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雕塑艺术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268.00 KB
- 文档页数:22
中外传统雕塑艺术中外传统雕塑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着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无论是中国的雕刻艺术还是外国的雕塑艺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起源于古代,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古代中国的雕刻艺术以玉器雕刻和石窟雕刻为代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兵马俑和敦煌壁画。
兵马俑是中国古代墓葬中的一种陪葬品,它们规模宏大、栩栩如生的造型,展现出了古代中国人的雕塑艺术水平和审美情趣。
而敦煌壁画则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杰作,它们以其精湛的刻画技巧和丰富的题材内容成为中国雕刻艺术的瑰宝。
除了玉器雕刻和石窟雕刻之外,中国的传统雕刻艺术还包括了木雕、铜器雕刻、瓷器雕刻等多种形式。
在中国古代,木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不仅用于建筑和家具的装饰,还被广泛运用于雕塑创作。
在中国传统木雕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神态各异的神仙、人物和动物,这些作品不仅在造型上极富变化,而且还融入了丰富的道教、佛教等宗教元素。
而铜器雕刻则主要表现在青铜器上,这些古代的青铜器不仅在形制上极为精美,而且还雕刻着各种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展现出了中国古代工匠们高超的雕刻技艺。
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对世界雕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一样,外国传统雕塑艺术也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
在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古代文明留下了许多著名的雕塑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表现上极为精湛,而且还承载着特定的宗教信仰和历史记忆。
古希腊的雕塑艺术以其优美的线条和完美的比例闻名于世,希腊古典雕塑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男性和女性的裸体像和各种神话人物的形象,这些雕塑在形态上流畅而富有动感,充分展现出了古希腊人对于人体美的追求。
而古罗马的雕塑艺术则更加注重对于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表现,古罗马的雕塑作品常常通过英雄人物的形象来宣扬国家的威严和伟大,展现出了古罗马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第10课多彩多姿的现代雕塑-赣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了解现代雕塑的创作形式和技法3.能够分析现代雕塑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魅力4.能够创作出自己的现代雕塑作品二、教学内容1.现代雕塑的概念和特点现代雕塑是指在20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特点是样式多样化、技法多样化、材料多样化,艺术手法多样化。
2.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出现了一批以抽象形式为主的现代雕塑家,如毕加索、布朗贡、布朗等人。
20世纪50年代,雕刻风格逐渐转向抽象风格,雕塑材料逐渐多样化,出现了一些新的雕塑材料如塑料、橡胶和复合材料。
20世纪60年代以后,雕塑材料逐渐与环境相结合,诞生了环境与行为艺术。
现代雕塑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成为了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现代雕塑的创作形式和技法现代雕塑的创作形式主要有实体雕塑和环境雕塑。
实体雕塑是指需要固定在某个场地或位置上的雕塑作品,如各种纪念碑、雕塑公园等。
环境雕塑是指在特定的空间环境中进行创作的雕塑作品,如装置和装置艺术。
现代雕塑的技法多种多样,包括:锤击、雕凿、抽象、鑄造、合成、削减、车削等。
4.现代雕塑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魅力现代雕塑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魅力与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个性有关,同时也与作品的材质、造型、构图有关。
通过对现代雕塑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更好地欣赏现代雕塑艺术的魅力所在。
5.创作现代雕塑作品通过对现代雕塑的学习和分析,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创作出自己的现代雕塑作品。
在创作中,学生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传授现代雕塑的相关概念和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2.分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针对某个现代雕塑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实践操作法: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创作自己的现代雕塑作品,提高学生的创意和手工能力。
雕塑艺术知识:雕塑艺术的装饰艺术特点雕塑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园林和室内装饰的艺术形式,在很多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装饰艺术特点。
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从雕塑的历史、形式、材料、主题等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雕塑艺术的装饰艺术特点。
一、历史雕塑艺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当时的雕塑大多是宗教或祭祀用途,用于表现当时社会的信仰和文化。
后来,在古希腊时期,雕塑艺术逐渐走向精细化和现实主义,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在欧洲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成为建筑、园林和室内装饰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21世纪,雕塑艺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公共空间的装饰,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形式雕塑的形式不仅包括了立体、平面、浮雕等形态,同时在它们的组合和排布上也有独特之处。
