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m持续关节被动运动的名词解释
- 格式:docx
- 大小:14.45 KB
- 文档页数:2
下肢关节持续被动活动训练器(下肢CPM)在骨科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标签:CPM机;骨科;康复下肢关节持续被动活动训练器(下肢CPM)进行康复治疗,其康复治疗的目的是让患者各个关节同时进行锻炼,此训练器模拟人体正常的运动而对关节康复起到帮助,笔者所在医院68例患者应用此训练器进行康复治疗,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行骨关手术后进行康复治疗68例,男32例,女36例,年龄28~72岁,平均41岁,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4例,膝关节置换术18例,髌骨骨折术后17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9例。
1.2方法依据患者的内固定形式、损伤情况、术后情况、受伤时间、受伤部位、一般情况、年龄等进行康复训练计划的设定。
骨折经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后3 d,开始CPM锻炼,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使用CPM装置,CPM放置与躯体成30°外展位。
膝关节损伤、交叉韧带损伤术后5 d进行CPM。
活动角度根据手术部位和要求而有区别,以最小角度开始,每天增加10°,逐渐增加到最大角度,每天使用时间2~4 h,持续2~4周,以后由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
锻炼期间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位置愈合情况。
有引流时夹闭引流,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
关节横切口时要注意角度活动。
关节术后进行连续被动活动训练很重要,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但应注意掌握适应证:下肢骨折牢固固定后;自体骨膜移植关节成形术或软骨修复术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固定必须牢固);关节松解术后均适宜使用CPM机[1]。
1.3疗效判定标准(1)优:无功能受限,屈伸旋转功能正常。
(2)良:功能稍受限,屈伸旋转角度较正常差20°左右。
(3)差:功能部分受限,屈伸范围较正常范围差30°~40°左右。
(4)无效:经治疗患者情况无改善或出现恶化。
2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8个月左右,结果显示:优52例,良14例,差2例,无效0例。
CPM在骨科康复护理中的应用骨科疾病和损伤形成的长期肢体制动,会产生关节粘连、关节僵硬、疼痛、肌肉萎缩、废用性骨质疏松和晚期退行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为关节内骨折后肢体固定性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肌腱松解和重建术后固定再次粘连等,持续被动活动(CPM)装置的应用可大大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CPM又叫连续被动活动,是一种新的生物学概念,即在连续被动活动作用下加速关节软骨及周围的韧带和肌腱的愈合和再生。
经实验证明:早期间断活动效果优于制动,而连续被动活动又优于间断活动。
由于骨骼肌易疲劳,不能坚持长期时间的主动活动,所以提出了持续被动运动。
如:膝关节僵硬是下肢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下肢骨折术后由于长期限制活动可引起膝关节的粘连、挛缩、僵硬等并发症,CPM为临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被动功能锻炼的器械,我科从2013年来,通过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施行无痛性连续被动活动,其功能恢复效果满意,减少了致残率,大大促进了膝关节功能早期康复,减少住院日,现为CPM机在骨科康复应用作个说明:根据病人患肢大腿及小腿的长度,调节好CPM机杆的长度,拧紧旋钮。
一、CPM机的使用方法:1、按术后关节所需活动范围调整CPM机,下肢置于CPM 机上时应处于外展10-20〬呈足尖向上中立位,穿固定鞋套,小腿及大腿固定在CPM机上,尽可能将患侧臀部紧贴活动支点,操作速度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一般术后24-48小时内开始使用,人工关节术后1周开始练习,也可根据患者的体病情延缓24-48小时。
2、第一天上午从0〬-40〬,每15mm增加5〬,达到60〬,下午5〬-50〬,每15mm增加5〬,达到60〬.第三天上午5〬-80〬,每15mm增加5〬,直接接近90〬,下午5〬-70〬,第15mm增加5〬,直到90〬。
二、注意事项:患肢的脚和鞋套要套实与水平线呈90〬,注意患肢与膝关节的距离与脚套和夹角的距离要相等,患肢膝关节与机器夹角要处于同一水平线,增加角度要循序渐进,患者要能接受,刚增加角度时,患肢关节处有紧绷感及不知感,会感到疼痛,但锻炼5分钟后,症状会很快缓解,恢复器启动工作之前,应将速度调到最小位置,(见3页运动速度处)然后按“启动”键,起动后再将速度逐渐调快,终止角度必须大于起始角度,否则机器拒绝工作。
