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退位)
- 格式:ppt
- 大小:4.21 MB
- 文档页数:30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1设计说明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再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对多数学生来说不算困难,他们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迁移来突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根据这一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在教学时,把教材中的情境图进行了创编,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能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做好铺垫。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中感知算理。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生评价中提出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开展性评价。
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算理,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来理解,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探究新知。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计数器学生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学过程复习准备(课件出示复习题)1.口算下面各题。
73+2 95+3 67+4 88+5 76+20 59+10 48+30 34+10(1)指名口算,并说明算法。
生: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
(2)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生: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或整十数。
2.把上面的算式“改加为减〞并出示:73-2 95-3 67-4 88-5 76-20 59-10 48-30 34-10 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生:都是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或整十数。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既稳固了前面学习的重点内容,又自然而然地通过“改加换减〞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形式上和算理上进行了巧妙的铺垫,为知识的迁移做好了准备。
学习新知1.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1)班的“小小图书角〞正式开业了,同学们借书的积极性非常高,我们也去看一看吧。
可爱的小蜜蜂想要考考同学们。
请你读一读。
谁来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应该怎样填呢?预设1:我用方块图来解释。
这是90个小方块,90-9,个位0-9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10个一减9个一等于1个一,和前面的8个十合起来是81,第一条横线上填81。
预设2:我想接着他的图继续来算。
81继续减9,个位1-9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10个一减9个一等于1个一,和前面的7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72,第二条横线上填72。
预设3:我来接着算。
72继续减9,个位2-9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10个一减9个一等于1个一,和前面的6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63,第三条横线上填63。
同学们说得很好,后面的题也像这样,大家可以先在头脑中想象方块图的样子,再计算。
这是我们刚才计算的从90连续减9的这些算式,请你们再认真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我是横着看每一个算式的。
90-9=81,81-9=72,72-9=63,就像这样观察,我发现差十位上的数比被减数十位上的数小k你观察得真仔细,那少的1哪去了?预设:我来告诉你吧,请大家注意看这些算式的个位,0-9、1-9、2-9一直到7-9,个位都不够减,就要从十位退一当十,少的1都借给个位了。
如果是从70连续减7,你还能算一算吗?请同学们在学习单上自己试一试。
(二)圈一圈下面的答案中哪个是正确的?请同学们圈一圈,圈出正确的答案。
预设1:我来说说第一题,63-8,个位3-8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一,结果应该是五十多,我觉得圈65的同学肯定是忘记退位了。
预设2:第二题85-6,个位5-6不够减,结果应该是七十多,圈25的同学,我想他应该是把十位的8减个位的6了,他的数位对错了,应该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预设3:第三题94-9,个位不够减,结果应该是八十多,圈4的同学肯定也犯了和前一道题相同的错误,用十位的9减个位的9了,所以圈错了。
预设4:第四题47-5,它是一道不退位减法,个位7-5够减,结果还应该是四十多,不应该退位,圈32的同学肯定是退位了。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
点)
1:先摆3捆6根表示有36根,6根比8根少,不能用6减8.打开1捆和6根合起来,是16根.从16根里面去掉8根,还剩8根再和另外2捆合并是28根.
2:从6根单根的里面不够拿8根,就打开1捆从里面拿8根,还剩2根.再和2捆还有6根小棒合起来是28根小棒.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
标)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
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减法.计算时,我们要先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十位上拿出一个十,用这个10减去减数,最后与两位数合起来,得出最后的结果.
