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选)6汉乐府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1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单项选择题及答案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汉代。
3.《诗经》全书共有305篇。
4.最早提出“XXX删诗说”的是XXX。
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音乐。
6.《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颂。
7.“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
8.汉代“四家诗”指齐鲁XXX。
9.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毛诗。
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四言。
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XXX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周南·关睢》。
12.《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秦风·蒹葭》。
13.《七月》是一首农事诗。
14.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XXX。
15.《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16.道家学派开创者是老子。
17.《庄子》今存52篇。
18.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XXX。
19.《劝学》的作者是XXX。
20.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
21.《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
22.《左传》是一部春秋时期的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
23.正确答案为A,《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录了各个国家的语言和风俗惯。
24.正确答案为B,《春秋外传》是一部纪传体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历史和事件。
25.正确答案为C,《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记录了各个国家的语言和风俗惯。
26.正确答案为A,《国语》以记言为主,记录了各个国家的语言和风俗惯。
27.正确答案为D,《战国策》记录了先秦时期各个国家的谋略和言论。
28.正确答案为B,XXX是《战国策》的编订者。
29.正确答案为C,《九歌》共有11篇。
30.正确答案为A,《九章》共有9篇。
31.正确答案为B,XXX根据民间祭祀歌所加工而成的作品是《天问》。
自考古代文学史(一)选择题大总结范文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选择题1.\诗言志,歌咏言”之语出自.2.汉代传授的曾有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毛诗.3.以\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著称的史学著作是.4.产生于战国中期的诸子散文是.5.在诸子散文中,具有逻辑严密,质朴无华特点的史.6.最早陆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的著作是.7.作品属汉乐府民歌的是.8.属于9.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正式形成的典范作品是枚乘.10.中对李陵,苏武描写最具特点的是精细刻画.11.分析秦亡原因,归纳为”仁义不施”.12.刘向受命校理群书,为一些电击写了叙录,其中最著名的是.13提出著名观点”辞人之赋丽以淫”的是扬雄.14.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曹操.15.阮籍诗歌的成就主要在于五言诗.16.太康诗歌在形式方面的特点是缛旨星稠.17.史称\少负壮志,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的诗人是刘琨.18.永明体又称新体诗.19.建安诗人曹植的著名赋作是.20.太康诗人左思的著名赋作是.21.南朝骈文的优秀作品之一是.22.属于志怪小说.23.陆机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是.24.上官体的风格特征是绮错婉媚.25.杜审言所属的作家群体是文章四友.26.杜甫的名作被后人评为古今期言律第一.27.顾况诗歌创作的特色是诗风通俗明快,真率自然.28白居易的著名诗作,属于伤感诗.29.,诗歌属于许浑咏史诗30.中的社会政治诗有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抒发生活郁懑的诗,抒发人生忧伤的诗,称颂执政者的诗.31.所代表的汉大赋与骚体赋的不同在于骚体赋主要抒发愤懑哀怨之情,逞竞文才和游戏文字,写物图貌,蔚似雕画,采用主客问答形式.32.属于著名文论著作的有,,,.33.能够体现柳宗元主要散文成就的文类有人物传记,山水游记,寓言.34.温庭筠词的特点包括浓艳香软,华美精工,词境缠绵悱恻,清丽疏淡.35.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是音乐的不同.36.