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以细胞分裂繁殖为主
- 格式:ppt
- 大小:8.31 MB
- 文档页数:40
硅藻的形态特征硅藻,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嘿,可别小瞧了它,这小小的硅藻啊,在微观世界里那可是相当了不起的存在呢。
硅藻的形态千奇百怪,就像天上的云朵一样变幻无穷。
我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到硅藻的时候,真的是被惊到了,哇塞,这哪里是一个小生物,简直就是一个微观的艺术品啊!硅藻的细胞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圆形的,像一个个小盘子。
你想啊,就像我们吃饭用的小餐盘,规规矩矩地摆在那儿。
还有椭圆形的,这就像是橄榄球的缩小版,不过这“橄榄球”可不会跑来跑去。
更有三角形的硅藻,那尖尖的角就像小山峰一样,站在微观世界里,可神气了。
硅藻的细胞壁那也是相当有特色。
它的细胞壁是由硅质组成的,这就像是给硅藻穿上了一层坚硬的铠甲。
这铠甲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哦,上面有着精美的花纹。
有的花纹像蜂巢一样,一格一格的,整整齐齐,你看了就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还有的花纹像放射状的太阳光线,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开来,就好像硅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这细胞壁上的花纹不只是为了好看,它还有着重要的作用呢。
它就像硅藻的身份证,不同的花纹可以区分不同种类的硅藻。
这要是硅藻之间互相打招呼,估计一看这花纹就知道是谁了。
硅藻还有个有趣的特点,它的大小差别很大。
有的硅藻特别小,小到你用肉眼几乎看不见,得用高倍显微镜才能发现它的踪迹。
这就像是微观世界里的小不点,躲在角落里默默生长。
而有的硅藻呢,相对来说就比较大了,可以用低倍显微镜就能看得很清楚。
这就好比是微观世界里的大个子,在众多小硅藻中间显得特别突出。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研究硅藻的时候,就经常为找到一个大硅藻而兴奋不已,就像找到了宝藏一样。
在水里,硅藻的生活也是充满趣味的。
它们有的单独行动,就像一个个孤独的旅行者,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飘荡。
我就想啊,这硅藻一个人在水里晃悠的时候,会不会也觉得有点无聊呢?而有的硅藻则喜欢成群结队,它们聚集在一起,就像一群小伙伴在开派对。
这时候的硅藻群可壮观了,密密麻麻的,从远处看就像一片云雾在水里飘动。
第一章硅藻和硅藻土第一节硅藻硅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它的形体极为微小,一般只有十几微米到几十微米。
据有关资料记载,世界上最小的硅藻只有一微米,最大的硅藻有三、四千微米。
由于硅藻壳体十分微小,所以直到显微镜问世以后,人们对它才逐渐有所了解。
因为硅藻的微小,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至于对它的形态、微细结构的研究,就得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对其作更深一步的研究。
硅藻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为广泛,几乎有水的地方都有它的存在。
由于硅藻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制有机物,加上其繁殖速度快,数量大,所以它也是水中的动物的氧气的提供者之一。
水产品如渔业的兴衰与它的存在有着间接关系。
