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肿瘤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5
一选择题A型题1.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生长A. 异常增生B. 相对无止境性生长C. 与整个机体不协调D. 生长进程中致瘤因子持续存在E. 不同程度地失去分化成熟能力2. 诊断癌的主要依据是A. 年岁大的人B. 浸润性生长C. 瘤组织异型性明显D. 有癌巢形成E. 核分裂多见3. 确定肉瘤的主要依据是A. 无包膜B. 年轻人C. 异型性明显,有核分裂象D. 肿瘤细胞弥漫分布与间质关系不清E. 肺转移4. 淋巴结发生转移性肿瘤首先出现于A. 淋巴结门B. 中央窦C. 边缘窦D. 淋巴滤泡生发中心E. 被膜5. 血道转移的确切根据是A. 恶性瘤细胞侵入小静脉B. 恶性瘤细胞侵入小动脉C. 血液中发现肿瘤细胞D. 瘤细胞栓塞于远端器官E. 在远端器官形成同一类型肿瘤6. 下列哪一种癌在胃幽门部不会出现A. 腺癌B. 鳞癌C. 硬癌D. 胶样癌E. 髓样癌7. 下列哪一项最符合继发瘤的概念A. 远隔器官发生的另一肿瘤B. 血道转移的结果C. 可形成“癌脐”D. 与原发瘤同属一种类型E. 可进一步发生转移8. 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的诊断依据是A. 淋巴结肿大B. 淋巴结质地变硬C. 淋巴结疼痛D. 淋巴结内出现异型细胞E. 淋巴结内出现癌巢9. 诊断恶性肿瘤的依据是A. 肿块迅速增大B. 疼痛C. 瘤细胞异型性明显D. 局部淋巴结肿大E. 恶病质10. 肺癌一般不转移至A. 脑B. 骨C. 心D. 肝E. 肾11. 下列除哪一项外,其余均属于癌前病变A. 黏膜白斑B. 肺纤维疤痕C. 结肠多发性息肉D. 着色性干皮病E. 纤维囊性乳腺病12. 上皮非典型增生是指A. 不浸润黏膜下层B. 不转移C. 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极性不丧失D. 细胞异型性增生,但未累及上皮全层E. 不会进一步发展为浸润性癌13. 最能体现腺癌的特点是A. 发生于腺上皮B. 呈结节状外观C. 有癌巢形成D. 癌细胞成腺样排列E. 异型性明显,高度恶性14. 骨肉瘤的主要依据是A. 好发于青少年B. 血道转移C. 发生于长骨骨干D. 出现肿瘤性骨质E. 可发生病理性骨折15.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颅内良性肿瘤A. 生长缓慢B. 不发生转移C. 异型性低、核分裂少见D. 对机体影响明显E. 术后不复发16. 下列哪一种肿瘤的恶性型不能归入肉瘤A. 脂肪瘤B. 黏液瘤C. 血管瘤D. 软骨瘤E. 乳头状瘤17. 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原位癌的特征A. 发生于子宫颈黏膜上皮B. 是一种早期癌C. 癌变波及全层,但未侵破基底膜D. 未发生转移E. 可长期保持原来结构,甚至消退18.肿瘤的实质是指A. 肿瘤内纤维结缔组织B. 肿瘤内血管C. 肿瘤内淋巴管D. 肿瘤内神经组织E. 肿瘤内肿瘤细胞19.下列哪一项是判断良、恶性肿瘤的主要镜下特征A. 肿瘤细胞的多形性B. 肿瘤细胞核的多形性C. 肿瘤细胞浆嗜碱性D. 肿瘤细胞排列紊乱E. 肿瘤细胞失去极性20.下列哪一项决定肿瘤的生长速度A. 组织起源B. 肿瘤的发生部位C. 肿瘤的分化程度D. 肿瘤的生长方式E. 机体的免疫力21.关于肿瘤细胞代谢特点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核酸代谢增强,DNA、RNA量增多B. 蛋白质代谢增强,合成分解均增强C. 肿瘤细胞主要通过无糖酵解获取能量D. 肿瘤细胞酶只发生质的改变而无量的异常E. 肿瘤细胞酶只发生量的改变而无质的异常22.恶性肿瘤细胞主要通过下列哪种途径入血A. 毛细血管和小静脉B. 小动脉C. 中等动脉D. 淋巴管E. 中等静脉23.下列哪一种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不符合一般良性肿瘤的生长特点A. 平滑肌瘤B. 毛细血管瘤C. 骨瘤D. 皮下脂肪瘤E. 乳头状囊腺瘤24.由来自三个胚层的各种组织混杂在一起构成的肿瘤,称为A.多形性腺瘤B.癌肉瘤C.中胚叶混合瘤D.畸胎瘤E.错构瘤25.最常发生淋巴道转移的肿瘤是a) 横纹肌肉瘤b) 骨肉瘤c) 甲状腺瘤d) 鳞状细胞癌e) 恶性淋巴瘤26.早期癌是指a) 非典型增生,原位癌b) 原位癌,早期浸润癌c) 非典型增生,早期浸润癌d) 原位癌,浸润癌,非典型增生e) 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癌27.下列那种是癌基因a) ras基因b) Rb基因c) P53基因d) 结肠癌丢失基因e) 结肠癌腺瘤样息肉基因28.