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媒追加公式及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153.53 KB
- 文档页数:3
制冷剂充注量计算方法
制冷剂充注量计算方法需要具体根据冷却设备的规格和设计要求,以及室温、环境湿度、压缩机的制冷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计算。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计算方法:
1、确定制冷剂种类和冷却设备的制冷剂类型匹配,确保充注的
制冷剂种类和规格符合要求;
2、根据设备的制冷功率和冷凝器的制冷量,计算出需要充注的
制冷剂总量;
3、测量设备内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根据对应的压力温度表计
算出对应的制冷剂容盘量;
4、根据计算结果和实际的制冷剂容盘量,精确计算出需要充注
的制冷剂量,并进行充注。
需要注意的是,制冷剂充注量的计算必须要关注安全和环保考虑,以避免超标的充注会给设备和环境带来安全和环保隐患。
R22、R410a冷媒充注冷媒的特性冷媒R-22R-407C R-410A分子式CHCLF2CH2F2/CHF2CF3/CF3CH2F CH2F2/CHF2CF3分子量86.586.272.6沸点(℃)-40.8-43.7-52.7临界温度(℃)9687.372.5497448164949.6临界压力(kPa)512.82515.78500.0临界密度(kg/m3)120811711107液体密度(kg/m3)38.2837.6853.84气体密度(kg/m3)1.212 1.483 1.637液体比热(kj/kg·K)0.76040.9328 1.027气体比热(kj/kg·K)潜热(kj/kg)233.7249.73256.680.087250.092140.1025液体导热系数(W/m·K )气体导热系数0.011220.012800.01266(W/m·K )液体粘度(μ180816961314poise)气体粘度(μ126.5123.5128.8poise)ODP0.0500GWP0.370.380.46表中R410A蒸发潜热和蒸汽密度较大,压缩机单位排气体积的能力大,为避免系统设计点的偏离导致的效率低下,需要缩小压缩机的排气体积,更改压缩机汽缸。
在P-h图上,R410A冷媒的运转冷凝压力约为R22的1.5倍,设计时需要考虑相关构成部品的耐压性。
(均为标准工况下)。
注意事项空调停电12小时以上:启动空调时,必须先使曲轴箱加热器得电预热,预热时间以系统充注冷媒量每公斤冷媒不少于1小时,目的是将曲轴箱内冷冻油中混有的液体冷媒蒸发,避免压缩机吸入液体冷媒,引起液压缩。
充注操作工具及连接压力表(组合表阀)数字温度表钳形电流表重量计冷媒R-22操作工具连接压力表的连接与排空温度计感温头的位置钳形电流表测压缩机的电流重量计称充注前冷媒的重量维修阀及其操作顶针阀结构三通阀结构阀杆阀芯调试工具的检验压力表把低压表接在装有R-22的钢瓶把高压表接在装有R-22的钢瓶测量钢瓶周围的空气温度根据压力表的指示值与冷媒的温度压力图表作对比,用压力表上等调节螺钉把压力表校正到该压力值。
格力空调制冷剂加注量的确定方法格力空调制冷剂加注量的确定方法由于分体式空调管路长,接头多且阀门也多,在安装和使用中制冷剂容易发生泄漏,使空调不能正常工作。
在检修过程中,制冷剂加注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制冷效果和整机的使用寿命,所以必须准确掌握制冷剂的加注量,以下是加注制冷剂的几点方法:1.电流法:根据额定电流,在空调电源输入端安装一只钳形电流表,连接制冷剂钢瓶至空调低压端加液口的管路,排掉管内的空气,启动压缩机,打开制冷剂钢瓶阀门,添加制冷剂,同时观察钳形表指针位置,当指针指到额定电流时,停止加制冷剂即可。
2.称重法:首先对空调系统进行打压检漏,然后抽真空(最低真空度应为0。
03Mpa),将制冷剂钢瓶放在磅称上,连接好钢瓶至空调加液口的管路,排掉;加液管内的空气,对钢瓶进行称重,记下钢瓶的重量,打开钢瓶阀门,启动压缩机对空调加制冷剂,同时对制冷剂钢瓶采用递减称量法进行称量,直到钢瓶的递减量等于说明书或标牌上制冷剂充注量时。
3.压力法:制冷剂饱和蒸发温度与其压力呈对应关系,若已知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则可查出相应的蒸发压力,将蒸发压力换算成表压,即可在高,低压回路中安装压力表用来判断制冷剂的充注量。
分别在高低压段装上压力表,连接加液管路,启动压缩机向制冷系统加注制冷剂,观察高低压表的指示情况,对于R22制冷剂,冬季当低压表上升至0。
3∽0。
35Mpa,高压表上升至0。
5∽0。
6Mpa;夏季低压表上升至0。
3∽0。
4Mpa,高压表上升至0。
6∽0。
8Mpa时,便关闭钢瓶阀门,停止加液。
