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红细胞位相
- 格式:pptx
- 大小:10.38 MB
- 文档页数:27
尿红细胞位相操作方法主要包括尿沉渣检查和尿液显微镜观察两个步骤。
1. 尿沉渣检查:将新鲜尿液放入离心管中,以适当的速度和时间进行离心。
离心过程中,尿液中的红细胞会被沉积到管底形成沉渣。
然后将上清液倒出,保留少量上清液。
将沉渣悬浮均匀,取适量沉渣放在载玻片上。
2. 尿液显微镜观察: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镜头放大倍数,观察红细胞的大小、形态以及染色情况,有助于判断尿红细胞的来源。
为了确保尿红细胞位相操作结果的准确性,需要留取清晨的第一次尿液,因为尿液相对较为浓缩,容易发现问题。
同时需要留取中段尿,因为开头和结尾容易受到尿道外口或皮肤的感染,而中断尿相对受感染的机会比较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64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第23卷第4期2008年7月JModLabMed。
V01.23,No.4,Jul.20082.4蛋白样品是否与明胶酶蛋白上样缓冲液混合保存对MMP一9和MMP一2活性的影响在蛋白样品保存方式建立过程中,我们对明胶酶蛋白上样缓冲液是否对MMP一9和MMP一2的活性造成影响进行了研究。
我们将新鲜组织提取蛋白后分为两组,一组与明胶酶蛋白上样缓冲液混合保存,另一组单独保存,然后一起用酶谱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者没有明显区别(图5)。
图5明胶酶墨自上样缓冲液对MMP一9和MMP一2的活性的影响3讨论国内外有很多实验室都已经用各种方法展开金属蛋白酶在各种肿瘤中的检测,但是都局限于实验室,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
我们用酶谱法对提取的食管癌组织蛋白进行了蛋白上样量梯度检测,发现在对组织进行MMP一9和MMP一2活性检测时所需的蛋白量很少,只需10弘g,从而对微量组织就可以检测MMP一9和MMP一2活性,加之其简单快捷和成本低廉的特点,将其应用于临床活体检测具有广阔前景,如食管拉网细胞和食管内窥镜活检,为食管癌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参考指标。
由于此检测所需组织微量,还可作为食管癌术后化疗和其它治疗的监控和疗效的参考指标。
然而,此项检测方法在广泛应用于临床前还需反复大量验证。
我们同时发现MMP一9和MMP一2对长期低温保存(一20℃),明胶酶上样缓冲液和反复冻融均不敏感,这样可在一定时间内收集病人活体标本于一20℃(无需保存在一70℃),然后集中用酶谱法对提取的食管癌组织的蛋白进行MMP一9和MMP一2活性的检测,临床实验室就可以展开此种工作,为在临床展开关于食管癌MMP一9和MMP一2的回顾性调查研究提供了便利。
我们在研究食管癌中MMP一9和MMP一2表达时对适宜的蛋白上样量进行了相应探索,以肉眼可见清晰蛋白条带为标准,包括所有明胶酶活性形式,适宜的蛋白上样量为10pg,也为临床或其它研究者检测食管癌组织中的MMP一9和MMP一2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
爱迪氏和红细胞位相临床意义爱迪氏计数,化验介绍:计算病人12小时尿液沉淀中白细胞(包括上皮细胞)、红细胞、管型的数量,用于帮助临床诊断观察治疗效果。
参考值:红细胞<50万/12h(小时);白细胞<100万/12h(小时);管型(透明)<5000个/12h(小时)临床意义:(1)各种类型的肾炎病人尿液中细胞和管型数量,可以轻度、中度或显著增高。
(2)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前列腺病人,尿液中白细胞增高更显著。
(3)某些肾盂肾炎病人,尿常规检查阴性,但爱迪氏计数白细胞增高。
尿红细胞位相检查是利用位相显微镜位(又称相差显微镜或相衬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的一种方法,其临床意义在于根据尿红细胞形态鉴别血尿的来源。
血尿分为肾小球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两大类。
肾小球性血尿指血尿来源于肾小球,常见于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性、慢性及迁延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肾病综合征、lgA 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紫癜性肾炎、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如遗传性肾炎(Alport 综合征)、薄基膜肾病(家族性良性血尿);剧烈运动后一过性血尿等。
