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内科学——心痛
- 格式:ppt
- 大小:4.23 MB
- 文档页数:7
第十六节心痛心痛,是以心胸部发生痹塞疼痛为主证的一种疾病。
其特征是:胸骨后、心前区出现阵发性疼痛,常放射至颈、臂或上腹部或伴有心悸气短,甚至四肢撅逆,唇甲青紫等症。
中医文献中所载心痛有两类:一类指胃脘痛,如朱丹溪说:“心痛即胃脘痛。
”一“类是指本病,有“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久心痛”等名称(其中“胸痹”较轻,主要表现为胸满喘息,短气不利,痛引心背。
病情危重者,称“真心痛”。
如《灵枢·厥论篇》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心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称“久心痛”。
如《诸病源侯论》说:“其久心痛者,是心之支别络,为风邪冷热所乘痛也。
故成疹不死,发作有时,经久不瘥也。
”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临床论治,必须注意其虚,不可滥施攻伐。
西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本病的范围。
【病因病理】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其病理的关键,在于气滞血瘀,脉络痹阻。
导致脉络痹阻的因素,则为痰浊、瘀血。
其病变部位在心,但与肝、脾、肾等脏的阴阳气血失调有密切关系。
1.先天不足,邪气易干由于禀赋有偏,或偏阳虚,或偏阴虚,或偏气虚,或偏血虚,或心脏发育不全,或脾脏运化素弱,以致邪气易干,导致气滞、血瘀、痰阻,发为心痛。
2.七情内伤,气机郁结情志之伤,首先病气。
气机郁结,则血行瘀滞;气郁湿聚,则凝结为痰;气郁化火,则灼津成痰。
痰阻、气滞、血瘀,均可导致脉络痹阻,而成心痛。
3.饮食不节,痰浊滋生嗜食膏梁厚味,滞中腻臆;或过度饥饱,损胃伤脾,以致精微不运,痰浊滋生。
一旦痰犯心胸,导致心阳失宣,脉络痹阻,产生心痛。
4.肾气不足,阴阳失调素体肾虚,或年老肾衰,或年未老而肾先亏。
肾阳虚,则不能温煦诸脏之阳,以致胸阳不振,痰浊上犯,气滞血瘀,而生心痛;肾阴虚,不能儒润诸脏之阴,以致阴虚火旺,脉络失养,气血阻滞;或津液为痰,痰热上干,脉络痹阻。
而为心痛。
此外,久坐久卧,缺乏运动,常致气血不畅,痰浊易生;或素体肥胖,痰湿内盛,阻碍气机,瘀滞血脉,亦皆能导致脉络痹阻,出现心痛。
1 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2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津,脉细数。
3 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若阴虚而火不明显者若肾阴亏虚,虚火妄动,遗精腰酸+五心烦热、梦遗腰酸者4 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5 水饮凌心: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尿少浮肿)—6 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7 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1 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若气虚血瘀者,伴气短乏力,自汗,脉细弱或结代,当益气活血,用人参养营汤合桃红四物汤;若卒然心痛发作,可含化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活血化瘀,芳香止痛之品。
2 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胸闷心痛明显,为气滞血瘀之象,可合用失笑散,以增强活血行瘀,散结止痛之作用;气郁日久化热,心烦易怒,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者,用丹栀逍遥散,以疏肝清热;3 痰浊闭阻:4 寒凝心脉:阴寒极盛之胸痹重症,表现胸痛剧烈,痛无休止,伴身寒之冷,气短喘息,脉沉紧或沉微者,当用温通散寒之法,予乌头赤石脂丸;若痛剧而四肢不温,冷汗自出,即刻舌下含服苏合香丸或麝香保心丸,芳香化浊,理气温通开窍5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6 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阴不敛阳,虚火内扰心神,虚烦不寐,舌尖红而少津者,可用酸枣仁汤,清心除烦以养血安神;若不效,再予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火,宁心安神。
