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优质课赶走小怪兽课件
- 格式:docx
- 大小:13.36 KB
- 文档页数:2
赶走小怪兽游戏教案教案标题:赶走小怪兽游戏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使用游戏方式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游戏规则的介绍和理解。
2. 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3.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小怪兽卡片、投影仪或白板、计时器、奖励物品。
2. 教师准备:教案、小怪兽卡片、奖励物品。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们介绍游戏的目标和规则,解释他们将扮演“小怪兽猎人”的角色,任务是赶走小怪兽。
2. 教师展示一些小怪兽卡片,并简单描述每个小怪兽的特点和习性。
主体(25分钟):1.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4-5名学生。
2. 游戏规则介绍:教师向学生们介绍游戏规则,每个小组将有一张小怪兽卡片,他们需要根据小怪兽的特点和习性,设计出赶走小怪兽的方法。
3. 创造力发挥: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并创造出不同的方法,可以利用道具、声音、动作等方式赶走小怪兽。
4. 演示和分享: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设计的赶走小怪兽方法,并分享他们的创意和思考过程。
5. 评价和奖励: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奖励物品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回顾游戏过程和学到的内容,强调团队合作、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能力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拓展活动:1. 学生们可以在家中或课后继续进行类似的游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们可以自行设计小怪兽卡片,并与同学分享,扩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反思:该教案通过游戏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延伸,以提高教学效果。
赶走恶魔小怪兽教案教案标题:赶走恶魔小怪兽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识别不良习惯和负面情绪,如暴躁、嫉妒、自私等,将其比喻为恶魔小怪兽。
2.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和管理负面情绪的能力,以促进情绪健康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3. 提供学生与恶魔小怪兽抗争的策略,如积极思考、冷静反应等。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使用图片或故事引入主题,让学生联想到恶魔小怪兽的形象。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所知道的恶魔小怪兽的特征和行为。
探索(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一些负面情绪和不良习惯,如愤怒、嫉妒、自私等。
2.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解释(10分钟):1. 解释恶魔小怪兽的概念:将负面情绪和不良习惯比喻为恶魔小怪兽,它们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2. 探讨影响:讨论恶魔小怪兽对我们的影响,如影响心情、学习、人际关系等。
策略(15分钟):1. 探索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积极面对恶魔小怪兽,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转变负面思维等。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方扮演恶魔小怪兽,另一方扮演积极思考的人,展示如何应对恶魔小怪兽的挑战。
应用(15分钟):1. 情景应用:提供几个情景,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应对恶魔小怪兽的挑战,如遭遇失败、遭受欺凌等。
2. 学生个人计划:要求学生制定个人计划,记录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恶魔小怪兽的策略。
总结(5分钟):1. 总结课堂内容:回顾学生所学的关于恶魔小怪兽的知识和应对策略。
2. 强调重要性:强调积极应对负面情绪和不良习惯对个人的情绪健康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请学生创作一篇短文或绘制一幅画,描述他们自己赶走恶魔小怪兽的经历。
2. 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所学的应对策略,以促进积极家庭氛围。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的参与度和贡献。
2. 检查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情景应用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有效应对恶魔小怪兽的挑战。
幼儿园韵律活动优质课《赶走小怪兽》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1. 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2. 教学目标:通过韵律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教学内容:韵律活动《赶走小怪兽》4. 教学资源:音乐、舞蹈动作示范、小怪兽头饰、道具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感受韵律节奏,学会跟随音乐做相应的动作。
