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基本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14.39 KB
- 文档页数:3
车身结构与设计知识点车身结构是指汽车各部件在空间内的布置方式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是汽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合理的车身结构不仅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能,还与车辆的外观设计、空气动力学性能、乘坐舒适性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车身结构及与之相关的设计知识点。
一、车身结构类型1.承载式结构承载式结构是指整车的车身作为车辆的主要承载构件,承担起传递车辆各种载荷作用的功能。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刚性好、稳定性高,具有较好的操控性和安全性能。
常见的承载式结构包括钢板焊接结构、铝合金焊接结构等。
2.非承载式结构非承载式结构是指车身与底盘分离,底盘负责传递车辆的各种载荷,而车身只起到保护乘员和装饰的作用。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重量轻、成本低,但刚性和稳定性稍差,安全性能相对较低。
常见的非承载式结构包括车厢式结构、篷式结构等。
二、车身设计知识点1.材料选择车身的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重量和成本等方面。
常用的车身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碳纤维等。
钢铁具有较好的刚性和强度,但重量相对较重;铝合金轻质、抗腐蚀性好,但成本较高;碳纤维重量轻、强度高,但价格昂贵。
2.风阻系数车身的设计还需要考虑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其中一个重要参数就是风阻系数。
风阻系数越小,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产生的阻力越小,能够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稳定性。
通过优化车身外形和细节设计,如减小前进气口尺寸、增加风挡角度等措施,可以降低风阻系数。
3.车身强度车身的强度是保障车辆安全性的关键要素。
要使车身具有足够的强度,设计中需考虑到正面碰撞、侧面碰撞、滚翻等不同类型的碰撞情况。
通过增加车身的受力结构、使用高强度材料、合理布置吸能结构等方式,可以提高车身的强度。
4.乘坐舒适性车身设计还要注意乘坐舒适性的问题。
包括减少噪音、减震、优化座椅设计等等。
通过合理布置隔音材料、减少车辆共振、优化悬挂系统设计等方式,可以提高乘坐舒适性。
总结:车身结构与设计知识点是汽车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汽车车身结构基本知识
汽车车身结构是指汽车的外壳,由车门、车窗、车顶、车尾等部分组成,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
汽车车身结构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外观设计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汽车车身结构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车身材料:汽车车身结构常用的材料有钢铁、铝合金、碳纤维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如钢铁强度高、耐压性好,但重量大;铝合金轻量化效果好,但成本较高;碳纤维强度高、轻量化效果好,但价格昂贵。
2. 车身结构形式:汽车车身结构形式包括三厢式、两厢式、旅行车、SUV等。
不同形式的车身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3. 车身连接方式:汽车车身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夹紧连接等多种方式。
不同的连接方式对于车身的结构强度、耐久性等方面都有影响。
4. 车身设计:汽车车身设计包括前脸设计、车身线条、车尾设计等多个方面。
设计合理的车身可以提高汽车的美观度,同时也能影响汽车行驶的气动性能,进而影响燃油经济性。
5. 车身加工工艺:汽车车身加工工艺包括冲压、折弯、钣金、喷涂等多个环节。
不同的加工工艺对于车身的质量、外观、耐久性等方面都有影响。
以上是汽车车身结构的基本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汽车。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首先,汽车外观设计是车身结构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辆好看的车往往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因此,汽车设计师在设计车身时需要考虑到汽车的流线型外观、线条和形状的协调以及其他一些细节设计。
流线型的外观设计不仅能提升汽车的美感,还能降低车身的气动阻力,提高汽车的经济性和操控性能。
而线条和形状的协调则能够增加车身的美感和流畅感,让整个车身看起来更加完整而动感。
