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1)
- 格式:ppt
- 大小:7.82 MB
- 文档页数:3
汽车车身结构及安全设计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保证汽车乘坐安全的关键在于其车身结构和设计。
本文将重点探讨汽车车身结构及安全设计的重要性和相关策略。
二、汽车车身结构汽车车身结构是指车辆的外部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和整体性能。
一个合理且坚固的车身结构能够在碰撞和侧翻等事故中提供更好的保护。
1. 车身材料车身主要由钢材和铝合金构成。
钢材具有高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并且成本较低,因此广泛应用于车身结构中。
而铝合金则较轻,可以减轻整车重量,提升燃油效率。
同时,为了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一些高端汽车还采用了碳纤维等先进材料。
2. 车身类型常见的车身类型包括轿车、SUV、MPV等。
不同类型的车身在结构上有所不同,因此安全设计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SUV通常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抗侧翻性能,而轿车则更注重碰撞保护。
三、安全设计策略针对汽车车身的安全设计,制造商采用了多种策略来最大限度地确保车辆乘坐安全。
1.碰撞安全设计为了降低碰撞力对车辆内部乘坐者的伤害,汽车采用了多层面、可吸能的结构设计。
这种设计能够减少撞击时产生的冲击力,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此外,车身还配备了气囊、安全带等保护装置,以进一步降低碰撞损伤。
2.侧翻保护设计侧翻是导致汽车事故的一种常见原因。
为了提高车辆的侧翻稳定性,制造商在车身结构设计上考虑了重心的布置以及底盘和悬挂系统的调整。
此外,也通过在车身侧面设置加固材料和增加车身刚性来增强车辆的侧翻抗性。
3.防撞装置为了在发生碰撞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坐者的伤害,现代汽车配备了多种防撞装置。
如安全气囊、ABS防抱死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等。
这些装置能够监测车辆状态并及时采取措施来保证车辆的稳定和乘坐者的安全。
四、未来汽车安全设计趋势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安全性的需求不断提高,汽车安全设计也将继续发展和进化。
1.智能安全系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安全系统将逐渐应用于汽车安全设计中。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_金陵科技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汽车行驶时受到的横风将会对汽车产生一个()力矩。
答案:侧倾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车身覆盖件的特点()。
答案:形状简单3.为了提高轿车车身的扭转刚度,车身结构件的截面形状通常设计为()。
答案:闭口异形4.汽车行驶时,在汽车表面存在着一个相对薄的空气层,该层内气流速度有急剧变化,存在着速度梯度,该气流层称为()。
答案:附面层5.承载式车身与非承载式车身相比,其特点的是()。
答案:安全性更高6.若车身承受的静载荷过大,在危险断面处,则会产生超过屈服极限或强度极限的应力,导致车身结构变形过大或断裂,属于以下哪种失效形式()答案:静强度失效7.下列选项属于汽车被动安全性内容的有()。
答案:安全气囊抗撞性8.轿车常用的车门结构形式有( )()和()。
答案:全尺寸内外板结构滚压窗框结构半开放式结构9.承载式车身在受到侧面碰撞主要吸能的部件有()()和()。
答案:中立柱车顶纵梁门槛梁10.鱼形车尾部的“鸭尾”,所起的作用是干扰空气阻力。
答案:错误11.前置前驱汽车的前纵梁比前置后驱汽车的相应构件强度要大。
答案:正确12.同样大小的汽车,承载式车身比非承载式车身的内部空间要大。
答案:正确13.车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发生碰撞时能保持汽车其他部件的正常位置。
答案:正确14.非承载式车身通常用螺栓固定在车架上。
答案:正确15.承载式车身前部板件承受的载荷更大,要求前部车身的强度要好些。
答案:正确16.为了提高轿车车门刚度,通常在车门外板上焊接抗侧撞梁。
答案:错误17.H点装置有两种:H点测量装置和H点设计工具。
答案:正确18.转向盘前后位置和座椅高度是影响眼椭圆中心位置的主要因素。
答案:正确19.白车身主要包括车身结构焊接总成、车门闭合件焊接总成和车身附属设备。
答案:正确20.车身闭合件包括车门、发动机罩和挡风玻璃。
答案:错误21.汽车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和有效手段对汽车产品进行优化设计,或使用新材料以尽可能降低汽车自身重量,以达到减重、降耗、环保、安全的综合指标。
[0982]《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第五次作业[论述题]问答题:1、汽车的空气动力特性影响汽车的哪些性能?2、通常采用哪些气动附加装置,可以使汽车的气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3、车体骨架杆件可分为哪三类?4、车身分块原则是什么?5、什么是车身的振动与共振?6、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最舒适的乘坐姿势时的体压分布应如何保证?7、汽车座椅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8、降低汽车行驶升力的措施有哪些?9、降低汽车行驶阻力的措施有哪些?10、提高汽车板壳零件刚度应采取哪些措施?参考答案:1、汽车的空气动力特性影响汽车的哪些性能答:汽车的空气动力特性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
2、通常采用哪些气动附加装置,可以使汽车的气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答:(1)前部扰流器;(2)后扰流器;(3)导流罩;(4)隔离装置。
3、车体骨架杆件可分为哪三类?答:按功能所要求的,如门柱、窗柱、门槛、门框上横梁等;加强用的如大客车顶盖上的纵梁和底架周边的搁梁,在后悬架设置的横梁等;为安装附件而设置的非承载件。
4、车身分块原则是什么?答:①考虑钢板材料的尺寸规格②考虑拉延工艺性③对制造精度的影响④考虑易损件5、什么是车身的振动与共振?答:车身是一个多自由度的弹性系统,在外界力的激励下将产生变形,引起系统的振动。
当外界激振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接近,或成倍数关系时,将发生共振。
6、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最舒适的乘坐姿势时的体压分布应如何保证?答:(1)人体的大部分质量以较大的支撑面积、较小的单位压力合理地分布到坐垫和靠背上;(2)压力分布从小到大平滑地过渡,避免突然的变化。