主要与人类子宫颈和肛门生殖区域上皮肿瘤有关的病毒a) HTLV—1病毒b) HBVc) HPVd) EBVe) 腺病毒B型A 癌前病变B 早期癌C 良性肿瘤D 恶性肿瘤E 交界性肿瘤29. 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30. 不成熟性畸胎瘤31. 上皮重度非典型增生32. 类癌33. 多发性骨髓瘤是A 体静脉B 门静脉C 肺静脉D 脊椎静脉丛E 种植性转移34. 胃癌转移至卵巢是通过35. 肺癌转移至肝是经36. 肠癌转移至肝是经C型A持续增生B分化异常C二者均有D二者均无37. 良性肿瘤38. 恶性肿瘤39. 化生40. 炎性增生41. 溃疡修复A肿瘤性增生B反应性增生C二者均有D二者均无42. 相对无止境生长43. 适应机体的需要44. 细胞核分裂增多A. 血道转移B. 淋巴道转移C二者均有D.二者均无45. 原位癌46. 早期浸润癌47. 浸润癌A. 肿瘤特异性抗原B. 肿瘤相关抗原C. 二者均有D.二者均无48. 只存在于肿瘤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肿瘤抗原为49. 存在于肿瘤细胞和某些正常细胞的肿瘤抗原为X型50. 良性肿瘤的特征有A. 肿瘤细胞分化高B. 生长缓慢C. 膨胀性生长D. 术后一般不复发E. 不转移51. 肿瘤的组织结构由哪几种组织组成A. 肿瘤细胞B. 结缔组织C. 血管D. 淋巴管E. 神经组织52. 肝脏的转移瘤常见于A. 胃癌B. 肠癌C. 肾上腺癌D. 肾癌E. 子宫体腺癌53. 乳头瘤常见于A. 皮肤上皮组织B. 黏膜上皮组织C. 腺上皮组织D. 移行上皮组织E. 间皮组织54. 肺癌可转移至A. 脑B. 肝C. 骨D. 肾上腺E. 肾55. 硬癌A. 只发生于胃B. 间质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C. 很少发生转移D. 癌巢小而纤维组织多E. 低分化腺癌56. 下列哪几项是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A. 老年人B. 瘤细胞有异形性C. 浸润性生长D. 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像E. 核分裂相增多57. 诊断高分化鳞癌的主要依据是A. 癌巢B. 有角化珠形成C. 病理性核分裂相D. 癌细胞间有间桥E. 癌细胞排列及形态保留鳞状状上皮的某些特征58. 平滑肌瘤可发生于A. 胃肠道B. 皮肤C. 子宫D. 心脏E. 血管59. 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A. 压迫作用B. 出血坏死C. 阻塞作用D. 穿孔E. 肠梗阻60. 恶性肿瘤晚期发生恶病质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 恶性肿瘤蛋白质合成代谢旺盛B. 出血、坏死C. 疼痛、发热D. 肿瘤坏死因子E. 感染61. 参加抗肿瘤免疫的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有A. 细胞毒性T细胞B. NK细胞C. 巨噬细胞D. 中性粒细胞E. 浆细胞62. 在其他情况相同时候,恶性肿瘤的组织内部如有以下现象,其预后可能会较好A 瘤分化高,有少量淋巴细胞等浸润B 瘤分化低,有少量淋巴细胞等浸润C 瘤异型性小,有大量淋巴细胞等浸润D 瘤异型性大,有少量淋巴细胞等浸润E 肿瘤间质中有较多的肌纤维母细胞63. 下列哪几项不符合黏液癌的特征?A 肉眼观癌组织切面呈灰白色半透明胶冻状B 镜下特征性病变是间质粘液样变性C 可出现印戒细胞D 既可发生于腺上皮,又能发生于移行上皮E 常见于胃、肠64. 下列哪些良性肿瘤容易恶变A 膀胱乳头状瘤B 皮肤乳头状瘤C 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D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E 声带乳头状瘤65. 下述哪些不符合分化很差的肿瘤的特征A 凡是分化很差的肿瘤,瘤细胞体积都很大B 凡是分化很差的肿瘤,瘤细胞体积大小不一C 凡是分化很差的肿瘤,瘤细胞形态非常多D 凡是分化很差的肿瘤,恶性程度大E 凡是分化很差的肿瘤,与起源组织较相像66. 血道转移常见于A 肉瘤B 交界性肿瘤C 癌的早期D 癌的晚期E 少数癌的早期67. 命名的依据是A 组织来源B 肿瘤的良恶性C 肿瘤形态特点D 发生部位E 瘤细胞的形态二名词解释1肿瘤2异型性3间变4生长分数5肿瘤的演进6肿瘤的异质化7癌脐8恶病质9癌10肉瘤11角化珠12硬癌13髓样癌14癌前病变15非典型增生16原位癌17混合瘤18癌基因19原癌基因20肿瘤细胞的多形性三填空1 肿瘤的组织成分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
第四章肿瘤一、名词解释肿瘤癌肉瘤异型性癌前病变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分化转移肿瘤直接蔓延二、填空题1.肿瘤细胞不同程度地丧失能力,获得了相对无限制的能力;致瘤因素去除后,肿瘤细胞仍能继续,并将其肿瘤信息传给细胞。