非肾小球性血尿常来源于肾小球以下泌尿系统,如泌尿道急性或慢性感染;肾盂、输尿管、膀胱结石;结核;特发性高钙尿症;特发性肾出血(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先天性尿路畸形如肾囊肿、积水、膀胱憩室;先天性肾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瘘、血管瘤;药物所致肾及膀胱损伤,如环磷酰胺、磺胺、庆大霉素;肿瘤、外伤及异物;肾静脉血栓以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正常人尿中出现的少量红细胞以及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肾小球疾病患者尿中的红细胞都是畸形红细胞。
这是由于正常肾小管内存在渗透梯度,尤其是髓襻外支粗段小管液低渗浓度使红细胞发生裂变变形。
肾小球性血尿中红细胞的畸形还可能是在红细胞通过肾小球基膜时受到挤压,造成破损所致。
如果是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或尿道出血,即非肾小球性血尿,在等张或高张尿中,其红细胞的形态,大小绝大多数是正常的,仅小部分为畸形红细胞。
尿红细胞位相范围
尿红细胞位相范围是指正常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通常用于评估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是否正常。
正常尿液中的红细胞应该是单个散在的,呈现出均匀分布、圆形或椭圆形,并且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不应该有明显的异常形态或聚集现象。
通常情况下,尿红细胞的位相范围可以描述为:
数量:在正常的尿液分析中,尿红细胞的数量应该在一定范围内,通常是每高倍视野(HPF)内少于5个红细胞。
超过这个数量的尿红细胞可能是异常的,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形态:正常的尿红细胞应该是单个散在的,形态规则,没有异常变形或聚集。
如果尿红细胞呈现出异常形态,如变形、聚集、碎片等,可能提示存在病理性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总的来说,尿红细胞的位相范围可以通过尿液分析来评估,通常包括数量和形态两个方面。
如果尿红细胞数量超出正常范围或呈现异常形态,可能提示存在一些疾病或异常情况,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1。
如何看爱威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红细胞位相分析)报告单?红细胞位相分析尿红细胞位相检查是利用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的一种方法,其临床意义在于根据尿红细胞形态鉴别诊断血尿的来源。
血尿分为肾小球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两大类。
临床检验标准:异常红细胞占到红细胞总数的75%以上,且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异形红细胞同时存在即提示为肾内性出血。
传统手工法进行红细胞位相分析只单纯的从红细胞大小和形态两方面进行分析,不够全面。
目前,由长沙爱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A VE76系列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采用国际先进的“机器视觉”技术,通过CCD采集大量尿液标本中有形成份图像进行处理、分析、理解后针对红细胞几百种特征参数(如大小、轴比、形状、纹理、梯度、颜色、灰度等等),提取大量的数据,建立公式,进行运算统计,训练更新、建立模型;应用时,CCD 采集显微镜下红细胞图像后,传入计算机,对其各种特征参数进行统计、聚类、拟合,参照已建立模型,自动识别出该红细胞属于正常红细胞还是异常红细胞。
1、红细胞大小分布此指标主要反映红细胞的大小分布情况。
①曲线左移为小红细胞性改变②右移为大红细胞性改变③出现多个波峰即表明红细胞有大有小,存在不均一性。
2、红细胞形状分布此指标主要反映畸形红细胞分布情况。
通过圆率来描叙红细胞形状,是正常红细胞的双凹圆盘状,还是畸形的芽孢样、面包圈样、破碎红细胞。
曲线左移或右移均属异常。
3、红细胞色度分布此指标主要反映红细胞血色素丢失情况。
①红细胞失血色素后颜色会变浅,此类情况曲线会发生左移②红细胞在高渗尿液中易失水形成皱缩红细胞,颜色会变深,此类情况曲线会发生右移,但值得指出的是,这类情况不属于异常范围,需注意鉴别诊断。
应用红细胞位相检查来鉴别血尿来源时,必须同时考虑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病变情况。
在进行报告单阅读时,要结合多个指标,才能判断血尿的来源。
因此,判断一个尿液标本中属于肾内性出血,需同时满足①异常红细胞总数占到红细胞总数的75%以上②红细胞大小、形状、色度三条曲线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发生偏移才可做基本判定。