在中主要描述后稷功绩的诗篇是《生民》.37.产生于战国中期的诸子散文是.38.先秦时期,其文风具有质朴平实的特点的著述是.39.在诸子散文中,以奇幻谲jue诡的想象著称的诗是.40.从创意看,是一篇抒发际遇悲伤之作.41.从音乐和意义两方面揭示提议的是游国恩.42.是贾谊散文中的名篇,文章写得紧凑严密,说理透辟.43.“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表现了王充的论文主张是崇实尚用.44.司马迁书写”发愤”著书强烈愿望的是.45.东汉后期写有的作家是赵壹.46.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抒胸臆的作品,如.47.最早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48.曹丕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49.稽康的诗歌被评为过为峻切.50.潘岳最擅长的是悼亡诗.51.谢眺诗歌意向创造的特点是清新明丽.52.南朝梁,陈时代重娱乐,尚轻艳的文学现在创作上的代表是宫体诗.53.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辞赋代表作是.54.属于南朝骈赋.58.提出征圣宗经文学观的理论家是刘勰某ie.59.由梁,陈入隋的作家是江总,虞世基,王胄zhou.60.沈佺quan期作于流贬途中的七律的艺术特点是声调流畅而蕴含深厚.61.杜甫在晚年漂泊生活中写的作品有,,.等.62.著名诗人刘长卿诗作杰出,曾子许为”五言长城”.63.柳宗元诗歌的主导风格是”清冷峭拔.64.韩愈在中提出的文学主张是文从字顺.65.与有关的是今人多倾向此诗是屈原为楚怀王招魂而作,结构精密完美,长于辅排描摹,想象夸张新奇.66.建安七子包括孔融,王粲,徐幹gan,和陈琳,阮瑀,应場,刘桢67.,,,,都是陶渊明所创作的.68.贾岛诗的特点有造境清奇幽微,苦思冥搜所得.69.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的词.70.神化的特性有:神化都是想象或幻想的是一种”神化”了的现实生活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只产生于史前的远古时代.71.关于的编订,汉代有“孔子删诗\的说法,最早提出此说的是.72.叙述历史的特点是采用新闻标题形式记事.73.的文风特点是辩丽恣肆.74.的文风特点是逻辑严密,说理透辟.75.下列寓言出自的是郢书燕说.76.《九章》的艺术表现特征是平实朴素.77.屈原组诗的篇数是11篇.78.指出秦刻石文在内容上多为”颂秦德”的是司马迁.79.汉代散文的行文造语向着骈俪方向发展出现在东汉后期.84.稽康德四言诗别具一格,属于稽康所作的是淡淡流水,沦胥而逝.泛泛柏舟,载浮载滞.85.被称为\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的是郭璞.86.东晋玄言诗的特点是理过其辞,淡乎寡味.87.“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出自陶渊明的.88.北朝乐府民歌主要辑人郭茂倩中的梁鼓角横吹曲.89.出自曹植的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90.散文属于历史笔记.91.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论专著是.92.由北齐,北周入隋的作家是卢思道,杨素,薛道衡.93.沈佺期,宋之问并称的原因是律诗定型.94.岑参边塞诗的特点是善于描写遍地风光.95.在杜甫诗歌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七言律诗.96.刘长卿诗歌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五言诗.97.,其一属于杜牧咏史诗.98.唐代诗坛的”武功体”所指的是姚合的诗歌.99.张志和的词作”西塞山前白鹭飞”属于早期文人词.100.符合特点的是表达尊王攘夷,维护统一的思想,书法谨严,暗寓喻褒贬,鲁国的编年史.101.庄子是战国时期人,宋国蒙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102.梁陈时期诗尚自然,主风力的代表人物是吴均,何逊,阴铿.103.南朝骈文的形式特征有对偶,用典,辞藻,声律.104.王维诗歌的特点包括表现空明境界,表现\无我\境界,有空静之美,有禅趣,诗中有画.105.原始神话中射太阳的英雄是羿.106.属于史诗.107.文风的特点是佶屈聱牙.108.文风的特点是气势丰沛,富有雄辩色彩.109.属于语录体.110.的诗歌体式属于杂言诗.111.的文章特点是平实畅达,不求华丽.112.晁错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113.董仲舒的第三策阐述的主要思想是天人相应,“大一统”的思想.114.中的魏公子信陵君是礼贤下士的典型.115.在写作上,班固的特色是照录史实.116.扬雄的创作主要是田猎.117.最早载录的古代典籍是.118.\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写的是相思令人憔悴.119.正始诗歌成就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嵇康.120.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作家是陆机.121.谢灵运诗歌追求的是清水出芙蓉之美.122.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是曹操.12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出自谢灵运的诗句.124.庚信后期的代表作品是.125.“西曲\主要产生于今湖北江陵,襄樊,河南邓县一带.126.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曹操.127.,,属于志人小说.128.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论专著是.129.“初唐四杰”之一杨炯擅长的诗体是五言律诗.130.王昌龄为后世传诵的诗歌均是七言绝句.131.许浑的属于咏史怀故古诗.132.贾岛的诗歌风格是幽僻清漆.133.司空图的诗论主张是”象外之象”说.134.属于晚唐游侠小说的代表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硕鼠》属于《诗经》中的()。