骨外科专科护理操作第一节CPMn功能锻炼的护理操作技术持续被动运动(Continous Passive Mtion,CPM)是以持续运动理论为基础,通过模拟人体白然运动,激发人的持续被动运动机(CPhML)具有帮助手术后下肢恢复活动的功能,使术后的膝关节、髓关节活动白如,它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可按不同的腿长对支架及白然复原力,发挥组织代谢作用,进行下肢关节功能恢复锻炼。
关节活动角度进行调节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调节围大,操作简单,但只有早期、正确地使用CPM机,才能提高使用效果。
CPMtt适用于下肢骨折、关节囊切除或者松解术后、关节成行术、人工假体置换术后、关节镜检查和治疗后的患者等。
【目的】1. 进行被动的膝关节屈伸活动锻炼,减少下肢关节主动活动时肌肉收缩带来的骨折端不良应力的影响。
2. 保护关节软骨面,防止术后关节僵硬、关节外粘连和术后静脉栓塞。
3. 加快术后关节运动幅度的恢复。
4. 消除疼痛和水肿。
【适应症】1. 骨、关节骨折坚强固定术后2. 各种原因致关节粘连挛缩僵硬松解术后3. 肢(指)体的关节囊切除,关节肌腱、韧带重建或修补术后4. 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变形矫形术后,滑膜病变,赘生物切除术后5. 关节成形术后,各种异体人工假体置换术后6. 骨关节感染治愈后关节功能障碍7.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及截瘫患者的康复【禁忌症】1. 骨折未包扎固定前2. 骨恶性肿瘤3. 凝血功能障碍4. 特殊感染5. 痉挛性瘫痪6. 合并血管损伤术后【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注意事项】1. 患肢的脚和脚套要套实,与水平线呈90°,保持中立位。
2. CP咖起始角度一般为0 ~30°,增加角度要循序渐进,每天增加5° ~10°,刚增加角度时,患肢关节处可能会有紧绷感及不适感,应耐心向患者解释。
3. CP咖工作之前,应将速度调到最小位置,然后按“启动”按键, 启动后再将速度逐渐调快。
膝关节CPM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在临床和体育运动中经常发生各种损伤。
对膝关节及其周围骨或软组织的治疗和手术,常可导致膝关节内、外粘连和僵直,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上述问题也是在膝关节康复治疗时候面对的主要的棘手问题。
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骨科专家Salter经过大量实验提出了CPM的概念[1]。
它是利用专门器械使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的被动运动,使治疗和康复相结合,可以有效防止关节粘连,对关节内软骨的再生与修复有促进作用,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自从1978年临床应用后,经过20年的发展,该技术现在广泛应用于医学、体育等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笔者综述了CPM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研究进展。
1 CPM概述CPM主要用于防止制动引起的关节挛缩,促进关节软骨、韧带和肌腱的修复,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促进肿胀、疼痛等症状的消除,最终目的是配合康复治疗,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1·1 仪器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CPM机,如下肢CPM机、上肢CPM机和手指CPM机[2]。
这些CPM机主要由3部分构成:肢体托架、电机及传动部分和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可调控关节运动范围的大小,关节正常运动范围内运动弧的位置和关节运动的频率。
大多数病人对CPM的顺应性好,病人感到舒适。
1·2 作用机制1)刺激具有双重分化能力的细胞向关节软骨转化骨膜和软骨膜源于中胚层组织,其未分化的骨原细胞具有成骨和成软骨的双重分化能力, CPM可刺激骨原细胞向关节软骨分化。
2)缓解滑膜关节损伤后的自身免疫性损害关节软骨损伤后,软骨这一封闭的抗原外露,与关节液反应产生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进一步损伤关节软骨。
CPM引起持续的关节活动,增加关节液代谢,有利于清除抗原抗体复合物,缓解这种物质引起的损伤。
3)缓解关节损伤或手术后的疼痛CPM引起关节不断的平稳的运动,刺激了周围神经中的粗纤维,通过闸门控制机制产生镇痛作用。
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关节软骨的营养和代谢成人软骨的营养来自滑液,因此正常的滑膜和经关节的血液循环对软骨的生存至关重要。
膝关节功能锻炼持续被动运动CPM(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关节活动机持续被动运动CPM机,是维护关节活动范围,预防其发生功能障碍的一种辅助治疗工具。
供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作功能康复治疗使用。
一般可分为上肢关节活动机和下肢关节活动机两种。
一、CPM机的主要作用1. CPM机运动可以刺激、改善关节软骨的营养,促进软骨的再生。
2. 对于化脓性关节炎,在充分引流和使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应用CPM机控制感染所需的时间较制动者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