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课堂反思。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通用6篇)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篇1教学内容:(P68面例2,练习十二第5、6、8题)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件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
教学准备:将例题制成的,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13-7 15-6 17-878-8 45-30 97-72、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1、谈话引入师:上面2排算式分别是什么样的减法算式?(第一排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第二排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算式。
)师: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板书课题:三、自主探索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课件出示:第67面例1中的玩具货架图。
师:在例1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课件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课件出示例2玩具图下面两个小朋友和他们的对话。
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钱,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才够,右边的小朋友在想怎么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钱?)师:你知道这样列式计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算式:36-8=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57-3等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师: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拨计数器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口算。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一些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和类比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把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口算。
35+3=46+2=42+5=25+4=35+30=46+20=42+50=25+40=2.对比:(1)你能说说35+3和35+30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吗?(2)想一想,为什么35+3这个3要加在个位上,而35+30这个4要加在十位上?(体会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二、探究新知。
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1)创设情境:班级图书角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
师:谁来说一说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出示问题: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请同学们试着列出算式:35-2。
(2)尝试解决。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如果口算不出来,可以用计数器来帮忙。
(3)汇报交流。
预设:①用计数器算。
指生当小老师来拨计数器计算,教师问题引领:35怎么拨?35—2从哪减呢?(要从个位上去减。
)为什么这个2要从个位上去减呢?(2表示2个一,也就是先算5-2=3,30+3=33。
)请大家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②把刚才拨珠的过程用算式来表示。
35-2=33,先用5-2=3,再用30+3=33。
请小朋友们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说一说怎么算35减2的。
孩子们,看你们多棒呀,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算式转化成了一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这些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来解答。
(4)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算理和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意识、应用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绿色家园图画展的情境,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理解“比一个数多(少)几”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板贴、小棒。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谈话:孩子们,今年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人类敲响了保护家园的警钟。
请看屏幕,这是咱们校园的宣传栏,大家已经行动起来了,举行了绿色家园图画展。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先出示5条数学信息:一年级展出9幅画;二年级展出30幅画;三年级展出38幅画;二年级来了8人;三年级来了24人。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谈话: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预设:(1)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展出多少幅画?(2)三年级比二年级多展出多少幅画?(3)三年级比一年级多展出多少幅画?(4)二年级比三年级少来了多少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合并问题(少多少人或多多少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解决问题,教师适时板书30-9、38-30、38-9、24-8,并追问: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就要用减法。
谈话:孩子们,像38-30这样的两位数减整十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得多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幅)【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绿色家园图画展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环保教育。
直接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学习,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并通过追问为什么用减法,深化其对比多少问题的理解,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第1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
知识解析知识点一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问题导入食堂里原来有38棵白菜,吃掉了3棵,还剩下多少棵白菜?方法讲解求还剩下多少棵白菜,要用减法计算,列式是38-3。
这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题。
口算时,先使个位上的数相减,即8-3=5,再把5和30合在一起,30+5=35。
答案38- 3-35(棵)温馨提示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时,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一位数减一位数,得数再与整十数合起来。
典例剖析[例1] 29-6=解析计算29-6时,要把29分成20和9。
先算9-6=3,再算20+3=23。
答案23点拨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时,一定要注意用相同的数位的数去减。
[变式训练1]看图列式解答。
答案29-6=23(个)点拨观察线段图,我们可以看出,一共有梨29个,梨比苹果多6个,也就是说梨的个数减6就等于苹果的个数,所以要求苹果的个数,要用减法计算。
知识点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问题导入方法讲解求还剩下多少棵花没有浇,要用减法计算,列式是86-60,两位数减整十数,只算几个十减几个十就行了。
80减去60得20,20与个位上的6合起来是26。
答案86-60=26(棵)温馨提示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时,要用相同数位的数去减,也就是几个十减去几个十,剩下的整十数再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就可以了。
典例剖析[例2]解析根据题意,求还有几个没来,用减法计算,列式是37-10。
计算37-10时,把37分成30和7,先算30-10=20,再算20+7=27。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建议本节内容可用6课时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应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突出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