其次,车身材料的选择也是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车身材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汽车的重量、强度和安全性能。
常见的车身材料有钢铁、铝合金和碳纤维等。
钢铁是最常用的车身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同时价格相对较低。
铝合金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优异的耐蚀性,但价格较高。
碳纤维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刚度,同时重量轻,但成本较高。
车身材料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车辆的性能、安全要求以及成本等因素。
车身强度和安全性能是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中至关重要的方面。
车身强度是指车辆在受到外部冲击或载荷作用时的抗变形和抗破坏能力。
碰撞安全性能是指车辆在发生碰撞时能有效保护车内乘员免受伤害的能力。
为了提高车身强度和安全性能,汽车制造商通常会采用多种手段,如加强车身结构、增加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等。
此外,一些高端汽车还会配备先进的碰撞预警系统、自动刹车系统和车道保持系统等,以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最后,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还需要符合一些法规和标准,以确保车辆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满足相应的安全要求。
各国都有相应的汽车安全法规和标准,其中包括碰撞测试、排放标准和噪声限制等。
汽车制造商必须确保他们的汽车能够通过这些测试和标准的要求,以符合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安全要求。
综上所述,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是汽车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涉及到汽车外观设计、车身材料选择、车身强度和安全性能等方面,对整个车辆的性能和使用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汽车制造商需要综合考虑车辆的美感、经济性、操控性能、强度和安全性能等因素,并符合相应的法规和标准,以设计和制造出满足市场需求和安全要求的汽车车身。
第一章车身概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已成为极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和现代社会的象征,汽车工业在带动其它各行业的发展中,已日益显示出其作为支柱产业的作用。
车身,作为汽车上的三大总成之一,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并越来越处于主导地位。
(发动机、底盘、车身)据统计:客车、轿车、专用车——车身质量占整车整备质量的40~60%;货车——车身质量占整车整备质量的16~30%;各类车身的制造成本,则高于上述比例。
车身的定义:运送人、货物或各种生产、生活资料的具有特定形状的结构。
车身的特点:10、是使生产工艺、壳体力学、人体工程学、工业设计、材料学、运输学、心理学、经济学、销售学等众多各不相同的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工业产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20、车身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和物质技术条件;舒适性30、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货物完整性保护乘员安全40、汽车的更新换代,关键在车身;50、车身是汽车工业中一个最年轻而又发展迅速的分支;60、整车生产能力的发展取决于车身的生产能力,汽车的更新换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车身;70、对销售和用户心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80、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品:技术密集型——大量采用最尖端技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自动加工、装配线、机械手、机器人等;劳动密集型——相当一部分仍需手工完成——车身钣金件的手工打磨、补焊、涂胶、内饰及附件装配等。
可以说,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支柱产业),其重中之重为车身。
车身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水平,要求高、投资大、技术难度大。
车身技术的开发历来为发达国家所重视。
我国车身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近二十年的事,水平十分落后,尚不完全具备设计开发能力,任务十分艰巨。