A.王风B.卫风C.秦风D.魏风答案: D2.下列各诗中不属于讴歌祖先功业的作品有()。
A.《生民》B.《采薇》C.《公刘》D.《绵》答案: B3.《战国策》属()。
A.编年体B.纪传体C.本末体D.国别体答案: D4.《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是()。
A.风B.小雅C.大雅D.颂5.《诗经》中区分风、雅、颂的标准是()。
A.时代B.作者C.音乐D.国别答案: C6.《离骚》是中国古典文学中()。
A.最早的抒情诗B.最早的叙事诗C.最长的叙事诗D.最长的抒情诗答案: D7.《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是()。
A.《大雅》B.《小雅》C.《国风》D.《颂》答案: D8.《九章》中有一首出色的咏物诗,诗人借物抒怀,表达了忠于故土的感情和高尚脱俗的志趣,它是()。
A.《哀郢》B.《涉江》C.《橘颂》D.《抽思》9.下列《诗经》作品中有一篇全景式地展示了古代农夫艰辛的劳动和苦难的生活,它是()。
A.《君子于役》B.《关雎》C.《东山》D.《七月》答案: D10.《九歌》共有()。
A. 1篇B. 9篇C. 10篇D. 11篇答案: D11.史前传说时期的文学形态主要有()。
A.骈文、散曲B.小说、戏曲C.辞赋、散文D.歌谣、神话答案: D12.《孟子》散文艺术风格上的最重要特点是()。
A.气势酣畅B.想象丰富C.文辞华艳D.委婉含蓄13《湘夫人》选自()。
A.《九辩》B.《九章》C.《九歌》D.《招魂》答案: C14.《战国策》的行文风格属于()。
A.严谨简约B.辩丽横肆C.自然平淡D.典雅精工答案: B15.下面散文()为庄子的代表作,最能体现其风格特征。
A.《五蠹》B.《非攻》C.《劝学》D.《逍遥游》答案: D1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两句名言出自()。
A.墨子《兼爱》B.庄子《逍遥游》C.屈原《离骚》D.荀子《劝学》答案: C17.《离骚》是一首波澜壮阔的抒情长诗,内容非常丰富,下列哪项内容在长诗中并未具体表现出来()。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及整理答案(先秦两汉)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举例说明上古歌谣的特点。
口头性(无文学),功利性(无作家),集体性(无自觉审美)---人们在劳动时发出的呼声---‘邪许’2、为什么歌谣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文学艺术起源于集体生产劳动,原始人在劳动中发出有节奏的呼声,这种韵律就是诗歌的起源,也是最早的文学样式。
3、以“女娲补天”和“鲧禹治水”为例,说明英雄神话的模式。
灾难降临---英雄救世---天下太平名词解释:神话---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本身。
背诵: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郊特牲: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第二章:诗经1、《诗经》的原称是什么?何时称为“经”?诗,诗三百,汉尊为经。
2、《诗经》共有多少篇?各部分具体数量是多少?一共三百零五篇,‘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有诗一百零五篇,‘颂’有诗四十篇。
3、名词解释:风、雅、颂、赋、比、兴。
风:地方民歌,十五国风雅:京都民歌颂:祭祀、朝会、礼仪音乐赋:白描、叙述比:比喻兴:兴起、引起---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4、说明《诗经》收集的作品时间和空间。
西周到春秋中期五百年,黄河、长江流域5、《诗经》收集作品的方式有哪些?(1)献诗(2)行人采诗6、名词解释:四家诗---齐辕固(齐诗),鲁审培(鲁诗),燕韩婴(韩诗),赵毛苌(毛诗)7、为什么说《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它生活真实、情感真挚,推动诗人、作家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而不是消遣闲情的东西,倡导现实主义精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
8、《诗经》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1)现实主义诗歌源头(2)赋比兴的影响(3)昭示后代作家向民间文学学习9、周民族史诗有哪几首?《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背诵:《关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_郭丹_综合练习(1)一、填空题1.《诗经》在先秦时被称为《诗》或《诗三百》,汉武帝时始称《诗经》。
2.先秦散文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大类。
3.《国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史书。
4.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的先驱是老子。