2.判断肿瘤组织来源、分类、命名和组织学诊断依据是肿瘤的。
3.肿瘤的异型性表现为和。
4.肿瘤的生长方式有、和。
5.肿瘤的扩散包括:和。
6.肿瘤的转移途径有、、。
癌主要经转移,肉瘤主要经转移。
7.良性肿瘤分化程度,异型性,与起源组织,生长速度,呈生长,包膜,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转移,手术切除后复发,对机体影响较小,主要为局部或。
8.恶性肿瘤分化程度,异型性,与起源组织,生长速度,呈生长,包膜,与周围组织境界不清,转移,手术切除后复发,对机体影响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引起、、、、。
9.良性肿瘤命名时常在来源组织名称后加“”字。
来源的恶性肿瘤称癌,来源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
10.常见的癌前病变有、、、、、、、。
11.恶性肿瘤根据分化程度、异型性大小,一般分为三级:Ⅰ级为,属低度恶性;Ⅱ级为,属中度恶性;Ⅲ级为,属高度恶性。
12.瘤细胞的多形性表现为、、。
13.肿瘤的病理学常见检查方法有和,细胞学检查方法有、、、。
14.来源于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称;来源于骨组织的恶性肿瘤称;来源于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称;来源于腺上皮的恶性肿瘤称。
15.影响肿瘤发生的内在因素有、、和。
16.对肿瘤病人采取“三早”指的是、、。
三、选择题1.哪项属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A.表现为肿块B.瘤细胞丧失分化成熟能力C.生长与机体相协调D.生长缓慢E.对机体有利2.哪项不属于肿瘤性增生?A.细胞分化成熟能力低B.常表现为局部肿块C.相对无限制生长D.致病因素消除后肿块即停止生长E.与机体不协调3.肿瘤实质指的是:A.肿瘤细胞B.血管C.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E.少量淋巴细胞4.肿瘤均具有:A.浸润性B.转移C.核分裂象D.异型性E.分化程度高5.肿瘤的生长速度主要取决于:A.机体营养因素B.肿瘤细胞的性质C.肿瘤细胞多少D.肿瘤间质多少E.间质淋巴细胞6.与肿瘤的形状无关的因素有:A.肿瘤性质B.肿瘤的生长部位C.肿瘤的生长方式D.肿瘤的生长速度E.起源组织7.与肿瘤的大小无关的因素是:A.肿瘤的性质B.肿瘤的生长部位C.肿瘤的生长方式D.肿瘤的生长速度E.肿瘤生长时间8.与肿瘤的硬度无关的因素是:A.肿瘤的性质B.肿瘤的组织来源C.肿瘤实质与间质比例D.肿瘤的继发性病变E.瘤组织骨化、钙化9.肿瘤组织一般呈何种颜色?A.灰白色或灰红色B.红色C.黑色D.淡黄色E.暗红色10.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低,说明:A.恶性程度越低B.恶性程度越高C.转移越晚D.预后较好E.生长时间越长11.肿瘤的性质取决于:A.肿瘤的间质B.肿瘤实质C.肿瘤的转移D.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E.实质与间质比例12.判断肿瘤组织来源、分类、命名和组织学诊断的依据:A.纤维结缔组织B.血管C.肿瘤实质细胞D.淋巴管E.肿瘤的间质13.机体细胞、组织从幼稚生长发育到成熟的过程,称:A.分化B.化生C.机化D.硬化E.老化14.对肿瘤间质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由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B.起支持和营养作用C.可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D.判断肿瘤的起源E.同正常组织生长15.良性肿瘤的异型性表现为:A.瘤细胞核多形性B.瘤细胞异型性C.细胞质变化D.组织结构异型性E.肿瘤间质的异型性16.诊断恶性肿瘤的组织学依据是:A.细胞质中出现特异性物质B.细胞异型性显著C.细胞体积增大D.细胞核仁明显E.细胞质增多17.哪项不是良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A.肿瘤细胞排列紊乱B.肿瘤细胞排列正常C.瘤细胞与起源组织相似D.病理性核分裂象少见E.生长较慢18.哪项不是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征?A.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各异B.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C.瘤细胞排列紊乱D.