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力学课件 4.5 波导
- 格式:pdf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5
电动力学A 刘克新第四章电磁波的传播本章主要内容§1、波动方程和平面电磁波§2、电磁波在介质表面的反射和折射§3. 导体中的电磁波§4、波导与谐振腔§5*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播§1、波动方程和平面电磁波¾1、波动方程及其解¾2、平面电磁波的能量密度和能流密度¾1、波动方程及其解变化的电磁场以波的方式传播,变化的电流是电磁波源。
电磁波一经产生,离开源后就按自身规律运动。
需要研究两个问题:(1) 电磁波的激发问题(下一章)。
(2) 电磁波自身的运动规律,即电磁波的传输。
讨论限于某一区域,其内为线性、均匀、各向同性介质,即ε(ω)、μ(ω)、σ都不随空间位置变化,并且区域内没有自由电荷分布。
如果把ε、μ、σ分别用真空中的对应量ε0、μ0 、0代替,就得到真空中的结果。
比值为1)。
这种等相位面为平面,电场(磁场)沿固定方向,并且振幅不随时间和位置变化的波称为平面波。
§2、电磁波在电介质表面的反射和折射¾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¾2、Fresnel公式¾3、全反射根据Fresnel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入射波只有垂直分量,则反射波和透射波也只有垂直分量;对平行分量也一样。
(2)自然光可以看作各种频率和振动方向的平面波的叠加,因此一般地,反射或透射后的电磁波的这2个方向的振幅不再相等,即为部分偏振光。
00,i iE E ⊥= (3) 当入射角与透射角之和为π /2 时,该入射角记为θB ,,B iθθ=/2,t B θθπ+=由Fresnel公式[3] 知道,这时00,r E = 即反射电波完全变成⊥方向的偏振波。
这个规律在1812年由D. Brewster 发现,被称为Brewster 定律。
00,r r E E ⊥=∴sin sin B ti t n n θθ=发生这种现象的入射角称为Brewster 角,即θB 。
目录•课程介绍与基础知识•静电场•稳恒电流场•恒定磁场•时变电磁场•电磁辐射与散射课程介绍与基础知识0102 03电动力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电动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电磁场的基本性质、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
电动力学的发展历史从库仑定律、安培定律到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建立,电动力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电动力学在物理学中的地位电动力学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之一,对于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电动力学概述03电磁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洛伦兹力、电磁辐射等。
01静电场和静磁场的基本性质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等。
02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基本性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等。
电磁现象与基本规律数学物理方法简介向量分析和场论基础向量运算、微分和积分运算、场论的基本概念等。
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基础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分离变量法等。
复变函数和积分变换基础复数运算、复变函数、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等。
特殊函数和数学物理方程简介勒让德多项式、贝塞尔函数、超几何函数等,以及波动方程、热传导方程、泊松方程等数学物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
静电场库仑定律与电场强度库仑定律描述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与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电场强度表示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方向相同。
电场强度的计算通过库仑定律和叠加原理,可以计算多个点电荷在某点产生的电场强度。
电势与电势差电势描述电场中某点电势能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将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动到参考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电势差表示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等于将单位正电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电势的计算通过电势的定义和叠加原理,可以计算多个点电荷在某点产生的电势。
1 2 3在静电场中,导体内部电场强度为零,电荷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导体的这种性质使得它可以用来屏蔽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