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
- 格式:ppt
- 大小:612.00 KB
- 文档页数:25
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试题1.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
这表明罗斯福希望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以工代赈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复兴经济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工程振兴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很显然工程振兴局就是罗斯福新政的一个重要思路:以工代赈,就是给你提供就业机会,来代替赈灾,避免不劳而获。
所以本题答案是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以工代赈。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提供就业机会2. 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
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结构D.兴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答案】D【解析】兴建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属于罗斯福新政时期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通过此类兴办公共工程,一方面能够解决失业问题,同时又可以刺激消费和生产,而且还可以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故选D。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3.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
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
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
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键入文字]
北师大版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知识点总结
为大家整理了罗斯福新政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跟着小编的思路归纳知识点和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一、1933 年罗斯福当选总统,开始通过国家干预和调控推行反危机措施。
美国的改
革调整被称为罗斯福新政。
二、新政措施
1. 国家调控经济
(1)规范金融秩序
政府整顿金融业,支持大银行重新开业,淘汰小银行,强令州银行加入联邦储备银行;公布《存款保险法》,设立联邦储蓄公司,对小额存款提供信用保障,同时吸收存款,提高货币流通率,增强资金流通;放弃金本位制,增发新钞,宣布美元贬值。
(2)解决大规模失业的问题,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扩大消费需求。
(3)调整工农业生产。
在工业方面,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
在农业方面,先后颁布两个《农业经济调整法》,设立农业经济调整署„„
1。
第18课罗斯福新政学习目标:1.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重点:掌握罗斯福新政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生活保障方面的主要内容。
2.难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难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教材整理1临危受命1.背景(1)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
(2)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恶化。
2.结果:1932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教材整理2实施“新政”内容具体措施作用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整顿银行,恢复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恢复银行信用,刺激出口复兴工业(核心)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调整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社会福利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工程社会立法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等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86“学思之窗”,思考:这些立法对解决社会问题有什么积极作用?【提示】这些立法反映了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加强了社会保障措施,对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教材整理3摆脱危机困境1.恢复经济: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1940年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2.缓和矛盾:新政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3.深远影响: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深度点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罗斯福新政》。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罗斯福新政》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2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中的第 2 课。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发展。
本课上承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下启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罗斯福新政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其背景、内容和影响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历史概念和复杂的历史现象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
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认识其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观看图片和视频等,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体会改革创新的精神。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2、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讲授法:讲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重要知识点。
材料分析法:通过展示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023年最新的罗斯福新政4篇评价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它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但是它在很多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罗斯福新政(2)《罗斯福新政》说课稿各位同学:你们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罗斯福新政》,我将从4个方面来谈。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本课是人教版《历史》必修Ⅰ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中的第二课,它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自由放任”的美国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它对战后的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
“罗斯福新政”也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大作用。
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
2、课标要求1)列举新政的主要内容,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3)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教学目标A 知识与能力:1、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2、理解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重要概念,罗斯福新政的特点;3、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B过程与方法:1)从各种历史材料、历史情境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分析历史问题,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2)通过图片教学法、表格法、比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通过对历史人物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济危机中的美国需要改革;钦佩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2)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实干家罗斯福、“新政”革命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对“新政”革命的评价。
二、说教法针对本课之前学生通过对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学习,对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背景略有了解这一特点,可以通过前后知识的连贯,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图示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等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