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剖宫产病人围术期护理中应用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产妇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1月~12月在我院产科行择期剖宫产产妇180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
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比较2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在护士服务态度、业务技术、健康教育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业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276-01剖宫产是解决难产、某些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一种快速、有效且相对安全的常用手术。
剖宫产产妇的护理与自然分娩产妇的护理存在很大差异,对产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医院护理人员缺编,年轻护士相对比重较大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为患者提供高效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也一直是护理界高度关注的课题。
有研究表明,临床路径能够指导护士主动地、有预见性地工作,也能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中,其有助于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1]我院在择期剖宫产术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12月在我院产科行择期剖宫产产妇180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
2组产妇在孕周、年龄、手术指征、麻醉方式、手术方法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组产妇均采取脊髓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法,实施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具体如下:2.1科室组织护理骨干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参照学术界成熟的医疗护理常规方法及执行标准,通过“头脑风暴”方式的讨论将使用的护理经验进行归纳汇总,并将护理工作实施要点制定成科学流程,且进一步设计为直观明了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单。
[2]将临床护理路径表单报护理部进行审批备案。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 第25卷 第4期 IMHGN,February 2019,Vol.25 No. 4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剖宫产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黄履芳 蓝旱妹 肖金花 刘霞珍 赖碧妃 李金莲 陈玉娟南雄市中医院护理部 512400通信作者:黄履芳,Email:lzx81818@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剖宫产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150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实施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焦虑得分、术后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护士中医药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得分为 (48.90±2.0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26±2.76),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母乳喂养时间分别为(9.2±4.98)h、(12.10±2.02)h、(12.87±7.8)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4.78±5.2)h、(20.27±3.01)h、(22.03±6.9)h,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7%(均P<0.05)。
干预后护士中医技术操作知识得分(95.60±1.1),明显高于干预前的(80.7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剖宫产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缓解剖宫产术患者的焦虑程度,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护士中医药知识掌握程度,有利于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剖宫产术;中医护理;围手术期;满意度;焦虑 基金项目:广东省韶关市卫计局科研项目(Y18019) 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9.04.005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标准化、综合性护理模式。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妇产科剖宫产手术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60例产妇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24±5.45)分,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为SDS(28.22±7.14)分、SAS(35.91±9.2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妇产科剖宫产手术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通过图标方式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服务的护理干预方式,不仅是护理工作的延伸,还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表现。
该护理方式以患者入院至出院为完整服务过程,在临床中按照护理路径计划进行操作,使护理工作有序进行[1]。
本文主要分析妇产科剖宫产手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60例产妇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
其中,研究组年龄22-45岁,平均(30.63±4.25)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11例;孕周38-42周,平均(40.13±0.57)周。
对照组年龄23-45岁,平均(30.42±4.76)岁;初产妇20例,经产妇10例;孕周38-43周,平均(40.16±0.68)周。
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用药指导、饮食指导、新生儿护理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措施为:①成立路径护理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组员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并在执行中进行跟踪、评价及方案改进。
剖宫产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研究【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155-01【摘要】目的为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接受剖宫产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路径和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并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和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引入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剖宫产临床护理路径效果临床护理路径是依据每天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特殊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它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计划、执行、检查和修正的循环过程,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的为患者提供有时、有序、有效的服务,还能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以促进自身早日康复,缩短住院天数。
我们对来院的120例剖宫产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将在我院行剖宫产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年龄20—37岁;对照组年龄20—36岁。
两组产妇在一般情况、营养状态、文化程度、职业、胎数、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护理路径(cnp)表的制定: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实验组根据剖宫产术后产妇的需要、治疗和护理的特点,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住院天数为横轴,以产前评估、检查、化验、监护、护理措施、用药、饮食指导、活动、健康宣教等为纵轴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同时标出护理目标。
实施过程有变异者在变异情况登记表上作记录并作变异分析,出院后由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作效果评价。
1.3 实施方法:对照组按常规模式工作。
实验组按照已指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实施护理服务,产妇入院由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家属详细解释cnp的内容及要达到的目标,以利于护患双方共同努力,每天每班次的责任护士都必须按当日cnp的内容,观察病情变化,分析病情发展,实施相应的护理技术操作,开展健康宣教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计划性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接受剖宫产的产妇328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以及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计划性剖宫产产妇,可有效降低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以及护理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计划性剖宫产【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78-02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 wys, cn p)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1] ,这种新的工作模式已不再是单纯执行医嘱,而是“以病人为中心”,从人的整体出发,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做出护理诊断和计划,进行多元化、预见性护理,是一个有着严格工作顺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规范化的医疗护理照顾计划,是持续改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新的管理模式。
