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冰心诗四首》
- 格式:ppt
- 大小:298.50 KB
- 文档页数:27
冰心诗四首(通用12篇)冰心诗四首篇1各位同学几岁了?对啊,不知不觉大家都十四五岁了,在你成长的这段经历中谁最重要?妈妈!生活中,你发现妈妈的哪些举动体现着母爱呢?请大家静想一下。
生活中,母爱无处不在,它平凡而伟大。
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抒就的《母亲》,去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读后,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解读这五行诗,以此来谈谈作者对母亲表达的情感。
(注意:“心中的风雨”的理解,与“躲”字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是结合自身经历来解读的关键。
)《母亲》流露出了对母亲的无限依恋,那《纸船——寄母亲》又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纸船——寄母亲》。
朗读《纸船——寄母亲》,你能从诗中发现作者与母亲身处的情况吗?联系作者与母亲身处的情况,再次朗读体味作者表达的情感。
根据作者与母亲身处情况及作者表达的情感,请你说说怎样朗读这首诗。
请同学们朗读这两首关于母亲的诗歌,想想这两首诗有什么异同之处?母爱是伟大无私的,永恒的,但它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形式一般都是平平常常的。
请你搜索一下平日母亲对你的关爱,尝试完成下面的仿写。
母爱是。
2.《纸船——寄母亲》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思念,眷恋祖国的一片深情。
你想借助什么样的具体形象来表达对母亲的爱,请尝试写一首小诗。
教师讲述:人生不幸啊,多坎坷啊!但这个经历无数挫折的人却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
现在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许多人只看到成功美丽的花环,却很少有人注意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
让我们看看冰心是怎样概括成功的过程的。
1)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小组交流朗读方法及处理的理由。
(以第一句为例“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应该以感慨的语气来读,重音要落在“只”和“现时”上,这样读就能很好地表现人们只惊羡别人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表达了作者的感慨。
)2)朗读后三句思考:作者通过这三句告诉了我们什么?请概括出你的感悟。
第三课《冰心诗四首》学习目标:1、了解冰心及其文学创作特色扎实背诵诗歌。
通过诵读品味,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深刻的哲理。
2、深情诵读,合作探究,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精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树立奋发向上,积极的人生态度,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预习案教材助读1、走近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生于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
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的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
诗集《繁星》《春水》除了表现母爱外,还记录了作者零星的感受和玄想,文笔隽永,艺术精巧。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深受人民的敬仰。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
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的文学研究会。
1923年燕京大学毕业,赴美留学,把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在当时影响很大。
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冰心散文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2、作品介绍《繁星》:被五四运动的惊雷震上写作道路的冰心,早期诗歌创作,成绩斐然,影响深远,“冰心体”作为小诗派的一流,至今在诗坛流传不衰。
《繁星》收小诗共164首,书前有1921年9月1日写成的“自序”,述说她写作和成书的经过——1919年的冬夜,她和大弟围炉读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弟弟对她说:“你不是常说有时思想太零碎了,不容易写成篇段吗?其实也可以这样的收集起来。
”从那时起,她有时就把这些零碎的思想记在一个小本里。
第二年夏,二弟从书堆里翻出这个小本,并在第一页写上“繁星”二字。
第三年秋,三弟对她说,这些小故事也是可以印在纸上的。
3、冰心诗四首3、冰心诗四首(一)基本情况介绍1、关于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家以及翻译家。
2、关于课文《冰心诗三首》前两首选自《繁星》,后一首选自《春水》。
三首诗意蕴隽永,饱含着鼓励青年奋发向上,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珍惜青春等思想,风格独特。
《成功的花》中,诗人用“明艳”来比喻事业的成功;将“现时”与“当初”对比,用鲜明的意象表达了一个抽象的道理:奋斗者和牺牲者伟大的。
在《嫩绿的芽儿》中,作者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要奋发努力,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与牺牲。
在《青年人》中,作者把青年人的生命史比喻成一部未完成的书稿,劝勉、告诫青年人要珍惜时间,写好生命中的每一页书稿。
三首诗短小精悍,不追求韵律,用极其散文化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道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构思精巧。
语言清新淡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读这三首诗,有如:“在炎夏永长的中午,在绿荫如盖、芳草油油的地上,卧听那山谷中琮和碎玉的清溪,安闲的和平的节奏”。
(二)思维过程分析。
1、《成功的花》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诗只是一个意思,一个组织句子的单位:漂亮的花,人们都只是惊叹、羡慕她开花时的美丽,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在芽儿的时候,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奋斗和巨大的牺牲。
“明艳”就是指色彩鲜明、艳丽。
“明艳”一词,形象生动地说明、突出了花的“成功”;而“惊羡”一词用在这里比“羡慕”多了一层惊叹的意思,从而又更衬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艳。
不管是艳丽的鲜花还是其他成果,待到她亮出成功时,确实是令人羡慕的、欣赏的,但她背后的艰辛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呢?作者用惊叹号抒发了她对人们仅仅懂得惊叹、羡慕别人的成功,而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的感慨。
“然而”一词承接了“只”字,自然地转折,开启了后面的思维:追溯成功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