在不同的水体(如淡水、咸水)中,硅藻的组成不同,并且它生存时代的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生活在这些水体的硅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例如淡水、阳光充足、水中有大量的火山爆发后产生的二氧化硅可溶性硅质来源和富含二氧化硅的岩石经风化分解为可溶性硅质来源时,生活在水体中的硅藻能以惊人的速度生长繁殖,它们的遗骸沉积到水底被埋藏起来,当其堆积到一定厚度就成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硅藻土。
适宜硅藻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是:①利于光合作用和沉积作用发生和进行的浅水盆地;②有丰富的可溶性二氧化硅的来源;③有丰富的营养物供应。
硅藻是组成硅藻土的主要部分,而硅藻堆积时共生和伴生有各种各样的杂质与其一起堆积,一张办公桌几天不清扫一下,也会落上一层灰尘,何况漫长的堆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杂质也将与硅藻堆积在一起,成为硅藻土,为此,可以说硅藻土除了含有硅藻外,不可能不含有其他杂质。
而我们优选硅藻精土,就是把原土中的硅藻富集起来,把其共生的杂质出去。
第二节硅藻的形态和结构每一个活的硅藻细胞都有上下两个壳,它的上壳比下壳稍大,互相扣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硅藻细胞(如图 1 所示)。
图 1 硅藻细胞纵切面A 、表面,B 、下壳,C、环壳面, D 、上下壳连接带每个壳都由壳面,环壳面,上下壳连接带三部分组成。
思考题一、填空题:(一)、硅藻:1.硅藻细胞壁由内层果胶质和外层硅质组成。
2.硅藻壳面和相连带之间的次级相连带称为间生带。
3.硅藻通常可形成三种孢子,即休眠孢子、小孢子和复大孢子。
4.硅藻细胞壳由上、下两壳套合成,壳顶和壳底称为壳面,壳边称为壳环,壳套则为壳面边缘略有倾斜部分。
5.硅藻门分为中心硅藻纲和羽纹硅藻纲。
6.海洋浮游硅藻多属于根管藻目。
7.硅藻由于种类多、数量大,常被誉为海洋的“草原”。
8.硅藻细胞壁壳面花纹有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两种类型。
9.硅藻细胞壁向内部伸展的片状结构称为隔片。
10.某些硅藻具有运动能力,是因为有壳缝结构。
(二)、甲藻:1.甲藻的上锥部有4组板片,即顶孔板、顶板、沟前板和前间插板。
下锥部3组,即沟后板和后间插板、底板。
2.横裂甲藻具有2条鞭毛,一条为横鞭,呈带状,茸鞭型,环绕于横沟内,作波状运动,使身体旋转;另一条为纵鞭,呈线状,尾鞭型,作鞭状运动,使身体前进。
3.横沟把甲藻细胞分为上椎部和下椎部。
(三)、绿藻门:1.绿藻的繁殖方式有三种类型,即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2.绿藻门分为两个纲绿藻纲、接合藻纲。
3.绿藻门的细胞壁由内层纤维素和外层果胶质组成。
4.缢缝把鼓藻细胞分为两个半细胞。
5.绿藻门水绵的有性生殖有侧面接合和梯形接合两种类型。
(四)、蓝藻门:1.蓝藻的特征色素为藻蓝素,故藻体带有蓝色。
2.蓝藻的细胞壁分为内、外二层,内层为纤维质,外层为果胶质。
3.蓝藻的色素位于周质中,而金藻的色素位于色素体中。
4.蓝藻藻殖段的产生是由于在藻丝的胞间位有间生胶质隔片或间生异形胞。
(五)、其它浮游植物:1.金藻和黄藻的同化产物都是白糖素和油滴。
光合作用都无叶绿素b.2.生活的金藻一般为金黄色,黄藻一般为黄绿色。
3.隐藻细胞前端有一特殊形态为口沟,伸向原生质体深处。
4.隐藻和裸藻的主要运动胞器为鞭毛。
5.蓝藻的同化产物为蓝藻淀粉,裸藻的同化产物为裸藻淀粉。
(六)、原生动物:1.原生动物的运动胞器有三种,即鞭毛、纤毛和伪足。
海洋植物(marine plants):是海洋中利用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以生产有机物的自养型生物。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指在水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
生物碳泵: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之后在食物网中转化、物理混合、输送及重力沉降等物理过程。
生物泵的度量——颗粒有机碳POC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藻类的细胞壁由两种成分组成:➢1)纤维组分(最常见的是纤维素),用来形成细胞壁骨架;➢2)无定形成分,形成一层内部包埋有纤维组分的基质。