为探讨cn p 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及现实意义,总结我科2012年度计划性剖宫产产妇实施cn p经验,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将2012年度328例行计划性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66例,对照组162例,年龄22~36 (27.6±2. 8)岁,孕周37~42 (39. 2±1. 5)周,孕次1~4 (1. 7±1. 2)次。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次、孕周、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方面均无差异性。
1.2 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护理,以住院天数为横轴,以主要诊疗、护理工作为纵轴,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单和临床路径患者表单,护理人员一份,患者一份,告知患者路径相关内容并按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方式实施护理。
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车惠娟【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剖宫产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剖宫产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路径应用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中可以更好地提高产妇对相关知识知晓率,缩短住院时间,使得产妇对护理更满意.【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8(015)024【总页数】2页(P113-114)【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路径;知识知晓率【作者】车惠娟【作者单位】213000 常州市常州市中医医院妇科【正文语种】中文护理路径指的是根据患者需求与健康教育目的制定住院期间患者需要实施的健康教育计划,根据这个计划可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确保护理服务全面与完整,提高患者依从性,积极参与临床治疗、护理,从而改善疗效,提高护理满意率[1-2]。
我院采用护理路径对收治的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0例,纳入对象满足剖宫产指征[2],临床资料完整,自愿接受剖宫产处理,同时排除妊娠严重并发症、不愿意配合研究、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患者。
将产妇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年龄20~38岁,平均(29.3±3.4)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12例;孕周36~40周,平均(38.3±0.6)周。
观察组年龄20~39岁,平均(29.7±3.2)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11例;孕周36~40周,平均(38.6±0.7)周。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问题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问题_妇产科学论文[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c)-0119-03 剖宫产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分娩方式,是解决难产儿、巨大产儿的手术方案,近年来剖宫产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因其是有创手术,所以良好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产妇及其家属对健康的需求及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以患者病情发展的预期结果为依据制订的护理计划,将具体的服务项目细化到患者住院的每一天,对提供的服务项目进行定质、定量、定人,使患者获得最好的医疗护理服务,以提高预后[2]。
本文主要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3 年 1 月~2014 年 7 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 1057 例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病例均不伴其他手术及妊娠合并症,年龄 22~38岁,平均(29.56 10.28)岁;孕周 37~41 周,平均(39.27 11.06)周;小学及以下学历者 132 例,初中学历者 297 例,高中学历者 345 例,大学及以上学历者 283 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529 例和对照组 528 例,两组的1/ 5年龄、孕周、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在医院护理部和科室主任协调下,组织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学习,明确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主体和人员职责,同时对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3],制订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方面,具体如下[4-5]。
①入院时护士熟悉产妇,对产妇行初步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在剖宫产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的实施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520例住院单胎行剖宫产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宣教,观察组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孕产妇进行系统的、动态的、连续的、规范化的护理。
结果观察组掌握剖宫产相关知识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掌握了相关的剖宫产护理知识,提高了产妇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符合现代产科人性化服务,使孕产妇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剖宫产母乳喂养护理临床路径是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的预期结果所制定的工作计划,是以患者住院期间为限,把具体的服务项目细化到每一天,对提供的服务项目进行定质、定量、定人,体现了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护理方法。
健康教育路径是为了组织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患者制定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路线图表或表格,为了满足剖宫产产妇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保证有效落实健康教育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我院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剖宫产护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3月520例住院单胎行剖宫产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20岁~41岁,平均27.2岁;学历高中及以上207例,初中及以下53例;孕周37~41周。
两组产妇年龄、胎次、孕周、文化程度、手术适应症、麻醉方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不受时间的限制,护士在进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给予健康指导或解答疑问。
1.2.2观察组依据健康教育路径内容对孕产妇进行连续、动态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护理。
1.3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1.3.1入院时热情接待孕产妇,自我介绍,发放有关宣传资料,介绍病区环境、设施及有关制度,管床医生、护士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
方法: 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将9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每日的护理工作。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
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病人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及技巧的掌握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有利于产妇的康复降低了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剖宫产;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质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剖宫产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是解决难产儿、巨大儿的一个重要手术方案。
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分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剖宫产手术技术已相当成熟。
但剖宫产毕竟为有创性手术,其护理工作相当繁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临床护理路径是再医疗创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它是通过制定标准的护理流程,而使护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1],从而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我们对49例剖宫产产妇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了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某院实施剖宫产的孕产妇98例,年龄23-35岁。
按住院号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 从产妇入院至出院, 每天进行标准化护理)和对照组(沿用传统护理模式, 按护理程序制定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各49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分娩。
