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正常P波
• 由Na+内流形成的
形态:呈钝圆形,偶有切迹或成双峰型 ,但峰距小于0.04s。
电压:肢导<0.25mv <0.20mv
胸导
时限:成人≤0.11s
儿童≤0.09s
方向:I II III avF V5 V6导联直立, avR导联倒置
临床心电图基础知识
17
P波异常
• P波高尖;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心电图基础知识
7
平均心电轴的测定方法
1.目测法 :
观察Ⅰ与Ⅲ 导联QRS波 群的主波方向
临床心电图基础知识
8
平均心电轴的测定方法
2.振幅法 3.查表法
临床心电图基础知识
9
心电轴正常范围及偏移
临床心电图基础知识
10
心电轴偏移
• 左偏:见于左心室肥大,下壁心肌梗 死,还可见于假性电轴左偏和横位心 ,膈肌较高,妊娠。
• Q波大于R波1/4,见于心梗。 • 低电压:见于心包炎,心包积液,全身
浮肿。 • 电压高:见于消瘦,小儿心室肥大。
临床心电图基础知识
27
5. ST段(ST segment )
J点
ST段指从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
段,反映心室早期缓慢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ST段与QRS波的交界点称为J点
临床心电图基础知识
32
T波的临床意义
• 低平:见于心肌缺血,心肌炎,低钾 。
• 抬高: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梗死 ,室性早搏
临床心电图基础知识
33
7. QT间期(QT interval )
QT间期是指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 的水平距离。 反映心室除极临床与心电图复基础知极识 过程的总时间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