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的主动运动检查及被动运动检查动诊和量诊图解
- 格式:doc
- 大小:970.51 KB
- 文档页数:13
人体关节正常活动范围肩关节上臂下垂为中立位。
关节活动度a 前屈:70° -90 °b 后伸:40° -45 °C 前屈上举:150° -170d 上举:160° -180 °e 外展:80° -90f 内收:20° -40 °g 内旋:70° -90h 外旋:40° -50二、肘关节与尺桡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中立位为前臂伸直。
a 屈曲:135° -150b过度伸直:10°C旋前:80°-90 °d旋后:80°-90 °尺桡关节拇指在上为中立位。
a旋前(手掌向下):80° -90b旋后(手掌向上):80° -90M A3三、腕关节及手部各关节范围腕关节中立位为手与前臂成直线,手掌向下关节活动度:a 背伸:30° -60 °b 掌屈:50° -60 °C桡侧倾斜:25° -30 d尺侧倾斜:30° -40拇指:中立位为拇指沿食指方向伸直。
a 外展:40°b屈曲:掌拇关节20° -50 °。
指间关节可达90°C对掌:不易量出度数,注意拇指横越手掌之程度d内收:伸直位可与食指桡侧并贴手指关节中立位为手指伸直a掌指关节:伸为0°,屈可达60° -90 °b近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90°C远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60° -90 °四、颈椎活动范围中立位为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a 前屈:35° -45 °b 后伸:35° -45 °C左右侧屈:45°d 左右旋转:各60° -80 °a B五、腰椎活动范围腰部中立位不易确定a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呈弧形。
「标准演示」AAOS体格检查系列—肩关节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每个骨科医师的必备技能,标准、科学是医师们的极致追求,小编特别总结了《美国骨科医师协会骨科疾病诊疗教程》的系列体格检查内容,附视频演示详情,不容错过!系列第一篇为您详解肩关节体格检查!一、视诊/触诊1.前侧视诊患者站立位,观察异常的轮廓和骨性突起。
肩锁关节脱位可在锁骨远端产生阶梯样畸形。
肩关节前脱位会使肩峰后侧突出和三角肌前方膨隆,并且上肢会处于一个轻度外展和内旋的强迫体位。
与此相反的是,肩关节后脱位会使喙突和肩峰前侧产生突出,三角肌后方膨隆,上肢处于内收和内旋的强迫体位。
2.后侧视诊患者站立位,注意肩部高度和轮廓的对称性(休息时优势肩往往略低于对侧肩)。
观察是否有肌肉萎缩,特别是斜方肌、三角肌和冈下肌。
颈部到肩部后方轮廓的缩小提示斜方肌萎缩。
伴随冈上肌/冈下肌萎缩时,三角肌区肩外侧轮廓会缩小,可看到突出的肩胛冈。
在观察肩后部时,让患者在肩胛平面抬高双臂到水平位,并评价双侧肩胛是否有任何运动障碍(视频中未显示)。
3.肩锁关节评估肩锁关节时,需触诊锁骨远端与肩峰侧是否有压痛和刺激。
压痛通常在后关节间隙最明显,且在水平方向向对侧肩方向内收手臂时疼痛会加剧。
4.肩峰下滑囊评估肩峰下滑囊,需触诊肩峰的前外侧部分,沿着三角肌下移至触到肩肱间隙为止。
该区域压痛通常与肩峰下滑囊炎或肩袖撕裂(冈上肌腱)相关。
5.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评估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需在肱骨结节间沟触诊肱骨头。
肌腱炎患者会有压痛和肿胀,肩部转动时压痛部位会随着肱骨头移动。
▼长按二维码立即观看视频演示二、活动度检查1.屈曲运动正常肩关节运动是一种联合了盂肱关节和肩胛骨/胸廓运动的复合运动。
肩胛运动由来自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的运动。
