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 格式:docx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7
《现代汉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现代汉语是高等教育中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具备语言分析、研究、应用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相关学科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包括:1. 掌握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2. 具备语言分析、研究能力,能够运用现代汉语理论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良好的语言素养,提高语言应用能力;4. 激发学生对语言学学科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语言应用技能训练和语言研究方法三个方面。
具体要求如下:1. 语音: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2. 词汇: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特点,包括词义、构词、短语等;3. 语法:掌握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包括句子结构、常用句式等;4. 修辞:了解现代汉语修辞手法,包括词语选用、句式变换、表达技巧等;5. 语言应用技能训练: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6. 语言研究方法:介绍现代汉语研究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语言研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提高教学效果,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但不限于:1. 课堂讲授:系统讲解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突出重点、难点;2. 案例分析: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现代汉语在实际中的应用;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独立思考能力;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如口语训练、写作练习等;5.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课程考核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三个部分。
具体标准如下:1. 平时成绩:根据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因素综合评定;2. 期中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30%,形式为闭卷笔试;3. 期末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70%,形式为闭卷笔试或开卷笔试(允许携带相关参考书和工具书)。
(一)、现代汉语一、什么是语言(熟记)1.从结构上讲,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声音(“语言”一词的声音)意义(“语言”一词的意义)2.从功能上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所独有;诸多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没有阶级3.从人与文化的关系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性,人利用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二、什么是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广义: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仅指普通话。
※文学语言(名词解释)文学语言是经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三、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判断)雅言(先秦)——通语(汉代起)——官话(明代)——国语(辛亥后)四、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现代方言的关系(简答)1.现代汉语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2.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或地方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又叫地域变体,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3.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仍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或变体,与共同语同时存在,并且接受共同语的影响。
4.七大方言区:(熟记)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五、现代汉语的特点(熟记)(一)语音方面的特点1.没有复辅音复辅音,指两个或者三个辅音连在一起的情况,如英语“study”、“act”中,“st”、“ct”都是复辅音。
汉语音节中没有类似复辅音。
像“zhuáng”这类音节中的“zh”“ng”是两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不是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汉语中,元音占优势,元音在音节中可以多到连续3个(iào ),至少也必须有一个。
而辅音却可以没有。
元音多,意味着乐音多。
元音占优势,乐音成分多,使汉语具有音乐的美质。
《现代汉语》知识要点1.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普通话”一词最早见于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一书,旧称“官话”、“国语”。
3.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俗称“地方话”。
4.我国民族语言的数目达80种以上。
民族文字目前正在使用的有40种,历史上曾经使用的有近20种,加起来共有近60种。
5.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支7.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能够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8.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高在语音中主要体现在声调上。
9. 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强在语音中主要体现在重音上。
10. 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长短。
语音中的语调、轻声都与音长密切相关。
11. 音色(音质) :声音的特色,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音色在语音中表现为区分元辅音。
12.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语流里最自然的语音单位,它是人们听觉上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
1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出来。
14.音素是构成音节的单位,有的音节由一个音素构成,有的音节由两个或三个音素构成,普通话中一个音节包含最多的有四个音素。
15.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不受显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气流在口腔中受到明显阻碍而形成的音是辅音。
普通话中共有10个元音音位、22个辅音音位和4个调位。
16.《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发布推行的,是国家制定的拼写汉语、汉字的法定标准。
17.声母是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
18. 单韵母发音的特点是:发音时舌位和口形始终保持不变。
19.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是开口度最大、声音最清晰响亮的元音20. 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第一章绪论1. 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3.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4.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5. 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就叫作基础方言)第二章语音1. 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
