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3节噪声及其控制 (8)
- 格式:ppt
- 大小:890.00 KB
- 文档页数:20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噪声及其控制教案【教学目标】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3.掌握减弱或消除噪声的途径.【教学重点】1.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2.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教学难点】如何减弱噪声,以及对各类噪声进行分类.【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乐音的三要素是:、和 .2.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3.声音的响度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越大,响度越大.4.蒙上眼睛也能分辩同学们的说话声音是因为每个同学的不同.5.乐音是声源做产生的.一、引入新课:上节课学习了乐音及其乐音的特性,了解了乐音的定义和特性,那生活中是不是只存在乐音的呢?如果不是,还有什么分类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知道什么是噪声?噪声是如何产生的?噪声有什么危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弱或者消除噪声?二、目标展示: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3.掌握减弱或消除噪声的途径.三、预习导航:1.什么是噪声?2.生活中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3.我们通常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是:、和 .四、互动突破:(一)乐音和噪声除了乐音之外还存在令人不愉快的噪音。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噪声,那么什么是噪声呢?对于噪声的定义,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给出.1.物理学角度的噪音:观察噪声和乐音的波形图,看看噪声与乐音的波形有什么区别呢?(类比乐音的定义),就是噪声.优美的乐曲无论何时播放都是乐音,你认为这句话对吗?说说你的道理.2.环境保护角度上的噪声:如果你在学习时播放音量很大的音乐打扰到你的学习了,此时这音乐还是乐音吗?都属于噪声. 我们前面学的乐音是声源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那么乐音与噪声有什么异同点呢?3.乐音与噪声有什么异同点呢?(二)噪声的来源1.讨论:以自己的理解,生活经验,来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噪声?(从人的感受方面讨论.)拖动椅子发出的声音,汽车鸣笛,施工时的搅拌机发出声音,菜市场人们的吵闹声,鞭炮声,等等.2.学生结合教材P16图1-17,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尝试进行归纳分类(强调噪声判断的相对性.)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图1-17中的噪声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1)工业噪声:织布机、碎石机、打夯机、冲床、电锯、电钻、鼓风机、汽轮机等产生的噪声.(2)交通噪声: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3)生活噪声:电视机、洗衣机、空调、音响等家用电器声,人们交谈、呼叫、哭笑、叫卖声等等.(4)施工噪声:施工工地上打桩机、起重机、搅拌机、钻孔机等发出的声音以及各种敲击声、碰撞声.(三)噪声的危害1.噪声初体验,听听,说说自己的感受.(1)嘈杂声;(2)鞭炮声;(3)播放刺耳的噪声.2.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17——“噪声的危害”,结合自己之前听到的噪声感受,说说噪声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3.阅读P17“生活·物理·社会”,知道声强级的单位分贝(dB),了解不同声强级对人的影响.(四)噪声的控制深夜,学生已经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舞厅还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如果是你,你会采取什么措施?一个同学起身关上门窗,一个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上睡,还有一位同学拨打110,请110制止歌舞厅过大的歌声,这三位同学各采取了什么措施控制噪声?1.思考下,这些做法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控制噪声的?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哪几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耳朵鼓膜的振动控制噪声的途径(对应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接受这三个过程,找出控制噪声的途径.)2.思考下刚才自己说的噪声控制方法属于哪类控制噪声的方法?说一说以下噪声控制方法属于哪一类控制途径?(无声手枪、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摩托车上装消声器、我们给自己戴上耳机、在椅子脚上绑上棉布、禁止鸣笛、住宅区的高速路两旁有隔音墙、我们家里装上隔音玻璃、睡觉塞上海绵耳塞.)声源处控制:无声手枪,摩托车上装消声器,在椅子脚上绑上棉布,禁止鸣笛;传播途中控制: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住宅区的高速路两旁有隔音墙,家里装上隔音玻璃;人耳处控制:我们给自己戴上耳机,睡觉塞上海绵耳塞.3.阅读教材P19,了解以声消声的噪声控制方法.五、总结提升:(链接到目标,对照目标进行总结)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声源 (有/无)规则振动产生的.通常是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乐音是声源 (有/无)规律振动产生的,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2.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学习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所以对某一个声音的定性不是绝对的.3.噪声对我们健康有危害,通常有三种途径来控制噪声:在声源处控制,在传播途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1.生活中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2.生活中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哪些?装消声器、禁鸣喇叭、戴耳罩、种植树木、关门窗等3.我们通常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是:、、 .六、当堂训练:1.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燥不安,有害于健康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D.声音的三要素都是对乐音而言的2.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3.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厦门市几条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 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4.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少噪声的是()A.在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B.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C.在机动车上安装消声器D.建设高架道路5.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大雪过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B.大雪蓬松而多孔,对声音有吸收作用C.大雪过后,银装素裹,声音被反射D.大雪过后温度低,声音传播速度变慢6.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种声波的响度是145dB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这种武器未来可以在月球上使用【教学后记】课后作业A组题1.优美动听的音乐()A.在任何环境下都属于一种好听的声音B.在任何环境下都属于一种刺耳的噪声C.在不同环境下可能是属于扰人心烦的噪声D.声音响度大时就是噪音,响度小时就是乐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3.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的回声4.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 机场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5.列措施不利于控制噪声污染的是( ).A.禁放或限放烟花爆竹 B.将电动机用软泡沫塑料垫起8.人们把称作“隐形杀手”,这是因为它除了影响人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外,还会损害人的,使人产生头痛.B组题9.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0分贝就是没有声音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D.高架公路两旁设置屏障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10.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11.在我国,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放鞭炮不能算作噪声。