3. 对于关节内血肿的清除吸收,使用CPM机者其效用为不使用者的两倍。
4.对于手术后疼痛的患者,应用CPM机,可刺激周围神经粗纤维,通过闸门控制机制产生镇痛作用。
同时不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
5. CPM机匀速、稳定而持续的被动运动,可刺激关节周围组织,防止其失用性挛缩,防止粘连,从而预防关节粘连和僵硬的发生。
二、CPM机使用适应症1.长骨干、干垢端及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内固定后。
2.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松解术后。
3.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切除术后。
4.化脓性关节炎切开引流术后。
5.肌肉挛缩、粘连松解术后。
6.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置换术后。
三、CPM机的使用要点1.接通电源后开机,待患肢搁架运行到0度位置后停机。
2.根据病人肢体长短,分别调整小腿支架和大腿支架的长度,使患者肢体与CPM机各段搁架的长度基本一致,同时患者膝关节与机器的膝关节转动部位重合。
钮紧各调解旋钮。
3.时间设置:若需设置定时关机时,按压“时间设置”键,每按一次,增加30分钟。
若开机时不进行定时关机设置,机器则自动按连续工作方式运行。
开机进入工作状态后,“时间设置”键将不可再调解。
4.起始角度设置:起始角度开机后自动设置为0度,若需改变,按起“起始角度键”,每按一次增加5度。
5.中止角度设置:中止角度开机自动设置60度,若需改变,按起“终止角度键”,每按一次增加5度。
b一、概述关节康复运动器具有帮助手术后关节迅速恢复其活动的功能,恢复后的关节活动自如。
而这款关节康复运动器就是提供一种新颖的物理疗法,采用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理论,是与传统的康复手段所不同的术后康复疗法。
关节康复运动器系骨科康复性医疗器械,以持续被动运动(即CONTINUES PASSIVE MOTION,简称CPM)理论为基础,通过模拟人体自然运动,激发人体的自然复原力,发挥组织代偿作用,进行下肢关节功能恢复训练,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安全实用、无痛苦、病人乐于接受、关节活动范围大、有效消除关节粘连及坏死关节成活、伤口愈合和消肿、促进关节软骨损坏的自身修复,利于移植骨膜转化成透明关节软骨的优点。
二、技术特点1、数字化屏幕显示,操作简单。
2、主动记忆功能,即使在仪器关闭后仍然能记忆最近一次使用时的参数设置。
3、适用于不同身高者,对不同的腿长,可按需要对脚支架进行调节。
4、关节活动角度和速度调节范围大,操作灵活,可满足临床最大需要。
5、配上微电脑,实现控制智能化,使训练时间、速度、运动行程均可随意控制,运行安全可靠,并采用LCD显示运行过程。
6、采用国际先进优化设计,集国内外恢复器之长,具有运行平可靠,精度高,噪声低等特点。
7、具有病员手控开关(鼠标),病员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若感到不适,只要操作手控开关,便可使训练停止。
8、具有过载自动调头、自恢复保险丝双重保护功能。
三、主要性能及参数1、膝关节角度活动范围:-5度~120度。
2、运行速度范围:0~300度/分钟。
3、设定工作时间:0~240分钟。
4、具有启动/停止控制功能,两个关节活动角度调节按键可使角度活动范围调节到最佳状态。
5、配有病员手控开关(鼠标)。
STA:设置起始角度END:设置结束角度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TIM:设置定时时间RUN:显示运行角度快慢:快慢速度调节开机具有复位过程,即仪器行到0度位置停止,待机。
关节被动活动的名词解释关节被动活动,也称为关节可动度或动关节度,是指关节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活动的程度。
简单来说,它是用来衡量关节在关节囊、韧带和肌肉的控制下,能够进行多大范围的活动的一个指标。
关节是连接两个或多个骨骼的结构,它具有保护内部器官、提供身体支持并促进运动的重要功能。
正常人类关节的活动范围因个人差异和年龄、性别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关节的活动范围通常通过度量角度来评估。
关节被动活动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即关节内活动(intra-articular movement)和关节外活动(extra-articular movement)。
关节内活动是指关节中心轴线上的骨头相对移动的情况,它主要受到关节结构的限制。
而关节外活动则是指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对关节进行控制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活动度”。
关节被动活动是通过应用外力作用于关节来测量的。
通常,医生或物理治疗师会使用关节角度测量仪器来评估关节的活动度。
这些仪器能够准确测量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角度,并帮助确定关节的可动范围和僵硬程度。
关节被动活动可用于评估许多关节相关的问题,如关节疾病、创伤或手术后康复等。
它可以提供有关关节功能异常或受损程度的重要信息,以便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然而,关节被动活动并不是唯一重要的指标。
实际上,对于一些关节问题,如肌肉韧带损伤,主动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动活动是指一个人自己的肌肉控制下进行的关节运动。