2. 技能目标:通过模仿和创造,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自信心和勇气。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韵律动作,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韵律动作,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感受韵律节奏。
2. 教学导入(5分钟):讲解韵律活动《赶走小怪兽》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幼儿的兴趣。
3. 教学演示(5分钟):示范舞蹈动作,让幼儿跟随音乐模仿。
4. 实践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舞蹈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总结与展示(5分钟):让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兴趣程度。
2. 舞蹈动作掌握:评估幼儿对舞蹈动作的掌握程度和协调性。
3. 团队协作:观察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互相帮助、配合默契等。
六、教学准备1. 音乐:《赶走小怪兽》音乐CD或播放设备2. 舞蹈动作示范视频或图片3. 小怪兽头饰若干4. 道具(如手偶、小型气球等)5. 活动场地布置七、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韵律动作,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感受韵律节奏。
2. 教学导入(5分钟):讲解韵律活动《赶走小怪兽》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幼儿的兴趣。
3. 观看示范视频或图片(5分钟):让幼儿观看舞蹈动作示范,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动作。
4. 学习舞蹈动作(10分钟):教师逐个教授舞蹈动作,幼儿跟随教师模仿练习。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幼儿园韵律活动优质课《赶走小怪兽》教案教学设计年级:大班课时:1课时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音乐领域活动指导手册》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理解韵律的基本概念,感受韵律的美妙。
2.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快乐、自信,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内容1. 韵律活动:学习简单的韵律动作,如拍手、跺脚、弯腰等。
2. 歌曲学唱:《赶走小怪兽》歌曲,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3. 情景表演:分组进行情景表演,创意表现赶走小怪兽的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韵律动作,如拍手、跺脚、弯腰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感受韵律的美妙。
2. 歌曲学唱(5分钟):教唱《赶走小怪兽》歌曲,让幼儿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学会歌曲中的基本动作。
3. 情景表演(5分钟):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创意表现赶走小怪兽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韵律活动的要点。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现力和合作精神。
2. 关注幼儿对韵律动作的掌握程度和对歌曲的学唱情况。
3.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2. 教学材料:音乐播放设备、歌曲《赶走小怪兽》音频文件、韵律动作图示、小怪兽头饰等。
3. 教学工具:音响、投影仪、教学课件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简单的韵律动作,学会歌曲《赶走小怪兽》,并能参与情景表演。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以及创意表现赶走小怪兽的故事情节。
八、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韵律动作,让幼儿跟随模仿。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的小怪兽情境,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3. 分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情景表演,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韵律活动优质课《赶走小怪兽》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感受韵律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2. 技能目标:通过模仿、创造等环节,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自信心,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韵律操,感受音乐的节奏。
2. 通过模仿小怪兽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开展团队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韵律操的基本动作,能够在音乐中协调运动。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模仿小怪兽的动作中,展现出灵活性和创造性。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2. 模仿法:教师示范动作,让幼儿跟随模仿,培养幼儿的协调性。