但近年来,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特别是几大轿车基地的建设,已使我国的车身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1-1 车身的演变轿子→轿式马车→汽车车身。
早在5000年前的古代,世界上就有轿子出现,成为奴隶主或有一定地位的人的乘坐工具;3000年前,随着动物的训化,牛车、马车开始出现。
车身构造知识点总结1. 车身构造的基本概念车身是指汽车的外部部分,包括车顶、车门、车身侧面、车尾部和车底部等结构,用于保护内部机械和乘客,并为车辆提供外部保护和美观性。
车身构造是指车身各个部分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整体的组装工艺。
2. 车身构造的分类根据车身结构的不同,车身构造可以分为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两种。
承载式车身是指车身的强度由车身自身的结构来支撑,车架和车身一体化;非承载式车身是指车身的强度由底盘结构来支撑,车身只负责外部保护和美观性。
3. 车身结构的材料车身结构的材料主要包括钢材、铝合金、碳纤维等。
钢材是目前汽车车身最主要的材料,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成本效益,但随着轻量化的趋势,铝合金和碳纤维等新材料正在逐渐应用到车身结构中。
4. 车身结构的设计原则车身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强度、刚度、安全性、舒适性、轻量化、美观性等方面。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这些原则来确定车身的各个部分的结构设计,以满足汽车的使用要求和市场需求。
5. 车身结构的连接方式车身结构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焊接、螺栓连接、胶接、铆接等。
不同的连接方式适用于不同的车身结构,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工艺和成本的考虑来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6. 车身结构的制造工艺车身结构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冲压、焊接、涂装、组装等过程,其中冲压是车身结构制造的关键工艺,它直接影响车身的质量和成本。
7. 车身结构的安全性设计车身结构的安全性设计是指车身在发生碰撞时对乘客和车辆的保护能力。
设计人员需要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际测试来评估车身的安全性,以确保车身在发生碰撞时能够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
8. 车身结构的轻量化设计轻量化是当前汽车工业的一个主要趋势,设计人员需要通过优化车身结构设计和采用轻量化材料来减轻车身的重量,以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性能表现。
9. 车身结构的美观设计车身结构的美观设计是指车身的外观造型和细节设计,既要满足汽车的品牌形象和市场需求,又要考虑到生产工艺和成本的因素。
汽车车身结构基本知识
汽车车身结构是指汽车的车身部分,包括车顶、车门、车窗、车身板件、底盘等部位。
车身结构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美观和舒适性,更重要的是要保证汽车的安全性能。
汽车车身结构一般分为三类:钢质车身、铝质车身和复合材料车身。
钢质车身是最常见的汽车车身结构,它由钢铁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大量的压力和抗撞击能力。
但是钢质车身重量较大,造成油耗增加,并且容易生锈。
铝质车身相比钢质车身更轻便,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强度。
但是铝质车身的成本相对较高,维护难度也较大。
复合材料车身结构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材料,它由多种不同材质的复合材料构成,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和塑料等,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隔音隔热等优点。
但是复合材料车身的成本较高,维修难度也较大。
汽车车身结构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空气动力学,以保证汽车的稳定性和减小风阻力。
同时,车身结构的安全性还需要考虑各种撞击方式,如正面碰撞、偏置碰撞、侧面碰撞等,以确保车辆在发生事故时,能够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
- 1 -。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复习思考题第一章车身概论1.现代汽车车身有何特点?车身的特点:10、是使生产工艺、壳体力学、人体工程学、工业设计、材料学、运输学、心理学、经济学、销售学等众多各不相同的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工业产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0、车身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和物质技术条件;30、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舒适性;货物完整性;保护乘员安全。