瘤细胞与起源组织相似E.瘤细胞异型性明显19.“癌症”是指:A.泛指所有恶性肿瘤B.所有肿瘤统称C.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D.癌E.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20.良、恶性肿瘤的根本区别:A.肿瘤生长方式B.肿瘤的生长速度C.瘤细胞的异型性D.肿瘤是否转移E.肿瘤的转移途径21.哪项是良性肿瘤的常见生长方式?A.膨胀性生长,无包膜B.浸润性生长,无包膜C.膨胀性生长,有包膜D.浸润性生长,有包膜E.外生性生长22.膨胀性生长的特点:A.常为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B.有包膜与周围组织界清C.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D.术后易复发E.常为肉瘤的生长方式23.浸润性生长的特点:A.常为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B.有包膜与周围组织界清C.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D.术后不易复发E.常为肉瘤的生长方式24.哪项不是膨胀性生长的特点?A.常为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B.有包膜与周围组织界清C.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D.术后不易复发E.活动度大25.哪项不是浸润性生长的特点?A.常为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B.有包膜与周围组织界清C.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D.术后易复发E.活动度小26.哪项不是外生性生长特点?A.良性肿瘤生长方式B.恶性肿瘤生长方式C.发生在表皮、粘膜D.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E.可以向表面生长27.下列哪项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A.胞浆丰富B.瘤细胞具有明显异型性C.浸润和转移D.瘤巨细胞形成E.核分裂象多28.诊断恶性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确切依据是:A.淋巴结肿大B.淋巴结质地变硬C.淋巴结内见到癌细胞D.淋巴结见到炎细胞E.多个淋巴结融合29.诊断肿瘤发生血道转移的确切依据是:A.血液内查到肿瘤细胞B.转移瘤细胞栓塞C.远隔器官发现同一类型肿瘤D.恶性瘤细胞侵入静脉E.血中癌胚抗原阳性30.胃癌穿破浆膜面,在腹膜、卵巢、子宫等处形成转移瘤,它的转移方式是:A.血道转移B.淋巴道转移C.种植性转移D.直接蔓延E.自然管道扩散31.子宫颈癌向前蔓延至膀胱,其扩散方式是:A.血道转移B.淋巴道转移C.种植性转移D.直接蔓延E.自然管道扩散32.转移瘤的特征:A.与原发瘤性质相似B.与原发瘤同样类型肿瘤C.与原发瘤的大小相同D.与原发瘤的肉眼形状相同E.与原发瘤形态不同33.显微镜下检查:左肺肿瘤细胞与肝组织细胞相似,有明显异型性,可能诊断是:A.肝癌B.肺腺癌C.肺鳞状细胞癌D.肺转移性肝癌E.肝转移性肺癌34.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最主要决定于:A.肿瘤发生部位B.肿瘤生长时间C.肿瘤组织的来源D.肿瘤的大小E.肿瘤的生长方式35.恶性肿瘤的分级依据是:A.生长速度B.分化程度C.生长方式D.蔓延扩散程度E.核分裂象多少36.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良性肿瘤?A.生长缓慢B.异型性小、核分裂象少见C.多呈浸润性生长D.不易转移E.多呈膨胀性生长37.下列哪项不符合恶性肿瘤特点?A.多呈浸润性生长B.生长迅速C.不易转移和复发D.异型性大,多见核分裂象E.瘤细胞异型性明显38.下列哪种不属于良性肿瘤?A.脂肪瘤B.纤维瘤C.黑色素瘤D.血管瘤E.平滑肌瘤39.下列良性肿瘤中哪种呈浸润性生长?A.血管瘤B.纤维瘤C.乳头状瘤D.脂肪瘤E.平滑肌瘤40.下列哪种属于肿瘤?A.动脉瘤B.非霍奇金淋巴瘤C.创伤性神经瘤D.室壁瘤E.炎性假瘤41.交界性肿瘤是指:A.具有癌变可能性良性病变B.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C.具有癌和肉瘤结构的肿瘤D.发生于表皮和真皮交界处的肿瘤E.癌和肉瘤的成份都有的肿瘤42.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A.癌症B.癌C.类癌D.肉瘤E.癌肉瘤43.肉瘤是指:A.间叶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B.