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战略导航使命、愿景与目标
- 格式:ppt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7
愿景、使命、战略、⽬标、价值观⼀、描述:愿景就是河的对岸,使命是为什么过河,战略就是过河的策略,⽬标是到达河对岸.价值观是⼀个企业最基本和持久的信仰⼆、理解1、愿景是我们可以想象出来的画⾯,是可以实现的.2、使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3、战略是⼀种遵守⾃然规律的思维和⾏动,创造以下结果:客户价值最⼤化,员⼯的⽀持,合作伙伴的配合来达成有序经营并健全发展.4、⽬标是我们暂时可能是实现不了的,可能要⼏个世纪.5、价值观在我们追寻使命过程中的⽣活⽅式三、解读(⼀)愿景:1、愿景就是河的对岸,2、远景:未来所创造的图画。
回答“组织将成为什么”,远景是实实在在的⽬标。
3、愿景:未来组织所能达到的⼀种状态的蓝图,如世界500强企业GE提出的永远做世界第⼀。
愿景阐述的是企业存在的最终⽬的,⽐如“致⼒⼈⽂科技,驱动现代⽣活”(福⽥汽车愿景),是指组织长期的发展⽅向、⽬标、⽬的、⾃我设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明确界定公司在未来社会范围⾥是什么样⼦。
愿景确⽴的是组织的主体、本源,使命确⽴的是主体的⽬标。
其逻辑是:组织先要有⾃⼰的理想,然后借助于“组织”这个平台来实现。
很多组织在描述使命的时候,有时候把使命与愿景合⼆为⼀,这表明该组织把组织的主体与⽬标合⼀。
这种情况下,组织所提出的使命⼤多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体,是⼀种基于愿景的使命。
4、公司愿景 公司的长期愿望及未来状况,组织发展的蓝图,体现组织永恒的追求。
公司愿景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我们要到哪⾥去?2、我们未来是什么样的?3、⽬标是什么? 确⽴公司愿景需要考虑五个⽅⾯的因素:⾏业特点、市场环境、核⼼能⼒、资质及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
5、企业愿景是企业战略家对企业的远景和发展⽅向⼀个⾼度概括的描述,这种描述在情感上能激起员⼯的热情。
愿景则是企业全体员⼯长期努⼒追求的理想。
6、愿景是解决“企业是什么”,告诉⼈们企业将做成什么样⼦,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种期看和描述。
第二章企业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一、名词解释1.企业使命2.企业愿景3.企业战略目标二、判断题1.战略使命描述了一个企业特有的目标及所从事的生产领域和市场范围。
()2.企业使命可以市场为导向来定义,也可以产品为导向来定义。
()3.企业使命包括企业形象和企业宗旨两方面的内容。
()4.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宗旨是存在于企业自身之外的,且只有一个定义:创造顾客。
()5.企业形象的定位是通过理念识别、视觉识别、行为识别等三个部分来充分体现的。
()6.战略目标是企业的长期目标,它必须是具体的、可衡量的。
()7.战略目标制定的可行性原则要求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要具有可行性与先进性。
()8.企业战略目标的内容有:盈利能力、市场、产品、组织、社会责任等。
()9.企业愿景由核心观念和企业使命两部分组成的。
()10.企业愿景是企业战略家对企业前景和发展方向一个高度概括的描述。
()三、单项选择题1.一个企业为自己的经营活动方式所确立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和行为准则,就是企业在社会活动及经营过程中起何种作用或如何起这种作用的一个抽象的反映,这种反映既是( )A 企业理念B 企业宗旨C 企业哲学D 企业文化2.企业现在和将来应从事什么样的事业活动,以及应成为什么性质的企业或组织类型,即是企业使命中所指的( )A 企业理念B 企业宗旨C 企业哲学D 企业文化3.确定企业宗旨必须看企业与顾客的关系。
在此方面,杜拉克(P.Drucker)在其《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一书中认为,为了了解一个企业,必须首先知道它的宗旨,而宗旨是涉及到存在于企业____ 的因素。
( )A 企业自身B 内部和外部C 自身之外D 政府与企业4.企业的战略目标一经制定和落实,就必须( )A 保持相对稳定B 根据具体环境状况时常调整C 保持长期不变每年都应该依据市场变化有所改动5.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和制定企业战略,首先应弄清企业的战略使命,即确定企业在社会活动中的下列哪个方面?( )A 企业的市场战略B 所扮演的角色C 企业的性质和应从事的业务D 企业的发展目标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企业使命?2.举例说明某一中国企业的愿景和使命。
►2.1 企业使命(因何而存在,是干什么的)能够基业长青的公司,都保持着稳定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的,并以此作为核心不变的动力和法则来不断地适应着变化的外部世界,塑造了令人敬仰的企业文化和伟大的事业。
一、企业使命的重要性企业使命是具体的对态度、前景和方向的描述、负责描述企业使命的高层管理者和董事会试图为公司提供一个统一目标,为战略目标的确立和决策的制定打下基础。
1.企业使命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2.企业使命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前提。
