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遗传规律专题练习2014
- 格式:doc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21
高三生物遗传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去雄后自然授粉④去雄后人工授粉⑤授粉后套袋隔离⑥授粉后自然发育A.①④⑤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⑤⑥【答案】A【解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在进行杂交时,需要对雌蕊在开花前去雄,然后人工授粉,授粉后套袋隔离,故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基因型为的生物,如果A-b交换值为m,则该生物自交后代中显性纯合体出现的概率为A. B.C. D.【答案】A【解析】依题意可知,A与b连锁、a与B连锁。
若A-b交换值为m,则该生物产生的重组型配子AB与ab各占1/2m,所以该生物自交后代中显性纯合体(AABB)出现的概率为1/2m×1/2m =1/4m2,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3.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A.F2的表现型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基因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比为1∶1【答案】B【解析】F2表现型的比例为3:1是性状分离比,不是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说明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为1:1,因而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正确;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只能体现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错误;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是性状分离比,说明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要求考生识记测交的概念,掌握测交的意义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高三生物遗传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果蝇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在下列哪组杂交后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A.白眼♀果蝇×白眼♂果蝇B.杂合红眼♀果蝇×红眼♂果蝇C.白眼♀果蝇×红眼♂果蝇D.杂合红眼♀果蝇×白眼♂果蝇【答案】C【解析】X a X a(白雌)×X a Y(白雄)→X a X a(白雌)、X a Y(白雄),所以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A错误;X A X a(杂合红雌)×X A Y(红雄)→X A X A(红雌)、X A X a(红雌)、X A Y (红雄)、X a Y(白雄),所以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B错误;X a X a(白雌)×X A Y (红雄)→X A X a(红雌)、X a Y(白雄),所以可以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C正确;X A X a(杂合红雌)×X a Y(白雄)→X A X a(红雌)、X a X a(白雌)、X A Y(红雄)、X a Y(白雄),因此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及分离定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014•北京石景山一模,3)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C.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D.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答案】D【解析】根据甲与非凸耳杂交后得到的F1自交,F2代出现两种性状,凸耳和非凸耳之比为15∶1,可以推知,凸耳性状是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正确;由于甲×非凸耳得到的F2代凸耳∶非凸耳=15∶1,说明非凸耳是双隐性状,甲是双显性状的纯合子,乙×非凸耳得到的F2代凸耳∶非凸耳=3∶1,说明乙是单显性状的纯合子,故甲与乙杂交得到的F2代个体中一定有显性基因,即一定是凸耳;由于丙×非凸耳得到的F2代凸耳∶非凸耳=3∶1,故丙也为单显性状的纯合子,因此乙×丙杂交得到的F1为双杂合子,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15∶1,C正确,D错误。
高三生物第一章遗传的基本规律同步练习测试题(带答案)学习生物相对来说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以下是第一章遗传的基本规律同步练习测试题,请大家练习。
(上海卷)14.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 3 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 D、d 代表基因。
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
此操作模拟了①等位基因的分离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两个装置中含有等量的 D 和 d 棋子,代表等位基因分离,雌雄个体各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从两个装置中各随机取一枚棋子合在一起表示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本实验不能说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故选A。
(上海卷)25.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
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 150g 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 190g 的果实所占比例为A.3 / 64B.5 / 64C.12 / 64D.15 / 64【答案】D【解析】由于隐性纯合子(aabbcc)和显性纯合子(AABBCC)果实重量分别为 150g 和270g.,则每个显性基因的增重为(270150)/ 6=20(g),AaBbCc 果实重量为 210,自交后代中重量 190 克的果实其基因型中只有两个显性基因、四个隐性基因,即 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六种,所占比例依次为 1/64、1/64、1/64、464、464、4/64、。
故为15/64,选D。
(上海卷)27.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
图 9 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①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②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③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④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F1 中绿色自交,后代有绿色和黄色比 2:1,可知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且绿色纯合致死,故①正确②错误;F1后代非条纹与条纹为 3:1,且四种性状比为 6:3:2:1,符合自由组合,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题目解析版)1.玉米的某一性状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一对基因B和b控制,杂合子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
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B.亲本可均为突变型C.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11∶5D.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会发生改变解析:选CA.亲本到F1,没有基因的淘汰,所以B和b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A对。
B.杂合子Bb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则亲本有可能均为Bb(突变型),B对。
C.F1中的杂合子Bb自交后代为BB:Bb:bb=1:2:1,如果B为显性突变基因,则后代中的显性性状占:1/4+1/2×87.5%=11/16,则野生型占5/11,C对D.若亲本都是Bb,自交到F1,再自由交配到F2,BB、Bb、bb比例均为1:2:1,前后代基因型频率和表现型都不变,D错。