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C.上皮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D.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E.多胚层来源的恶性肿瘤44.癌早期的转移途径是:A.淋巴道转移B.血道转移C.直接蔓延D.种植转移E.自然管道扩散45.肉瘤早期转移途径是:A.淋巴道转移B.血道转移C.直接蔓延D.种植转移E.自然管道扩散46.癌的镜下特点主要是:A.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境界清楚B.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境界不清C.弥散分布,实质与间质境界清楚D.弥散分布,实质与间质境界不清E.多种瘤细胞成份,间质少47.肉瘤的镜下特点主要是:A.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境界清楚B.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境界不清C.弥散分布,实质与间质境界清楚D.弥散分布,实质与间质境界不清E.多种瘤细胞成份,间质少48.癌的肉眼改变一般为:A.灰白色,质硬,干燥B.灰红色,质软,湿润C.灰白色,质软,湿润D.灰红色,质硬,干燥E.灰白色,暗红色,质硬,湿润49.肉瘤的肉眼改变一般为:A.灰白色,质硬,干燥B.灰红色,质软,湿润C.灰白色,质软,湿润D.灰红色,质硬,干燥E.灰白色,暗红色,质硬,湿润50.下列哪项不是癌的特点?A.起源于上皮组织B.多形成癌巢结构C.多经血道转移D.多发皮肤、粘膜E.多经淋巴道转移51.下列哪项不是肉瘤的特点?A.起源于间叶组织B.瘤细胞多形成巢状结构C.多经血道转移D.四肢、躯干多见E.肿瘤细胞弥散分布52.癌与肉瘤主要区别是:A.生长方式不同B.发生年龄不同C.发生的部位不同D.组织来源不同E.转移途径不同53.肉瘤最常转移至哪个部位?A.肺B.肝C.脑D.骨E.肾54.下列哪种不是上皮来源的肿瘤?A.食管癌B.肝癌C.甲状腺瘤D.脂肪瘤E.乳腺纤维腺瘤55.下列哪种肿瘤可命名为肉瘤?A.皮肤的恶性肿瘤B.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C.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D.骨组织的恶性肿瘤E.神经细胞的恶性肿瘤56.来源于纤维组织的恶性肿瘤应称为:A.纤维瘤B.纤维肉瘤C.纤维癌D.恶性纤维瘤E.纤维组织细胞瘤57.来源于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应称为:A.白血病B.血癌C.血管瘤D.恶性血细胞瘤E.淋巴瘤58.来源于骨组织的恶性肿瘤应称为:A.骨瘤B.骨癌C.骨肉瘤D.恶性骨瘤E.骨软骨瘤59.含有三个胚层组织的良性肿瘤称:A.畸胎瘤B.混合瘤C.胚胎瘤D.癌肉瘤E.错构瘤60.癌前病变是指:A.良性肿瘤恶变B.类似肿瘤的瘤样病变C.有癌变可能性的良性病变D.早期浸润性癌E.非典性增生到原位癌61.原位癌的主要特征是:A.发生于粘膜或表皮B.癌变波及上皮全层,基底膜完整C.上皮层内出现异型细胞D.是一种早期癌E.上皮有非典性增生62.哪项不是早期浸润癌的特点?A.无淋巴结转移B.仅限于粘膜下层C.浸润的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3~5mmD.浸润深度超过基底膜下3~5mmE.上皮有非典型增生63.下列哪项不属于癌前病变?A.子宫颈糜烂B.胃溃疡C.纤维囊性乳腺病D.鼻息肉E.肝硬化64.以下哪种属于癌前病变?A.十二指肠溃疡B.慢性萎缩性胃炎C.乳腺纤维腺瘤D.肠结核E.结肠炎65.表皮和粘膜的肿瘤形态常表现为:A.乳头状B.结节状C.蟹足状D.囊状E.不规则性66.腺癌中腺腔高度扩张呈囊状,称:A.单纯癌B.硬癌C.囊腺癌D.髓样癌E.表皮样癌67.乳头状瘤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常呈外生性生长B.来源于被覆上皮的良性肿瘤C.不发生恶变D.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E.良性肿瘤68.下列哪个部位的乳头状瘤不易发生恶变?A.阴茎B.膀胱C.外耳道D.皮肤E.卵巢69.基底细胞癌的特点是:A.多发生于四肢B.青少年多见C.生长缓慢转移少D.常深部浸润E.瘤细胞弥散分布70.诊断霍奇金病的特征性细胞是:A.恶性组织细胞B.T淋巴细胞C.R-S细胞D.B淋巴细胞E.瘤细胞成份多71.下列哪种形态的肿块,癌的可能性最大?A.乳头状B.火山口状溃疡C.息肉状D.囊状、表面光滑E.边界不清楚72.下列哪一项符合腺瘤的特征?A.有腺导管B.具有分泌功能C.细胞异型性明显D.浸润性生长E.边界不清楚73.