肩关节的活动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屈曲,手臂在体侧的外旋,手臂外展90°后的外旋和内旋。
评估肩关节屈曲范围,使手臂置于身侧(A)。
要求患者在矢状面抬起手臂(B),以胸椎为参照测量主动和被动运动范围。
简述肩关节的活动度测量及正常范围肩关节是人体上肢最灵活的关节之一,它的活动度测量对于评估肩关节的功能和健康非常重要。
肩关节的活动度测量包括对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进行测量。
主动运动是指患者自己进行的运动,而被动运动是指医生或者治疗师辅助患者进行的运动。
通过测量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可以确定肩关节的活动度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肩关节的功能障碍。
肩关节的活动度测量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患者的肩关节运动或者使用仪器进行测量。
以下是常用的肩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及其正常范围的参考内容:1. 通过直接观察患者的肩关节运动测量活动度:- 活动度测量的六个方向:前屈、后伸、内旋、外旋、上举和下举。
通过观察患者在这些方向上的活动范围来评估肩关节的活动度。
- 正常范围参考值:- 前屈:大约160-180度。
- 后伸:大约40-60度。
- 内旋:大约70-90度。
- 外旋:大约90-120度。
- 上举:大约170-180度。
- 下举:大约40-60度。
2. 使用仪器进行肩关节活动度测量:- 仪器测量肩关节的角度:通过测量患者肩关节的角度来确定肩关节的活动度。
- 常用的仪器包括肩关节角度仪和肩关节活动度测量仪。
这些仪器可以通过测量肩关节活动的角度来评估肩关节的活动度,并提供精确的数值结果。
- 正常范围参考值:视具体测量仪器而定,正常值的范围通常是依据大量已知正常个体的数据统计得出。
除了活动度测量,还可以进行肩关节的力量测试和稳定性测试来全面评估肩关节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肩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结果通常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体质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进行活动度测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1. Neer CS, Francis KC, Marcove RC, Terzis JK. Treatment of displaced fractures of the surgical neck of the humeru 分析肩关节角度具体测量方法,提示了角度测量的重要性和正常范围。
肩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方法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之一,它的活动度决定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动作和姿势能否顺利完成。
因此,评定肩关节活动度的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肩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
1.主动活动度评定法主动活动度评定法是最常用的肩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之一。
它需要受检者自主完成一系列肩关节活动动作,评定者观察受检者完成这些动作时肩关节的活动度,并记录下来。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受检者是否有疼痛或其他不适感,以及动作是否完成得正确。
