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二次寄生虫形态学质评
- 格式:pdf
- 大小:500.42 KB
- 文档页数:3
2019年临检组室间质评总结2019年临检专业组共参加室间质评项目为:2019年临检组参加室间质评使用仪器试剂分别为:全血细胞计数与网织红细胞计数: Sysmex XN-2800及相关配套试剂;凝血试验与D二聚体与FDP:积水CP-3000及太阳公司血凝试剂,D二聚体与FDP采用积水原装试剂;尿液化学分析:AVE-752及爱威公司尿液干化试纸条;血气分析:RAPIDPoint500及西门子配套血气试剂;红细胞沉降率:赛科希德SD-100以上均使用卫生部与四川省临检中心统一发放得室间质评物。
2019年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项目统计如下:血细胞分析:参评项目WBC、RBC、HCT、Hb、HCT、MCV、MCH、MCHC共8个项目,卫生部与四川省室间质评合格率均为100%,第一次卫生部、四川省室间质评中RBC、HGB虽然通过,但回报结果都偏高,呈偏态分布,也使得相应得计算值MCH、MCHC也有相应得偏态分布。
第二次回报结果中,卫生部室间质评得RBC、HB偏高,相应得MCH、MCHC也偏高,四川省室间质评回报结果中,HCT偏低,相应得MCV偏低,MCHC偏高,查找原因:质控品在相应效期,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质控品操作说明进行操作,当日室内质控在控,所有试剂均足量且在有效期内,根据今年两次质评测定结果,RBC、HB、HCT均偏高,判定为系统误差,分析原因为仪器近期未进行校准维护,联系工程师进行维护校准。
整改措施: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校准,坚持每日清洗保养,坚持每日室内质控,保证仪器运行得稳定性,重复性,结果得可靠性。
2019年网织红细胞计数室间质评项目统计如下: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评项目为网织红细胞计数,卫生部室间质评合格率为100%,结果呈正态分布,回报结果满意。
2019年凝血试验室间质评项目统计如下:2019年D二聚体与FDP室间质评项目统计如下:凝血试验:参评项目为PT、INR、ATTT、TT共4个项目,卫生部与四川省质评回报成绩合格率为100%,但其中卫生部第一次回报结果中201911号,201914号,201915号PT偏低,1-5号ARTT偏高,卫生部第二次回报结果中1-5号TT偏低。
参加全区形态学室间质评总结发表时间:2013-05-27T09:20:50.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5期供稿作者:陆超华[导读] 形态学检验不同于一般的临床检验,它不能依赖仪器的检测,主要依靠显微镜用肉眼观察来判断陆超华(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537300)【中图分类号】R329.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373-02 形态学检验不同于一般的临床检验,它不能依赖仪器的检测,主要依靠显微镜用肉眼观察来判断,因此,要求检验人员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
参加形态学室间质评,主要目的是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逐步提高形态学检查水平。
笔者对本科2010年至2012年参加广西区室间质评作了回顾,现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广西临验中心发放的光盘,每幅图注明标本来源,染色方法及相关结果的选项代码。
1.2方法:根据图形要求,对图中箭头所指细胞或物质进行判断,结果以相应名称编码表示,以网上形式回报质评结果,待室间质评结果回报后,对错报结果进行总结。
2.结果3年中进行了6次,共80幅彩图的质评,共收到80幅彩图的反馈结果,各年份的符合率、错报率见表。
80例回报结果中,回报正确71例,错报9例,符合率88.75%,错报率11.25%,其中骨髓细胞学错报1例,寄生虫4例,尿沉渣形态学4例,现将错报原因分析如下。
2.1细胞学报错1例2.1.1参考答案为原单核细胞,我室报早幼粒细胞。
原单核细胞胞核折叠,扭曲,核染色质纤细疏松,呈细丝网状,核仁大而清楚,胞质丰富,呈灰蓝色,不透明,毛玻璃样。
原因在于对原单核细胞概念认识模糊,加上该细胞核偏边,圆形,而没有注意核染质就成错报。
2.2寄生虫错报4例2.2.1参考答案疟原虫滋养体,我室报疟原虫环状体。
图片指示为间日疟原虫滋养体,其胞质增多有空泡,胞核增大但仍为一个,被寄生的红细胞体积胀大,颜色变浅,出现了薛氏点和疟色素,而环状体胞质少,胞核呈点状。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5年寄生虫形态学检查室间质量评价注:若看不清结构,可以适当放大图片比例进行观察。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6年寄生虫形态学检查室间质量评价注:若看不清结构,可以适当放大图片比例进行观察。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7年寄生虫形态学检查室间质量评价注:若看不清结构,可以适当放大图片比例进行观察。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8年寄生虫形态学检查室间质量评价注:若看不清结构,可以适当放大图片比例进行观察。
