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例4
- 格式:doc
- 大小:389.46 KB
- 文档页数:2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3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第1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教材第69页例1)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2.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填空。
73=( )+394=( )+9054=50+( )68-8=( )49=( )+( )82=( )+( )2.任意说一个两位数,再说出这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学习新课1.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课件出示教材第69页例1情境图)(1)师:你们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学生汇报)信息: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
(2)师:还剩多少本故事书?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派代表发言)求还剩多少本故事书,就是用35本减去借出的2本,用减法计算,列式为35-2。
教师板书:35-2(3)探究35-2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摆小棒算一算,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通过摆小棒计算的。
计算方法:先摆3捆和5根小棒表示35根小棒,从35根小棒里面去掉2根,也就是从5根里面去掉2根小棒,还剩3根小棒,和3捆合起来是33根小棒,所以35-2=33。
教师引导:计算35-2,可以把35分成30和5,先用5-2=3,再用30+3=33。
板书:(4)师:想一想,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减一数,再把所得的结果与整十数相加。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1设计说明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再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对多数学生来说不算困难,他们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迁移来突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根据这一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在教学时,把教材中的情境图进行了创编,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能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做好铺垫。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中感知算理。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生评价中提出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开展性评价。
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算理,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来理解,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探究新知。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计数器学生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学过程复习准备(课件出示复习题)1.口算下面各题。
73+2 95+3 67+4 88+5 76+20 59+10 48+30 34+10(1)指名口算,并说明算法。
生: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
(2)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生: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或整十数。
2.把上面的算式“改加为减〞并出示:73-2 95-3 67-4 88-5 76-20 59-10 48-30 34-10 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生:都是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或整十数。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既稳固了前面学习的重点内容,又自然而然地通过“改加换减〞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形式上和算理上进行了巧妙的铺垫,为知识的迁移做好了准备。
学习新知1.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1)班的“小小图书角〞正式开业了,同学们借书的积极性非常高,我们也去看一看吧。
第7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4,教材52-55页。
教学目标:1.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 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意识、应用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学习和探索中体会环保的重要意义,并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本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借一顶十”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口算卡。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促进迁移多媒体出示练习题:18-9= 11-8= 45-40= 78-5= 3+9=12-8= 12-9= 15+40= 12+40= 28-6=15-7= 28+30= 14-6= 76-6= 12-7=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全班订正答案,教师对计算方法进行总结。
2.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谈话: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二年级比三年级少来了多少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这是少多少的问题,要用减法计算,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解决问题,教师适时板书24-8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教学“24-8”(1)自主迁移,独立计算24-8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再请小棒帮帮忙。
学生尝试独立探究,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谈话: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吗?小组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谈话: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预设:算法一:先拆开1捆小棒变成10根,与4根合起来是14根,用14根减8根剩6根,再把6根与1捆合起来是16根。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问题导入图书室。
(1)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2)还剩多少本动漫书?
过程讲解
1.观图,读题,获取信息
已知条件所求问题
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
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
还剩多少本动漫书?