第一章第三节《噪声及其控制》教案 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噪声及其控制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概念、危害以及控制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控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概念,知道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 让学生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和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
2. 教学重点: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控制原理。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噪声发生器、噪声控制器、声级计、麦克风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册、测量工具、记录表格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噪声视频,让学生感受噪声的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噪声的产生:让学生观察噪声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噪声的产生原因。
3. 噪声的传播:让学生用麦克风捕捉噪声,观察噪声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
4. 噪声的控制:让学生使用噪声控制器和声级计,探究不同控制方法对噪声的影响。
5. 实验报告: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册,分析噪声的控制效果。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和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
2. 活动重点: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控制原理。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噪声污染,探究噪声控制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噪声的概念、危害以及控制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噪声的概念和危害我选择了生活中的噪声视频作为课堂的引入,希望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让学生对噪声有更深刻的理解。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三、噪声及其控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角度来认识噪声。
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3.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能用所学知识寻找减弱噪声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乐音和噪声关系的分析,进行唯物辨证思想的熏陶。
2.通过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的分析,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强化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学难点:噪声的分辨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
教学器材:多媒体、闹钟、鞋盒、毛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通过对本章前两节的学习,我们对声音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我这里挑选了几段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播放轻音乐片断:音乐声、嘈杂的商场、汽车鸣笛声、工厂的机器声……师:大家在听完这几段声音后,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感受,你比较喜欢的声音是哪一段?你比较不喜欢的声音是哪一段?(点评学生总结——乐音:声音优美、令人愉快;噪声:声音难听、令人厌烦)师:这几段声音中,后面三段声音实际上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噪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噪声及其控制”。
(板书)1.3噪声及其控制二、新课教学师:什么样的声音能称为噪声呢?师:通过第二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乐音是声源做有规则振动而产生的。
那么噪声的声源是如何振动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师:看过视频之后,有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什么样的声音可以算作噪声?(学生回答:声源做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叫噪声)(屏显“主观感受角度”和“物理学角度”对噪声的定义)师:那么是不是声源做有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就不是噪声了呢?创设情境,例如:在听课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是噪声;反之在欣赏音乐时,语言又成了噪声。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师:所以对于噪声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定义。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3节《噪声及其控制》。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噪声的定义、噪声的等级、噪声的控制方法以及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等级,知道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噪声的定义、等级和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噪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噪声计、声音源。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噪声,并讨论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介绍噪声的定义:噪声是指无规律、刺耳的声音。
(2)介绍噪声的等级:噪声的等级用分贝(dB)表示,噪声计是测量噪声等级的工具。
(3)介绍噪声的控制方法:隔声、吸声、消声。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噪声问题,如街道噪声、工厂噪声等,并讨论解决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噪声及其控制1. 噪声的定义:无规律、刺耳的声音。
2. 噪声的等级:用分贝(dB)表示。
3. 噪声的控制方法:a. 隔声b. 吸声c. 消声七、作业设计1. 题目:某工厂附近的居民受到工厂噪声的困扰,请你给出解决工厂噪声问题的方法。
答案:可以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方法来控制工厂噪声。
2. 题目:请你举例说明生活中如何控制噪声,并说明控制噪声的意义。
答案:可以举例说明在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场合采取的噪声控制措施,如关闭门窗、戴耳塞、降低音响音量等。