5.汉乐府民歌的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
6.《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
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五言诗的成熟。
7.《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自称著此书的目的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8.正始时期的代表诗人有阮籍、嵇康。
9.陶渊明描写自己理想社会的散文是《桃花源记》。
二、名词解释题1.楚辞“楚辞”的名称有三个意思:一是指屈原、宋玉作品为代表的楚人创作的特殊的新诗体;二是指刘向、王逸所编成的《楚辞》这本书;三也指楚人以及汉人用这种诗体所写的这类诗。
2.劝百讽一答:汉末辞赋家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劝,鼓励提倡,讽,讽谏。
指汉大赋铺叙奢侈享乐生活,仅在结尾稍有讽喻之意,结果适得其反。
3.建安七子答:指建安时期的七位作家,这七人就是:孔融、王粲、陈琳、徐干、刘桢、应瑒、阮瑀。
“七子”之中孔融年辈较长(年纪长曹操二岁),文学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4.宫体诗答:梁简文帝萧纲为东宫太子时,徐摛、其子徐陵,庾肩吾及其子庾信,四人皆出入东宫,深得萧纲宠信。
他们写了不少奉和应制之作,内容轻艳浮靡,缺少真情实感,当时人称为“徐庾体”。
当时宫中文人争相仿效徐庾体,发展为以描写色情为其主要内容,即所谓“宫体诗”。
三、简答题1.简述《诗经》的语言特色。
答:《诗经》的语言,简洁朴素,精炼准确,绘声绘色。
《诗经》的语言还富有音乐美,运用了大量的重言叠字、双声叠韵词,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就是指用少数字来概括复杂的情状,把情思和形状毫无遗漏地描绘出来。
2.简述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是《论语》和《墨子》;第二阶段是《孟子》和《庄子》;第三阶段是《荀子》和《韓非子》。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一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从周公到孔子,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文化成了主流。
2.成书于秦汉两代的由众人编撰的和,两书中都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神话。
3.《诗经》中的宴享诗的典型之作是。
4.《论语》创立的,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
5.刘向的、《新序》等书,杂举前代群书佚闻琐事编录而成,寓以劝戒说教之意。
6.汉初,贾谊写过骚体赋《吊屈原赋》、。
7.秦嘉的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记。
蔡邕的五言诗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始祖神话七发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1.《左传》战争描写的成就有哪些?2.《九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四.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1.《诗经》的艺术特点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2.《史记》的叙事艺术成就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答案:1、礼乐 2、《吕氏春秋》《淮南子》 3、《小雅·鹿鸣》 4、语录体对话式论辩文 5、《说苑》 6、《鵩鸟赋》 7、《赠妇诗》《翠鸟诗》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二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和周部族始祖诞生的神奇经历。
2、《尚书》包括、《夏书》、《商书》《周书》。
3、西汉初,司马谈曾把“诸子百家”总括为、儒、墨、、法、道德六家。
4、《春秋》是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
5、是宋玉的代表作,它生发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主题。
6、东汉抒情赋主要有和两类。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洪水神话赋比兴《淮南子》汉乐府民歌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战国策》的文学特点有那些?2、《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有那些?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试举例论述《孟子》的散文成就。
2、《离骚》的艺术特点有那些?试具体分析。