2.理解题意并列式
求故事书和动漫书分别剩多少本,就是从故事书和动漫书中分别去掉借出的书的数量,用减法计算,分别列式为35-2和35-20。
3.探究35-2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借助计数器计算。
所以35-2=33。
方法二利用拆分法计算。
把35拆分成30和5,先算5-2=3,再算30+3=33。
4.探究35-20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借助计数器计算。
所以35-20=15。
方法二利用拆分法计算。
把35拆分成30和5,先算30-20=10,再算10+5=15。
5.正确解答
(1)35-2=33(本)
口答:还剩33本故事书。
(2)35-20=15(本)
口答:还剩15本动漫书。
归纳总结
1.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先用个位上的数减去一位数,再与整十数相加。
2.两位数减整十数,先用整十数减去整十数,再和一位数相加。
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第1课时认识人民币(1)一、填一填。
1、人民币的单位有()、()、()。
2、单位是元的人民币分别有1元、()元、()元、20元、()元、()元。
3、单位是角的人民币分别有()角、()角、()角。
4、最大面值的人民币是(),最小面值的人民币是()。
5、1元 =()角,1角 =()分。
二、直接写出得数。
40+7= 13-7= 7+6= 58-50=12-6= 16-8= 15-7= 14-9=9+5= 8+4= 7+60= 65-5=三、填“元”“角”“分”。
1、一块橡皮的价格是8()。
2、一本《新华字典》的价格是9()。
3、一个书包的价格是85()。
4、一本“练习本”的价格是5()。
5、一本“数学课本”的价格是4()5()。
四、解决问题。
1、食堂吃了8袋大米,还剩9袋。
原来一共有多少袋?2、鸡有15只,鸭有9只。
鸭比鸡少多少只?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2)一、填一填。
1、12比7多();5比8少()。
2、5元一张的人民币,可以换()张1元的。
3、50元一张的人民币,可以换()张5元的。
二、直接写出得数。
11-3= 64-60= 8+9= 74-4=47-7= 12-5= 13-8= 30+6=8+30= 80+4= 14-9= 17-8=三、在○里填“>”、“<”或“=”。
5角○5分 2角○20分 5元○70角3元○30角 1元○100分 40角○3元四、填一填。
1元=()角 40角=()元1元2角=()角 24角=()元()角 76角=()元()角45.00元=()元 4.50元=()元()角4.05元=()元()分五、解决问题。
1、小林家养了15只兔和9只羊。
(1)兔比羊多几只?(2)羊比兔少几只?2、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第3课时简单的计算(1)一、直接写出得数。
12-8= 6+8= 18-9= 14-10=7+9= 73-70= 50+7= 7+5=11-7= 40+9= 14+5= 16-6=二、填一填。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教学目的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和迁移类推的能力.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自制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唐老鸭博士(电脑演示).唐老鸭博士自我介绍:我是唐老鸭博士,你们看,这里是数学王国,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数学王国呢?但是要打开这扇门,需要一把金钥匙,只要你们能闯过三关,就能得到这把金钥匙.怎么样,小朋友们,有信心闯过三关吗?那就开始吧!2.复习铺垫.(进入第一关.)(1)54=50+()68=8+()小结:这两道题都是把一个两位数分成了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2)30+(7-2)=70-40+5=要求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唐老鸭):真不错,你们这么快就闯过了第一关,继续努力吧!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进入第二关.)1.揭示课题.(1)板书:36+2和36+20,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并算出结果.(2)师:以上两道题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现在,老师把这两道题改一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改了什么?(把加号改为减号)(3)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36-2和36-20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被减数都是36,不同的是第一道题减数是2,第2道题减数是20.)(4)师:这两道题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谁来给今天要学的内容起一个题目.(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2.教学36-2.(1)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1234&&&①同桌两人一边商量一边摆,并说一说先摆多少根小棒,接下来怎么做,最后还有多少根小棒.②学生讨论后回答(电脑演示摆小棒的过程):是从3捆里去掉2根,还是从6根里去掉2根?为什么?③学生独立摆小棒,要求一边说一边摆.(2)如果不摆小棒,怎样想36-2得多少呢?①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边看边口述计算方法.②让学生口述计算方法.③师小结这道题的计算方法.(把36分成30和6,先算6-2=4,再算30+4=34.)④学生互相说.(3)练一练:(说出计算过程.)28 - 6 =__ 66 - 5 =__/\ ↑ /\20 □─┘□□□3.教学36-20=.(1)让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①想一想:这回摆小棒的方法跟刚才一样吗?②让学生到讲台上摆一摆,说一说,提问:为什么不从6根里拿走2根呢?(因为要减2个十而不是2个一.)(2)不摆小棒,怎样想36-20=?①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6页,填上方框里的数,并同桌讨论: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②指名说说这道题的计算方法.(3)练一练:48 - 30 =__ 77 -50 =__/\ ↑ /\40 □│□□└────┘□4.