主动活动度评定法可以评定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等各项活动度。
2.被动活动度评定法被动活动度评定法是指评定者通过对受检者的肩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来评定肩关节的活动度。
这个过程需要评定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以避免对受检者造成伤害。
被动活动度评定法可以通过测量肩关节的屈曲、伸展、内旋、外旋等活动度。
3.肩关节角度测量法肩关节角度测量法是指使用测量角度的仪器来评定肩关节活动度。
这个方法可以直接测量肩关节的各项活动度,并输出具体的角度数值,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肩关节角度测量法可以通过测量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等活动度。
4.肌肉长度测试法肌肉长度测试法是指通过测量肌肉的长度来评定肩关节的活动度。
这个方法需要评定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以避免对受检者造成伤害。
肌肉长度测试法可以通过测量肩关节周围肌肉的长度来评定肩关节的各项活动度。
在评定肩关节活动度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评定者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以避免对受检者造成伤害;2.评定时需要注意受检者是否有疼痛或其他不适感,以避免加重病情;3.评定过程需要准确、细致、耐心,避免因评定不周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4.评定结果需要记录下来,以便于后续的治疗或康复计划。
肩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评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科学、严谨、细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治疗或康复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被动内旋活动用手摸后背,到达肩胛区,拇指尖指示脊柱节段代表肩关节内旋程度。
该患者左肩关节内旋L3水平,右肩关节内旋T7水平。
主动全肩关节上举活动背靠墙站立,可以防止背部后伸,病人向天花板举起上臂,检查者侧面观察肘关节跨过的弧度。
后方不稳定实验(Jerk试验)在后方不稳定患者中,将上臂前屈90°、内旋90°和轻微内收,接着施加向后作用力,患者肱骨头可以出现向后的半脱位.Lift—off试验检查者将患者手置于离开背部的位置时,有肩胛下肌功能但肌力差的患者还能将手保持在离开背部的位置;肩胛下肌功能丧失的患者不能将手退离后背,也不能将手维持在离开后背的位置。
压腹试验压腹试验(—):患者完成压腹动作的同时能够保持腕关节伸直并保持肘关节位于身体前方;压腹试验(+):患者需要屈腕关节才能完成压腹动作。
Napoleon试验—改良的压腹试验让患者将手置于腹部,肘关节置于体侧,接着病人保持手的位置而将肘关节置于病人身体前方,如果需要将整个肩胛带前移才能将肘关节置于身体前方,则Napoleon试验(+)。
Bear hug试验病人将手置于健侧肩关节上,检查者握住其肘关节以防屈肘,检查者试图将患者的手从对侧肩关节上抬起,而患者能抵抗这一动作,不出现疼痛,说明患者肩胛下肌功能良好;检查者能够将患者的手从对侧肩关节上抬起,说明肩胛下肌无力或没有功能。
冈上肌肌力测试(冈上肌不易从三角肌活动中分离)患者肩关节在肩胛骨平面上上举90°,并将上臂完全内旋.检查者将上臂下压,病人抵抗下压动作。
(如果三角肌没有受伤,任何肌力上差异都与冈上肌有关)冈下肌和小圆肌测试(冈下肌和小圆肌容易从三角肌活动中分离)检查者将病人上臂最大限度被动外旋,当检查者放开上臂时,患者不能维持刚才位置,说明Lag征阳性(肘关节屈曲90°时病人在体侧能维持住上臂的位置),冈下肌和小圆肌无力或者功能缺失。