本教材内容既是20以内减法和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特别是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它在整个100以内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原有知识,另一方面也要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做好准备,如在“36-8”的教学中既要注意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迁移,又要为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退位”做好准备。
突出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一是教师要有整体把握和处理教材内容的意识,从备课到组织教学过程都注意突出所教内容的前后联系;二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过去所掌握的计算方法解决本节计算问题,让学生感受本节内容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掌握计算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特点,教学时应避免教师过多的讲解,尽量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去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具体来讲,由于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整十数可直接利用过去已掌握的方法进行计算,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因此让学生自主探索即可掌握其计算方法。
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要相对难一些,可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合作探讨,互相启发等途径去发现和总结其计算方法。
3.重视学具拼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特别是其中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探索比多、比少数学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学时要重视学具拼摆。
让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去发现两位数减一位数当个位上不够减时,怎样去用十位上的“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以此让学生根据摆小棒的动作表象去获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引导学生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数学问题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过程一方面发现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数学问题的具体方法,另一方面又从中发现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也就是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多几的规律,从而加深学生对比多、比少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培养他们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信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下面是我对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第6章的第3节,即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减法。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的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整十数退位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的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小明有23个苹果,他吃掉了5个,还剩几个?”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演示:我使用黑板和粉笔,通过步骤化的演示,向学生讲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的运算方法。
3. 例题讲解:我选取了几个典型的例题,如32减5、45减9等,引导学生跟随我的思路,一起解决这些问题。
4. 随堂练习:我在课堂上设置了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实时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32 5 2745 9 36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的运算过程。
七、作业设计23 5、35 9、46 92. 请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用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的方法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数学是一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相关推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2,练习十二第5、6、8题。
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重点难点: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情景图的课件。
2、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口算。
(电脑出示。
学生开火车练)11—3= 13—8= 17—9= 14—5=15—7= 12—3= 16—8= 13—7=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来做几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8—6= 87—3= 96—6=师谈话:把它们改为38—9=、87—8=、96—8=,你会算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发现两位数个位上的数都比减数小,如果直接减,够不够减?(不够减)那这三道题怎么计算呢?(退位),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2。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列出减法算式。
课件演示:玩具商店的玩具货架画面。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等问题。
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屏幕上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生:图上告诉我们两辆玩具汽车的价格是15元和36元。
课件继续演示:两个小朋友进行对话。
左边的小朋友在问:“我只有8元,想买一辆赛车玩具,还要攒多少元?”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和想什么?生: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钱?右边的小朋友在想怎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元钱?师: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为什么这样列?生答师板书36—8=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1)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生:35—2、76—4等算式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够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退位)学习内容课本第68页例2,“做一做”第1题,第6970页练习十二第58题。
学习目标会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退位)。
课文讲解例2,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这既是本节学习内容的重点,同时也是孩子学习的难点。
利用例1的情景图所提供的一个条件和一个小朋友已有的钱数提出一个问题,并从问题中引出36-8的减法算式。
得出算式以后,又通过另一个小朋友提出“怎么算呢”的疑问引出摆小棒的方法。
摆小棒时,一个小朋友提出“6减8不够减怎么办”的问题,这个问题既反映了退位减法的难点和关键,同时也表达了孩子的认知冲突,它可以起到启发孩子主动探索解决问题途径的作用。
右边小朋友的摆法和想的过程非常重要,反映了退位减法的实质,为孩子发现和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供了依据。
辅导精要打开课本第67页,让孩子说玩具汽车的价钱。
一辆矫车玩具的价钱是15元,一辆赛车玩具的价钱是35元。
教师说:有一个小朋友对赛车玩具产生了兴趣,请看第68页例2。
让孩子读题:我只有8元,想买一辆35元的赛车玩具,还要再攒多少元?根据昨天之所学,孩子很容易列出算式:36-8。
教师追问:与昨天的算式比,这道题应该“怎么算呢”?可以让孩子再看例1,35-2直接从个位上5减2,由此推断36-8也应该从个位上6减8。
有的孩子可能认为“6减8不够减怎么办”,也有的孩子可能把减数倒过来变成8-6。
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引起孩子的认知冲突,指导孩子学习充分利用这种矛盾,以此激发孩子主动探索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心理需要。
引导孩子摆小棒解决眼前的问题。
36-8要从单根里面拿走8根,这是不可能的;还剩下2根,更是不可能的。
所以,得打开其中一捆。
⑴把10根与6根合并,再拿走8根,小棒剩下28根;⑵直接从10根里面拿走8根,剩下2根与6根合并,小棒也是剩下28根。
⑶如果您的孩子算8-6,可引导他从8根拿走6根,也要从36根里面拿走6根;8根还要再拿走2根,所以打开一捆,从10根里面拿走2根;小棒同样剩下28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