序号图片说明2018401 请报告图片中箭头所指对象的名称2018402 请报告图片中箭头所指对象(大小约为4~7μm ×2~4μm)的名称2018403 请报告图片中箭头所指对象(大小约为240μm ×5μm)的名称2018404 请报告图片中箭头所指对象(大小约为50μm×20μm)的名称2018405 请报告图片中箭头所指对象(大小约为30μm×12μm)的名称2018406 请报告图片中箭头所指对象(直径约为10μm ~30μm)的名称2018407 请报告图片中箭头所指对象(大小约为70μm ×40μm)的名称2018408 请报告图片中箭头所指对象(大小约为50μm ~60μm)的名称2018409 请报告图片中箭头所指对象(大小约为60μm×44μm)的名称2018410 请报告图片中箭头所指对象的名称(大小约为140μm×80μm)2018411 请报告图片中箭头所指对象的名称(90μm×70μm)2018412 请报告图片中箭头所指对象(大小约为10~25mm ×3~5mm)的名称2018413 请报告图片中箭头所指对象的名称2018414 请报告图片中箭头所指对象(大小约为30mm~50mm)的名称2018415 请报告图片中箭头所指对象(大小约为7.5~12mm×4~6mm)的名称。
寄生虫检查技术总结一.名词解释(总论里旳)1.寄生: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一放受益,一放受害并为收益旳生物提供营养和居住场合,这种生活关系叫寄生。
2.寄生虫与宿主?:在寄生关系中,收益旳一方,即营寄生生活旳低等生物称为寄生虫,受害旳一方,指被寄生虫寄生旳人或动物称为宿主。
3.寄生虫旳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毕一代生长、发育、繁殖和宿主转换旳全过程及其所需旳外界环境条件。
4.异位寄生:指寄生虫在常用寄生部位以外旳器官或组织内寄生,引起异位损害。
5.转续宿主:滞育状态旳寄生虫幼虫旳非正常宿主。
(寄生虫不能发育为成虫)。
6.感染期:寄生虫生活史过程中,某一阶段对人体具有感染性,这一特定阶段称为感染间断或感染期。
7.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旳临床症状和体征体现,但是在粪便里可以查到虫卵,且可以传播病原体。
8.世代交替:有些寄生虫要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交替进行完毕一代旳发育。
9.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人体寄生虫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自然地传播,二.填空题1.共生分为:片利共生、互利共生和寄生2.寄生虫生物学分类:医学蠕虫、医学原虫和医学节肢动物3.寄生虫旳类型;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和体内寄生4..宿主旳类型;终宿主(如蛔虫)、中间宿主(幼虫寄生)、保虫宿主(成虫寄生)、转续宿主5.寄生虫旳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世代交替。
6.寄生虫对宿主旳致病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与免疫损伤。
7.寄生虫流行旳基本环节: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传染途径(经口、皮肤感染,经媒介昆虫传染,接触,胎盘、输血感染)易动人群三.消化道寄生虫(一)线虫——蛔虫1.蛔虫是人体肠道内寄生最大,最常用旳线虫。
2.形态:成虫称粉红色,死后称灰白色,口孔位于虫体顶端,外围有三个呈“品”字形排列旳唇瓣。
雌虫长20~35cm,生殖器官为双管型,尾端尖直,雄虫较短,15~31cm,生殖器为单管型,尾端向腹面卷曲,有可伸缩旳象牙状旳交合刺一对。
临检组室间质评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对检验科参加室间质评的全过程,包括室间质评计划的制定、质评项目的确定、质控标本的接收、分发、检测、结果报送、结果回报后质评结果的分析以及不合格项的处理等进行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2.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全血细胞计数、形态学检查、凝血项目(PT、INR、APTT、FIB)、尿液干化学分析(尿蛋白、葡萄糖、酮体、隐血、白细胞酯酶、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比重、PH)等检验项目。