3. 团队协作法:分组开展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韵律操动作图示、小怪兽头饰、魔法棒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3. 材料准备:各组准备了小怪兽动作卡片,用于游戏环节。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韵律操,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教学韵律操(5分钟):教师示范韵律操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幼儿跟随教师学习。
3. 模仿小怪兽(5分钟):教师示范小怪兽的动作,让幼儿跟随模仿,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 团队游戏(5分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扮演小怪兽,其他幼儿用魔法棒赶走小怪兽。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鼓励幼儿在下次活动中表现得更好。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韵律操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协调性。
2. 观察幼儿在模仿小怪兽动作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 观察幼儿在团队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幼儿园小班韵律活动教案《赶走小怪兽》幼儿园小班韵律活动教案主题:赶走小怪兽活动目标:1.锻炼幼儿韵律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增强幼儿内部协调能力和集体协调能力。
3.增进幼儿的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韵律活动。
然后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一下打拍子的游戏。
拍手、拍大腿、拍桌子,玩一会儿。
依次由老师带领幼儿热身,做些手指舞蹈、动物运动等,调动全身韵律感官。
这样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参与接下来的游戏。
2.游戏环节接下来开始小游戏,让幼儿进入一个小故事的情境。
某天,幼儿园里出现了一只怪兽,它经常在园里到处乱跑乱闹,把教室弄得一团糟,还把学习用品玩具缠在一起。
班里的小朋友们都很生气,不知道怎么办好。
这时,老师告诉小朋友们,在魔法的帮助下,你们可以一起赶走小怪兽。
魔法是什么呢?就是音乐哦!老师指导幼儿们做声乐练习,微笑开口,用微弱的声音叫一声:“嘿!”。
然后慢慢加强,再喊一声:“嘿!”。
幼儿听从老师指导,不断训练,学习调整声音,抬高音调,一起用力呐喊,让声音更高更有力。
最后,给小朋友们和彩声加油,让所有人集中精力和力量,大喊一声:“嘿!”3.利用游戏锻炼协调能力在练习音素调节的同时,老师还可以让小朋友们拍着自己的大腿,模拟鼓声,许多活动中也可以这么玩。
幼儿园里热门的小团队锻炼方式,能够锻炼孩子的内部协力和集体协力。
这样的协调训练还可以配合一些游戏过程。
比如,让小朋友们排成一列,每个人都配合着鼓声跳起舞来。
可以是独舞,可以是团体舞,也可以是模仿动物动作的舞蹈。
小朋友跳舞的过程中,大家要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形成团队合作。
4.小结最后,老师带领着所有小朋友一起休息一下,静静聆听环境中所发出的声音,共同感受身体的韵律感受,收到放松,回归平静。
通过这个游戏,小朋友们学习到了如何利用音乐来调整情绪,学习到了合作和协调的重要性,也增进了团队意识,每个人的能力将得到更全面的提升。
5.家园连线我们可以推送一些家长们也可以接触到的音乐资源,在家里陪孩子一起尝试打拍子。
小怪兽中班韵律1.通过故事发展和武器应用及演变,帮助理解故事内容的发展顺序和空间位置变化。
2.熟悉音乐旋律和结构,尝试用语言,身体动作表现战胜小怪兽.3.在与同伴共同游戏中,感受故事结尾的惊奇,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同时初步感受解决问题时智慧和团队合作比武力暴力,更重要。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1.在大森林里有很多小动物快乐的生活着,可是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个特别的朋友,他是一只可爱的小怪兽,小动物们觉得有他在,心里总是怪怪的,所以啊他想请中一班小朋友们帮帮忙,赶走小怪兽,可以吗?试一下嘛。
但是这个怪兽长什么样子呢我们也不知道,所以我们要往森林里走一走,然后要警惕,警惕是什么,就是要很小心,小心哦看一看,看一看在哪里,小怪兽到底在哪里,可是我们有没有看见小怪兽,那我们在听一听在哪里,听一听在哪里,那我们要找他在那里,我们看一看,看一看怎么做?这个小怪兽到底长什么样子,我们认真听仔细看,好不好,好,那这一次,我们要小心出发哦,准备好了吗?二、整体感知完整的音乐1.教师随音乐做动作语言描述怪兽的样子,师幼一起讨论怪兽的样子。
师:你们知道小怪兽长什么样子了吗?他有什么样子?(幼儿回答听到的内容,卷卷的头发尖尖的牙齿,圆圆的眼睛,等等。
)2.师幼讨论提取幼儿动作练习。
师:卷卷的头发,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示?师:我们刚刚有没有找到他。
(出现小怪兽,出现三次)师:看来他有点怕我们诶,那他长什么样子?他有。
(带领幼儿在做一遍动作)师:那这一次我们要赶走他,是不是要选个武器来保护自己我啊,那我们选什么,麻醉枪好吗?来枪头朝上,把枪放进小口袋里,小心哦,不要伤到自己,那这一次我们去找小怪兽,我一点都不怕,你们怕不怕(听音乐)师:小怪兽还在吗?不在了嘛,那听一听,(放音乐小怪兽一)师:他说没什么,看来刚刚我们对他没有构成威胁,是不是我们刚刚声音有点轻啊,一起发射,怪不得没有声音,再来试一试好不好。
一起发射。
诶这次会成功吧师:走了吗?还不走,走了,成功了吗?听(小怪兽一)师:敢不敢再来一次,(听小怪兽一)师:它还站起来来一次),听音乐(音乐一)我们好像成功了诶,听(小怪兽二)师:他怕什么?难怪我们刚刚怎么也不成功,原来是方法用错了,我们一直想怎么打它打他打他,可是并没有成功,这次我们想个办法肯定会成功,我们可以怎么做,吹风,来我们一起试一试,一起吹,我们这次一定会成功的,对吗?所以有时候暴力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要用我们的小脑袋,师:现在我们知道它的样子了,要去找一找!在寻找的路上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哦,带好“麻醉枪”来保护好自己哦,去吓唬吓唬他们,赶走他,准备好了吗?师:我们没走赶走他们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记得要快快的跑回家哦。
