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行政公文 第四节 函
- 格式:ppt
- 大小:318.00 KB
- 文档页数:2
行政公文详解手册函一、函的概念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函作为公文中最常见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
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其中包括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行文。
在适用的内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也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向上级机关询问具体事项,还可以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字等。
此外,函有时还可用于上级机关对某件原发文件作较小的补充或更正。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二、函的特点(一)沟通性。
函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着沟通作用,充分显示平行文种的功能,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备的特点。
(二)灵活性。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文关系灵活。
函是平行公文,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还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没有其他文种那样严格的行文关系的限制。
二是格式灵活,除了国家高级机关的主要函必须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较灵活自便,也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办。
可以有文头版,也可以没有文头版,不编发文字号,甚至可以不拟标题。
(三)单一性。
函的主体内容应该具备单一性的特点,一份函只宜写一件事项。
三、函的分类。
函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一)按性质分,可以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种。
公函用于机关单位正式的公务活动往来;便函则用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
便函不属于正式公文,没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标题,不用发文字号,只需要在尾部署上机关单位名称、成文时间并加盖公章即可。
(二)按发文目的分。
函可以分为发函和复函两种。
发函即主动提出了公事事项所发出的函。
复函则是为回复对方所发出的函。
(三)另外,从内容和用途上,还可以分为洽事宜函,通知事宜函,催办事宜函,邀请函、请示答复事宜函,转办函,催办函,报送材料函等等。
《公文格式(行政部门的函、请示、申请)》第一篇。
公文格式(行政部门的函、请示、申请)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对于相互商洽工作、询问问题的函,可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一般以“特此函商(函询),盼予答复”作结。
对于请求批准的函,写法与请示相似,虽不需选择尊敬用语,但行文语气谦和,对对方要尊重,讲礼貌,一般以“特此函报,望能批准”作结。
对于询问答复的函,先要交待来函(点明标题和文号)收悉,以“现函复如下”作为过渡,然后回答所询问的问题。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一般由请示缘由、请示事项、结尾三部分组成。
请示缘由要写明请求原因(背景);请示事项要具体明确,讲清讲透,理由充足,使上级机关一下子就明白意图;结尾一般为“特此请示,请示复”。
申请不是一种公文格式,一般由个人向单位提出。
第二篇:公文格式(行政部门的函、请示、申请)公文格式(行政部门的函、请示、申请)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对于相互商洽工作、询问问题的函,可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一般以“特此函商(函询),盼予答复”作结。
对于请求批准的函,写法与请示相似,虽不需选择尊敬用语,但行文语气谦和,对对方要尊重,讲礼貌,一般以“特此函报,望能批准”作结。
对于询问答复的函,先要交待来函(点明标题和文号)收悉,以“现函复如下”作为过渡,然后回答所询问的问题。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一般由请示缘由、请示事项、结尾三部分组成。
请示缘由要写明请求原因(背景);请示事项要具体明确,讲清讲透,理由充足,使上级机关一下子就明白意图;结尾一般为“特此请示,请示复”。
申请不是一种公文格式,一般由个人向单位提出。
第三篇:公文格式(函、请示、报告、通知、规定的公文格式)函的写作格式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公文格式(函、请示、报告、通知、规定的公文格式)。
第三章行政公文(函)(练习题)一、选择题(15分)1.公文的主体部分是()。
A.标题B.正文C.作者D.印章或签署2.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
A.请示B.报告C.请示报告D.函3.联合行文标注发文机关时,标在前面的机关是()。
A.组织序列表中靠前的B.主办的C.上级的D.其他系统的4.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是()。
A.通知B.通告C.公告D.通报5.用于发布行政法令和规章制度的通知为()。
A.部署性通知B.批转性通知C.任免性通知D.发布性通知6.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
A.指示B.请示C.批复D.命令7.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请求批准,用____。
A.请示B.报告C.函D.批复8.关于印发《XX市国家税务局局长办公会议纪要》的通知,其作者是(A)A.XX市国家税务局B.局长C.局长秘书D.会议记录者9.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
A.决议B.会议记录C.会议纪要D.议案10.公文的作者是指(B)。
A.撰拟文章的机关工作人员B.制发文件的机关C.审核签发文件的机关工作人员D.参与文件形成过程的全部机关工作人员11、写请示必须______。
A.用“请示报告”这个文种B.一文一事C.注明办理期限D.用“报告”这个文种12、下列是公文中常用的结语,其中属于“请示”的结语是___。
A、特此报告B、特此通知C、望认真贯彻执行D、妥否,请批示13、下列有关公文通知写法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公文通知的标题只要用“通知”两字即可。
B、通知的受文单位只能一个。
C、通知主体如内容较多,可采用综合式写法。
D、事务性通知把通知事项写清即可,不必发表议论。
14、下列情况不属于函使用范围的一项是______。
A、为不相隶属机关商洽工作。
B、上下级之间询问和答复问题。
C、向有关部门请求批准。
D、答复审批事项。
15、写请示必须______。
函行政公文
尊敬的[接收单位名称]:
主题:关于[具体事宜]的函件
本函旨在就[具体事宜]与贵单位进行沟通和协商。
鉴于[相关背景或原因],我们认为有必要就此事宜与贵单位交换意见,并寻求共同的解决
方案。
一、[事项描述]
1. [事项要点1]
2. [事项要点2]
3. [事项要点3]
二、[期望的合作或建议]
为确保[具体事宜]的顺利进行,我们建议[具体建议或合作方式]。
我
们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能够有效推进[具体事宜]的进展,并达到预期目标。
三、[后续行动计划]
我们提议在[具体日期]前,双方就上述事宜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协商。
若贵单位同意,我们将会安排专人与您联系,以确定会议的具体时间
和地点。
我们期待贵单位的回复,并希望能尽快就此事达成共识。
感谢您的时
间和考虑,我们期待着与贵单位的合作。
此致
敬礼!
