻醉中的呼吸监测在单肺通气过程中大约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主要原因是患者双肺通气的血流比例出现失衡,其影响因素还包括体位因素、全身麻醉因素以及患者低氧性肺血管的收缩因素等.因此,在对患者实施左肺通气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导管的具体进入深度,防止插入过深而挡住患者左上肺支气管的开口,在实施右肺通气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把支气管的侧孔准确对准其开口.此外,护理人员应在不影响到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对患者实施间断通气,缩短患者的单肺通气时间. 1.3观察指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3].1.4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8.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研究;在计数资料方面采用χ2进行检验;而计量资料利用(X±s)来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两组护理满意度的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3.3%,对照组为7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3讨论从专业化角度出发,胸手术对于患者的肺功能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对于麻醉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不仅要保证患者手术一侧的肺组织塌陷度满意,从而有助于手术视野的充分暴露,而且还要避免癌性液体倒灌入患者的健侧肺中[4].双腔支气管插管并采用单肺通气是胸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麻醉方法,然而通常情况下,双腔支气管的导管要比一般单腔气管的导管要粗,从而导致插管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正确选择导管类型以及麻醉诱导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5].现阶段,随着现代化护理的进步发展,对于手术室的麻醉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一定的单纯性技术操作方法,还要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在对实施单肺通气全麻患者采用优质麻醉护理的过程中,应完善呼吸监测系统,特殊情况下还需要实施有创动脉压的密切监测,防止血压下降,提升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中,经麻醉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3.3%,对照组为73.3%,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实施单肺通气全麻的患者采取优质麻醉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马伟华.老年性肺部肿瘤患者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的麻醉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6):44-45. [2]江涛,洪莲,符玲等.老年性肺部肿瘤患者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的麻醉护理心得[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2):3510-3512. [3]陈端宜,黄焕森,王玫等.支气管阻塞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麻醉的护理配合[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192-193. [4]陈姝妤.单肺通气麻醉的护理[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3):[ 252-254.5]日沙来提??依不拉衣木,唐静.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29):79-80.。
三、工作职责1、麻醉专科护士是在麻醉科主任领导下,医院护理部指导下进行各项工作。
2、认真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3、协助麻醉医师进行临床麻醉、疼痛诊疗、ICU等工作。
4、承担麻醉科日常事务性工作,包括麻醉准备室、仪器室、资料室工作。
四、工作细则1、术前协助麻醉医师了解病员病情、思想及饮食情况,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
2、根据麻醉方案或医嘱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包括麻醉前器械、麻醉用药、急救用药的准备与管理。
3、病人入室后核对姓名及术前用药执行情况。
4、麻醉期间,准备麻醉及急救药品,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5、配合麻醉医师进行各种麻醉操作,协助摆放病员体位,进行药品核对及材料准备。
6、配合麻醉医师进行术中的各种有创和无创监测。
麻醉护士不得从事浅静脉穿刺以外的其它有创操作。
7、麻醉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向麻醉医师报告,认真做好各种监测及记录工作,包括心电、呼吸、脉氧监测、麻醉记录单的书写及各种检验标本的采集。
8、严格执行麻醉医师的医嘱,认真查对,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麻醉护理工作。
9、在危及病员生命紧急情况时,如呼吸心跳骤停病人,麻醉护士应立即开展CPR,实施建立人工通气(如气管插管)和胸外心脏按压,并掌握心肺脑复苏的首选用药,准确、及时、认真地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
10、术毕协助麻醉医师护送病人到恢复室、普通病房或重症监测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认真做好病人交接班工作。
11、根据医嘱进行麻醉手术后随访和术后镇痛随访。
12、做好麻醉科各种药品(包括毒麻药品)、一次性消耗品、器械的请领、发放、维护与保管工作,以及麻醉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
13、进行麻醉病例的登记、统计及麻醉科收费工作。
14、参加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指导护校学生工作。
麻醉复苏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1、评估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末梢循环情况。
二、护理措施1、备齐用物(包括病床单位及急救用物),准备迎接患者。
2、妥善安置患者,与麻醉师详细交接班(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意识、生命体征、麻醉手术方式、术中情况、特殊用药的护理注意事项等)。
3、取适当体位。
全麻未醒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4、立即予以氧气吸入3-4升/分或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5、连接多功能监护仪,顺序为SP02、BP、ECG、CVP。
6、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包括神志、瞳孔、呼吸、SP02、心率、血压、尿量、引流液量及疼痛程度等),每5-15分钟记录一次生命体征直至麻醉清醒。
7、有人工气道者按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执行,并及时评估气管插管拔除的指征。
8、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道问题,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和深呼吸。
9、密切观察全麻术后并发症,如低血压、高血压、呼吸道梗阻、低氧血症等。
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10、复苏早期注意约束患者,防止意外拔管。
11、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科室的制度,消除紧张情绪。
2、指导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
四、注意事项1、复苏早期注意约束患者,防止意外拔管。
2、及时评价拔气管插管指征,及时拔管。
3、注意保暖。
4、注意呼吸道的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全麻病人在单肺通气中的麻醉护理
发表时间:2016-02-25T16:31:40.513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作者:李秀茹1刘红2刘勇3高琳4
[导读] 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手术室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单肺通气麻醉属于现阶段胸外科手术中比较常用的麻醉技术,它不仅仅可以用于在湿肺患者。
李秀茹1刘红2刘勇3高琳41.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手术室河北青县062650;2.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北青县062650;3.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北青县062650;4.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手术室河北青县062650