答案:1、契后稷2、《虞书》3、阴阳名4、编年史5、《九辩》“悲秋”6、纪行赋述志赋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三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夏商文化以最有代表性,而夏商文学与此时的原始宗教是紧密联系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习题及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 《诗经》2. “六义”3. 《春秋》4. “春秋三传”5.《论语》6.楚辞7.散体大赋8.抒情小赋9.汉乐府10.《史记》11.《古诗十九首》12.《孔雀东南飞》13.建安风骨14.新体诗15.骈文16.志怪小说17.游仙诗18.玄言诗19.吴歌20.西曲21.宫体诗22.初唐四杰23.上宫体24.王孟25.高岑26.新乐府运动27.唐传奇28.花间派29.温韦30.西昆体31.诗文革新运动32.江西诗派33.诚斋体34.苏辛词派35.稼轩体36.辛派词人37.永嘉四灵38.江湖派39.诸宫调40.元杂剧41.散曲42.元曲四大家43.元诗四家44.铁崖体45.话本46.南戏47.平话48.荆、刘、拜、杀49.台阁体50.前七子51.后七子52.唐宋派53.公安三衰54.竟陵派55.明代传奇56.吴江派57.玉茗堂四梦58.小品59.四大奇书60.章回小说61.神韵说62.格调说63.肌理说64.性灵说65.浙西词派66.常州词派67.桐城派68.阳湖派69.南洪北孔70.诗界革命71.南社72.谴责小说参考答案三、名词解释1. 《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成书于春秋中期,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将近500年的社会状况。
它在先秦只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才被称为“诗经”。
2. “六义”(或"六诗”)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三类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
3.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
它非常简括地记录了鲁国及周王朝、其它诸侯国的历史事件,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4. 指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又称《左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又称为《公羊传》)和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又称《谷梁传》)。
2021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之汉乐府民歌的文学价值汉代乐府民歌的创作精神,与《诗经》的周民歌一脉相承,“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情感真挚浓郁,风格平实朴直。
同时,在具体的题材内涵和表示手法上,又有不同于周民歌的新变。
(一)题材的承变与《诗经》民歌一样,汉乐府民歌继续咏唱那些与百姓生活互相关注、感受深刻的生活内容。
有讥刺达官显贵的诗,如《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等。
它们描写贵族的显贵、浮夸和奢侈,颇具漫画意味。
有反映人民厌倦战争的诗,如《古歌》写戍边将士深切难耐的思乡之情;《战城南》悼念阵亡的将士,把野死不归的凄凉和壮烈的豪情熔铸在一起,涌动着沉重的悲惨感;《十五从军征》写一个老兵被迫征战一生,年老终于可以回家了,但是已经家破人亡!只剩他离群索居,无依无靠,晚景凄凉!以独特视角,揭露了战争的惨无人道。
与《诗经》的同类诗歌比拟,汉民歌显得更加悲惨。
当然还有爱情、婚姻的歌唱。
像《江南》、《有所思》、《上邪》这些到处颂扬的爱情诗,或柔美含蓄,或浓烈直率,就像爱情本身,纯洁斑斓。
与《诗经》一样,汉乐府的婚恋诗也反映了相关的社会问题。
如耳熟能详的《陌上桑》,写采桑女秦罗敷以夸饰夫婿的地位和英姿,巧妙拒绝太守的公开调戏。
(转于自考365)汉乐府民歌还有周民歌中鲜见的题材,即: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的诗。
《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等,极写保存的艰难。
如《东门行》写一个贫民,因生活困苦之极打算官逼民反,妻子劝阻他,他却义无反顾: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
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铺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
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此诗揭示了民众被迫无奈,走上反抗道路的情状。
《妇病行》写丈夫丧妻,本身带着两三个幼儿艰难度日,穷困潦倒,不禁对孩子感慨:我们也要随你母亲去了!《孤儿行》写孤儿备受兄嫂虐待,痛不欲生:“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
乐府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意义。
乐府最早出现于汉代,是由宫廷音乐和民间民歌相结合演变而来的。
乐府以其音乐性和叙事性而脍炙人口,成为古代文人雅士的创作对象。
乐府的创作形式多样,包括乐府民歌、乐府诗和乐府杂曲等。
其中,乐府民歌是最早的形式,流传广泛,成为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乐府诗则是乐府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以七言绝句为主要形式,叙述历史、神话、民间传说等各种题材。