比较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先把36分成30和6;不同点:减2,要从个位数里减;减20,要从十位数里减.)(唐老鸭):你们真了不起,第二关也顺利通过了,就剩下最后一关了,加油呀!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进入第三关.)1.教科书第57页做一做第1题.①出示图(1)45-()=()问:括号里填多少?为什么?(因为去掉的是3个一),45-3等于多少?(说出计算方法.)②出示图(2).(方法同上.)<<<1234&&&2.下面我们进行一次开火车比赛,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火车就开得快.①54 - 2 =__ ②54 -20 =__/\ ↑ /\50 □─┘□□□直接说得数③76-60=____ ④88-5=____⑤47-6=____3.第57页做一做第2、3题.(做在书上,集体订正.)4.判断对错.(错误的要改正.)小朋友们,下面老师带你们去动物学校看一看,动物学校里有小羊、小猫、小猴、小狗.它们每个都做了一道题.小朋友们,你们也当一回小老师,看看它们都做对了吗?56-3=53 99-80=1947-2=27 86-50=30你们说它们中间谁最聪明,学得好!我们就向他们学习,做题时要细心.5.开锁游戏(电脑演示).这里有5把钥匙,每把钥匙都能打开一把锁,只要你细心计算,就能成功.试试看.6.翻板游戏.20+11=64-3=76-40=25+2=38-7=87-40=45+3=81-50=17+40=你们看,这里有9块板,可以拼成一幅非常漂亮的图画,你们想拼出这幅画吗?只要你做对每块板后面的每一道题,就能把这幅图拼出来,怎么样,有信心吗?开始吧!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把这幅画拼出来了,漂亮吗?大家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天安门前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你看,他们多高兴呀!你们想带红领巾吗?只要你们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就能带上红领巾,最后老师祝你们早日带上红领巾.四、课堂小结,完善新知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五、发展性训练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你能自己编一道两位数减整十数吗?试试看.谁还能编一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77-5、68-7)当出现33-6时,问:你能很快说出得多少吗?小结:当个位够减时,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不退位减(板书:不退位),当个位不够减时,就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退位减.你们回去可以想一想33-6怎样算?<<<1234&&&六、闯过三关,进入数学王国(课件演示.)同学们,你们看,数学王国里多有意思呀,我们以后在这里还能学到很多知识,你们愿意学吗?教学设计说明进行创新意识的教育,首先应善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接触和掌握的知识、学习方法都比较少,在每节课上逐渐引导和培养他们学习的技能是相当重要的.本节课的内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在全课设计中注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力图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复习过程中,从知识和思路上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铺垫,特别选择36+2和36+20,为学习36-2和36-20时的迁移打下了基础.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还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主动获取新知,在分组摆小棒的过程中,老师提出2个问题,为什么从6根里拿出2根?为什么从3捆里拿出2捆?突破教学难点,最后通过对比36-2和36-20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让学生自己总结口算方法,并让学生明确记忆的重点.同时强化了对新知的理解和巩固.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为保证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最好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cai课件的作用,使整堂课的教学贯穿在美妙的图画、动听的音乐、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中.巩固练习更是设计了多个游戏,从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节约教学时间,保证学生最佳学习状态的目的.<<<1234&&&。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6.3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6.3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法和减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算盘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引导发现: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帮助学生发现计算方法中的规律。
4.实践操作: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1课时练习十四1.计算。
30+20= 90-40= 10+60= 20+50=10+40= 60-60= 80+20= 70-20=2.果园里有苹果树20棵,梨树30棵,一共有多少棵树?3.小红折了60只纸鹤,送给小朋友40只,还剩多少只?1.50 50 70 70 50 0 100 502.20+30=50(棵)3.60-40=20(只)第2课时练习十四1.30 +=+=-=-=2. 4+5= 6+3=40+50= 60+30=9-5= 8-2=90-50= 80-20=3.先算出加法算式的得数,再写出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
40+30=60+20=50+10=20+40=1.30+20=50 20+30=50 50-20=30 50-30=202. 9 90 9 90 4 40 6 603.先算出加法算式的得数,再写出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