音乐展示活动教案活动时间:2016年6月21日授课教师:活动班级:小二班活动领域:艺术领域(音乐律动)活动内容:《赶走小怪兽》活动目标:1. 熟悉音乐旋律,学习随音乐及儿歌有节奏地进行律动。
2. 通过故事情景的发展,理解故事内容并尝试创编和替换“赶走小怪兽”的动作。
活动准备:PPT、音乐《啤酒波尔卡》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 故事导入。
师:在大森林住着许多小动物,可是他们都不敢出门,是因为来了一只怪兽,请你仔细听它长得什么样子呢?2. 教师使用节奏性的语言描述“怪兽”的样子。
它有卷卷的头发(卷卷的头发什么样子呀?)它有圆圆的眼睛(圆圆的眼睛什么样子呀?)他有尖尖的牙齿(尖尖的牙齿什么样子呀?)它有大大的肚皮(大大的肚皮什么样子呀?)(二)基本部分1. 随音乐做动作,让幼儿感知音乐和动作的旋律。
师:你们知道它长什么样子了吧!小动物们想让我们帮助把小怪兽赶走你们怕不怕?请你仔细听我们怎么找到它.(第一遍播放音乐)准备出发(拍腿四下)休息(左右摇头)(拍腿四下)休息(左右摇头)听一听在哪里听一听在哪里看一看在哪里看一看在哪里它有卷卷的头发它有圆圆的眼睛它有尖尖的牙齿它有大大的肚皮2. 使用武器来赶走怪兽师:这一次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找找它好吗?怕不怕?我们需要带上武器,带上一把麻醉枪,到森林里吓唬吓唬它!准备好了,把你们的麻醉枪拿好了。
(练习拿上麻醉枪动作)(第二遍播放音乐)准备出发(拍腿四下)休息(左右摇头)(拍腿四下)休息(左右摇头)听一听在哪里听一听在哪里(动作)看一看在哪里(出示怪兽图片) 看一看在那里(动作)它有卷卷的头发(动作)它有圆圆的眼睛(动作)它有尖尖的牙齿(动作)它有大大的肚皮(动作)发现目标准备赶走他准备射击(动作)快快跑回家(动作)3. 尝试起身,做动作赶走怪兽。
小怪兽:哈哈哈哈哈!我才不怕你们呢,我就不走就不走就不走。
师:怪兽说什么?是不是我们的麻醉枪不够整齐,我们刚才坐着现在我们站起来离它近一点。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韵律活动体验音乐和舞蹈的乐趣,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身体协调能力。
2.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小怪兽的形象,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韵律活动: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通过动作表现小怪兽的形象,并赶走小怪兽。
2. 音乐游戏:让幼儿听音乐,按节奏模仿小怪兽的动作,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小怪兽的形象,并赶走小怪兽。
2. 教学难点:让幼儿按音乐节奏进行舞蹈,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怪兽头饰、音乐播放设备、舞蹈动作图示。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适当的座椅。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幼儿跟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点头、弯腰、转圈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小怪兽的形象,并教授相应的舞蹈动作,如跳跃、扭动身体等。
让幼儿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韵律活动(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进行韵律活动,让幼儿按节奏模仿小怪兽的动作。
4.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设置游戏情境,让幼儿分组进行舞蹈比赛,比一比谁的动作最标准,最有创意。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舞蹈中的表现,如动作的准确性、节奏感、协调性等。
2. 关注幼儿在游戏环节的参与程度、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意表现。
3. 搜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对韵律活动的喜爱程度和对小怪兽形象的认识。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进行韵律活动,培养孩子的家庭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小怪兽相关元素,如图片、手工作品等,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内容的适宜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等。
幼儿园中班优质课赶走小怪兽课件
课程目标
1.结合故事情节初步感受乐曲《啤酒桶波尔卡》欢快的旋律。
2.通过打小怪兽的游戏,尝试合拍地做出“走、听、看、射击、躲”等动作。
3.体验角色扮演所带来的乐趣。
课程准备
1.音乐《啤酒桶波尔卡》。
2.PPT。
课程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森林里面有一只小怪兽,我们在去找它的路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欣赏音乐)
请你说一说,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感受音乐的旋律,欣赏音乐的特点。
1.初步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特点。
师:仔细观察,到底在找它的路上,我做了什么。
2.分段欣赏音乐。
(1)欣赏第一段,引出动作“走”、“休息”。
师:我在找它的路上,一开始做了什么?
(2)欣赏第二段,引出动作“听”、“看”。
师:然后我又做了什么呢?
(3)欣赏第三段,引出动作“射击”、“躲”。
师:我用了什么武器?是怎么射击的?怎么躲的?3.完整欣赏音乐,尝试做出动作。
师:请带好我们的武器,出发吧!
三、幼儿集体表演。
1.出示图片,幼儿进行完整表演。
师:小怪兽没有被我们赶走,为什么呢?
那我们这次争取把它赶走,你们有信心吗?
2.幼儿创编用武器赶走小怪兽的动作。
师:还是没有赶走小怪兽,还可以用什么武器赶走它?我们选一个武器赶走它,怎么做?
3.创编“吹风”的动作,老师扮演的“怪兽”出现。
师:小怪兽说他最怕风,现在哪里可以有风呢?
那我们再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