乐府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还承载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表达。
乐府作品既具有艺术性和娱乐性,又具有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此外,乐府的影响不仅限于中国,还对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乐府文学的创作手法和题材在东亚地区广泛传播,成为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乐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意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期末考试试卷(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填空题(20分)1.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神话集,神话材料散见于古书中,保存材料较多的古书有(《》)、(《》)、(《》)等。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分为(《》、《》、《》)三部分。
3.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全书由()五种体例构成。
4.代表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
5. 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为(《》),最早见于徐陵的(《》)。
6.日月之行,();星汉灿烂,()-------《观沧海》山气日夕佳,()。
此中有真意,()-------《饮酒》(),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定风波》7.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评述当世文人,特别标举了(),称为“建安七子”。
8.(《》)全书共五十篇,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文学批评著作。
9.一般认为,山水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到()出现才使山水诗真正确立。
10. 南朝志怪小说中优秀著作当属题为刘义庆作的(《》),著述除本书外,还有更为著名的(《》)。
二选择题(10分)1.“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是指“六诗”中的()。
A.赋 B. 比 C. 风 D. 颂2.以下作品中属于《九章》的(),其艺术性最为人称道。
A.《涉江》B.《河伯》C.《山鬼》D.《招魂》3.以下作品由刘向编写的是()。
A.《春秋》B.《尚书》C.《左传》D.《战国策》4.蔡邕的《述行赋》的创作意图为()。
A.咏物托志B.劝百讽一C.吊古伤今D.以美为讽5.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次文人诗歌创作高潮是()。
A.建安时期B.正始时期C.南朝D.北朝6. 曹丕为中国诗歌做出重大贡献的一种诗体为()。
A.五言诗B.七言诗C.杂言诗D.四言诗7.阮籍“咏怀诗”的数目为()。
A.58首B.72首C.82首D.108首8.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表现老庄人生理想倾向的是()。
A.建安七子B.正始士人C.太康诗人D.竟陵八友9.()在唐诗史上地位突出,被闻一多先生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单项选择题试卷(练习题库)1、汤显祖《牡丹亭》的故事线索所依据的话本小说是()。
2、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
3、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是()o4、“汤、沈”之争的焦点在于()05、肌理说的提出者是()o6、代表清词最高成就的作家是()o7、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是()<,8、以辉敬、张惠言为代表的散文派别是()o9、代表清代骈文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10、《隋唐演义》的作者是()011、《儒林外史》的作者是()012、在中国戏剧史上第一次以同情和赞赏的态度描绘市民参与政13、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系统化的著名戏剧理论家是()o1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15、《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16、《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17、《七月》是一首()。
18、《论语》是一部()。
19、《庄子》今存()。
20、先秦最后一位儒学是()。
21、《劝学》的作者是()。
22、《左传》是()o23、《国语》是()o24、被称为《春秋外传》的是()25、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o26、《国语》()。
27、《九歌》共()。
28、《九章》共()o29、战国中后期,屈原根据民间祭祀歌所加工而成的作品是()30、一口气提出170多个问题的屈原的长诗是()o31、屈原之后最有成就的楚辞作家是()32、《九辩》的作者是()o33、“赋”作为一种文体,最早见于()34、《七发》的作者是()o35、《两都赋》的作者是()。