尿常规红细胞正常值参考范围摘要:一、尿常规红细胞正常值的参考范围二、尿常规红细胞检测的意义三、红细胞数量异常的情况及可能的原因四、如何保持尿液健康正文:尿常规红细胞正常值参考范围尿常规检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其中红细胞检测是评估肾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那么,尿常规红细胞的正常值是多少呢?一、尿常规红细胞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根据多个医疗单位的参考范围,男性尿常规红细胞正常值小于3个/ul,而女性尿常规红细胞正常值小于5个/ul。
由于女性存在妇科问题,其参考范围相对男性较大。
但请注意,每个医疗单位的参考范围可能略有不同。
二、尿常规红细胞检测的意义尿常规红细胞检测有助于发现肾脏疾病、尿路感染、出血等情况。
正常尿液中红细胞较少,若尿中红细胞数量增加,可能预示着疾病的发生。
红细胞检测异常时,需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尿红细胞位相检查,以确定红细胞来源部位。
三、红细胞数量异常的情况及可能的原因1.镜下血尿:离心后的尿液,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量超过3个。
可能原因包括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结核、肾肿瘤等。
2.肉眼血尿:尿液外观呈洗肉水样或赭红色。
可能原因包括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
四、如何保持尿液健康1.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尿路感染。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饮水,维持水分平衡。
3.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
4.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5.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尤其是对于肾脏疾病高风险人群。
通过了解尿常规红细胞正常值及其检测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关注肾脏健康,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尿红细胞位相临床意义
尿红细胞位相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和位置。
尿红细胞位相的临床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一系列肾
脏疾病和其他疾病。
首先,尿红细胞位相可以帮助医生鉴别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
血尿。
肾小球性血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破坏或炎症引起的,通
常伴随着蛋白尿和管型尿。
而非肾小球性血尿则是由于下泌尿道、
膀胱或其他泌尿系统部位的疾病引起的,通常不伴有蛋白尿和管型尿。
通过观察尿红细胞位相,医生可以判断血尿的来源,有助于进
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其次,尿红细胞位相还可以帮助医生监测肾小球疾病的病情变化。
例如,在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分析中,如果发现红细胞出现
了形态异常或聚集,这可能提示疾病的活动性增加或者病情的进展,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尿红细胞位相还可以用于评估肾小球性肾炎的预后。
一
些研究表明,尿红细胞位相异常与肾小球性肾炎患者的肾功能损害
和预后密切相关,因此通过监测尿红细胞位相的变化,可以帮助医
生预测患者的疾病进展和预后。
总之,尿红细胞位相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鉴别疾病,还可以用于监测疾病的病情变化和评估预后。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尿红细胞位相的观察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尿红细胞位相检查要求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尿红细胞位相检查要求哈。
首先呢,检查前可千万要注意,得留清洁的中段尿呀!这就好比做饭得用干净的食材一样,不然结果能准确吗?就好比你用脏水去和面,那能做出好吃的馒头吗?
然后呢,留尿的时间也有讲究哦!要在规定时间内留,可别乱来呀!你想想,要是时间都不对,那不是瞎折腾嘛,就像去参加比赛,时间都记错了,那能比好吗?
还有呢,留尿的时候要认真仔细呀,别弄洒了或者搞混了。
这就像搭积木,一个不小心弄倒了,就得重新来啦!
在做检查的时候呢,得配合医生,别乱动。
这就跟跳舞一样,得跟着节奏来,乱动可不行!
总之啊,尿红细胞位相检查要求可不少呢,咱都得重视起来,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呀!可不是闹着玩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