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罗群
- 格式:pdf
- 大小:4.89 MB
- 文档页数:47
皮肤科住院医师:呼吸衰竭考试题五1、单选急性呼吸衰竭不伴CO潴留()A.先高浓度吸氧,待PaO迅速提高至1mmHg后,改为低浓度吸氧B.持续低浓度吸氧C.机械通气D.持续低浓度吸氧E.先高浓度吸氧,(江南博哥)待PaCO迅速降至1mmHg后,改为低浓度吸氧正确答案:A2、单选男性,49岁,痰喘20年,受凉后症状加重伴明显气短1周入院。
血气:pH7.30PO70mmHg立即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低流量吸氧的机制为()A.缺氧时组织摄取氧量增加B.缺氧时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增加C.氧离曲线左移D.缺氧时,心率加快氧输送加快E.利用氧离曲线特点,陡直部分PO2稍有增加SaO2便有较多增加正确答案:E3、单选下述对于呼吸衰竭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脉血氧分压(PaO2)<80mmHg,和(或)二氧化碳分压>60mmHgB.动脉血氧分压(PaO1)<60mmHg,和(或)二氧化碳分压>50mmHgC.由于不能进行有效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D.呼吸次数不是判断呼吸衰竭的主要指标E.气道阻力增加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正确答案:A4、单选阻塞性肺气肿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即可断为呼吸衰竭()A.发绀、呼吸困难B.出现神经、精神症状C.二氧化碳结合力升高D.动脉血氧分压低于7.98kPa(60mmHg)E.心慌、多汗、血压升高正确答案:D5、单选患者,68岁,患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查体:烦躁不安,口唇紫绀,球结膜水肿,心率120次/分,律不齐,肝肋下3cm,双下肢浮肿,尿蛋白(+);ECG示:电轴右偏,Rv1+Sv5为1.4mV。
为判断病情首要检查应选择()A.肝功能B.心电图C.血尿素氮D.动脉血气分析E.电解质正确答案:D6、单选?男性,60岁,慢性咳嗽、咳痰20年,受凉后症状加重伴明显气短1周入院。
血气分析示:pH7.30,PaC2270mmHg,PaO246mmHg,立即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强调低流量吸氧是为了避免()A.肺损伤B.氧中毒C.二氧化碳潴留加重D.肺不张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7、单选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是()A.动脉血氧含量低于9mmol/LB.动脉血氧饱和度(SaO)低于90%C.pH值<7.35D.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高于50mmHgE.动脉血氧分压(PaO)低于60mmHg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60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出量低等因素,可诊为呼吸衰竭。
护理流程图在无创正压通气中的临床应用曾艳华张兰萍【摘要】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地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使用,从而减少了人工气道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
患者能否坚持使用和有效配合呼吸机的使用,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制定无创正压通气护理流程图,根据护理流程图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护理,降低了无创正压通气的风险,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无创正压通气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改善了护患关系,有效地避免了护患纠纷,达到满意效果。
【关键词】护理流程图;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或nippv)是指无创的正压通气方法,包括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和持续气道内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等多种气道内正压通气模式。
bipap是注册的术语,其实质是压力支持(psv)或压力控制(pcv)+呼气末正压(peep[1]。
它主要是起辅助呼吸功能,从而缓解呼吸肌疲劳,能有效地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使用,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效果取得了国内外医学界的肯定[2]。
患者能否坚持使用和有效配合呼吸机的使用,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2011年1月我科制定无创正压通气护理流程,并在实际过程中修改完善绘制成图,按此流程护理,均达到满意效果,均未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
现报告如下。
1 无创正压通气(nppv)护理流程及具体内容1.1 nppv护理流程图(见下图)准备工作→宣教解释工作-向患者家属讲解进行nppv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打开电源、开主机→打开湿化罐、调节温度→检查有无漏气→调节压力、从低压开始→连接氧气管路,打开氧气阀门,调节氧气流量→给患者带机、观察患者情况,再次确认无漏气→观察15~30 min后方可再开。
正压通气原理及临床应用正压通气(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PPV)是一种通过外加压力增加气道内的气体压力,使患者的肺膨胀并有效通气的治疗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呼吸机(Ventilator)向患者提供正压气流,将气流经由气管插管、面罩、支气管导管等途径输送到患者的肺部,从而将氧气输送到肺泡并排出二氧化碳。
正压通气分为体外正压通气(Extracorporeal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EPPV)和体内正压通气(Intracorporeal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两种形式。
体外正压通气主要应用于心肺复苏及外科手术中。
在心肺复苏中,通过呼吸机提供高浓度氧气和正压通气,可以维持患者的心脏和肺部功能,增加心脏回升率,改善患者脑缺氧及器官功能。
在外科手术中,切开患者气管后使用插管连接呼吸机进行体外正压通气,可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维持肺通气功能,确保手术期间患者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排除正常。
体内正压通气是通过气道插管、支气管导管等方式将气流直接输送到患者的肺部进行通气。
在临床上,体内正压通气主要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心源性肺水肿、颅脑损伤及麻醉中等病症。
在ARDS和COPD患者中,正压通气可以增加肺泡内气体通气量,改善气体交换功能,增加肺复张和肺泡开放性,减少肺血管阻力,改善氧合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中,通过正压通气可以增加肺内气体压力,增加肺水分排出,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和肺水肿症状。
在颅脑损伤患者和麻醉中,正压通气可以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持正常肺通气功能,避免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我科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26例,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入院时、治疗14 d分别测动脉血气及呼吸频率、心率。
结果入院时与治疗14 d患者的p a o2pa co2、ph、呼吸频率、心率均比入院时有明显改善,p90%,早期持续通气24 h,以后根据病情情况调整。
1 3 观察方法与指标患者于入院时及治疗14 d分别测动脉血气及呼吸频率,心率。
1 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1 临床疗效治疗前呼吸频率、心率、p a o2p a co2ph分别为(33±3)次/min、(125±7)次/min、(50±6)mm hg、(54±7)mm hg、(730±009);治疗后分别为(20±3)次/min、(90±5)次/min、(77±6)mm hg、(41±6)mm hg、(734±010),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为p<005)。
2 2 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1例患者病情加重(意识障碍加重,s a o2),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后症状缓解。
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技术(nippv)在临床上已普遍使用,已成为治疗呼吸衰竭、心源性肺水肿、aecopd等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4]响。
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ipap能增加肺泡通气,改善呼吸肌功能和降低呼吸功耗,从而纠正高碳酸血症;epap相当于呼气未正压(peep)使aecopd患者萎陷的肺泡处于扩张状态,防止肺泡萎陷,增加气体交换时间,改善氧合,并通过克服内源性呼气未正压(peepi)而降低呼吸功耗,改善呼吸肌疲劳3]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较好,证实了以上理论推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a o2p a co2ph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明显改善(均为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哮喘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罗利华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7(021)022
