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红细胞位相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3.39 MB
- 文档页数:16
尿红细胞位相尿红细胞位相介绍:尿红细胞位相是一项用于检查尿液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
尿红细胞位相检查是利用位相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的一种方法,其临床意义在于根据尿红细胞形态鉴别血尿的来源。
推测血尿是肾小球性或非肾小球性。
一般认为,正常人尿中有红细胞者约4%,其中红细胞数(0.5~5.0)×1012/L,多为畸形红细胞。
如尿中发现畸形红细胞(其大小,形态呈多型性,血红蛋白含量异常)占75%以上,且红细胞数≥8.0×1012/L者,可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
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
尿红细胞位相正常值:正常人尿中出现的少量红细胞以及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肾小球疾病患者尿中的红细胞都是畸形红细胞。
这是由于正常肾小管内存在渗透梯度,尤其是髓襻外支粗段小管液低渗浓度使红细胞发生裂变变形。
尿红细胞位相临床意义:异常结果:一般认为,正常人尿中有红细胞者约4%,其中红细胞数(0.5~5.0)×1012/L〔即500一5000/毫升〕,多为正常红细胞。
如尿中发现畸形红细胞(其大小,形态呈多形性,血红蛋白含量异常)占75%以上,且红细胞数≥8000/毫升者,可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
某些肾小球疾病可出现混合性或均一性血尿,这是由于出现了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管内不能形成正常的渗透梯度,由这部位肾单位来的红细胞就不会变形。
当存在较为广泛的肾小管间质损害时,红细胞形态即可成为均一性的。
需要检查的人群:肾病患者。
尿红细胞位相注意事项:不适合人群:已检查出严重肾病的患者,健康人无需检查。
检查前禁忌:检查前一天晚上九点以后不要进食,可喝水,检查当天早上起床后不吃东西也不喝水,便于检查准确。
检查时要求:1、留尿液标本时预先选好能装20毫升以上的广口玻璃瓶,用前一定要洗干净。
2、最好留取早上第一次尿标本送检。
取尿时,最好先尿出一些再取。
3、女性患者在经期一般不宜取尿做检查。
尿红细胞位相检查过程:医生收集患者的尿液,通过检验科对尿液的分离检查,测定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及大小,观察时光线要适中,耐心找到视野并观察红细胞及记录结果。
尿红细胞位相
是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中红细胞形态,借以鉴别血尿的来源的一种方法。
由此血尿可大致分为肾小球源性或非肾小球源性(亦有人称之为内科性或外科性)。
一般正常人尿中红细胞者约占4%,其中红细胞数不超过5.0×103/ml,多为畸形红细胞。
如尿中发现畸形红细胞(大小、形态呈多形型,血红蛋白含量异常)占75%以上,且红细胞数量≥8.0×103/ml者,可诊断为肾小球源性血尿。
利用红细胞位相的原理鉴别区分血尿部位的原理是:泌尿系统任一部位出血,均可以导致尿液中红细胞超标,即出现血尿。
如果尿中红细胞来源于肾小球,(例如各种肾小球肾炎等),红细胞在通过肾小球基底膜时会受到挤压变形;进入小管系统的红细胞,由于受到正常肾小管内渗透梯度的作用(髓襻升枝粗段小管液渗透浓度显著减低),亦可使红细胞膜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多形型血尿,出现所谓肾小球源性血尿。
如果出血部位是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或尿道,在等张或高张尿中,其红细胞的形态,大小绝大多数是正常的,仅小部分为畸形红细胞,尿红细胞位相报告以均一型为主,此时即称之为非肾小球性血尿。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的肾小管间质发生明显病变,渗透梯度无法形成,那么即使肾小球肾炎患者亦可能出现以均一型红细胞为主的血尿。
所以必须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合理解释红细胞位相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