若心肾阴虚,兼见头晕目眩,腰酸膝软,遗精盗汗,心悸不宁,口燥咽干,用左归饮以滋阴补肾,添精益髓,补而无泻之剂7 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症见水肿,心悸,喘促,用真武汤温肾阳而化水饮;若阳虚欲脱厥逆者,用四逆加人参汤,温阳益气,回阳救逆真心痛1.气虚血瘀: 益气活血,通脉止痛2.寒凝心脉:温补心阳,散寒通脉3.正虚阳脱: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中医内科学——心痛一、概念心脉挛急或因闭塞引起的膻中部位及左胸膺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突然疼痛如刺,如灼,如绞,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不温者,谓之心痛。
二、病因病机1.寒邪内侵2.饮食不节3.情志内伤4.肝肾亏虚三、诊断要点1.疼痛的部位:膻中及左胸膺部有的可及肩背、臂、胃脘等部位,甚至可沿手少阴,手厥阴经循行部位串至中指或小指,呈发作性或持续不解。
2.疼痛的性质:闷痛、灼痛、绞痛、刺痛、隐痛等。
3. 伴有症: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严重者疼痛剧烈,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芳香温通药物不能缓解,可发生心脱,心衰,猝死等危候。
一般轻者几秒或数十分钟,经休息或服用芳香温通药物后可缓解。
4.突然发作,时作时止,反复发作。
5.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绪波动,寒冷刺激,饱餐之后,劳累过度而诱发。
6.辅助检查:心电图、心肌酶等异常。
四、鉴别诊断1.真心痛与厥心痛:真心痛是心痛的重症,由于心脉闭塞,猝然大痛,四肢不温,舌青气冷,面白唇紫,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经服芳香温通药物不能缓解,疼痛时间由几小时至几天不等。
厥心痛是由于心脉挛急则疼痛程度较轻,疼痛时间较短,芳香温通药物可以缓解。
通过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变化,可以协助鉴别。
2.真心痛与胃痛:真心痛之不典型者亦可表现为胃脘部的疼痛,易被误诊。
胃痛多由长期饮食失节,饥饱劳倦,情志郁结或外感寒邪,或素体阳虚,脾胃虚寒所致。
疼痛多发于食后或饥饿之时,多伴有嗳气,呃逆,呕吐,泛酸,腹胀等胃系症状。
真心痛,多伴有心悸,气短,胸部憋闷,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的检查加以鉴别。
五、辨证要点1.辨疼痛性质:刺痛:血瘀互结所致。
灼痛:阴虚,痰火所致。
绞痛:阳虚,阴寒凝。
闷痛:兼胁胀,善太息:气滞。
痰涎,阴天易作,苔腻者:痰浊。
气滞,心慌:心气不足。
2.辨气血阴阳虚气虚表现为疲乏,气短,心慌,心悸,舌质淡,胖嫩或有齿痕,脉濡,或沉细,或结代。
中医证病基本概念系列——
心痛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
尤其是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中,
发挥了决定性的治疗作用。
本文提供关于中医证病基本概念
“心痛”
以供大家了解和掌握。
心痛
病证名。
出《马王堆汉墓出土古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足少阴温(脉):出内踝窭(娄)中,上贯膊(臑)……其病:……肝痛,心痛,烦心。
”
①指心前区或心窝部疼痛。
出《诸病源候论·心病诸候·心痛候》“心痛者,风冷邪气,乘于心也,其痛发,有死者,有不死者,有久成疹者。
”
多因心气不足或心阳不足,复感寒邪,胸阳不振;或饮食不节,聚湿生痰,阻滞心胸;或七情内伤,心气郁结,或气血亏虚,心失所养;或肝肾亏虚等因所致。
证以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为主症。
今之各种原因所致之心绞痛,均属此范畴。
②指胃脘痛。
见元·朱震亨《丹溪治法心要·心痛》“心痛。
即胃脘病。
”
详见胃脘痛条。
心痛一.概念(一)定义:因心脉挛急或闭塞引起的膻中部位及左胸膺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要点:部位:症状:轻症:胸闷如窒重症:疼痛如刺、如灼、如绞,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不温。
(二)源流:《内经》:病名:厥心痛、真心痛、卒心痛症状:心病者,胸中痛。
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金匮要略》专篇论述病机:阳微阴弦---胸阳不足,阴邪搏结重点讲解历代治疗进展:汉。