【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哮喘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内科收治的130例哮喘所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n=65)和研究组(n=65).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2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哮喘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同时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有利于康复,具有深入推广价值.【总页数】2页(P2920-2921)
【作者】罗利华
【作者单位】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雅安 6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哮喘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靳鹏贺
2.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免疫抑制性肺炎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 [J], 贾想丽
3.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哮喘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王伟
4.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不同病因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J], 石瑩心;
朱光发
5.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不同病因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研究进展 [J], 石瑩心;朱光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创正压通气患者人机同步不良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罗中庆;杨亚涛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专科版)》
【年(卷),期】2016(000)003
【摘要】人机同步不良是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导致治疗失败的因素之一。
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呼吸指导,选择合适鼻罩或口鼻罩,正确设置压力参数,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人机同步不良。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罗中庆;杨亚涛
【作者单位】650041 昆明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650041 昆明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3
【相关文献】
1.通气模式与辅助水平对无创正压通气人机同步性的影响 [J], 罗群;李缨;陈荣昌
2.ICU患者无创正压通气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J], 岳增如;张焕运
3.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J], 衣凤
4.无创正压通气不同压力水平对AECOPD人机同步性及呼吸参数的影响 [J], 屈文慧;徐万忠;张丽;刘淑娟;陈立阳;荆晓惠;吴亚平;王嘉杰
5.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序贯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严重营养不良的效果 [J], 刘峰;许曼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创正压通气在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罗哲;诸杜明;钮善福【期刊名称】《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年(卷),期】2002(1)4【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无创正压通气(NIPV)治疗病例,探讨其在SICU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SICU2001年6月~2002年5月NIPV治疗病例,记录病人治疗前一般情况、原发病、手术、APACHE Ⅱ评分、肺功能、动脉血气及NIPV治疗过程等,统计分析相关数据。
结果 54例病人使用NIPV,抢救组47例,预防组7例。
抢救组:APACHE Ⅱ评分平均值为(11.64±4.73)分。
治疗前平均呼吸频率为(29.44±4.84)次/min,1h后为(25.15±4.93)次/mim(P<0.05);治疗前平均氧合指数为(154.06±77.03)mm Hg,1h后为(189.13±91.52)mm Hg(P<0.05)。
未建立人工气道率为61.7%,NIPV治疗成功率为55.3%,生存率为76.6%。
Binary Logistic分析,APACHE-Ⅱ评分和气道分泌物的多少对NIPV治疗效果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
预防组:累计平均治疗时间为(41.43±6.97)h。
术后未建立人工气道率、NIPV治疗成功率及生存率均为100%。
未发生NIPV治疗相关性并发症。
结论 NIPV在治疗手术后并发的急性呼吸衰竭和预防严重肺功能障碍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肯定的价值;选择NIPV 治疗的病例时应考虑病人的APACHE Ⅱ评分情况和气道分泌物多少;NIPV是一项安全和依从性好的治疗措施。
【总页数】4页(P229-232)【关键词】治疗前;病人;SICU;外科重症监护室;无创正压通气;评分;人工气道;气道分泌物;并发症;预防【作者】罗哲;诸杜明;钮善福【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R735.7【相关文献】1.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及护理 [J], 于萍萍;张洪胜;卫方方2.外科重症监护室无创正压通气应用的护理探讨 [J], 李俚;梁瑞华3.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监护室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调查 [J], 张宗绵;梁伟灿;关紫云;叶文华;罗健成;曹凤萍4.患者和家属双重心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J], 刘丹5.有创机械通气-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序贯疗法在重症胰腺炎致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J], 张森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谢玉谦; 丁艳; 周龙; 詹平凡; 罗福英; 顾霞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1(024)010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
7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SaO2、PaO2、PaCO2相关指标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经使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SaO2、PaO2、PaCO2均有明显改善(P〈0.01),临床症状明显缓解;12例因无创通气效果不佳,后改为有创通气.结论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可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状态,促进病情恢复,是有效的
治疗手段.
【总页数】2页(P6406-6407)
【作者】谢玉谦; 丁艳; 周龙; 詹平凡; 罗福英; 顾霞
【作者单位】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四川西昌 615000; 西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西昌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心脏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应用与护理 [J], 贾琦
2.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J], 谢玉谦;丁艳;周龙;詹平凡;
罗福英;顾霞
3.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与呼吸兴奋剂辅助治疗慢阻肺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 [J], 王
戈;严明;周细军
4.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J], 林海容; 刘慧; 陈小可; 邓璀; 黄艳媚
5.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J], 王重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