控制噪声的意义在于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等级和控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案:20152016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噪声及其控制一、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物理学中,噪声是指无规律、无意义的声波。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 噪声的控制:噪声的控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知道声音的强弱用分贝表示,了解不同分贝下对人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3. 通过对噪声控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声源处、人耳处和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噪声的定义、噪声单位——分贝、噪声的控制方法。
2.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噪声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噪声模拟器、分贝计、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噪声,并讨论这些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2. 知识讲解:介绍噪声的定义、噪声单位——分贝,以及不同分贝下对人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3. 实验演示:使用噪声模拟器和分贝计,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噪声环境,加深对噪声危害的认识。
4. 课堂讨论:讨论噪声的控制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噪声的定义2. 噪声单位——分贝3. 不同分贝下的影响4. 噪声的控制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生活中遇到的噪声,并讨论这些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2. 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噪声的强弱与分贝的关系。
3. 结合实例,说明在声源处、人耳处和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危害,通过实验演示和课堂讨论,使学生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
苏科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三、噪声及其控制【学习目的】1.能区分从物理学和环境维护的角度看法噪声,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用所学知识寻觅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2.经过对噪音和噪声关系的剖析,体验事物的唯物辨证关系,经过对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剖析,强化环境维护的看法.【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噪声的危害与控制2.学习难点:分辨噪声与噪音课前延伸1.回想已学的声学知识回答,声响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发生的.声响的三个特性区分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留心听周围有哪些声响,并把它们记载上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先生阅读p17〝生活•物理•社会〞完成以下效果:(1)声响的强弱叫做___________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频率的单位是______.(2)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响是____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 ____dB.课内探求〔一〕自主学习效果一:噪音和噪声:先生阅读本节的第一段、信息快递和p19页的最后一段.交流提升从物理学角度:噪音指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波形___________________.噪声指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波形___________________.从环保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属于噪声.效果二:噪声的来源: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声响是噪声呢?谈谈你的体会,试着将这些噪声按来源分类.效果三:噪声的危害:停止小实验:1.在安静的状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2.在播放强度较大的噪声时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比一比两次脉搏次数的不同阅读课文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噪声的危害.〔二〕交流提升各个声响的强弱是不同的,强弱不同的噪声所形成危害的水平也是不同的,查阅p17〝生活•物理•社会〞完成以下效果:为了保证任务和学习,声响不能超越______dB;为了维护听力,声响不能超越_____dB;能惹起双耳失掉听力的声强为____dB.效果四: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交流提升回想声响从发生到被听到所必需阅历的进程: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效果五:阅读并补充完整本课小结:一、声响的分类:从________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噪声.从________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噪声.二、噪声的来源和危害:噪声来源:生活交通工业在安静的状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_______.噪声的危害:心思影响生理影响高强度的噪声可以损坏修建物强弱不同的噪声所形成危害的水平也是不同的三、噪声的控制:增加噪声的方法可以归结为三个途径:a.在声源处削弱噪声〔即控制噪声的______〕:改动、增加或中止_______________等b.在_________削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达〕:隔声、______和_______c.在_________削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戴护耳器,如_____、______、______〔二〕有效检测:1.图1、图2是两种声响的波形,从图可知:图1是______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_;图2是________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下属于噪声的是〔〕A.上课时,学校里的大喇叭传出了优美的歌声B.上课时,教员讲话声C. 舞台上口技演员模拟的风雨声D. 音乐厅里演奏的交响3.请同窗们设计一个复杂的实验来证明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提供器材:手机〔闹钟〕棉花塞〔耳塞〕应用教室的一切器材并请同窗们说说自己区分是从那个途径削弱噪声的4.大雪事先,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缘由,你以为正确的选项是〔〕A.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B.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增加,噪声增加C.大雪疏松而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的传达速度变小课后提升〔一〕探求学习1.增加噪声污染要从自己做起,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今后会怎样做呢?2.阅读p19页〝生活·物理·社会〞了解削弱噪声其它迷信方法,〝以声消声〞〔二〕知识稳固1.为了维护听力,声响不能超越〔〕A.30dBB.50dBC.70dBD.90dB2.从环保的角度来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提琴的声响悦耳入耳,给人们享用,但是有时也会成为噪声.B.乐器收回的声响,响度大的是噪声,响度小的是噪音.C.噪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D.录音机播放出音乐一定是噪音.3.以下措施不能到达削弱噪声目的的是〔〕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置消声器 B.机场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4.以下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达进程中削弱噪声的〔〕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B.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C.使装有噪声源的厂房门背向居民D.在内然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5.有资料说明,在北美洲北部乡村,70岁老人的听力与美国城市场部20岁的青年一样好,这个现象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