●蓝藻门、绿藻门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硅藻的主要成分为SiO2.nH2O●红藻、褐藻等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藻胶●褐藻和红藻中的无定形黏液成分含量最高,有多种多糖成分可以用于商业开发。
●褐藻酸、岩藻多糖、琼脂、卡拉胶。
色素体(chloroplast):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场所,形态多样,有杯状、盘状、星状、片状、板状和螺旋带状等。
➢色素体位于细胞中心(称轴生)或位于周边,靠近周质或细胞壁(称周生)。
淀粉核是叶绿体的分化区域,与光合作用产物淀粉的积聚有关。
色素成分可分为4大类:叶绿素(chlorophyll)、胡萝卜素(carotene)、叶黄素(lutein)和藻胆素(phycobelin)。
●叶绿素a存在于所有的光合藻类当中,功能是辅助光合色素(吸收峰位于663nm和430nm);●叶绿素b存在于裸藻门和绿藻门当中,功能是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作为捕光色素,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a(吸收峰位于645nm和435nm);●叶绿素c存在于甲藻门、隐藻门和不定鞭藻门中;●叶绿素d的存在于某些蓝细菌中。
1)绿藻与高等植物利用叶绿素a/b结合蛋白2)褐藻与金褐藻(硅藻、金藻、甲藻、褐藻及其相关类群)利用的的是岩藻黄素叶绿素a/c复合体。
适合吸收蓝光和绿光。
3)蓝细菌、隐藻和红藻使用藻胆体作为主要捕光复合体。
硅藻——地球赖以生存的瑰宝硅藻,地球赖以生存的瑰宝,硅藻对人类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生物。
它的巨大贡献,让人类得以生存,动物得以生存。
即便在死后,它以硅藻土的形式继续为伟大的一身延续价值。
而最后化作硅藻泥,造就了绿色环保健康家。
硅藻,是什么?硅藻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常由几个或者很多细胞个体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硅藻形态多种多样,常用一分为二的繁殖方式产生。
硅藻的生殖:硅藻也是一类重要的浮游生物,它主要分部在世界各大洋中,尤其是温带和热带海区.因为硅藻种类多,数量大,因此被称为海洋的”草原”.它的生殖方法主要有有性生殖和营养生殖。
硅藻的危害以及价值:危害:海洋环境如果硅藻受到富营养污染或其他原因,会使一些硅藻生殖过盛形成赤潮,使水质恶劣影响,对水生物和渔业都带来严重危害。
价值:硅藻是无价之宝,它支撑着整个地球呼吸的40%以上.硅藻通过光合作用,将海水中无机物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物,这些物质再和细胞吸收的氮、磷、硫等物质进一步作用,就形成了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
游离出的部分氢原子每两个和一个氧原子结合形成了水,氧分子中的另一个氧原子就从细胞里跑出来溶解到水里或者跑到大气里去了.经过科学的算法, 假设地球上已没有了硅藻,不出3年,地球上的氧气就耗干了。
动物和人类也就都没法呼吸了。
硅藻死后的价值生前造福人类,死后也将持续,这是一种精神,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财富。
硅藻死后坚固多孔外壳细胞壁不会分解,沉积下来以硅藻为主成分的沉积层,形成经济价值极高的硅藻土.硅藻土不但富含丰富营养物质,还可以用作当下最具环保权威的装修壁材硅藻泥的原材料,以泥的姿态继续为人类的健康生活奉献着.硅藻泥便是这样形成了,因为硅藻强大的功能,使得硅藻泥成为了现今最优质的装修壁材。
不得不说硅藻,地球赖以生存的瑰宝,这个称呼实在可以称得上是名正言顺了。
硅藻是一类最重要的浮游生物,分布极其广泛。
在世界大洋中,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硅藻的踪迹,尤其是在温带和热带海区。