3.职责3.1检验科主任负责质评计划的制定和质评项目的确定。
3.2临检组组长负责组织本专业组质评标本的分发、检测、结果报送和质评报告总结。
3.3质量负责人监督本专业组质评过程。
3.4 技术负责人负责各专业组室间质量评价管理。
4.工作程序4.1 检验科主任根据各专业组工作情况制定评价计划,确定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临检组参加湖南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项目有:全血细胞计数(WBC、RBC、HGB、HCT、PLT、MCV、MCH、MCHC)每年2次,形态学检查每年2次;凝血项目(PT、INR、APTT、FIB、TT)每年2次;尿液干化学分析(尿蛋白、葡萄糖、酮体、隐血、白细胞酯酶、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比重、PH)每年2次,粪便隐血试验每年2次。
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质评项目有全血细胞计数(WBC、RBC、HGB、HCT、PLT、MCV、MCH、MCHC)每年2次;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每年3次;寄生虫形态学检查每年1次,尿沉渣形态学检查每年1次;网织红细胞计数每年1次;凝血项目(PT、INR、APTT、FIB、TT)每年2次;尿液干化学分析(尿蛋白、葡萄糖、酮体、隐血、白细胞酯酶、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比重、PH)每年2次。
4.2 临检组组长,根据制定的室间质评项目,查看本组每次室间质评活动时间,指定人员负责接收质控标本,检查标本,检查其是否有逸漏或破损标本重号等情况。
如果标本有问题将填写表格后通过传真或邮件发送至室间质评室,不符样本及时与临检中心联系。
1.消化道(肠道)寄生虫:约30种蛔虫、蛲虫、钩虫、姜片虫、带绦虫、阿米巴等。
其他腔道寄生虫:约10余种胆道(肝吸虫)生殖泌尿(阴道毛滴虫)血管内寄生虫:约5种血吸虫、管圆线虫等。
组织内寄生虫:约20种脑(管圆线虫)肺(肺吸虫)皮肤(疥螨)肌肉(猪囊虫)细胞内寄生虫:约7种疟原虫、弓形虫、杜氏利士曼原虫、旋毛虫体表寄生虫/传病媒介:约60种虱、蚊、蝇、蚤、蜱、革螨等。
注意多组织、多器官、多部位寄生问题2.医学蠕虫学:蛔虫、钩虫、鞭虫、蛲虫、丝虫、旋毛虫、肝吸虫、血吸虫、肺吸虫、姜片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包生绦虫医学原虫学:阿米巴、弓形虫、杜氏利士曼原虫、疟原虫、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医学节肢动物:蚊、蝇及其他医学节肢动物。
3.钩虫:导致贫血和异嗜症可以经胎盘感染。
4.蛲虫:这是在课堂上学到的唯一的一种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而且是发达国家偏多的虫子。
与其特殊的肛---手---口传播方式有关。
幼儿园是蛲虫病的重灾区5.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
6.旋毛虫:典型临床表现发热、浮肿、肌肉酸痛。
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
7.血吸虫:雌雄合抱。
感染阶段是尾蚴,生活在水中,通过皮肤钻入感染人。
需要中间宿主(钉螺),消灭钉螺是预防血吸虫的重要措施。
危害严重,尾蚴钻进人体后为了能够到达肠系膜,四处游走,造成严重后果(比如脑和肺),代谢物质的沉积也会危害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8.带绦虫:(猪带2-4 米,牛带4-8 米)大量吸收人体营养。
误食囊尾蚴(米猪肉)导致消化不良。
误食虫卵(不熟的猪肉或牛肉制品,导致肌肉的疼痛(囊尾蚴)。
9.刚地弓形虫机会致病性寄生虫.可通过胎盘屏障,对孕妇危害大10.杜氏利什曼原虫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等。
皮肤型黑热病:皮肤损伤除少数为褪色型外,多数为结节型。
结节呈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或呈暗色丘疹状,常见于面部及颈部,在结节内可查到无鞭毛体。
我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人体寄生虫病是人体寄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相应症状与体征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
寄生虫病是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WHO报道,2010年全球有2.19亿疟疾临床病例,66万人死于疟疾。
非洲儿童每年平均罹患疟疾 1.6-5.4次,儿童期死亡者中有1/5由疟疾所致,每30s就有一名儿童因疟疾而死亡。