(三角肌对于外旋肱骨能量有限,任何外旋力量下降都与这些肌肉功能异常相关.)Hawkins—Kennedy撞击征检查者站在病人体侧,病人肩关节置于90°前屈位,肘关节屈曲90°,检查者内旋患侧上臂,重现肩峰下撞击导致疼痛。
肩关节的主动运动检查及被动运动检查动诊和量诊图解肩关节活动检查可分为两个方面: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检查。
可按照先主动后被动的顺序进行,若主动运动正常,则不需要进行被动运动检查,同时进行双侧的对比。
主动运动检查一、前屈与后伸肩关节前屈运动检查患者坐位或站立,上肢沿身体的矢状面向前,逐渐远离身体向上运动。
肩关节屈曲复合活动的正常范围为 0 度~180 度。
如活动受限则考虑三角肌、胸大肌、喙肱肌或关节的病变。
检查者在患者肩的屈曲过程中施以阻力,患者如感疼痛则可能是收缩肌肉的肌腱炎引起。
2. 肩关节后伸运动检查上肢在身体的矢状面进行与前屈相反的运动。
正常活动范围是 0 度~60 度。
活动受限考虑三角肌、背阔肌、大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及关节的病变。
后伸过程中施以阻力,肩关节感疼痛可能由收缩肌肉的肌腱炎引起。
二、外展与内收1、肩关节外展运动检查以盂肱关节为中心,上肢自中立位开始沿冠状面向两侧运动并侧举。
外展复合运动的正常范围是 0 度~180 度。
活动受限时考虑三角肌、冈上肌和关节的病变。
患者肩外展过程中,施以反向阻力,如感疼痛则可能是外展肌肌腱炎引起。
肩关节外展运动检查肩关节主动外展中运动受限肩关节抗阻力外展运动检查2.肩关节内收运动检查肩部自中立位逐渐移向身体的中线,正常活动范围是 0 度~50 度。
活动受限考虑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等肌肉或关节的病变。
患者肩内收过程中,施以反向阻力,如感疼痛则可能是内收肌肌腱炎引起。
三、内旋与外旋1. 肩关节内旋运动检查肩的内旋活动在不同的体位时其活动范围有所不同。
上肢中立位,屈肘 90 度,肩内旋为 50 度~90 度。
当上臂外展 90 度时,肩内旋约 30 度。
上肢中立位,屈肘90° 肩内旋运动检查活动受限时除考虑盂肱关节的病变外,主要考虑胸大肌、背阔肌及肩胛下肌的病变。
在肩关节内旋过程中,如施以反向阻力时感疼痛,则可能是内旋肌肌腱炎引起。
上臂外展90°时肩内旋运动检查肩关节外旋运动检查肩的外旋运动在不同的体位时其活动范围有所不同。
第一部分肩部运动学第一节肩部局部解剖肩部前外侧面观图3.8锁骨外侧端(肩峰端)图3.3锁骨前外侧凹处“S”形的锁骨是长骨,横向位于肩脚骨和胸骨之间。
锁骨的前外侧是肩脚带(上肢带)的关键结构,是三角肌前部肌束的附着处。
图3.4锁骨后外侧凸处如图所示是锁骨的后缘。
凸起、粗糙,是斜方肌锁骨部肌纤维的附着处(附着处占据了后缘外侧的2/3)。
图3.5锁骨前内侧凸处锁骨前内侧凸处占据了前缘内侧的2/3,是胸大肌的附着处。
图3.6锁骨后内侧凹处锁骨后内侧四处占据了锁骨后缘内侧的2/3锁骨外侧端(肩峰端)锁骨外侧端上下扁平,与肩峰通过一个卵圆形的关节面相关节。
此关节面向下、向前和向外。
注:肩押骨的肩峰和锁骨的肩峰端构成了肩锁关节。
图3.7锁骨内侧端(胸骨端)锁骨内侧端圆隆,有一个关节面与胸骨的锁切迹及第1肋软骨构成关节。
注:锁骨的内侧端、胸骨的锁切迹及第1肋软骨构成胸锁关节。
肩胛骨全貌图3.10肩胛骨肩胛骨是一块扁骨。
位于胸廓背面的第3~第7肋骨之间,与锁骨和肱骨构成盂肱关节。
图3.11肩胛骨脊柱缘或内侧缘如图所示,检查者数个手指触摸前锯肌在肩胛骨上的附着处、此附着处即是肩胛骨的内侧缘。
图3.12肩胛骨外侧缘或腋缘检查者用数个手指压向肩胛下肌,它的附着处在肩胛骨的前面。
注:腋缘是一条从肩胛颈到肩胛骨下角的突起。
此骨性结构有一个特有名称为“肩胛柱”。
图3.13 肩胛骨和肩峰的观察肩脚冈(1)是一个尖向内的三角形,位于肩胛骨后面上1/4与下3/4交界处。
肩胛冈的前缘植入肩胛骨后而,把肩胛骨后面部分分为两个部分:上方的冈上窝(3)(图3.23)和下方的冈下窝(4)(图3.24)。
肩胛冈的外侧缘和后缘变宽形成肩峰(2)注;在此图中还可以观察到肩胛骨的上内侧角(5)(参见图3.31。
图3.14肩胛冈和肩峰如图所示,检查者两示指之间是肩胛冈的外侧端,其向外侧逐渐变宽形成肩峰。
肩胛冈的外侧肩峰部分变扁平,与肩胛冈相垂直,是一个四边形的结构,有上下两面、内外两缘、一个尖(图3.18)和一个肩峰角(图3.15)。