40+30=70 60+20=8070-40=30 80-60=2070-30=40 80-20=6050+10=60 20+40=6060-50=10 60-20=4060-10=50 60-40=20第3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1.64+20= 73+4= 6+31= 58+20=85+3= 20+67= 45+30= 4+72=2.小猫吃了2条鱼,还剩下33条,原来一共有多少条?3.同学们植树,上午植了30棵,下午植了26棵,一共植了多少棵?1.84 77 37 78 88 87 75 762.2+33=35(条)3.30+26=56(棵)第4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进位加)1.7+26= 6+44= 6+35= 58+9=8+73= 25+7= 45+8= 9+72=2.操场上有36名同学在做操,还有6名同学在观看,操场上一共有多少名同学?3.班级图书角原有52本书,又新买了8本,现在有多少本书?1.33 50 41 67 81 32 53 812.36+6=42(名)3.52+8=60(本)第5课时练习十五1.5连续加5,写出每次加得的和。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2页信息窗4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52-53页的两个红点及自主练习1-9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实际问题。
2.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探索,交流算法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的过程,体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算法的多样化,合理地进行算法优化,进一步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和合作意识。
3.能运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退1当10”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每人3捆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找信息师:在绿色行动中,有的同学去捡废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的同学,为让更多的小朋友参与绿色行动,他们以“绿色家园”为主题举办了一次图画展,吸引不少同学来观看。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课本52页情境图)师: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一年级展出9幅画,二年级展出30幅画,三年级展出38幅画。
二年级来了8人,三年级来了24人。
2.提出问题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用完整的语言叙述一下。
预设:生1 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展出多少幅画?生2二年级比三年级少来了多少人?(师适时板书这两个问题)……如果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直接解决。
二、你说我讲。
1.解决52页的第一个红点:整十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
(1)分析问题师: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展出多少幅画?要基督教这个问题,需要用到耐心数学信息?(二年级展出了多少幅,一年级展出了多少幅)怎样列式?(30-9)为什么这样列式?(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要用减法计算)(2)探究算法。
第七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教学内容】教材第69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难点】渗透在计算中要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填空。
73=()+394=()+9054=50+()68-8=()49=()+()82=()+()2.任意说一个两位数,再说出这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课件演示,老师描述。
两位小朋友正在统计图书室的各种图书。
让学生说说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
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课件出示两个问题。
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还剩多少本动漫书?课件画面显示并同时出现声音。
(2)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问题。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还剩多少本故事书,就是用35本减去借出的2本,就可以求出还剩多少本。
用减法计算,列式是35-2)板书: 35-2(要解决第二个问题,还剩多少本动漫书,就是用35本减去借出的20本,就可以求出还剩多少本动漫书。
也用减法计算,列式是35-20)板书: 35-20(3)探究算法。
老师提问:同学们会计算上面的题吗?大家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老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
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通过摆小棒,计算上面两道题的。
(先摆3捆和5根小棒表示35根小棒,从35根小棒里面去掉2根,也就是从5根里面去掉2根小棒,还剩3根小棒,和3捆合起来是3捆3根,是33根)(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我发现计算35-2,可以把35分成30和5,先用5-2=3,再用30+3=33)老师板书:5-2=3 30+3=33(我是这样摆小棒的,先摆上3捆和5根小棒表示35根,减去20就是从小棒里面拿走2捆表示减20,3捆小棒拿走2捆还剩1捆小棒,与5根合并是15根小棒)(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我发现35-20,就是把35分成30和5,先用30-20=10,再用10+5=15)老师板书:30-20=10 10+5=15(4)比较两道题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