2.已知小麦的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感病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用纯合的高秆抗病植株与矮秆感病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选择F2中的矮秆抗病个体相互交配,F3矮秆抗病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2 B.3/5 C.5/6 D.1/8解析:选A假设高杆为A,矮杆为a,抗病为B,感病为b,则F2中的矮杆抗病为aaBB:aaBb=1:2,产生的配子aB、ab分别占2/3 和1/3,则相互交配后,用棋盘法可算出F3矮杆抗病基因型aaBB和aaBb都占4/9,所以稳定遗传(即纯合体)占1/2。
3.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
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A.1/3 B.1/4 C.1/8 D.1/9解析:选D基因A1、A2的表达产物N1、N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1N1、N1N2、N2N2,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N1N1占1/3×1/3=1/9。
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高三生物遗传规律练习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原因是A.原核生物无核物质 B.原核生物无遗传物质C.原核生物无完善的细胞器 D.原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生殖2.一只黑色(A)雌兔与一只白色(a)雄兔交配后产了一窝黑兔,决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此窝中的一只黑色雌兔与白色雄兔交配,其子代会最可能会出现A .6黑和1白 B.6白和1黑 C.只有黑色 D.4白和4黑3.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体,要使其后代中出现的纯合子占总数的95%以上时,至少要自交几代后能达到目的A.3 B.4 C.5 D.6 4.将某植物的显性类型进行自花授粉,从概率上对其后代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后代可能没有性状分离,全为显性类型②后代可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③后代可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④后代可能没有性状分离,全为隐性类型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红马杂交,生出了20匹红马和22匹黑马,你认为亲本这两种马的基因型特点是A.黑马为显性纯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 B.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C.黑马为隐性纯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 D.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6.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
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
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
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 aaBB、Aabb D.aaBb、Aabb 7.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
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遗传的基因(A和a, 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并且可以累加。
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以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A.3种,3:1 B.3种,1:2:1 C.9种,9:3:3 D.9种,1:4:6:4:18.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专题6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命题剖析考向扫描1通过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图像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以及对细胞图像的鉴别,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2以选择题形式结合染色体、DNA变化曲线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3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的联系,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命题动向近几年高考题考查该知识点,大多是利用曲线、图表或生物遗传的内容作载体来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或特点,预计这种形式仍会继续,并着重考查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知识与基因重组、染色体数目变异的联系,题型以选择题为主1.(2012年江苏生物,8,2分)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减数分裂图像识别。
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复制后的染色体上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
此图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两极染色体数相等,且每一极中的染色体中不含染色单体,故B错。
复制后的染色体不会再进行复制,故C、D错。
图中每一极染色体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故A说法正确。
答案:A。
抓住细胞分裂后期图像的特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每极染色体中含染色单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中不含染色单体。
2.(2011年山东理综卷)基因型为AaX B 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基因型为AaX B Y的小鼠产生AA的异常配子,其原因可能如下图:①②所以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也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高三生物遗传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人体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I-1的基因型为X aB X ab或X aB X aBB.II-3的基因型可能为X Ab X aBC.IV-1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1或I-2D.若II-1的基因型为X AB X aB,与II-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图中Ⅰ-1、Ⅰ-2有病,其女儿Ⅱ-3正常,说明双亲各含有一种显性基因,Ⅰ-2的基因型为X Ab Y,则Ⅰ-1的基因型为X aB X ab或X aB X aB,故A正确;Ⅱ-3的基因型一定为X Ab X aB,故B错误;Ⅳ-1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Ⅲ-3,Ⅲ-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Ⅱ-3,Ⅱ-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1和Ⅰ-2,故C错误;若Ⅱ-1的基因型为X AB X aB,与Ⅱ-2(X aB Y、X ab Y或X Ab Y)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蜜蜂的雄蜂是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蜜蜂的体色褐色相对的体色将是于黑色为显性,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雌蜂杂交,则F1A.全部是褐色B.雌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C.褐色:黑色=3:1D.雌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答案】D【解析】设褐色和黑色分别由基因A、a控制,则亲代雄蜂的基因型为A,产生含A基因的精子,中的雄蜂是由蜂王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亲代雌蜂的基因型为aa,产生含a基因的卵细胞,F1所以全部是黑色(基因型为a),含有黑色基因(a)的卵细胞和含有褐色基因(A)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雌蜂所以雌蜂都是褐色。