肩关节体格检查图⽂解肩关节周围韧带◆喙突肩峰韧带◆起:喙突的外侧上⽅⽌:肩峰的前⾯喙突肩峰韧带、喙突、肩峰合称为喙突肩峰⼸。
喙突肩峰⼸和肌腱⼀起形成了第⼆肩关节。
喙突肩峰韧带具冈上肌的作⽤⽅向,⽽移⾄向⼼位置的滑车机能,⽽且能防⽌⾻头随上举运动⽽上升。
▼◆喙锁韧带◆(菱形韧带、圆锥状韧带)菱形韧带起:喙突的内侧上⽅⽌:锁⾻的斜⽅线▼圆锥状韧带起:喙突的基底⽌:锁⾻的锥形结节▼◆喙突肱⾻韧带◆起:喙突的基地⽌:肱⾻的⼤结节、⼩结节喙突肱⾻韧带⼀部分是和胸⼩肌的纤维合并所构成的。
喙突肱⾻韧带会随肩关节的内收、外展、⽔平伸展运动⽽产⽣紧绷状态,这是为了抵抗⾻头下⽅的不稳定性所致。
▼◆肩峰锁⾻韧带◆起:锁⾻肩峰端上⽅⽌:肩峰的上⽅▼◆前胸锁韧带、肋锁韧带◆前胸锁韧带起:锁⾻的胸⾻端前⽅⽌:胸⾻柄的前⽅胸锁关节的关节囊⾥有关节盘。
▼肋锁韧带起: 第⼀肋软⾻内侧端的上⽅⽌:锁⾻的肋锁韧带压痕▼◆肩关节囊状韧带◆肩关节囊起:肩胛颈、关节唇与关节唇外围⽌:肱⾻的解剖颈与⼤⼩结节▼上侧盂肱韧带起:在肱⼆头肌长头肌腱附着处的前⽅⽌:⼩结节的前⽅▼中盂肱韧带起:前上⽅的关节盂与关节唇⽌:解剖颈的下缘▼前下侧盂肱韧带起:前⽅关节唇⽌:解剖颈的下缘▼后下侧盂肱韧带起:后⽅关节唇⽌:解剖颈的下缘▼其实肩关节囊状韧带是这样的......(解剖)▼A:肩峰LHB:肱⼆头肌长头肌腱CH:喙突肱⾻韧带SGHL:上侧盂肱韧带C:喙突MGHL:中盂肱韧带ALGHL:前下侧盂肱韧带PLGHL:后下侧盂肱韧带触诊喙突肩峰韧带▼让患者仰卧,先确认喙突外侧上⽅和肩峰前缘,把它们连成⼀线,然后压迫那条线的中间部位。
当⼿指在深部触诊到某个有弹性的组织时,⼿指会反弹回来,该组织就是喙突肩峰韧带。
已变形肥厚的喙突肩峰韧带会硬化,特征是不具将压迫⼒反弹回去的弹性。
喙锁菱形韧带▼病患坐姿上肢下垂,诊疗者将⼿指放其喙突的上⽅,从喙突尖端开始往内侧⽅向移动,如此便能触到菱形韧带。
关节活动度图解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 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运最大弧度。
关节活动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关节活动范围分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
主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被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怎样测量关节活动度?一、测量工具:量角器、脊柱活动测量(皮尺)。
二、测量方法1、舒适体位2、暴露测量的关节3、确定测量关节的骨性标志4、专人测量5、主动关节活动测量、被动关节活动测量(以划线方式定位)。
6、正确找准运动轴、固定臂、移动臂三、测量结果的记录内容:关节名称、左右、主动ROM、被动ROM、关节强直(纤维性、骨性)、挛缩、痉挛等关节活动度正常值图解一、颈部活动度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二、腰部活动度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肩关节的主动运动检查及被动运动检查动
诊和量诊图解
肩关节活动检查可分为两个方面: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检查。
可按照先主动后被动的顺序进行,若主动运动正常,则不需要进行被动运动检查,同时进行双侧的对比。
主动运动检查
一、前屈与后伸
肩关节前屈运动检查
患者坐位或站立,上肢沿身体的矢状面向前,逐渐远离身体向上运动。
肩关节屈曲复合活动的正常范围为 0 度~180 度。
如活动受限则考虑三角肌、胸大肌、喙肱肌或关节的病变。
检查者在患者肩的屈曲过程中施以阻力,患者如感疼痛则可能是收缩肌肉的肌腱炎引起。
2. 肩关节后伸运动检查
上肢在身体的矢状面进行与前屈相反的运动。
正常活动范围是 0 度~60 度。
活动受限考虑三角肌、背阔肌、大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及关节的病变。