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属性,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2.《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方案,1958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
一共有五个部分组成,即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对音节进行分析,得出的就是音素。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时间持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增订五版2021)授课大纲[ 上册 ]第一章绪论1、语言2、现代汉语3、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4、方言5、现代汉语的特点(与古代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与印欧语言)6、汉语发展的历史阶段 7、现代汉语的地位第二章语音1、语音1.1语音的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2语音的生理属性(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呼吸器官(动力)、喉头和声带(发音体)、咽喉腔、鼻腔和口腔(共鸣器)。
1.3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突、语音和语义的联系2、语音单位:音素(辅音、元音)/ 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位3、记音符号:拼音字母、注音符号、国际音标4、声母与辅音音位: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气流、声带、阻碍方式。
(辅音表和声母表) 5、韵母与元音音位:单元音(舌位、前后、高低、唇形)5.1韵母总表:四呼(开、齐、合、撮),结构特点(单、复、带鼻辅音韵母)5.2韵母结构:韵头、韵腹、韵尾6、声调与声调音位: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7、音节(带调音节结构类型表)8、音变:变调(上声、一/不),轻声,儿化,啊9、音位变体:自由变体、条件变体;归纳音位(区别特征、互补分布)第三章文字1、文字2、汉字及其特点2.1 汉字的形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2.2 印刷体和手写体 3、汉字的结构3.1 笔画:永字八法、扎字五法3.2 部件。
独体字,合体字:五组合方式。
部首 3.3笔顺3.4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法:转注、假借) 4、汉字的整理与汉字的标准化5、异形词整理表、别字、读错字、多音字第四章词汇1、词汇:语素(词根、词缀)、词(短语5/5.2)、固定短语(专名、熟语7.2)、缩略语 1.1 词的结构:单纯词、合成词(语素和合成词类型表、词的结构类型简表)2、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2.1 词汇意义:概念义(理性义),色彩义(感情、语体、形象) 3、义项:基本义、转义(引申义、比喻义)3.1 单义词、多义词、同音词 4、义素:共同义素,区别义素 4.1 义素分析5、语义场:词义的类聚5.1 语义场分析:类属、顺序、关系5.2 同义义场与同义词(同义词的差别:理性义、色彩、词性) 5.3 反义义场(互补、极性),反义词6、语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现实语境)6.1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单一化、具体化、临时性意义、选择性7、现代汉语词汇:基本词汇(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和一般词汇 7.1一般词汇: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 7.2 熟语(固定短语):成语、谚语、惯用语。
现代汉语之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广义)是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普通话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4.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5.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1.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发的声音。
2.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
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
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3.乐音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噪音)4.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5.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6.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7.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8.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9.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10.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11.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12.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3.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4.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5.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位,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16.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7.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 的字。
《现代汉语》的词类分类现代汉语的词类分类一、名词名词是现代汉语中最基本的词类之一,用来表示人、事、物、地方等具体或抽象的概念。
名词可以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两大类。
专有名词是指特指某个人或事物的名称,如中国、北京、李明等;普通名词则是指泛指一类人或事物的名称,如书、桌子、花等。
名词还可以按照性质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可以用来表示可以计数的事物,如一本书、两个苹果;不可数名词则表示无法具体计数的事物,如水、米饭等。
二、动词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状态、变化等的词类。
动词可以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两大类。
实义动词用来表示具体的动作或行为,如走、跳、写等;系动词则用来表示主语的状态或特征,如是、变成、看起来等。
动词还可以按照时态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
三、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名词性质、特征、状态等的词类。
形容词可以分为基本形容词和形容词性量词两大类。
基本形容词用来表示名词的性质或特征,如美丽的、高大的等;形容词性量词则用来表示数量和程度,如几个、很多等。
四、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类。
副词可以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等。
时间副词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如昨天、明天等;地点副词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如外面、里面等;方式副词用来表示动作的方式或方法,如快速地、小心地等。
五、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词类。
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人称代词用来表示说话人、被说话人或与说话人、被说话人有关的人或事物,如我、你、他等;指示代词用来指示特定的人或事物,如这、那等;疑问代词用来提问特定的人或事物,如谁、什么等;不定代词用来泛指一类人或事物,如一些、几个等。
六、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名词与其他成分之间关系的词类。