40、汽车的更新换代,关键在车身;50、车身是汽车工业中一个最年轻而又发展迅速的分支;60、整车生产能力的发展取决于车身的生产能力,汽车的更新换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车身;70、对销售和用户心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80、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品。
2.为什么说汽车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大量采用最尖端技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自动加工、装配线、机械手、机器人等;劳动密集型——相当一部分仍需手工完成——车身钣金件的手工打磨、补焊、涂胶、内饰及附件装配等。
3.车身对汽车性能有哪些影响?车身对整车性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决定整车装载质量的大小——运输能力的高低2、决定整车的整备质量Go(自重)和造价3、影响整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4、车身形状与汽车的气动阻力密切相关5、车身形状影响汽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6、影响客车的乘卧舒适性、操纵舒适性7、与行驶安全密切相关 8、与整车宜人性密切相关(除舒适性外)9、影响整车的通过能力4.汽车诞生120多年来轿车车身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其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辆汽车计师全力以赴解决动力、传动装置和操纵机构,配上了当时最现代化的门、窗等→现代车身开始出现。
马车型汽车,车身由原来的敞开式改为封闭式,其舒适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
箱型汽车,运用大型冲压件组成带门洞的全金属车身。
甲壳虫型汽车,接触点焊技术开始用于车身连接,从而改进了车身的连接方式→降低了劳动量,消除了以往薄板焊接变形现象。
车身设计的技术要求:1)方便舒适性;2)安全可靠性;3)动力性和经济性;4)视野性;5)时代性;6)维护、保养与拆装方便性;7)遵守“三化”标准;8)环保性.车身概念设计:以车身产品策划为依据,将造型概念和工程结构有机结合,将创意转化为方案的实现过程。
包括车身总布置、车身造型和结构可行性研究三大方面。
轿车车身根据承载形式不同,可分为非承载式、承载式和半承载式三大类.非承载式车身(有车架式):优点:(1)减振性好。
(2)安全性好。
(3)易于改型。
(4)工艺简单。
缺点:(1)质量大。
(2)承载面高。
(3)成本较高。
承载式车身:优点:(1)质量小。
(2) 整车高度降低,车门门槛低,上下车方便。
(3) 安全性好。
(4)生产率高。
缺点:底盘部件与车身结合部在汽车运动载荷的冲击下,极易发生疲劳破坏,乘坐室也更容易受到来自汽车底盘的振动与噪声的影响。
半承载式:优点:底盘非常扎实紧凑。
缺点:降低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车身结构组成:汽车车身结构主要包括车身壳体、车门、车窗、车前钣制件、车身外部装饰件和内部装饰件、车身附件以及通风、暖气及空调装置等。
在货车和专用汽车上还包括货箱和其他装备。
(会判断)车身壳体是整车的骨架,一般由以下总成及零件焊接而成:(1) 车身下部结构,主要是地板焊接总成;(2) 左、右侧围板焊接总成;(3) 前围焊接总成;(4) 顶盖及前后梁; (5) 后围焊接总成。
车身结构件概念:是指在车身上起主要支撑及承载作用的构件,是车身零部件的安装基础,如横梁、纵梁、门柱及下边梁等。
车身覆盖件概念:是指车身内、外表面的薄壳板件,外覆盖件如发动机罩外板、顶盖、车门外板、翼子板等,内覆盖件如前围板、地板、车门内板等。
车身壳体是车身结构件和覆盖件的焊接总成,该总成必须保证车身的强度和刚度。
车身附件:包括保险杠、安全带、安全气囊、门锁、门铰链、玻璃升降器、各种密封件、风窗刮水器、风窗洗涤器、遮阳板、后视镜、拉手、点烟器、烟灰盒等。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1、车身主要包括哪些部分?答:一般说,车身包括白车身及其附件。
白车身通常是指已
经装焊好但未喷涂油漆的白皮车身,主要是车身结构件和覆盖件的焊接总成,并包括前后板制件与车门。
但不包括车身附属设备及装饰等
2、车身有哪些承载形式?答:非承载式、半承载式、承载式
3、非承载式(有车架式)车身:货车、采用货车底盘改装的大客车、专用汽车以及大部
分高级轿车都采用非承载式车身,装有单独的车架,车身通过多个橡胶垫安装在车架上,橡胶垫则起到减振作用。
非承载车身的优点:①除了轮胎与悬架系统对整车的缓冲吸振作用外,挠性橡胶垫还可以起到辅助缓冲、适当吸收车架的扭转变形和降低噪声的作用,既延长了车身的使用寿命,又提高了舒适性。
②底盘和车身可以分开装配,然后总装在一起,这样既可简化装配工艺,又便于组织专业化协作。
③由于车架作为整车的基础,这样便于汽车上各总成和部件安装,同时也易于更改车型和改装成其他用途车辆,货车和专用车以及非专业厂生产的大客车之所以保留有车架,其主要原因也基于此。
④发生碰撞事故时,车架对车身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非承载车身的缺点:
①由于计算设计时不考虑车身承载,故必须保证车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从而导致
自重增加。
②由于车身和底盘之间装有车架,使整车高度增加。
③车架是汽车上最大而且质量最大的零件,所以必须具备有大型的压床以及焊接、工夹具和检验等一系列较复杂昂贵的制造设备。
4、什么是承载式车身(无车架式)?答:没有车架,车身直接安装在底盘上,主要是
为了减轻汽车的自重以及使车身结构合理化。
承载式车身结构的缺点在于由于没有车架,传动的噪音和振动直接传给车身,降低了乘坐的舒适性,因此必须大量采用防振、隔音材料,成本和重量都会有所增加;改型比较困难。
5、汽车生产的“三化”是指什么?答:汽车生产的“三化”是指汽车产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
化、以及零件设计标准化。
6、什么是工程设计?答:汽车工程设计一般需要 3 年以上,而从生产准备到大量投产时
间更长。
其中车身的设计所需的周期最长。
车身设计首先是按 1:1 的比例进行内部模型和外部模型的设计及实物制作。
其次则是车身试验,包括强度试验、风洞试验、振动噪音试验和撞车试验等。
7、轿车底盘有哪三种布置形式?答:轿车底盘有三种布置形式:a:发动机前置,后轮驱
动;b: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c: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
8、什么是汽车驾驶员眼椭圆?答:汽车驾驶员眼椭圆是驾驶员以正常驾驶姿势坐在座椅
上时其眼睛位置在车身中的统计分布图形。
9、什么是 H 点答: H点是人体身躯与大腿的交接点。
10、为什么要进行风窗玻璃刮扫和刮扫面积校核?答:为保证雨雪天气有良好的视野,
汽车风窗玻璃刮扫系统不仅应有刮扫能力,而且要有正确的刮扫部位和合格的刮扫率。
校核刮扫面积和部位时必须以眼椭圆为基准。
11、什么是驾驶员的手伸及界面?答:驾驶员的手伸及界面是指以正常驾驶姿态坐在
座椅中身系安全带、一手握住方向盘时另一只手所能伸及的最大空间界面。
12、什么是汽车造型设计?汽车造型设计答:汽车造型设计是指汽车总布置和车身总
布置确定后进一步使汽车获得具体形状和艺术面貌的过程。
13、汽车造型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答:汽车造型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a:使汽车具
有完美的艺术形象;b: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c:使汽车车身具有良好的工艺性;d:应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适用性;e:应考虑材料的装饰性能。
14、汽车的外形取决于哪些因素?答:汽车的外形取决于三个因素:形体构成、线形
构成、装饰和色彩构成。
形体构成指汽车的基本形状和整体分块,取决于汽车的总布置和车身的总布置;线形构成指赋予汽车外形覆盖件具体的形状,也就是形成汽车的雕塑形象;装饰和色彩构成是指散热器面罩、保险杠、灯具、车轮装饰罩、标志浮雕文字的造型设计汽车油漆色彩的调配。
15、汽车的空气动力学研究哪些内容?汽车的空气动力性能答: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所
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汽车行驶中的气动力和力矩研究;汽车表面及周围的流谱和局部流场的研究;发动机和制动装置的冷却研究;汽车内部自然通风和换气的研究。
16、汽车的空气阻力由哪几部分组成?答:空气阻力 Fx 是与汽车运动相反的气动力。
它由五部分组成:形状阻力、摩擦阻力、诱导阻力、干扰阻力、内部阻力。
17、通常采用哪些气动附加装置,可以使汽车的气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答:(1)前
部扰流器;(2)后扰流器;(3)导流罩;(4)隔离装置。
18、汽车外形设计的局部优化应考虑哪些因素?答:(1)车头部棱角圆化对阻力的影
响;(2)前风窗立柱几流水槽形状对阻力的影响;(3)车身后部形状对阻力的影响;
(4)表面的光洁度。
19、车体骨架杆件可分为哪三类?答:按功能所要求的,如门柱、窗柱、门槛、门框
上横梁等;加强用的如大客车顶盖上的纵梁和底架周边的搁梁,在后悬架设置的横梁等;为安装附件而设置的非承载件
20、提高板壳零件刚度应采取哪些措施?答:(1)曲面和棱线等的造型,及拉延成型
过程零件材料的冷作硬化,对提高刚度极为有利,平直的零件造型是不可取的。
(2)在内覆盖件和不显露的外覆盖件上设置各种形状的加强肋。
(3)大客车承载式车身上
的板壳零件——其中的蒙皮张拉虽然不参与承载,但因受到张拉应力,垂直于板面的刚度得以提高。
21、车内噪声按其成因大致可分为哪三类?答:(1)空气动力性噪声(简称空气噪
声);(2)机械性躁声;(3)空腔共鸣。
22、车内噪声有哪些危害?如何控制?答:车内噪声与汽车结构密切相关,它是影响
汽车舒适性、语言清晰度、听觉损害程度、行车安全性以及在车内对车外各种音响、信号识别能力的重要因素。
车内噪声的控制措施:隔声;吸声;衰减处理。
23、车门的结构型式有哪些?车门的结构(旋转门)有几部分组成?答:车门的结构
型式很多,有旋转门、拉门、折叠门和外摆式车门。
车门有壳体、附件和内饰盖板三部分组成。
24、车门附件包括哪些部分?答:车门附件包括车门铰链、车门开度限制器、带有内
外操作手柄的门锁、定位器、车门密封条,在车门内外板之间还装有玻璃、玻璃导槽和导轨及玻璃升降器等。
25、目前用于汽车上的安全玻璃有两类;钢化玻璃与夹层玻璃。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