下列哪项最符合鳞状细胞癌的特点?A.呈外生性生长B.肉眼常呈菜花状或溃疡状C.主要经淋巴道转移D.癌细胞排列及形态仍保留鳞状上皮特征E.常呈浸润性生长74.显微镜下见:癌细胞呈不规则的团块状、片状,类似鳞状上皮细胞,癌巢的中央可见同心圆、层状排列的红染角化物:A.高分化鳞状细胞癌B.低分化鳞状细胞癌C.鳞状细胞癌未分化D.腺癌低分化E.腺鳞癌75.下列哪项符合硬癌的特征?A.癌巢大而多,间质少B.癌细胞排列呈实性癌巢C.癌巢少而小,间质多D.腺腔高度扩张呈囊状 E瘤细胞弥散分布,间质少76.下列哪项符合髓样癌的特征?A.癌巢大而多,间质少B.癌细胞排列呈实性癌巢C.癌巢少而小,间质多D.腺腔高度扩张呈囊状E.瘤细胞弥散分布,间质少77.下列哪项符合单纯癌的特征?A.癌巢大而多,间质少B.癌细胞排列呈实性癌巢C.癌巢少而小,间质多D.腺腔高度扩张呈囊状E.瘤细胞弥散分布,间质少78.高分化腺癌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来源于腺上皮的恶性肿瘤B.向周围浸润性生长C.具有分泌作用D.无腺腔样结构E.可经淋巴道转移79.不易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是:A.基底细胞癌B.鳞状细胞癌C.肝癌D.移行细胞癌E.腺癌80.骨肉瘤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常见于长骨的干骺端B.有肿瘤性骨样组织形成C.可引起病理性骨折D.多见于青少年E.骨质增生81.X线诊断骨肉瘤的依据是:A.骨折B.四肢长骨干骺端肿块C.骨髓腔破坏D.Codman三角和日光放射状射线E.骨质增生82.哪项不是恶性黑色素瘤的病变特点?A.常由交界痣恶变而来B.预后较好,不易转移C.胞质中可见黑色素颗粒D.生长迅速E.浸润性生长83.白血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白细胞增多B.骨髓内异常的原始细胞肿瘤性增生C.白细胞减少D.血液内出现幼稚中性粒细胞E.白细胞数正常84.纤维瘤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四肢皮下组织多见B.肿瘤呈结节状,有包膜C.生长缓慢D.镜下肿瘤细胞与正常纤维组织相似E.切面灰白色85.下列哪项不是纤维肉瘤的特点?A.四肢皮下组织多见B.肿瘤呈结节状,有包膜C.分化差易转移、复发D.分化好,肉瘤细胞多呈梭形E.核分裂象多见86.下列哪项不是平滑肌瘤的特点?A.来源于平滑肌细胞B.多呈球形境界清楚C.镜下可见细胞异型性明显D.常见于子宫、胃肠道E.切面编织状87.脂肪瘤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来源于脂肪组织B.多发生躯干、四肢皮下C.切面淡黄色,质软D.镜下见瘤细胞似正常脂肪细胞E.质软88.下列哪项不是化学性致瘤因素?A.多环碳氢化合物B.亚硝酸盐C.黄曲霉素D.硒E.芳香胺类89.下列哪一项最不可能诱发肝癌?A.黄曲霉素B.亚硝胺C.乙型肝炎病毒D.急性酒精中毒E.肝硬化90.哪项不是影响肿瘤发生的内在因素?A.过敏反应B.免疫能力下降C.激素因素D.遗传因素E.年龄和性别91.肿瘤的本质是:A.基因病B.组织损伤C.感染性疾病D.炎症E.遗传性疾病92.下列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基因,哪个基因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被灭活?A.原癌基因B.肿瘤抑制基因C.凋亡基因D.DNA修复基因E.癌胚抗原93.长期过度照射太阳,易患:A.皮肤癌B.白血病C.肝癌D.肠癌E.基底细胞癌94.苯可导致那种类型肿瘤?A.皮肤癌B.白血病C.肝癌D.肠癌E.基底细胞癌95.我国河南林县是食管癌的高发区,在土壤、水源中,含有哪种致癌化合物?A.芳香胺类化合物B.亚硝酸类化合物C.霉菌毒素D.重金属E.多环碳氢化合物96.下列哪种病毒最不可能引起肿瘤?A.流感病毒B.人类乳头状瘤病毒C.EB病毒D.疱疹病毒E.乙型肝炎病毒97.目前诊断肿瘤最可靠的、最准确的方法是;A.X线检查B.CT检查C.活体组织检查D.细胞学检查E.免疫组织化学检查98.化学致癌物中,致癌谱广、致癌力强的是:A.芳香胺类化合物B.亚硝酸类化合物C.霉菌毒素D.氨基偶氮类化合物E.多环碳氢化合物四、问答题1.肿瘤性增生和炎性增生有何本质区别?2.良、恶性肿瘤有何区别?3.癌和肉瘤有何区别?4.肿瘤的异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5.肿瘤的生长方式有哪些?其特点?6.举例说明肿瘤的命名原则?7.简述常见的致癌因素有哪些?第四章答案一、名词解释1.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第五章肿瘤
点击:231次| 回复:0次| 发布时间:2013-01-12 14:45:56