只有充分的主动活动和良好的肌肉力量,才能实现正常的关节功能。
因此,关节被动活动仅仅是评估关节健康的一个方面,它与主动活动和肌肉控制密切相关。
全面评估关节功能需要结合主动活动、被动活动和肌肉力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总结起来,关节被动活动是指关节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活动的程度,它可以通过度量角度来评估。
关节被动活动对于评估关节问题、制定治疗计划以及监测康复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关节被动活动仅仅是关节功能评估的一部分,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才能全面评估关节的健康状态。
CPM机功能锻炼法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CPM(连续被动运动)机是一种能够通过连续运动促进关节活动和恢复功能的物理治疗设备。
CPM机被广泛应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的康复治疗,例如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以及膝关节、肩关节、手关节等各种关节的功能恢复。
CPM机的操作流程如下:1.评估:在使用CPM机之前,需要进行初步的评估,例如确定受伤关节的活动范围、疼痛水平和康复目标等。
2.准备:为了确保安全和舒适,确定患者的体重,调整CPM机的参数,例如运动速度和范围等,并确保患者处于合适的姿势和位置。
3.安装:将患者的受伤关节正确放置在CPM机的支架上,并确保支架与关节的接触充分以提供稳定的支撑。
4.启动:打开CPM机的电源,选择适当的模式。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恢复模式(用于康复阶段)或维持模式(用于维持关节活动或预防僵硬)。
5.控制:通过控制面板或遥控器,控制CPM机的运动速度和范围。
起初,运动范围可以较小,然后逐渐增加。
6.监控:监视患者的反应和感觉。
观察关节活动的水平、疼痛的程度和患者的舒适度等。
7.调整:根据患者的反馈和医护人员的观察,调整CPM机的参数。
例如,如果患者感到疼痛或不适,可以减小运动范围或速度。
8.结束:根据治疗计划和医生的建议,确定运动的时间和频率。
一般来说,每次运动的时间可以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CPM机的操作要点说明如下:1.安全性:在操作CPM机之前,需要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检查设备的电源、连接线和运动部件等,确保没有损坏或松动的部分。
同时,确保患者的状态稳定,无需再次手术或有其他病症。
2.患者选择:CPM机适合于多种康复阶段和疾病状态的患者,但并非对所有患者都适用。
在选择患者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疾病状态、手术时间和康复目标等。
3.参数调整:CPM机的参数(如运动速度和范围)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在开始治疗之前,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康复目标等信息,调整参数,以提供合适的治疗效果。
4.监控和调整:在使用CPM机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感觉。
一、单项选择题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对昏迷的界定是()。
B、≤8分为昏迷2、为了避免干扰,进行感觉评定时应让受检者()。
D、闭目3、下列()不会对徒手肌力检查产生干扰。
D、肌肉收缩的力量4、神经再生的最大困难在于()C、瘢痕形成5、医学范畴中的动态平衡是指()D、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二、多项选择题1、构音障碍的评定内容包括A, C, DA、发音器官神经反射C、发音器官的运动功能D、言语功能2、轻度失语包括:A, B, C, DA、命名性失语B、部分经皮质感觉性失语C、部分经皮质运动性失语D、传导性失语3、失语症患者复述方面有哪几种表现A, B, D, EA、复述障碍B、复述困难D、强迫模仿E、语言补完4、导致阐值升高的因素有A, B, C, DA、局部映痕B、水肿C、解剖关系异常D、神经移位5、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方法包括A, B, C, D, EA、肌电图B、神经传导测定C、各种反射检查D、诱发电位检查E、低频电诊断6、生活质量评定已广泛应用于A, B, C, D, EA、脊髓损伤B、脑率中C、肿瘤D、截肢E、高血压、糖尿病7、ADL评定在分析评定结果时应考虑的影响因索有:A, B, D, EA、患者的生活习惯B、文化素养D、社会环境E、评定时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9、肌力检查的禁忌证有A, B, C, DA、严重疼痛B、严重关节积液红肿C、关节极不稳定D、软组织损伤刚愈合E、骨折愈合后10、肌力测定应做到:A, B, C, EA、正确的测试姿势B、防止协同肌的替代作用C、左右对比检查E、反复两次检查四、主观题1.关节活动度练习的基本原则逐步牵张挛缩与粘连的纤维组织。
胶原组织是一种黏弹性材料,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可延长。
这种延长部分为弹性延长,小部分为塑性延长。
弹性延长主要因胶原细纤维的螺旋形结构在应力牵伸下变直所致,在牵引力去除后又重新回缩。
塑性延长可能是相邻胶原分子之间横腱裂解,致使胶原分子互相滑移所致。