7、汽车座椅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答:1)应有良好的静态特性,2)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3)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刚度和寿命,并能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尽量减少乘员的受伤程度,4)结构紧凑,外形与色彩应美观、大方,与车身内饰相协调,并尽可能减轻质量,降低成本,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第一章车身概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已成为极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和现代社会的象征,汽车工业在带动其它各行业的发展中,已日益显示出其作为支柱产业的作用。
车身,作为汽车上的三大总成之一,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并越来越处于主导地位。
(发动机、底盘、车身)据统计:客车、轿车、专用车——车身质量占整车整备质量的40~60%;货车——车身质量占整车整备质量的16~30%;各类车身的制造成本,则高于上述比例。
车身的定义:运送人、货物或各种生产、生活资料的具有特定形状的结构。
车身的特点:10、是使生产工艺、壳体力学、人体工程学、工业设计、材料学、运输学、心理学、经济学、销售学等众多各不相同的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工业产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20、车身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和物质技术条件;舒适性30、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货物完整性保护乘员安全40、汽车的更新换代,关键在车身;50、车身是汽车工业中一个最年轻而又发展迅速的分支;60、整车生产能力的发展取决于车身的生产能力,汽车的更新换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车身;70、对销售和用户心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80、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品:技术密集型——大量采用最尖端技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自动加工、装配线、机械手、机器人等;劳动密集型——相当一部分仍需手工完成——车身钣金件的手工打磨、补焊、涂胶、内饰及附件装配等。
可以说,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支柱产业),其重中之重为车身。
车身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水平,要求高、投资大、技术难度大。
车身技术的开发历来为发达国家所重视。
我国车身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近二十年的事,水平十分落后,尚不完全具备设计开发能力,任务十分艰巨。
但近年来,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特别是几大轿车基地的建设,已使我国的车身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1-1 车身的演变轿子→轿式马车→汽车车身。
早在5000年前的古代,世界上就有轿子出现,成为奴隶主或有一定地位的人的乘坐工具;3000年前,随着动物的训化,牛车、马车开始出现。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复习思考题第一章车身概论1.现代汽车车身有何特点?车身的特点:10、是使生产工艺、壳体力学、人体工程学、工业设计、材料学、运输学、心理学、经济学、销售学等众多各不相同的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工业产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0、车身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和物质技术条件;30、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舒适性;货物完整性;保护乘员安全。
40、汽车的更新换代,关键在车身;50、车身是汽车工业中一个最年轻而又发展迅速的分支;60、整车生产能力的发展取决于车身的生产能力,汽车的更新换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车身;70、对销售和用户心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80、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品。
2.为什么说汽车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大量采用最尖端技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自动加工、装配线、机械手、机器人等;劳动密集型——相当一部分仍需手工完成——车身钣金件的手工打磨、补焊、涂胶、内饰及附件装配等。
3.车身对汽车性能有哪些影响?车身对整车性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决定整车装载质量的大小——运输能力的高低2、决定整车的整备质量Go(自重)和造价3、影响整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4、车身形状与汽车的气动阻力密切相关5、车身形状影响汽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6、影响客车的乘卧舒适性、操纵舒适性7、与行驶安全密切相关 8、与整车宜人性密切相关(除舒适性外)9、影响整车的通过能力4.汽车诞生120多年来轿车车身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其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辆汽车计师全力以赴解决动力、传动装置和操纵机构,配上了当时最现代化的门、窗等→现代车身开始出现。
马车型汽车,车身由原来的敞开式改为封闭式,其舒适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
箱型汽车,运用大型冲压件组成带门洞的全金属车身。
甲壳虫型汽车,接触点焊技术开始用于车身连接,从而改进了车身的连接方式→降低了劳动量,消除了以往薄板焊接变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