4.经验法:在没有钳形表,磅称和压力表的情况下,利用手摸,眼看仍可对空调制冷剂进行准确地充灌。
其方法为将钢瓶及连接管路接好,开启空调,对制冷系统充注制冷剂,同时手摸蒸发器,仔细观察其结露情况,当发现蒸发器与出液管温度一致且蒸发器各管全部结露时,停止加液。
追加制冷剂怎么计算怎么充注才是最合理的方式在安装空调时,铜管超过了商家所提供支持的固定长度,那么多出的部分,铜管在加长以后,是否需要碘代空调制冷剂?要补充多少制冷剂?<b>一、空调加长管路后超过多少米要补充?根据空调装上或维修工艺(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相关标准)规定:当空调安装室内外机连接管路超过标准长度5米以上时,就应当及时补充制冷剂。
根据不同的管路型式或不同制冷量空调型号,采用微波炉定量追加制冷剂,以确保空调性能(制冷制热效果),否则,当空调加长管路后不及时冷气机补充制冷剂就会到位空调制冷或制热运行压力偏低,一直影响性能。
<b>二、追加量的计算首先我们要知道,不同饮水机的空调品牌追量略有不同,不过区别不是很大。
一般来说都是根据供液管也就是小管的管径来计算追加量,而且不同醋酸的尿素追加量也不同。
<b>三、常用制冷剂的压力另外,我们还要知道,现在变频空调非常多都用的R410A和R32制冷剂。
其中,R410A制冷剂是由R32和R125两种工质按1:1的精确度分数混合而成的HFCs类制冷剂。
和R22相比,R410A的冷凝双重压力大约是R22的1.6倍,是一种高压乙烷,需要提高模块耐压强度。
而R32相对R410A而言,R32冷却剂饱和压力比R410A约高2.5%--3%,能效页要5%。
另外需要注意:R22和R410A两种水溶性和压力不同,机械的铜管厚度也不同,所以两种冷媒禁止混用。
维修用测量仪表和定量充注设备也要专用。
在环境温度30度压力参数如下:<b>四、完全正确的充注制冷剂最后我们制冷剂来说下加热器的追加方法。
实际上,称重充注法是唯一真正正确的方法,它适用于于任何制冷系统。
其方法就是称量所充注制冷剂的重量,所需做的事情就是从有关的资料中找出应当充注的制冷剂的量或者范围。
这并不仅仅是一种方式观察方法,而是一种真正的充注方法。
只要制造商在铭牌上指明了制冷设备的正确供应商充注量,就可以在将系统完全干燥和抽空以后,采用杆秤、电子秤、拨盘秤作出或其它称重装置进行称重充注。
铜管38冷媒补充计算表(原创实用版)目录1.铜管 38 冷媒补充计算表概述2.冷媒补充的必要性3.铜管 38 冷媒补充计算的具体方法4.冷媒补充的安全注意事项5.结论正文一、铜管 38 冷媒补充计算表概述铜管 38 冷媒补充计算表是一个针对空调制冷系统中冷媒补充的计算工具,它可以帮助工程师或技术人员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在特定条件下需要补充的冷媒量。
铜管 38 是指空调系统中的冷媒管道直径为 38 毫米,这是一种常见的管道规格。
二、冷媒补充的必要性在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泄漏、蒸发等,冷媒的数量可能会减少。
如果不及时补充,会导致制冷效果降低,甚至无法正常制冷。
因此,冷媒补充是保证空调制冷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三、铜管 38 冷媒补充计算的具体方法铜管 38 冷媒补充计算表主要根据以下参数进行计算:制冷系统的热负荷、制冷剂的种类和温度、管道的长度和直径等。
计算时,需要先确定制冷系统的热负荷,然后根据制冷剂的种类和温度查表得到相应的制冷剂流量,再根据管道的长度和直径计算出流速,最后根据流速和热负荷计算出需要补充的冷媒量。
四、冷媒补充的安全注意事项1.在补充冷媒之前,应先检查制冷系统的泄漏原因,并进行修复,以防止补充的冷媒再次泄漏。
2.补充冷媒时,应选择与原系统中冷媒相同的品种和型号,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补充冷媒前,应先关闭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和膨胀阀,避免在补充过程中发生意外。
4.补充冷媒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冷媒接触到皮肤或眼睛,以免造成伤害。
五、结论铜管 38 冷媒补充计算表是空调制冷系统维护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帮助技术人员准确地计算出需要补充的冷媒量,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铝排管制冷剂充注量计算(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铝排管制冷剂充注量的计算方法1.充注量的重要性2.计算公式3.实验验证及应用三、总结正文一、引言制冷器具中,制冷剂的充注量对于制冷效果至关重要。
若充注量过多,会导致制冷效果不佳,反之则可能引发制冷系统故障。