肿瘤(neoplasm,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第二节肿瘤的形态
一、大体形态
颜色:纤维组织的肿瘤(灰白);脂肪瘤(黄);血管瘤(红);黑色素瘤(棕黑)
质地:细胞少间质多则硬。
脂肪瘤(软);乳腺癌(硬);瘤细胞变性坏死(软)
二、组织组织形态
(1)实质: 肿瘤实质是肿瘤细胞的总称, 是肿瘤的最重要、最主要的成分。
(2)间质: ①定义:各种肿瘤间质组成基本相同,一般由结缔组织,血管及淋巴细胞等组成,不具特异性。
(3)实质和间质的关系①上皮组织的肿瘤,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②间叶组织的肿瘤,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楚。
第三节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异型性(atypia):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它反映分化程度高低,是确定肿瘤良、恶性的组织学依据。
细胞异形性, 结构异形性
间变(anaplasia):指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状态。
间变细胞:指异型性大的细胞。
间变性肿瘤:主要由未分化细胞构成。
间变性的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多形性,即瘤细胞彼此在大小和形状上有很大的变异,异型性大。
间变性肿瘤几乎都是高度恶性的肿瘤。
多形性:瘤细胞大小、形状的变异。
恶性肿瘤的异型性:
组织结构上:肿瘤结构的异型性是指肿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上(包括极向、器官样结构及其与间质的关系)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的差异。
排列紊乱,细胞极性消失。
上皮性:乳头状,条索状,巢状…非上皮性:编织状、漩涡状、栅栏状…
细胞形态上:细胞大,异性显著,形态多样,可见瘤巨细胞。
有些分化差的则小而一致。
细胞核核:核大小不一,核浆比升高,核深染,不规则,出现多核、巨核;染色质分布不均;核仁多,体积大;病理性核分裂象。
胞浆:嗜碱性增强
瘤细胞异型性的特点大:瘤细胞大;核大;核仁大。
多:瘤细胞和核多形性;核多;核仁多;核染色质多;核分裂多。
怪:瘤细胞和核奇形怪状。
裂:病理性核分裂。
第五节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方式:
1.膨胀性生长:良性肿瘤多见,呈结节状,常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影响主要为挤压或阻塞的作用. 易手术摘除,不易复发、转移
2.外生性生长:良、恶性肿瘤都可多发生在体表、体腔、管道呈乳头状、息肉状、蕈状或菜花状
恶性肿瘤易发生坏死脱落而形成底部高低不平、边缘隆起的恶性溃疡
3.浸润性生长: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没有包膜,无明显界限、如树根长入泥土,不易推动;手术摘除范围广,易复发、转移
二、肿瘤的扩散: 系指恶性肿瘤不限于发生部位生长,可侵入到邻近或远处组织生长,即蔓延及转移。
途径:1)直接蔓延: 指癌瘤细胞连续浸润性生长到邻近组织或器官,如肺癌侵入胸腔,子宫颈癌侵入膀胱或直肠。
浸润: 指癌瘤细胞可突破基底膜向邻近间隙象树根或蟹足样生长,是恶性肿瘤的生长特点。
2)转移:癌瘤细胞从原发部位(原发瘤)分离脱落侵入一定的腔道(淋巴管、血管、体腔)被带到另一部位,并生长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转移瘤或继发瘤)。
相当于肿瘤“搬家”。
转移的主要途径:
(1)淋巴道转移: 是癌的主要转移的途径
(2)血道转移 1.是肉瘤的主要转移的途径。
2.途径:与血栓栓塞过程相似。
3. 血道转移最常见的是肺,其次是肝。
4.转移瘤形态上的特点是:“多圆、界清、癌脐”。
(3)种植性转移: 1.指体腔内器官(腹腔、胸腔、脑部器官)的恶性肿瘤蔓延至器官表面时,瘤细胞可以脱落,并像播种一样种植在体腔内各器官的表面,形成多数的转移瘤。
2.胃癌破坏胃壁侵及浆膜后,种植到卵巢形成Krukenberg瘤。
肿瘤的分级: Ⅰ级为分化良好,属低度恶性Ⅱ级为分化中等,属中度恶性Ⅲ级为分化低的,属高度恶性。
肿瘤的分期 (TNM分期系统) T:肿瘤原发灶,T1~T4 N:淋巴结受累,N0~N3 M:血行转移
(一)良性肿瘤的影响: 1.阻塞、压迫作用:如胆管、脑室肿瘤2.产生过量内分泌物质 3.继发性改变:包括出血、坏死、感染、破裂、囊性变。
(二)恶性肿瘤的影响: 1.发热 2. 恶病质(cachexia):进行性严重消瘦,体力贫乏,严重贫血,多脏器衰竭综合表现。
良性与恶性的区别
[相对性]:指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间并无绝对界限