在建筑和园林中,雕塑经常被用来作为立柱、柱头、浮雕、围墙、平台和喷泉等元素。
它们既可以分布在建筑或园林的各个角落,也可以成为主体建筑的组成部分。
此外,雕塑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装饰大型空间,如博物馆、画廊和高档酒店里的大堂和房间。
同时也可以用于家庭装饰,如墙壁上挂的画像、雕塑、花瓶等,都是常见的雕塑装饰形式。
三、材料经典的雕塑材料是石头、大理石、青铜和木材等。
这些材料用于雕塑的原因在于它们的质感和质量,可以让雕塑作品更有质感和纹理感。
而在现代雕塑中,用于雕塑的材料有很多,涵盖了从废旧材料到现代科技材料的所有选项。
其中最常见的材料包括铁、钢、铝、塑料、玻璃等。
各种材料的不同纹理和效果可以用于创造不同的雕塑效果,从而让雕塑艺术更有趣味和装饰性。
四、主题雕塑艺术的主题一般分为人像、动物、植物等。
在宗教、祭祀、历史和文化背景下,雕塑艺术的主题与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文化和时代风貌。
在当代雕塑艺术中,主题更多地表现为对当今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如环境、社会公正、人类关系等。
第1课可触摸的历史——中国雕塑艺术-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掌握中国雕塑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3.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雕塑艺术的能力;4.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难点:掌握中国雕塑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雕塑作品,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基本认识,准备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0分钟)从商代青铜器到唐代石窟雕刻,介绍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到中国雕塑艺术的优秀传统。
3. 雕塑的基本构成要素(20分钟)讲解雕塑的基本构成要素:形体、比例、姿态、表情等,让学生了解雕塑作品的组成结构和特色。
4. 中国雕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30分钟)介绍中国雕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包括正面、侧面、背面等不同角度的雕刻,以及刀法、捏法、切削法等不同雕刻方式。
5. 欣赏和表达(25分钟)以雕塑作品为例进行欣赏,让学生尝试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看法,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思维,创作一件自己的雕塑作品。
6. 总结归纳(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回顾,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2.作业评估:设计一个雕塑作品并附文案。
五、拓展延伸1.参观当地的雕塑艺术馆或博物馆;2.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国雕塑艺术的更多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雕塑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中国雕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等方面,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雕塑艺术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雕刻技法的理解速度较慢,需要更好的引导和练习。
以后可以加强相关技法的教学和训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雕塑艺术的基本技能。
第9课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艺术-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外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作品。
2.掌握雕塑基本材料和技法的概念并能应用于实践。
3.通过欣赏和创作,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对于外国雕塑艺术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外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作品。
3.掌握雕塑基本材料和技法的概念并能应用于实践。
4.通过欣赏和创作,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1.雕塑艺术在西方艺术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主要外国雕塑艺术流派和代表作品的介绍。
3.雕塑基本材料和技法的概念。
4.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雕塑技法和材料的运用。
四、教学难点1.如何将雕塑艺术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创造性。
2.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新精神。
3.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雕塑技法和材料的运用。
五、教学流程1. 概念讲解(10分钟)在本部分,教师会对外国雕塑艺术做一个概念的讲解,例如外国雕塑艺术的定义和分类等,让学生对雕塑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2. 代表作品介绍(20分钟)在此部分,教师会介绍主要的外国雕塑艺术流派及其代表作品,例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塑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和现代主义雕塑艺术等。
3. 雕塑材料和技法讲解(20分钟)在此部分,教师会对雕塑基本材料和技法做一讲解,例如石雕、木雕、铜雕和陶艺等,让学生对基本的雕塑技法和材料有所了解。
4. 雕塑创作实践(60分钟)在该部分,学生将有机会在使用学校提供的基本雕塑材料和工具的情况下创作自己的雕塑作品,同时在创作过程中会得到老师的指导。
5. 作品欣赏和评价(20分钟)在此部分,学校将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雕塑作品,并互相欣赏、评价和交流彼此的作品,从而提高自己的雕塑水平,并增进学生之间的艺术交往和互动。
六、教学评价1.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和表现出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
2.学生是否能熟练使用创作工具和材料,并能在实践中发挥较好的创造性和艺术性。