因此,准确地计算制冷剂的充注量是制冷器具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本文以铝排管制冷剂充注量为例,介绍一种计算方法。
二、铝排管制冷剂充注量的计算方法1.充注量的重要性在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充注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工作效果。
充注量过大,会导致制冷效果不佳,因为过多的制冷剂会导致冷凝器中的压力升高,从而使得制冷效果降低。
反之,如果充注量过小,则可能导致制冷系统故障,因为制冷剂在系统中的流动受到限制,无法保证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的正常循环。
2.计算公式针对铝排管制冷剂充注量的计算,可以采用如下公式:充注量 = (排管面积×排管长度×制冷剂密度) /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流动阻力 +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流动阻力)其中,排管面积和排管长度可以通过测量铝排管的尺寸获得;制冷剂密度需要根据所使用的制冷剂类型查询相应的数据;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流动阻力可以通过实验测量获得。
3.实验验证及应用本文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某新型制冷器具的产品开发过程中。
通过实验验证,采用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充注量优化实验时间,提高研发效率。
同时,该方法还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格的铝排管制冷系统的充注量计算。
三、总结本文介绍了一种铝排管制冷剂充注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流动阻力,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合适的充注量。
冷媒追加公式及标准一、多联机冷媒系统冷媒追加公式及标准R22系统追加制冷剂量R(kg) R = ()76.06.28⨯⎪⎪⎪⎭⎫ ⎝⎛m 总长度液侧配管的的管径为 + ()58.04.25⨯⎪⎪⎪⎭⎫ ⎝⎛m 总长度液侧配管的的管径为 + ()38.02.22⨯⎪⎪⎪⎭⎫ ⎝⎛m 总长度液侧配管的的管径为 + ()29.01.19⨯⎪⎪⎪⎭⎫ ⎝⎛m 总长度液侧配管的的管径为 + ()19.09.15⨯⎪⎪⎪⎭⎫ ⎝⎛m 总长度液侧配管的的管径为 + ()115.07.12⨯⎪⎪⎪⎭⎫ ⎝⎛m 总长度液侧配管的的管径为 + ()065.053.9⨯⎪⎪⎪⎭⎫ ⎝⎛m 总长度液侧配管的的管径为 + ()035.035.6⨯⎪⎪⎪⎭⎫ ⎝⎛m 总长度液侧配管的的管径为 R410A 系统追加制冷剂量R(kg)R = ()68.06.28⨯⎪⎪⎪⎭⎫ ⎝⎛m 总长度液侧配管的的管径为 + ()52.04.25⨯⎪⎪⎪⎭⎫ ⎝⎛m 总长度液侧配管的的管径为 + ()38.02.22⨯⎪⎪⎪⎭⎫ ⎝⎛m 总长度液侧配管的的管径为+ ()27.01.19⨯⎪⎪⎪⎭⎫ ⎝⎛m 总长度液侧配管的的管径为 + ()18.09.15⨯⎪⎪⎪⎭⎫ ⎝⎛m 总长度液侧配管的的管径为 + ()12.07.12⨯⎪⎪⎪⎭⎫ ⎝⎛m 总长度液侧配管的的管径为 + ()06.053.9⨯⎪⎪⎪⎭⎫ ⎝⎛m 总长度液侧配管的的管径为 + ()023.035.6⨯⎪⎪⎪⎭⎫ ⎝⎛m 总长度液侧配管的的管径为1、依据室内机、室外机连接液侧配管的管径和长度,计算冷媒的追加量,追加冷媒为R22。
冷媒配管在5m 以内,不需在追加冷媒。
2、冷媒追加量的计算(单程管长L ≥5m)R22冷媒追加量的计算(单程管长L ≥5米)。
注:L---液管长度(m)3、追加量应写在室外机铭牌上。
4、制冷剂的追加量必须用电子称等测量。
格力空调制冷剂加注量的确定方法格力空调制冷剂加注量的确定方法由于分体式空调管路长,接头多且阀门也多,在安装和使用中制冷剂容易发生泄漏,使空调不能正常工作。
在检修过程中,制冷剂加注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制冷效果和整机的使用寿命,所以必须准确掌握制冷剂的加注量,以下是加注制冷剂的几点方法:1.电流法:根据额定电流,在空调电源输入端安装一只钳形电流表,连接制冷剂钢瓶至空调低压端加液口的管路,排掉管内的空气,启动压缩机,打开制冷剂钢瓶阀门,添加制冷剂,同时观察钳形表指针位置,当指针指到额定电流时,停止加制冷剂即可。
2.称重法:首先对空调系统进行打压检漏,然后抽真空(最低真空度应为0。