高三生物遗传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
下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答案】D【解析】略2.用基因型为AabbCcdd与AaBbCcDD的亲本小麦进行杂交,所有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遗传定律,则F1A.8和27B.4和9C.8和18D.16和36【答案】C【解析】基因型为AabbCcdd与AaBbCcDD的亲本小麦进行杂交,分别对每一对等位基因进行研究,Aa×Aa后代表现型有2种,bb×Bb后代表现型有2种,Cc×Cc后代表现型有2种,dd×DD后代表现型有1种,因此后代的表现型有2×2×2×1=8(种);Aa×Aa后代基因型有3种,bb×Bb后代基因型有2种,Cc×Cc后代基因型有3种,dd×DD后代基因型有1种,故后代基因型种类有3×2×3×1=18(种)。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3.将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比例应为( )A.1/8B.1/16C.1/32D.1/64【答案】D【解析】AABBCCDd的个体比例=1/2×1/4×1/4×1/2=1/64,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第七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2013·某某质检Ⅰ)在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解析孟德尔提出遗传规律和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项正确。
答案 C2.(2013·某某五校联考)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
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A.①B.②C.③D.④解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其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答案 A3.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A—a、B—b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
假设在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9种基因型B.乙图和丙图所示个体分别自交,它们的后代均出现3种基因型C.甲图与乙图所示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8种基因型D.只有甲图所示个体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选项A,甲图所示个体能产生AB、Ab、aB、ab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自交会产生9种基因型的后代。
选项B,乙图所示个体只能产生AB、ab两种配子,自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有AABB、AaBb、aabb三种,丙图所示个体只能产生Ab、aB两种配子,自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有AAbb、AaBb、aaBB三种。
选项C,甲图与乙图所示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7种基因型。
高三生物遗传规律专题练习一、基本概念1.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杂交时,须在花蕾期人工去雄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2.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总结出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以下说法中属于假说的是①F1代全部显现高茎②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③F2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 ④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⑤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A.①③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3.下面是科学家探明基因的历程,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A.①假说一演绎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C.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一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4.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只能适用于下列哪些生物①噬菌体②乳酸菌③酵母菌④蓝藻⑤蘑菇A.①②B.③⑤C.②③D.①③5.下列各项有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A.四分体B.一个双链DNA分子C.染色体组D.非同源染色体6.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 B.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难以确定 D.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体7.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恰当的是A.鉴定一匹白色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B.区分狗的长毛与短毛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C.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D.检验杂种灰兔F1的基因型用杂交8.下面哪种方法不适合验证杂合子的基因型A.自交B.测交C.杂交 D.花粉鉴定法9.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下列杂交结果中能判断出显隐性关系的是A.具有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B.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亲本性状C.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D.具有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许多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10.对于孟德尔所做黄圆与绿皱豌豆的杂交试验,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A.F1产生配子时,每对基因都要彼此分离B.F1产生的雌配子有YR、Yr、yR、yr,并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接近于1∶1∶1:1C.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相同D.F1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可以有16种11.玉米籽粒黄色对五色显性。
现用五色玉米为母本,去雄后授以黄色玉米花粉,若母本植株所结籽粒中出现五色籽粒,原因可能是:①父本是杂合子②外来花粉授粉③多倍体不育④未受精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12.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有一色盲的孩子,其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XXY,这是由于双亲之一在形成配子时出现了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此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父方减I中 B.母方减I中 C.父方减II中 D.母方减II中13.决定毛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BB和Bb的猫分别为黄、黑和虎斑色。
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了三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A. 雌雄各半B. 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C. 全为雄猫或三雄一雌D. 全为雌猫或全为雄猫14.偏头痛是一种遗传病,若父母均患偏头痛,则子女患病的可能性为75%;若父母有一方患病,则子女患病的可能性为50%。