【摘要】目的探讨全麻病人在单肺通气中的麻醉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实施单肺通气全麻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麻醉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麻醉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麻醉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3.3%,对照组为7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实施单肺通气全麻的患者采取优质麻醉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全麻病人; 单肺通气; 麻醉护理; 效果【中图分类号】R1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23-02
单肺通气麻醉属于现阶段胸外科手术中比较常用的麻醉技术,它不仅仅可以用于在湿肺患者、支气管胸膜瘘患者、大咯血患者以及胸腔镜检查患者中,还被应用在食道癌根治手术中、肺叶切除手术、支气管灌洗手术与肺大泡切除手术中等,从而减轻患者的开胸侧肺损伤,最大限度避免两肺之间的交叉感染[1].通常情况下都是借助双腔支气管插管或者是支气管阻塞器来进行支气管阻塞的[2].为了探讨全麻病人在单肺通气中的麻醉护理效果,本文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实施单肺通气全麻的患者60例,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自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实施单肺通气全麻的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划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 年龄17-79岁,平均年龄为(43.5±3.4)岁,手术过程中实施左侧插管的患者有19例,实施右侧插管的患者有11例;从患者疾病来看,患有食道癌的患者有6例,患有气胸的患者有7例,患有肺大疱的患者有7例,患有肺癌的患者有10例;对照组30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18-80岁,平均(44.6±2.7)岁,手术过程中实施左侧插管的患者有18例,实施右侧插管的患者有12例;从患者疾病来看,患有食道癌的患者有7例,患有气胸的患者有8例,患有肺大疱的患者有4例,患有肺癌的患者有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方面、年龄方面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对患者实施病情观察以及饮食护理干预等,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1.2.1对患者实施麻醉前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优质护理干预在麻醉之前, 护理人员应积极改善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由于患者吸烟之后会引起血红蛋白转变成碳酸血红蛋白,从而使患者的血氧能力不断降低,因此护理人员应告知长期吸烟的患者及早戒烟.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抗生素控制肺部炎症的基础上,要做好患者的呼吸锻炼,不断增强患者的肺活量以及咳痰能力.此外,护理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失衡,将患者的血压情况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适当应用强心药物,保护患者心脏.1.2.2对患者实施麻醉前的评估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做好麻醉前访视工作,严格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实施充分评估.具体的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肥胖情况、身高体重、药物使用情况以及麻醉药物接触史等.患者的健康史:是否有口腔疾患以及气管偏曲情况等,是否有义齿或者是牙齿松动情况等,心肺功能以及凝血时间是否存在异常等. 患者的心理状况: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麻醉手术的认知程度、患者家属能否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情感支持以及患者对于麻醉的害怕程度等.在对患者实施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科学方法实施健康指导与护理干预.1.2.3对患者实施麻醉中体位的护理干预麻醉中的体位对于患者的肺血流以及肺通气情况有着一定影响.当麻醉过程中,患者体位发生变动,护理人员需要立即详细检查患者单肺通气的实际有效性情况.一般情况下,胸科手术90度侧卧体位的患者在固定之后,有可能还会出现导管错误,这时护理人员要再次实施双腔管定位处理,从而维持有效的双肺隔离.
1.2.4对患者实施麻醉中的呼吸监测在单肺通气过程中大约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主要原因是患者双肺通气的血流比例出现失衡,其影响因素还包括体位因素、全身麻醉因素以及患者低氧性肺血管的收缩因素等.因此,在对患者实施左肺通气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导管的具体进入深度,防止插入过深而挡住患者左上肺支气管的开口,在实施右肺通气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把支气管的侧孔准确对准其开口.此外,护理人员应在不影响到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对患者实施间断通气,缩短患者的单肺通气时间. 1.3观察指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3].1.4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8.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研究;在计数资料方面采用χ2进行检验;而计量资料利用(X±s)来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两组护理满意度的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3.3%,对照组为7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3讨论
从专业化角度出发,胸手术对于患者的肺功能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对于麻醉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不仅要保证患者手术一侧的肺组织塌陷度满意,从而有助于手术视野的充分暴露,而且还要避免癌性液体倒灌入患者的健侧肺中[4].双腔支气管插管并采用单肺通气是胸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麻醉方法,然而通常情况下,双腔支气管的导管要比一般单腔气管的导管要粗,从而导致插管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正确选择导管类型以及麻醉诱导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5].现阶段,随着现代化护理的进步发展,对于手术室的麻醉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一定的单纯性技术操作方法,还要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在对实施单肺通气全麻患者采用优质麻醉护理的过
程中,应完善呼吸监测系统,特殊情况下还需要实施有创动脉压的密切监测,防止血压下降,提升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中,经麻醉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3.3%,对照组为73.3%,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实施单肺通气全麻的患者采取优质麻醉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 马伟华.老年性肺部肿瘤患者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的麻醉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6):44-45. [2] 江涛,洪莲,符玲等.老年性肺部肿瘤患者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的麻醉护理心得[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2):3510-3512. [3] 陈端宜,黄焕森,王玫等.支气管阻塞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麻醉的护理配合[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192-193. [4] 陈姝妤.单肺通气麻醉的护理[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3):[ 252-254.5] 日沙来提??依不拉衣木,唐静.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29):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