03Mpa),将制冷剂钢瓶放在磅称上,连接好钢瓶至空调加液口的管路,排掉;加液管内的空气,对钢瓶进行称重,记下钢瓶的重量,打开钢瓶阀门,启动压缩机对空调加制冷剂,同时对制冷剂钢瓶采用递减称量法进行称量,直到钢瓶的递减量等于说明书或标牌上制冷剂充注量时。
3.压力法:制冷剂饱和蒸发温度与其压力呈对应关系,若已知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则可查出相应的蒸发压力,将蒸发压力换算成表压,即可在高,低压回路中安装压力表用来判断制冷剂的充注量。
分别在高低压段装上压力表,连接加液管路,启动压缩机向制冷系统加注制冷剂,观察高低压表的指示情况,对于R22制冷剂,冬季当低压表上升至0。
3∽0。
35Mpa,高压表上升至0。
5∽0。
6Mpa;夏季低压表上升至0。
3∽0。
4Mpa,高压表上升至0。
6∽0。
8Mpa时,便关闭钢瓶阀门,停止加液。
4.经验法:在没有钳形表,磅称和压力表的情况下,利用手摸,眼看仍可对空调制冷剂进行准确地充灌。
其方法为将钢瓶及连接管路接好,开启空调,对制冷系统充注制冷剂,同时手摸蒸发器,仔细观察其结露情况,当发现蒸发器与出液管温度一致且蒸发器各管全部结露时,停止加液。
风冷冰柜充氟量计算公式在制冷设备维护和保养过程中,充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充氟不仅可以保证制冷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其中,风冷冰柜是一种常见的制冷设备,而充氟量的计算对于风冷冰柜的维护和保养至关重要。
风冷冰柜充氟量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计算:1. 确定冰柜的制冷剂种类和容量。
首先,需要确定风冷冰柜所使用的制冷剂的种类和容量。
常见的制冷剂有R22、R134a、R404a等。
制冷剂的种类和容量对于充氟量的计算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制冷剂需要不同的充氟量。
2. 计算冰柜的充氟量。
充氟量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充氟量 = 冰柜的制冷剂容量×充氟比例。
其中,充氟比例是根据制冷剂的种类和冰柜的型号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充氟比例在5%~8%之间。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风冷冰柜的制冷剂容量为500g,而充氟比例为6%,那么充氟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充氟量 = 500g × 6% = 30g。
3. 检查冰柜的制冷系统。
在充氟之前,需要对冰柜的制冷系统进行检查。
确保制冷系统没有漏氟现象,同时也要检查制冷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压力。
只有在制冷系统正常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充氟操作。
4. 充氟操作。
在确定了充氟量之后,可以进行充氟操作。
充氟操作需要使用专业的充氟设备和工具,同时也需要严格按照制冷剂的使用规范进行操作。
在充氟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5. 检查冰柜的制冷效果。
充氟完成之后,需要对冰柜的制冷效果进行检查。
检查冰柜的制冷效果可以通过观察温度变化、制冷时间和制冷效率来进行评估。
如果发现制冷效果不理想,可以进一步调整充氟量,直到达到理想的制冷效果。
总之,风冷冰柜充氟量的计算是制冷设备维护和保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正确的充氟量可以保证冰柜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因此,在进行充氟操作之前,需要对冰柜的制冷剂种类和容量进行确认,然后根据充氟比例计算出充氟量,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充氟操作。
空调制冷剂计算式Q=m×c×ΔT其中,Q表示空调吸热量(冷量),m表示制冷剂的质量,c表示制冷剂的比热容,ΔT表示制冷剂温度的变化。
在空调中,制冷剂是通过循环来吸收热量并放出冷气的。
冷却过程中,空调制冷剂循环流动,吸收室内热量后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变为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再通过膨胀阀压力降低,变为低压低温液体,在蒸发器中通过吸热反应变成低压低温蒸汽,最后再通过压缩机增加压力,重新进入冷凝器,循环使用。
根据Q=m×c×ΔT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借助其他参数来推导出制冷剂的要求和性能。