本次研究均排除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产妇,两组病人在年龄、文化程度、身体一般状况、手术及镇痛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 2. 1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如指导产妇产前检查、产后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索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于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入的剖宫产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5.00%,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81.67%(P<0.05)。
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母婴健康、新生儿护理、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以及情绪调节等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均显著性由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剖宫产产妇积极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剖宫产护理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妇产科;剖宫产;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274-02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导致剖宫产使用率逐年提升。
该手术方式是解决难产、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以及确保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重要手段[1]。
但是,以该方法生产后,极有可能产生医源性并发症,且生产过程中失血量较大,会在产妇腹部留下疤痕。
针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提升其舒适性,缓解其不良反应,保障母婴安全[2]。
我院积极开展该项研究,探索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于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取得了有价值的经验。
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纳入对象均为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入的进入临产胎头未衔接初产妇,共计120例。
年龄20~31岁,平均(26.1±3.5)岁;孕周36~42周,平均(37.3±0.7)周;预计胎儿体重范围均为2500g~4000g,平均(3400±600)g。
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初产妇,均为单胎。
均具有剖宫产相关临床手术指征,均愿意实施剖宫产。
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手术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方法72例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参考组与实验组,各36例。
参考组采用一般责任制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对比两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新生儿护理能力、个人护理能力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状况。
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新生儿护理能力以及个人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参考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99、29.868、6.378,P<0.05)。
实验组满意度为97.22%,高于参考组的8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剖宫产手术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增强产妇护理能力,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剖宫产手术;护理应用;效果研究Study 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nursing of cesarean section DENG Hui-zhen. Guangzhou Women and Children Medical Center,Guangzhou 51018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nursing of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72 puerpera with cesarean s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with 3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gener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mode,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health knowledge mastery,neonatal nursing ability,personal nursing abi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statu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health knowledge mastery degree,neonatal nursing ability,and personal nursing ability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0.199,29.868,6.378,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satisfactory as 97.22% than 80.56%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cesarean section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maternal nursing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maternal nursing. It is worth promoting.【Key words】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esarean section;Nursing application;Effect study剖宫产是产科领域中较为常见也是比较重要的手术之一,近些年来,剖宫产的临床应用越来越普及。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行剖宫产分娩的11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产妇均顺利分娩,母子平安。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剖宫产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有助于改善产妇身心状态,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剖宫产;满意度剖宫产在产科非常普遍,对于因生理或病理因素而必须行剖宫产的患者来说,其担心剖宫产会发生意外,持续的负面情绪对于顺利分娩和术后康复是不利的[1]。
为了提高护理效果,我们在患者围手术期间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18例初产妇,均无精神疾患和其他严重疾病。
平均年龄(26.3±6.2)岁。
平均孕周(40.6±2.3)周。
平均妊娠次数(2.6±0.3)次。
剖宫产原因:产道异常28例,胎位异常90例。
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初产妇年龄、孕周、病情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在围手术期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见表1。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
(1)保健知识掌握程度采用我们自制的量表,包括产妇保健知识24题,新生儿哺育和保健知识46题,均为客观判断题,每题1分,总分70分,得分越高,说明掌握程度越好。
(2)护理满意率采用我们自制的量表,总分10分,产妇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打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尹月娥;贾玉娥;王慧媛【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影响效果,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114例剖宫产产妇按照半随机临床对照试验(quasi-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实施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57例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服务,并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84.20% (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25%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实施CNP能够让孕妇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满意度.【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6)001【总页数】3页(P135-137)【关键词】剖宫产;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作者】尹月娥;贾玉娥;王慧媛【作者单位】东莞市厚街医院妇产科,广东东莞523945;东莞市厚街医院妇产科,广东东莞523945;东莞市厚街医院妇产科,广东东莞5239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1剖宫产手术是妇产科常见手术,是解决难产儿、巨大儿的一个重要手术方案,可显著提高产妇的生产质量,解决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1]。
随着麻醉方法的改进,剖宫产是在麻醉情况下切开腹壁及子宫壁,从子宫中取出胎儿及胎儿附属物[2],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强烈的应激源。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剖宫产率逐渐上升,造成患者术后疼痛及活动受到限制,发生手术并发症[3]。
如果术后护理不当,容易出现切口感染、腹部胀痛、便秘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CNP)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的护理模式,是一种符合成本-效益比例的先进管理模式。
临床护理路径在择期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择期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选择最佳的医疗护理模式。
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46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用传统临床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实施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择期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法优于传统护理,可以减少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择期剖宫产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临床护理管理的重要工具,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工作,也使患者参与到护理过程中,是为已确诊为某种疾病的一组患者制定的以患者为中心、从入院到出院一整套医疗护理整体的工作计划[1],是继整体护理之后出现的新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