作为仅次于疟疾危害的血吸虫病,流行于全球78个发展中国家,感染者2.4亿。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在发达国家成人中感染率为2%,儿童感染率为6-8%,为美国最严重的人体肠道寄生虫病。
长期以来,在我国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重点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4年完成的全国第二次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表明,蠕虫总感染率比1988-1992年首次调查下降了38.05%,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下降最为明显达到63.65%,感染人数减少了四亿人。
但是,部分省、自治区食源性寄生虫病呈迅速上升趋势。
根据2004年全国调查结果推算,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人数约为1.29亿;华支睾吸虫(即肝吸虫)感染人数约为1249万;带绦虫感染人数约为55万人;包虫病患者约为38万人。
另外,包虫病、黑热病在新疆、甘肃、四川的部分地区流行仍较为严重;一些地区囊虫病(猪囊尾蚴病)、肺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的血清学阳性率也比较高。
受重点寄生虫病威胁的人群主要是妇女和儿童,病人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目前,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态势是:一、土源性线虫感染人数显著减少我国目前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比1990年调查结果下降63.65%。
全国土源性线虫的推算总感染人数比1990年的感染人数(5.36亿人)减少了4.07亿人。
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2021年第一次广西临床形态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cf32c88d-6ea2-11ec-8980-7cb59b590d7d2021年第一次广西临床形态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小结2022年度,广西临床形态学实验室进行两次实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每次以CD-ROM的形式分布多种血细胞形态、寄生虫形态学和尿沉渣形态。
这是我中心首次对临床实验室形态学进行实验室间质量评估。
目的是通过测试了解、教育、培训和完善评估体系(包括组织、难度、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
形态学实验室的实验室间质量评估只是反馈,而不是评估。
为了提高形态学实验室质量评估的质量,欢迎所有参与实验室提出更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室间质评共发放20个形态学图片,包括骨髓、外周血、脑脊液、尿沉渣、粪沉渣等。
全区共有98家实验室参加,87家实验室回报结果,现将20个批号的图片及其参考答案做描述说明。
1.20220101:参考答案是细胞有丝分裂期。
实验室返回的准确率为94.3%,主要用于研究核分裂的识别。
一些实验室报告了淋巴细胞分裂阶段,这也被认为是正确的。
错误的答案是: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鸡腿,巨(中性粒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
该细胞是未成熟红细胞的有丝分裂。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的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包括染色体和纺锤体丝。
2、20210102:参考答案为原红细胞。
实验室回报正确率为30%。
错误答案有: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或早幼红细胞。
该细胞椭圆形,边缘有瘤状突起。
胞核稍偏于一侧,核染色质呈紫红色颗粒状,可见核仁。
胞质少,呈深蓝色且不透明,胞质无颗粒,在核周(左侧)形成淡染区(胞质特征可排除原粒细胞)。
3.20220103:参考答案是成骨细胞。
实验室报告的准确率为70.1%。
错误的答案是:浆细胞、海蓝色细胞、高切细胞、高雪细胞、骨髓瘤细胞、组织细胞等。
成骨细胞有一个直径为20~40um的大细胞体,细胞体边缘呈模糊的云状,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一侧,有1到2个核仁组成一个粗大的网络;细胞质丰富,浅蓝色,轻度染色区域远离核,核呈椭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