3.企业使命是企业战略的行动基础。
二、企业使命的内涵三、企业使命的确立企业要如何制定使命,彼得〃德鲁克是说:“我们所经营的是什么事业?谁是我们的顾客?我们为顾客提供的价值为何?”使命陈述是对企业“存在理由”的宣言,他回答了“我们的业务是什么?”这一关键问题。
1.使命表述的要求①使命表述反映了企业家个性,它是企业家人格及价值的折射。
②使命表述不能仅靠外部策划。
这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探索调整。
③使命表述需体现企业深层次价值。
④使命表述应该从直觉上升为理性思考,并不断自我发展,让员工对其充实和完善。
2.使命陈述的九个构成要素根据对利益相关者的承诺、企业经营什么、顾客是谁、如何来满足需求而定;使命陈述是确定经营重点、制定战略计划和分配工作的基础。
①用户:公司的用户是谁?②产品/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或服务项目是什么?③市场:公司在哪些地域竞争?④技术:公司的技术是否是最新的?⑤对生存、增长和赢利的关切:公司是否努力实现业务的增长和良好的财务状况?⑥企业哲学:公司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志向和道德倾向是什么?⑦自我认知:公司最独特的能力或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是什么?⑧对公众形象的关切:公司是否对社会、社区和环境负责?⑨对雇员的关心:公司是否视雇员为宝贵的资产?3.使命陈述的宽窄界定①使命陈述的范围,实际是指宗旨设定的范围大小,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对企业进行定义并表明企业的追求B.内容要窄到足以排除某些风险,宽到足以使企业有创造性的增长C.将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区别D.可作为评价现时及将来活动的基准体系E.叙述足够清楚,以便子组织内被广泛理解PS:应该注意给陈述使命赋予足够的宽泛性,这样企业宗旨陈述才能为今后的战略制定提供足够大的选择余地,更好地适应多边的外部环境。
第二章企业的远景、使命和战略目标社会责任与企业公民行为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责任与企业公民意识收到了企业界的普遍关注。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企业高层管理者普遍持有的看法是:关注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不利,会牺牲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界更愿意投身于见效快、经济效益明显的活动,而不愿意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不愿意自觉地践行企业公民的行为。
但是,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需求性质也在迅速发生改变,“和谐社会”成为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企业更应当将社会责任,企业公民等意识纳入到企业愿景和使命中,进而制定出具有长期效益追求的战略方案。
国内著名的战略管理专家项保华教授把战略管理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战略形成、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并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五项基本活动:构想战略愿景和使命、设定目标、形成战略、实施战略、评价战略(如图1所示)。
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乃至能够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战略决策者直觉和偏好将影响战略管理的全过程。
图1企业社会责任对战略管理过程的影响企业责任源于对社会环境的关注和变化了的社会契约关系,尤其是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的实践又不断地使企业家切身地感受到了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并不永远是矛盾关系。
企业主动地承担责任,完全可以有效地提高对社会的回应能力和绩效,处理得好。
还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从而也共同造就出一个更令人满意的和谐社会。
1.社会责任的层次性完整的社会责任应当区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如图2所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事业责任。
它们四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并不是相互完全独立的,其中经济责任与慈善事业责任的冲突最为明显,集中体现出“关注利润”与“关系社会”之间的冲突。
具体地说:(1)经济责任:这是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他要求企业能够把收入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作为基本的目标,通过明智的战略规划来实现赢利性目标。
(2)法律责任:这也是社会最企业的要求,它要求所有企业能够共同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切实履行所有的契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