雕塑公园研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及其在文化艺术中的地位。
2. 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三种常见的雕塑技法,并理解不同雕塑风格的特点。
3.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至少两件著名雕塑作品,了解其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及象征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描述、分析等手法,对雕塑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
2. 学生能够在研学活动中,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雕塑创作,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学校或社区设计一个雕塑公园方案,提高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参观和体验,培养对雕塑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2. 学生在研学活动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了解雕塑艺术,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雕塑艺术基础知识:包括雕塑的定义、分类、历史发展脉络,以及雕塑艺术在古今中外的地位与影响。
- 教材章节:《美术鉴赏》中的“雕塑艺术概述”部分。
2. 雕塑技法与风格:介绍至少三种常见的雕塑技法(如圆雕、浮雕、透雕),分析不同雕塑风格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 教材章节:《美术鉴赏》中的“雕塑技法与风格”部分。
3. 著名雕塑作品鉴赏:挑选至少两件著名雕塑作品,详细分析其创作背景、艺术风格、象征意义等。
- 教材章节:《美术鉴赏》中的“著名雕塑作品鉴赏”部分。
4. 雕塑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雕塑创作,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 教材章节:《美术创作》中的“雕塑创作实践”部分。
5. 雕塑公园方案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学校或社区设计一个雕塑公园方案,培养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 教材章节:《美术设计与创意》中的“公共艺术与环境雕塑”部分。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5个课时,每个课时安排如下:1. 课时1:雕塑艺术基础知识学习。
2. 课时2:雕塑技法与风格学习。
《艺术欣赏》第一次作业一、简答题:1、什么就是艺术欣赏?(9)它同艺术创造与艺术批评有何本质区别?(10-11)2、怎样才能提高艺术审美力?(12)3、为什么说建筑艺术就是一种表现性艺术?(16)4、绘画艺术得特点就是什么?(9)它与雕塑(53)、建筑等造型艺术得主要区别在哪里?(16)5、以《春》为例,说明波堤切利油画得主要特点.(41)6、以《簪花仕女图》为例,说明唐代人物画得特点.(51)7、何谓“马一角、夏半边”?(48)8、以莫奈《日出·印象》为例,说明印象派在绘画技法上得变革。
(44)9、从表现形式上瞧,中国画得主要特点有哪些?(46—47)10、绘画得艺术语言有哪些?怎样借助它们去欣赏具体作品?(35)二、论述题:1、结合作品,试析郑板桥所画墨竹得精神内涵.(50)2、试述吴昌硕得艺术成就。
(50)3、试述元代山水画得艺术特色。
(49)4、以《抢劫留基伯得女儿们》为例,论述鲁本斯得艺术特色。
(42)5、以《潇湘图》为例,说明董源山水画得艺术特色.(48)《艺术欣赏》第二次作业一、简答题:1、实用美术得特点就是什么?(68)2、装饰美术得特点就是什么?(68)3、书法艺术得审美特征就是什么?试结合作品分析体会。
(77-78)4、欣赏书法在方法上有那些要领?(84)5、简答舞蹈语言得几大构成要素.(140)6、为什么舞蹈欣赏可以净化人得心灵?(152—153)7、书法艺术得语言有哪些?它们与作品得表现力有何具体联系?(78)8、简述舞蹈欣赏得几个审美层次.(151)9、以秦代兵马俑与汉代霍去病墓石刻群为例,说明秦汉雕塑艺术得不同。
(56)10、应该怎样理解艺术欣赏中得“再创造”?(10)二、论述题:1、论述舞蹈艺术与其她艺术得区别.(140)2、试《丝路花雨》或《雀之灵》分析舞蹈艺术得美学特点。
(144/147)3、叙述舞蹈审美经验得自我培养.(152)4、以《兰亭集序》为例,论述王羲之书法得风格特点.(78)5、试论述颜真卿《祭侄文稿》在书法艺术上独特得审美价值。
艺术欣赏形成性考核册填空+名词解释+简答+作品赏识填空1.根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艺术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
2.艺术特征包括形象性、审美性、独创性和情感性。
3.艺术价值包括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娱乐价值和教化价值。
4.艺术审美形态最常见的类型有优美与壮美,喜剧和悲剧,丑陋和荒诞。
5.关于绘画艺术的理论主要有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和巫术说。
6.我国绘画名作《天王送子图》和《枯木寒鸦图》的作者分别是吴道子和朱统筌。
7.世界绘画名作《泉》与《向日葵》的作者分别是安格尔和梵高。
8.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高峰期是唐宋(填朝代)9.后世所称的“楷书四大家”指的是赵孟頫、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
10.书法艺术的美学表征包括线条美、章法美、生态美和情感美。
11.隶书名作《司马温公隶书条幅》和行书名作《寒食帖》的作者分别是金农和苏轼。
12.楷书名作《九成宫醴泉铭》和《玄秘塔碑》的作者分别是欧阳询和柳公权。
13.建筑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包括轮廓、比例、尺度、均衡、节奏、质感、色彩和装饰。
14.建筑艺术的的特性包括实用性、坚固性和审美性。
15.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征主要包括中国古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中国古建筑采用院落式的组群布局和中国古建筑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16.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的三种类型是拜占庭式教堂、罗马式教堂和特式教堂。
17.根据雕塑作品的形象是否具体,雕塑可以分为具象雕塑和抽象雕塑;而根据雕塑实体能否附着于背景材料,雕塑可以分为圆雕和浮雕。
18.雕塑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包括材质、形体、体量、技法和环境。
19.世界雕塑名作《掷铁饼者》和《思想者》的作者分别是米隆和罗丹。
20.米开朗基罗的两尊以奴隶为题材的雕塑名作是《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
21.我国雕塑名作“马踏飞燕”和“卢舍那大佛”分别是汉代和唐代(填朝代)的作品。
22.交响乐队一般分为五个器乐组,即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