[交界性]:指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乎二者之间,称交界性肿瘤
[转化性]:良性肿瘤,可转变为恶性肿瘤,称为恶变,如结肠息肉状腺瘤可恶变为腺癌。
个别的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神经母细胞瘤),有时由于机体免疫力加强等原因,可以停止生长甚至完全自然消退。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顺口溜:良性肿瘤分化好,生长缓慢影响小;包膜完整不转移,手术切除复发少。
恶性肿瘤分化差,生长迅速危害大;浸润转移易复发,灵丹妙药抓“三早”。
肿瘤的命名: 1.良性肿瘤:部位+(形态)+组织起源+“瘤”(-oma)
2.恶性肿瘤:部位+(形态)+组织起源
“癌”: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鳞状上皮起源---鳞状细胞癌,腺上皮----腺癌
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癌肉瘤:一个肿瘤中既有癌的结构又有肉瘤的结构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与原位癌
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指某些具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的病变。
常见的癌前病变有: 粘膜白斑;慢性子宫颈炎伴子宫颈糜烂;乳腺纤维囊性病;结肠/直肠的息肉状腺瘤;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皮肤慢性溃疡;肝硬化
非典型性增生:指上皮组织内出现异型性细胞增生,但未波及全层上皮。
属癌前病变。
轻度(I级):异型性细胞增生,累及上皮层下部的1/3。
中度(II级):异型性细胞增生,累及上皮层下部的2/3。
重度(III级):异型性细胞增生,累及上皮2/3以上但尚未达到全层。
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上皮组织异型性细胞增生波及全层上皮,但未突破基底膜向深层浸润,
常见肿瘤
上皮性肿瘤
良性:乳头状瘤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每个乳头有由血管和结缔组织组成的轴心,基底膜完整。
腺瘤腺上皮发生,粘膜的腺瘤多成息肉状,腺器官内多呈结节状,有被膜。
恶性:鳞状细胞癌:成片、成团、成巢排列,角化珠和细胞间桥为其特点。
腺癌细胞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排列不规则,核分裂象多见。
基底细胞癌由浓染的基底细胞样癌细胞构成,局部浸润,常形成溃疡,少见转移,对放疗敏感。
间叶组织肿瘤
良性:脂肪瘤分叶状,有被膜,质软,切面黄
血管瘤/l淋巴瘤/平滑肌瘤/软骨瘤
恶性:纤维肉瘤有纤维母细胞和组织细胞构成,生长快,恶性高,易转移复发
脂肪肉瘤由分化较差的脂肪母细胞组成,呈粘液样或鱼肉样
平滑肌肉瘤多见子宫和胃肠道。
由不成熟的平滑肌母细胞组成。
横纹肌肉瘤由分化不同的横纹肌母细胞组成。
恶性高,早期发生血道转移。
血管肉瘤恶性程度高,易转移复发
骨肉瘤好发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肿瘤上下端的骨皮质和掀起的骨膜之间呈三角形隆起。
X线见日光放射状阴影和Codman三角。
细胞异型性明显,梭形或多边形,直接形成肿瘤性骨样组织或骨组织。
神经外胚叶肿瘤
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霍奇金淋巴瘤:主要发生于淋巴结,具有独特的瘤巨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分为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和外周淋巴细胞淋巴瘤
相关内容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点击:586次,发布时间:2013-01-08∙第四章炎症点击:246次,发布时间:2013-01-11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点击:237次,发布时间:2013-01-10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点击:225次,发布时间:2013-01-09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点击:195次,发布时间:201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