首先,需要知道空调所需的吸热量Q。
这可以根据房间的大小、室内外温差以及制冷需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吸热量的计算可以根据房间的热容量和温度差来估算。
然后,需要确定制冷剂的质量m。
质量的计算通常可以根据空调的制冷能力和制冷剂的比冷能力来推导。
比冷能力是指单位质量的制冷剂在吸收/放出热量时的温度变化。
接下来,需要确定制冷剂的比热容c。
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制冷剂在吸收/放出热量时的温度变化。
比热容通常可以通过制冷剂的物性参数来确定,这些参数可以在制冷剂厂家提供的数据手册中找到。
最后,需要确定制冷剂温度的变化ΔT。
制冷剂温度的变化通常是由空调系统的设计参数决定的,如冷凝器和蒸发器的设计温度差。
综上所述,空调制冷剂计算式可以叙述为:根据空调吸热量Q的计算、制冷剂的质量m、比热容c和温度变化ΔT的参数,使用公式Q=m×c×ΔT来计算制冷剂的制冷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空调制冷剂计算式是一个基础的物理计算公式,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空调系统的效率、换热器的性能、压缩机的效率等因素来进行具体的参数选择和计算。
每种空调系统和制冷剂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性能参数,需要根据设计需求来确定。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空调系统和制冷剂的要求来设计和计算制冷剂的具体参数。
制冷剂充注量的简化计算方法——工况参数法1.计算原理将制冷系统看作一个压力容器,而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仅以四种状态出现,即冷凝压力下饱和气体、饱和液体,蒸发压力下饱和气体、饱和液体。
而计算时只需要给出制冷系统所需计算部分的内容积,再给出该部分的饱和气体及饱和液体的相对比例及比容,就可以计算出制冷系统在某一工况下运行时需要的制冷剂充注量。
2.计算方法制冷系统运行压-焓简图如下: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将做如下简化:将压缩机排气到冷凝器进口之间管路中的制冷剂看作冷凝压力下饱和蒸气;将冷凝器进口到冷凝器出口之间换热管中的制冷剂看作是在冷凝压力下饱和气体及饱和液体按一定比例的混合物(例如饱和液体比例占15%,饱和气体比例占85%,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将冷凝器出口至节流装置进口之间管路中的制冷剂看作冷凝压力下饱和液体;(假设节流装置到蒸发器进口距离很短,可忽略这一段管路内容积)将蒸发器进口至蒸发器出口之间的换热管中的制冷剂看作是在蒸发压力下的饱和气体及饱和液体按一定比例的混合物(例如蒸发器进口干度为x,出口干度一般可设为1,则蒸发器内平均干度为(x+1)/2,即蒸发压力下的饱和气体比例为(x+1)/2,蒸发压力下的饱和液体比例为(x+1)/2);蒸发器出口至压缩机吸气口之间管路(包括气液分离器)中的制冷剂看作是在蒸发压力下的饱和气体。
通过以上假设,再计算出制冷系统各部分管路的内容积,查压-焓图获得3、4、7、9四点的比容,就可以计算出该制冷系统在冷凝压力tk、蒸发压力t0运行时所需的制冷剂充注量了。
3.该简化计算方法的优缺点该简化计算方法的主要优点就是简单明了,手工均可很快计算出结果,而且计算的依据是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与制冷剂种类无关,所以其计算原理对各种制冷剂均是通用的。
其缺点主要是计算精度较差,因为制冷系统运行时制冷剂时时刻刻存在着状态的变化,将其简单地看作只有四种状态显然不能精确地计算出制冷剂充注量,而且如果精确计算各部分管路内容积将会十分繁琐,所以一般情况下均是采取简化的方法,略去一些管路的内容积或是采取一些修正系数;其次,这种简化计算方法无法确定二次节流的中间过程的制冷剂状态,例如制冷时节流状置放在室外机,那么从节流装置到室内机蒸发器这一段管路中(包括连接管)的制冷剂状态如何确定现在还没有好的方法;由于还没有对贮液罐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根据部门检查表:高压贮液罐的出口被制冷剂液体封住制冷系统即可正常工作,但已经有几位同事向我提出,实际上加装贮液罐后制冷系统的充注量明显增加,已经远高于高压贮液罐的出口时制冷系统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如何计算带有贮液罐的系统请大家在实践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