金匮要略:宣痹痛阳法---栝蒌薤白系列方补虚法—人参汤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芳香温痛法---苏合香丸治卒心痛清。
医林改错:活血祛瘀法----血腑逐瘀汤(三)现代医学相关病症: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说明上述病症的临床情况二.病因病机病因:1.寒邪内侵: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占阳位;寒凝气滞,胸阳痹阻。
2.饮食不节:伤脾生痰;湿热蕴积,痰浊壅脉。
3.情志内伤:情志伤肝,气滞血瘀;伤肝犯脾,痰湿内生。
痰瘀阻脉。
4.年老肾亏:肾阳不足,心阳亏虚,气血不畅。
上述病因,均可引起心脉挛急、或闭塞而出现心痛。
联系西医有关冠心病发病因素进行讲解病机:脏腑亏虚(心肝脾肾)气血阴阳不足(心),为本;寒凝、气滞、痰浊、血瘀为标。
心脉挛急,或闭塞。
结合冠心病的病理进行讨论。
三.诊断1.临床症状:疼痛:性质:闷、灼、绞、刺、隐痛部位:膻中、左胸膺,肩背、前臂、咽喉、胃脘,中、小指发病: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
持续时间:数分---数十分缓解:休息,服用芳香温痛药。
诱因:激动,寒冷,饱餐,过劳。
伴随症:心悸、气短、自汗、甚者不得卧,或伴心脱、心衰、猝死。
2. 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心电图,冠脉造影,心肌酶谱等。
结合心绞痛、心肌梗死的诊断进行讲解四.鉴别诊断1.真心痛与厥心痛:结合心绞痛与心肌梗死进行讲解。
2. 2.真心痛与胃痛:结合临床误诊病例今年系讲解。
五.辨证论治(一)(一)辨证要点:1.疼痛的性质:刺痛---痰瘀;灼痛---火热:阴虚痰火;绞痛---阴寒凝滞;闷胀痛---气滞;痰浊。
[真题] (中医内科学)心痛、心悸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心痛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本虚为A.肾阴不足B.肝肾亏虚C.心脾亏虚D.心气不足E.心脾肝肾亏虚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2题:丹参饮治疗心痛,适用于下列何证型A.痰浊盛型B.阳气虚衰C.阴寒盛型D.血瘀重型E.血瘀轻型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3题:患者,女,56岁。
反复发作胸痛2年,近日胸痛发作频繁,心痛彻背,感寒尤甚,伴心悸,气短,重则喘息不能平卧,四肢厥冷,舌苔白,脉沉细,其治疗方剂首选A.真武汤B.参附龙牡汤C.乌头赤石脂丸合苏合香丸D.瓜蒌薤白桂枝汤E.瓜蒌薤白白酒汤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4题:心痛之病因,下列哪项除外A.年迈体虚B.饮食不当C.寒邪内侵D.情志失调E.心虚胆怯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5题:心痛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标实常见除外下列哪项A.火邪B.痰浊C.阴寒D.气滞E.血瘀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6题:心痛的主要病机是A.气滞血瘀,风痰痹阻B.阴寒凝滞,胸阳不振C.寒凝气滞,痰阻血瘀D.阳气不足,湿聚生痰E.寒凝血瘀,心脉痹阻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7题:治疗心痛气滞血瘀证,应首选A.栝蒌薤白半夏汤B.八珍汤C.天王补心丹D.栝蒌薤白白酒汤E.血府逐瘀汤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血府逐瘀汤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
第8题:心痛患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气短心悸,感寒痛甚,四肢不温,冷汗出,舌苔薄白,脉紧。
其证候是A.寒疑心脉B.心肾阳虚C.气滞血瘀D.痰浊痹阻E.气阴两虚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感寒痛甚,四肢不温,冷汗出,舌苔薄6,脉紧。
阴寒凝滞,阳气不运之候。
故选A。
第9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心痛的治疗法则A.豁痰泻热B.辛温通阳C.滋阴润肺D.温补阳气E.活血化瘀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0题:彭某,男,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