后伸过程中施以阻力,肩关节感疼痛可能由收缩肌肉的肌腱炎引起。
二、外展与内收
1、肩关节外展运动检查
以盂肱关节为中心,上肢自中立位开始沿冠状面向两侧运动并侧举。
外展复合运动的正常范围是 0 度~180 度。
活动受限时考虑三角肌、冈上肌和关节的病变。
患者肩外展过程中,施以反向阻力,如感疼痛则可能是外展肌肌腱炎引起。
肩关节外展运动检查
肩关节主动外展中运动受限
肩关节抗阻力外展运动检查
2.肩关节内收运动检查
肩部自中立位逐渐移向身体的中线,正常活动范围是 0 度~50 度。
活动受限考虑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等肌肉
或关节的病变。
患者肩内收过程中,施以反向阻力,如感疼痛则可能是内收肌肌腱炎引起。
三、内旋与外旋
1. 肩关节内旋运动检查
肩的内旋活动在不同的体位时其活动范围有所不同。
上肢中立位,屈肘 90 度,肩内旋为 50 度~90 度。
当上臂外展 90 度时,肩内旋约 30 度。
上肢中立位,屈肘90° 肩内旋运动检查活动受限时除考虑盂肱关节的病变外,主要考虑胸大
肌、背阔肌及肩胛下肌的病变。
在肩关节内旋过程中,如施以反向阻力时感疼痛,则可能是内旋肌肌腱炎引起。
上臂外展90°时肩内旋运动检查
肩关节外旋运动检查
肩的外旋运动在不同的体位时其活动范围有所不同。
上肢中立位,屈肘 90 度,外旋运动一般< 90 度,当上臂外展 90 度时,肩关节外旋约 90 度。
上肢中立位,屈肘90° 时肩外旋运动检查
外旋受限或疼痛主要考虑冈下肌、小圆肌和三角肌的病变。
患者在进行外旋的过程中,如施以反向阻力时感疼痛,则可能是外旋肌的肌腱炎引起。
上臂外展90° 时肩外旋运动检查
四、联合运动功能检查
患者将手置于对侧肩胛骨后,适合检查后伸、内收和内旋运动。
肩周炎患者此动作不能完成。
肩关节后伸、内收和内旋运动检查
嘱患者将手由上述位置抽回,冈下肌损伤患者不能完成该动作。
嘱患者将双手放在头后面,并在外展 90 度时检查外旋活动,两侧对比,如有肩周炎则不能完成该动作或受限。
肩关节外展、外旋运动检查
被动运动检查
一、前屈与后伸
1.关节被动屈曲运动检查
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 90 度使腰前凸消失。
检查者站在患者检查部位的对侧,一手固定检查侧的肩胛骨和胸部,另一手握住患者腕关节的近端,向上移动上肢,感到肩胛骨活动时表明盂肱关节活动结束。
继续活动上肢直至感觉到整个肩关节复合运动结束。
正常范围是 0 度~180 度。
2. 关节被动伸展运动检查
患者俯卧位,肩关节中立位,肘关节稍屈曲,放松肱二头肌长头。
检查者站于患者检查部位的对侧,一手稳定检查侧的肩胛骨或胸部(更好评价盂肱关节),另一手放在肱骨远端前面,向上抬起上臂,直至感觉肩关节复合活动突然固定。
正常活动范围 0 度~60 度。
二、外展与内收
1. 关节被动外展运动检查
患者仰卧,伸肘、肩关节中立位。
检查者站在患者检查侧,一手放在胸廓外侧稳定胸部和肩胛骨,一手握住肘关节的近侧,向外移动上肢,到 90 度时再增大角度外旋肱骨,以便使肱骨大结节在肩峰下通过,避免撞击。
感到肩胛骨活动时说明盂肱关节的活动结束。
继续向上
运动直至感觉到突然固定的感觉,说明肩关节复合运动结束。
正常范围 0 度~180 度。
2. 肩关节被动内收运动检查
患者仰卧,伸肘、肩关节中立位。
一手置于患者的肩部,稳定上身,一手握住肘肩关节的动诊和量诊图解
肩关节活动检查可分为两个方面: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检查。
可按照先主动后被动的顺序进行,若主动运动正常,则不需要进行被动运动检查,同时进行双侧的对比。
三、内旋与外旋
1. 肩关节被动内旋运动检查
患者仰卧,肩外展 90 度,肘关节屈曲 90 度,前臂与检查床垂直,掌心向远端。
检查者一手稳定肩胛骨和胸部,一手握住患者腕关节处,活动上肢使手掌移向检查床,直至感觉突然固定为止。
正常范围是 0 度~70 度。
2. 肩关节被动外旋运动检查
外旋检查的体位和内旋的体位相同。
只是检查者握住患者的腕关节,活动上肢使手背贴向检查床面,直至感到整个肩关节的复合与运动结束。
肩关节外旋复合运动的正常范围是 0 度~90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