据此推断偏头痛是A.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C.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D.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15.小麦的红粒、白粒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芒、无芒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有一株“红粒有芒”小麦,经自花授粉后获得320颗种子(F1),播种后,若其中有60颗发育成红粒无芒植株,并有X颗发育为白粒无芒植株、Y颗发育为有芒植株(X、Y均不为零),以理论推算,F1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应有A.20株B.60株C.80株D.180株16.一雄蜂和一雌蜂交配后产生的F1中,雄蜂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aBb×Ab B.AaBb×Ab C.AAbb×aB D.AaBb×ab 17.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
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B..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18.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
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能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19.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右上图所示。
若统计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发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则该病的致病基因A.位于Ⅰ片段上,为隐性基因B.位于Ⅰ片段上,为显性基因C.位于Ⅱ片段上,为显性基因D.位于Ⅲ片段上,为隐性基因20.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叙述错误是A.正常情况下甲图生物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B.乙图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果他们生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D.丁图细胞表示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21.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
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
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康贝尔鸭♀×金定鸭♂金定鸭♀×康贝尔鸭♂第1组的F1自交第2组的F1自交第2组的F1♀×康贝尔鸭♂后代所产蛋(颜色及数目)青色(枚)26178 7628 2940 2730 1754 白色(枚)109 58 1050 918 1648请回答问题:(1)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色是显性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现象,比例都接近。
(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该杂交称为,用于检验。
(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鸭群混有杂合子。
(5)运用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定律。
22.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
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生物小组某同学获得了某一品系水稻的种子,为了较快地鉴定出这种水稻的基因型,他们将种子播种,开花后收集大量成熟花粉。
将多数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碘液,盖上盖玻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呈蓝紫色和呈红褐色的花粉粒。
下图表示在同一载玻片上随机所得的四个视野中花粉粒的分布状况。
黑色圆点表示蓝紫色花粉粒,白色圆点表示红褐色花粉粒。
(1)统计上述4个视野中的两种花粉粒数目,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2)在右方的直角坐标内绘制表示粳性和糯性花粉粒的数量关系图(直方图)。
(3)根据统计结果,这一水稻品系中两种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________,由此可知该品系水稻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___________。
(4)如果将此水稻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所得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植株能否产生可育后代?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写配子(与减数分裂的关系)1.有一植物只有在显性基因A 和B 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
已知一株开紫花的植物自交,后代开紫花的植株180棵,开白花的植株142棵,那么在此自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组合方式有多少种A.2种B.4种C.8种D.16种2.红眼(R )雌果蝇和白眼(r )雄果蝇交配,F 1代全是红眼,自交所得的F 2代中红眼雌果蝇121头,红眼雄果蝇60头,白眼雌果蝇0头,白眼雄果蝇59头,则F 2代卵细胞中具有R 和r 及精子中具有R 和r 的比例为A.卵细胞:R:r=1:1 精子:R:r= 3:1B.卵细胞:R:r= 3:1 精子:R:r= 3:1C.卵细胞:R:r=1:1 精子:R:r=1:1D.卵细胞:R:r= 3:1 精子:R:r=1:13.两对等位基因AaBb ,若形成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则其体细胞之基因组合为4.一个基因型为Aa XbY 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 b 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 .aX b 、Y 、YB .X b 、aY 、YC .AX b 、 aY 、Y D.AAaX b 、Y 、 Y 花粉粒数(个) 蓝紫色 红褐色 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 | | | | | | | |5.一位只患白化病的病人(a )的父亲为正常,母亲只患色盲(b )。
则这位白化病病人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可能的基因型是A .B aX 或aY B .B aX 或b aXC .B B X aaX 或aaYY D.B B X aaX 或bb X aaX6.左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 .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 ,丙产生的细胞基因型为ABC 和abCB .甲、乙、丙3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 .甲细胞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通常都能遗传到子代个体中D .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7.一对夫妇表现型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的是A . 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B . 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单体中C . 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D . 2个,分别位于同一个DNA 分子的两条链中8.某人染色体组成为44+XYY ,该病人可能是由于亲代产生配子时,什么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所致A.次级精母细胞B.次级卵母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初级卵母细胞9.某基因型为AaBbCCDd 的生物体产生配子有 种(各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一个基因型为AaBbCCDd 的精原细胞产生配子有 种;一个基因型为AaBbCCDd 的卵原细胞产生配子有 种。
10.果蝇为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在研究甲、乙、丙三只果蝇的相对性状时发现基因组成为:甲为EFF 、乙为EeFF 、丙为eFf ,请分析回答:⑴ E 、e 位于___ 染色体上,F 、f 位于__ 染色体上,甲、乙、丙中雄性个体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