因为硅藻种类多、数量大,因而被称为海洋的"草原"。
硅藻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个体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硅藻简介:硅藻是一类最重要的浮游生物,分布极其广泛。
在世界大洋中,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硅藻的踪迹,尤其是在温带和热带海区。
因为硅藻种类多、数量大,因而被称为海洋的草原。
硅藻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个体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
硅藻的形态多种多样。
1.分类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有100,000多种,可分为2纲:中心硅藻纲(Centricae)圆形,辐射对称,壳面上的花纹自中央一点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海产多。
羽纹硅藻纲(Pennatae)长形或舟形,花纹排列成两侧对称,表面有线纹、肋纹、纵裂缝(壳缝),壳面中央呈加厚状,称中央节,在两端称端节.2.主要特征植物体单细胞或连接成丝状体、群体。
细胞壁是由2个套合的半片组成,称半片为瓣。
硅藻的半片称上壳(epitheca)(在外)、下壳(hypotheca)(在内),上下壳均有一凸起的面称壳面(valve)。
侧面或壳边是两个瓣套合的地方,环绕1周称环带(girdleband)。
上壳和下壳都是有果胶质和硅质组成的,没有纤维素。
载色体1至多数,小盘状、片状。
色素主要有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叶黄素类中主要含有墨角藻黄素,其次是硅藻黄素(diatoxanthin)和硅甲黄素(diadinoxanthin)。
藻体呈橙黄色、黄褐色。
同化产物为金藻昆布糖和油。
细胞核1个。
营养体无鞭毛。
精子具鞭毛,为茸鞭型。
3.繁殖硅藻以细胞分裂繁殖为主。
细胞分裂时,原生质膨胀,使上下两壳略为分离。
细胞核进行有丝分裂,载色体、蛋白核等细胞器也随着分裂。
硅藻【摘要】硅藻是真核藻类的主要类群之一,是常见浮游植物。
硅藻是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藻类,属金藻门,硅藻纲,个体微小,约1-2000μm。
硅藻大多都是自养,繁殖能力强,体内储存的养分为脂肪和金藻淀粉,油类常多于淀粉,所以死后容易使水体腥臭。
当大量繁殖时可使海水变红形成“赤潮”——藻华。
地质时期硅藻残骸沉积水底,构成硅藻土。
本文主要从硅藻的形态结构与特征、生殖方式、硅藻的分类、硅藻的生态分布以及其应用和作用方面对硅藻做一个总体的了解,文章会对硅藻的作用做一个比较详尽的阐述。
1 硅藻的形态结构与特征1.1硅藻的细胞壁结构硅藻的细胞壁薄而透明,由内外两层构成,外层为硅质,内层为果胶质,壁上具有排列规则的花纹。
硅藻形态多样,但其结构基本一致。
每个细胞的壁由大小两个壳片互相套合而成,类似于肥皂盒或培养皿的形态。
上面较大的壳片为上壳,套在里面较小的壳片为下壳。
两个壳片又可以分为盖面和侧面。
上下壳的盖面分别为顶、底面,上下壳之间的侧面称为壳环或壳环带,壳面周边向侧面弯曲的部分为壳套,上下壳互相套合的壳环部分为相连带(图1-1细胞壁结构)。
图中从左到右分别为中心目硅藻与羽纹目硅藻的细胞壁结构构造模式图。
图1-1 硅藻细胞壁结构 1.2 硅藻的细胞壁构造硅藻的细胞壁构造(图1-2)主要指的是硅藻所具有的壳面纹饰、纵沟、间插带。
壳面纹饰有点纹、线纹、肋纹、孔纹。
点纹包括真孔和拟孔,都可分泌胶质。
细的点纹紧密排列成为线纹,粗的点纹排列成为肋纹,孔纹为蜂窝状。
多数硅藻两壳面皆具有纵沟。
间插带是在壳面与相连带之间发育的一种环状片。
1.3 硅藻的体形及定向硅藻多数表现为单细胞,也有许多种类借由细胞分泌的胶质形成丝状体、群体,形状有纺锤体、弓形、舟形、线性、圆柱形、提琴形、新月形、圆形和椭圆形。
为了正确地观察和描述硅藻,确定了3个基本轴向,分别是长轴(纵轴)、切顶轴(短轴)、贯穿轴。
分别相当于几何坐标系中的Y 、X 、Z 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