3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o37、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作是(38、《史记》属于()。
39、《汉书》的作者是()。
40、《过秦论》的作者是()。
41、《论积贮疏》的作者是()o42、《论贵粟疏》的作者是()o43、《论衡》的作者是()。
44、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45、《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o46、《陌上桑》的女主人公是()o47、“建安文学”主要指的是()o48、《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重言2、抒情诗3、文人4、《劝学》5、卢照邻6、苏轼7、柳宗元8、靖康之变9、元杂10、写景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共20分)1—5:CCCDA 6—10:DBDCA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共20分)1、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
2、“魏晋风度”:乃魏、两晋名士风度的总体概括,包括三方面的内涵:曹魏时积极建功立业的健迈风度;正始与西晋士人心灵苦痛而自嘲自残的风度;东晋的审美风度,以山水游宴、游仙清谈、琴棋书画及赏竹养鹤等为风度的载体。
3、套数:是散曲中相对于小令一种大型体式,与诸宫调有渊源关系,是由多种曲调连贯而成的整套曲子。
4、金相玉质:这是王逸《楚辞章句》中对屈原的评价。
屈原人格品质极为高尚,对待现实积极进取,在创作上,屈原的作品文辞绚烂,想象丰富,表达对光明的追求与对黑暗势力的控诉。
屈原的作品内容和形式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且达到完美的统一。
王逸对屈原作品“金相玉质”的评价,不仅对屈原的作品作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对中国文学创作起了指导作用。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小题,共20分)1、简述我国神话的基本特征。
答:(1)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从中随处可见当时先民为生存而从事劳动创造的情况、先民同大自然斗争的具体情形,也可以看到当时社会斗争的真实面貌。
(2)将人神化,重视人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表现了他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理想的热烈的憧憬,表体现了中华民族立足现实人生、自强不息、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奋发昂扬的乐观品格。
(3)我国上古神话首先表现出了为人生、以人的生存为中心的原始艺术精神,展示了我们民族未来的艺术思维特征。
(4)我国上古神话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表现,并不直接、具体,而是通过其幼稚幻想加工过的变态现实。
2021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之汉乐府“乐府”,本是上古掌管音乐的行政机关。
设置长官办理音乐之事,古已有之。
西汉的乐官有太乐令和乐府令,别离掌管雅乐和民间俗乐;至于掌管民乐的乐府衙署究竟何时设置,尚无定论,但至迟不晚于武帝时。
西汉末年,衷帝罢黜乐府,保留其部分本能机能合并入太乐机关。
东汉掌管音乐的机构,分为太予乐署和黄门鼓吹署,大致相当于西汉的太乐机关和乐府衙署。
到晋、宋之际,人们把乐府演唱的歌诗也即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又成为诗体的名称(拜见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l984年)。
关于汉代乐府机关的本能机能,《汉书·礼乐志》说: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
有赵、代、秦、楚之讴。
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
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即今存之《郊祀歌》19章)由此可知,乐府有采集民间歌诗、组织文人创作、负责演唱等职责。
它所演唱的乐府诗歌,包罗民歌和贵族、文人的创作。
乐府机关汇集了大量的民歌和贵族、文人创作,如何分类编排呢?据现存史料,较早给汉乐府分类的是东汉末年的蔡邕,他分为四类:大予乐、周颂雅乐、黄门鼓吹和短箫铙歌。
其后,多有学者为乐府歌诗分类,而以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受推重。
郭氏基本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乐府诗为l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
郭氏分类比力系统,繁简适当,后人研究乐府多遵从这个分类。
汉代乐府诗歌原本数量不少,仅西汉时期,《汉书·艺文志》即著录28家314篇(其中138篇为民歌);东汉乐府史籍不载,已难晓其详,当也不在少数。
这些诗歌,大多已失传,今仅存约百篇(其中民歌有40首摆布),主要保留在《乐府诗集》的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杂歌谣辞几类中。
《乐府诗集》中有题名或标明“古辞”的,一般就是汉代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