本科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择期剖宫产手术中,取得良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择期剖宫产患者46例,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2岁,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情、手术方式、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给予传统临床护理,观察组自入院就进入CNP,并按CNP实施护理及其它服务,做到连续不间断护理,对路径上执行的内容在护理记录单上依次记录,遇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和评价。
1.2.1护理①入院当天对患者进行入院介绍,帮助患者适应环境,讲解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医生技术,相关检查的目的、方法、时间、注意事项,饮食指导,费用和住院时间;②术前1d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除疾病本身及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紧张恐惧外,患者还会担心术后诸多问题,如害怕疼痛,怕手术并发症。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接受计划性剖宫产手术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推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掌握率(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且护理满意度(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包括入院常规指导及手术前后健康教育干预。
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从患者及家属需求角度出发,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发放健康教育处方:①入院第1d,强化入院介绍与评估,阐述各种检查方法、意义及相关注意事项,并由专人护送患者进行检查;②入院第2d,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肠道、阴道准备,告知其目的与意义及注意事项,告知术前麻醉方式,予以床上排便、排痰、盆底肌训练指导;③入院第3-5d,于手术日,强化体位指导,详细讲解管道护理注意事项,并做好用药指导;于术后1-2d,做好饮食、皮肤与引流管护理,详细分析伤口敷料是否出现渗血等情况,并予以床上床下活动指导,告知其注意事项;④入院第6-7d,做好饮食、休息指导,强化功能锻炼,讲解随访有关事宜,并阐述预约挂号方式。
1.3 观察指标①健康教育掌握率: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知识评价表,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包括饮食、心理、药物等方面,每项主要划分为三个等级,即知晓、部分知晓、不知晓;②护理满意度:应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主要包括不满意、满意、较满意及非常满意四个等级),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系统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检验,P0.05 >0.05。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探讨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74例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产妇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展开护理干预,可缩短产妇机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母乳喂养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有效手术方案,可改善母婴解决,预防产后大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
剖宫产手术对产妇而言会造成巨大身心应激[1],尤其是对初产妇而言更是如此,若护理不当极易造成术后并发症如便秘、切口感染或腹部胀痛等,导致患者康复速度受到影响[2]。
为提高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我院近年来尝试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式,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74例产妇,均为初产妇,排除妊高症、顺产、胎盘早剥、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妊娠期糖尿病等患者。
在产妇知情同意前提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
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27.6±5.3)岁;孕周37~41周,平均(39.4±2.1)周;观察组年龄21~40岁,平均(27.8±5.2)岁;孕周38~41周,平均(39.6±2.0)周;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热情接待,对病房定期消毒并保持清洁安静,术前告知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术后感谢患者配合,指导母乳喂养。
观察组在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1)组成领导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其他5名组员为资深护士。
由领导小组结合剖宫产手术过程、产妇特征、临床常见情况、专家意见等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
临床路径在剖宫产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对照组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模式。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7.0±1.0)d、平均住院费用(2013.4±26.8)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健康知识得分(95.1±6.3)及总满意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出院前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和比较。
1.2.1 临床路径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基本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增减基础路径表上的内容,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从而使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了解医生的技术水平、治疗方案、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相关检查的目的、时间、费用、注意事项等,加强对患者饮食的指导,并向患者解释路径内容,从而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在最短时间为患者安排及完成相关的检查和术前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的各项检查,要当天出检查报告单,各班护理人员根据整合后的路径表上的内容对患者认真的观察、护理和治疗,做好患者各阶段的教育工作,每完成路径表上的一项内容,就在相应栏内打“√”并签上执行护士姓名,护士长随时对每位患者的护理情况及治疗进展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
若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而需要中断临床路径的,要及时为患者改用其他护理方案[3]。
1.2.2 效果评价主要调查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等。
其中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是指对患者对手术方法、手术时间、麻醉方法、用药指导、注意事项及应对策略、乳房护理等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分,得分在90分以上者为优,得分在80-90分之间者为良,得分在60-79分之间者为中,得分低于60分者为差;满意程度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十分满意4个级别,总满意率为满意和非常满意之和所占比例。
1.2.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软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健康知识得分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0±1.0)d、平均住院费用为(201
3.4±26.8)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健康知识得分(95.1±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全新的诊疗观念,强调根据患者情况为其制定详细、认真、完善的诊疗计划,从而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诊疗[4]。
在当前看病贵、看病难的困
境中,采取临床路径诊疗模式无疑能够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患者治疗的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首先,临床路径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为其制定诊疗方案的,故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诊疗护理行为,为患者节省费用,减轻经济负担;其次,临床路径诊疗模式能够细化到患者诊疗过程中每个诊疗项目,从而做到服务项目的定质、定量、定时和定人,有利于减少各种随意性医疗行为;最后,临床路径诊疗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维护,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健康知识得分及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临床路径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令贤,叶若兰,代德高.临床路径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病人诊疗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8):2169-2170.
[2] 尚玉燕,张永祥,张莉.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0):136-137.
[3] 李朝兰.应用临床路径对剖宫产手术病人进行诊疗护理效果的研究[j].当代护士,2011,8:67-68.
[4] 徐谊,温丽,刘璐.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151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