[发送单位名称] [发送单位联系人员] [发送单位联系电话] [发送单位电子邮箱] [发送日期]。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第三章行政公文第四节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函的行文关系和具体写作要求与方法。
能力目标:能仿照例文拟写函。
教学重点:函的写法教学方法:设问导疑、讲授讨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函是机关用来处理公务的信件。
它主要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以及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新授](一)函的种类1.从函的内容来看,可分为三种。
(1)商洽性函。
指用于平行机关之间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联系有关事宜的函。
(2)询问、答复性函。
指用于机关之间互相询问答复有关具体问题的函。
如上下级机关(3有时机关单位涉及部门业务工作,需向平级的或不相隶属的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但又因互相之间不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而不宜用请示行文,就应用函。
同理,有关主管部门向平级的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批准、批复某些业务事项,因无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而不宜用批复行文,应用复函,在实际工2公函的格式正规,它按一般公文格式写上标题、发文字号、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
公便函的内容多涉及事务性的具体事项,格式较为灵活,写法较自由,可不写标题,不编3;收文机关收因为商洽工作等需与有关部门联系,由发文机关主动制发的函叫“去函”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到来函后,需就来函中有关问题作出回复的函叫“复函”。
去函也叫来函,即是主动发出的函。
复函则函是公文中的轻武器,它行文方向灵活,形式简短,使用方便,因此使用范围广,频率二、函的写作方法 1.标题“复函”。
“函”;若是复函,则写明可按公文的一般要求写。
若是去函,标题中文种只写 2.上款标题下一行顶格写明受函单位的名称。
3.正文 1)函的缘由(发函的缘由一般概括交代商洽、请求、询问或告知事项的目的、依据、背景、原因等;你单位×年×月×日××复函的缘由一般首先引述来函的日期、发文字号、标题等,如“,接着简要复述×年×月×日《关于……的函》收悉”或“”〔 2004 〕×号函收悉现将有关事项函复如“”或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对方提出的问题和要求,然后用“等过渡语转入下文。
《应用文写作基础》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应用文写作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公共课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是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
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申报、立项及管理意见》的精神编写的,其内容包括: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格式及传播应用文、法律应用文、经济应用文、事务应用文、礼仪应用文、涉外应用文的基本写作格式、写作要求。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应用文,公文的概念、特点、分类、写作格式、写作基本要求,一些常用的、重要的应用文的写作格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对知识的运用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2)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应用文的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本课程的特点,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应用文写作基础教学要求:学习本章,从总体上了解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其沿革,结合例文的写作实践,重点明确其写作要求,初步掌握其写作技巧,为学习以下各章具体文种的写作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2—1应用文的主题一、公文的含义二、公文的要求三、公文的表现§2—2应用文的材料一、材料的含义二、材料的积累三、材料的选择四、材料的安排§2—3应用文的结构一、含义二、要素三、结构要求§2—4应用文的语言一、语言的含义二、运用语言的要求三、应用文专用语言教学建议:1、从总体上了解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其沿革。
2、结合例文,明确写作要求,初步掌握其写作技巧。
第三章行政公文第四节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函的行文关系和具体写作要求与方法。
能力目标:能仿照例文拟写函。
教学重点:函的写法教学方法:设问导疑、讲授讨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函是机关用来处理公务的信件。
它主要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以与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新授]一、函的种类、特点〔一〕函的种类1.从函的内容来看,可分为三种。
〔1〕商洽性函。
指用于平行机关之间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联系有关事宜的函。
如商调干部、联系参观学习、洽谈业务工作等。
〔2〕询问、答复性函。
指用于机关之间互相询问答复有关具体问题的函。
如上下级机关之间问答某个具体问题,联系、告知或处理某项具体工作等。
〔3〕请示性函。
指向平级的或不相隶属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的函。
有时机关单位涉与部门业务工作,需向平级的或不相隶属的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但又因互相之间不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而不宜用请示行文,就应用函。
同理,有关主管部门向平级的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批准、批复某些业务事项,因无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而不宜用批复行文,应用复函,在实际工作中,这类函常常误用请示、批复,应注意区别。
2.从函的使用与格式看,可分为公函和便函。
公函的格式正规,它按一般公文格式写上标题、发文字号、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
公函多用于比较重要的事项,行文郑重。
便函的内容多涉与事务性的具体事项,格式较为灵活,写法较自由,可不写标题,不编文号,不入档案。
3.按照行文方向,函可分为去函和复函。
因为商洽工作等需与有关部门联系,由发文机关主动制发的函叫"去函";收文机关收到来函后,需就来函中有关问题作出回复的函叫"复函"。
去函也叫来函,即是主动发出的函。
复函则是回答来函所提出的问题,是被动发出的函件。
〔二〕函的特点函是公文中的轻武器,它行文方向灵活,形式简短,使用方便,因此使用范围广,频率高。
二、函的写作方法1.标题可按公文的一般要求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