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在老年双下肢各关节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邯郸市中心医院骨二科河北邯郸 056000【摘要】目的:探讨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在老年双下肢各关节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60例2008年6月~2012年5月入住我院的行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60例行常规治疗方法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二组临床疗效、下肢关节肿胀程度、术后生存质量以及下肢关节HSS评分。
结果:(1)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66.7%与88.3%,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2)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肿胀程度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CPM能够有效促进老年双下肢各关节康复,且能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双下肢;关节;康复;【中图分类号】R47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702-02下肢关节持续被动活动训练器(CPM)进行康复治疗,使用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患者各个关节能够同时地进行锻炼,这套训练器模拟了人体正常的运动而对关节康复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
本文主要选取了60例2008年6月~2012年5月入住我院的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CPM用于其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资料源于2008年6月~2012年5月入住我院的6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为37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年龄为63~77岁,平均年龄为(71.2±7.2)岁;病程为65h~6d,平均病程为(3.0±0.3)d;其中,膝关节损伤患者数为22例,髌骨骨折患者数为17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数为13例,股骨骨折患者数为8例,本组作为观察组采用CPM进行康复治疗。
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
cpm持续关节被动运动的名词解释
摘要:
1.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CPM)的定义
2.CPM 的作用和应用范围
3.CPM 与治疗师徒手、专用器械的关系
4.CPM 的注意事项
5.CPM 的优势与局限性
正文:
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CPM)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利用专用器械或治疗师徒手对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被动运动。
这种运动方式可以使关节在一定活动范围内进行运动,从而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CPM 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可以提高关节活动度,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
其次,CPM 可以减轻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和肿胀的吸收。
最后,CPM 还可以预防关节僵硬和挛缩,提高关节稳定性,减少关节损伤的风险。
CPM 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骨折、软组织损伤、关节置换术、神经损伤等多种疾病的康复治疗中。
同时,CPM 也可以与治疗师徒手、专用器械结合使用,提高康复效果。
在使用CPM 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时间;其次,要确保运动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最后,要定期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CPM 作为一种康复治疗方法,具有很多优势,例如可以提高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预防关节僵硬等。
但是,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运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疼痛和不适,部分患者可能对CPM 的治疗效果不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