介词可以分为时间介词、地点介词、方式介词等。
时间介词用来表示时间关系,如在、从等;地点介词用来表示位置关系,如在、上等;方式介词用来表示行为方式,如以、用等。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简述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口语和书面语是现代汉语的两种不同形式,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其特征在于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
而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
书面语趋向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3、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
汉语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
4、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指什么?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词汇: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7、什么是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8、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9、解释术语。
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可分为元音和辅音。
音位:是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0、京j(北京b,j),沪h(上海sh,h),津j(天津t,j),辽l(辽宁l,n),吉j(吉林j,l)黑h(黑龙江h,l,j),晋j(山西sh,x),冀j(河北h,b)。
11、按韵母开头分类,韵母可分为几类?可以分为4类。
开口呼:韵母不是i,u,v和不以i,u,v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齐齿呼:i或者以i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合口呼:u或者以u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撮口呼:v或者以v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12、韵母的结构是怎么样的?有的韵母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者轻重长短并不一致。
韵头只有i,u,v三个(you→i,wen→u)。
获奖教案《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现代汉语的定义、历史、特点、方言情况和现代汉语在当代国际中的地位。
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激发研究兴趣。
一、教学目的1.掌握现代汉语的定义、历史、特点、方言情况和现代汉语在当代国际中的地位。
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结构。
3.帮助学生端正研究态度,激发研究现代汉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现代汉语的定义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现代汉语的特点,包括没有复辅音,词根复合法,缺乏形态。
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些内容会详细讲解。
本次课以介绍为主。
四、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听、说、练,教师讲解,体会不同方言的区别,比较方言、英语和普通话的不同。
通过讨论,深化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参考资料1.XXX.现代汉语通论.XXX,2001.2.XXX.新编现代汉语.XXX,2002.3.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XXX,2007.4.XXX.汉语方言学导论.XXX,2000.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要求学生用家乡话自我介绍:“我叫×××,是XXX的大学生,我的家在××省××县××乡。
”让学生体会方言阻隔带来的交际不便。
然后由学生用普通话说同样一句话,分析其语言中的语音错误。
指出:不同方言区的人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互相交际,现在人们选择了普通话。
二)内容讲解1.现代汉语的定义现代汉语是指标准音为北京语音,基础方言为北方方言,语法规范为典范、现代、白话文著作的汉语。
选择北京语音的原因是北京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语音系统结构严整。
选择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原因是北方广大地区比较发达,历代著作以北方方言写作,使用地域最广。
2.现代汉语的历史现代汉语是汉民族共同语,历史悠久。
秦汉时期叫“雅言”“通语”,唐代叫“白话”,明清时叫“官话”,民国时叫“国语”,新中国时叫“普通话”。
3.现代汉语的方言情况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XXX、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
现代汉语(一)期末考试A卷专业初等教育(小学教育)学号姓名尚淑婷成绩
1.归类题:(20分)
(1)刃火川渴休上江磊
答:象形字火、川;指事字上、刃;会意字休、磊;形声字渴、江。
(2)把部位相同的字归为一类:
辽刚忝固裨匣思旬
答:左右结构辽、裨、刚;上下结构忝、思;内外结构固、匣、旬。
(3)把形旁和声旁组合方式相同的形声字归为一类:
花把阔问切盒娩战裳府辨零
答:左形右声把、娩;右形左声战、切、辨;上形下声花、零;下形上声裳、盒;外形内声府、阔;内形外声问。
2.分析音节结构(18分)
3.分析下列合成词的结构类
型:(12分)
肉麻:偏正云集:联合
动员:动宾扩大:补充
船只:偏正月亮:偏正
放牧:动宾面熟:主谓
4.分析下列各几组句子中划
线的词之间的意义关系,并
指出哪些是多义词,哪些是
同音词。
(10分)(1)A、他胸前别着校徽。
B、过马路别乱跑。
(2)A、他说话的神气特别认真。
B、少先队员戴着鲜红的领帽,显得很神气。
C、他神气活现。
答:(1)别是多义词
(2)神气是同音词
5.通过下列句子来分析儿化的作用:(10分)
(1)我们的头儿不停地摇着自己的头。
(2)校长画了一幅画儿。
(3)人活着就得做活儿。
(4)他瞪大眼盯着那个眼儿。
(5)他在信中给我透了个信儿。
(6)小孩儿长着苹果脸儿,骑着小马儿,拿着鲜花儿。
答:(1)我们的头儿不停地摇着自己的头:“头”是人体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头儿”是头目、领导,儿化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2)校长画了一幅画儿:“画”是动词,“画儿”是名词,儿化有区别词性的作用。
(3)人活着就得做活儿:“活”是动词,“活儿”是名词,儿化起到区别词性的作用。
(4)他瞪大眼盯那个眼儿:“眼”是眼睛,“眼儿”是小孔,儿化起到区别词义的作用。
(5)他在信中给我透了个信儿:“信”是书信,“信儿”是消息,儿化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6)小孩儿长着苹果脸儿、骑着小马儿、拿着鲜花儿;这里的儿化有表示细小、可爱、亲切的修辞效果。
6.普通话中的声母和辅音有何不同?韵母和元音有何不同?(10分)
答:声母虽然主要由辅音充当,但声母和辅音并不相等,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ng;有的辅音则既可以作声母,也可以作韵母中的韵尾,如n;有的音节的开头还可以没有辅音声母,即零声母。
可见,普通话中的辅音是大于声母的。
韵母虽然主要由元音充当,但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韵母不仅可以由一个元音或两个、三个元音组成,而且也可以由元音加辅音构成,可见,普通话中的韵母是大于元音的。
7.结合教学实际(或自己学习普通话的实践),谈谈在普通话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方音的影响?(选择几个例子说明即可。
最好是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各有例子。
)(10分)
答:在普通话教学中采用系统化训练纠正方音的教学策略,效果不错,教学实施由下面两部分组成。
1.通过系统化训练克服方音的发音定势,形成普通话发音定势,提高方言区学生的正音能力。
南方地区学生在说读普通话时易犯语音发音偏前的毛病,尤其发普通话中发音部位在后的声母及舌位后的韵母,如“舌面音、舌尖后音、舌根音”及“合口呼、e、o、
-i[∫]和u为韵尾的韵母及后鼻韵母等”,这是因方言发声法影响造成的。
每一种语言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声法,形成普通话发音定势系统化训练策略在实施中按以下三步骤进行: 首先,正确掌握普通话发声方法。
通过音像展示口腔示意图,教会学生掌握普通话发声的主要部位,如:上齿背、硬腭前部、舌根、软腭。
接着,结合声乐的练声法,用打哈欠的方法,找后槽牙打开的感觉及喉部放松的感觉。
然后用这种感觉连发“嘿”音,锻炼舌根肌肉与软腭肌肉的弹性,方言区人发不准翘舌音声母和后鼻韵母主要在于方言区人因方音发声法造成舌根与软腭肌肉疲软,造成方言区人在发音时舌头不易伸缩。
其次,掌握普通话语音动态发音原理,通过系统化训练巩固普通话发声方法。
把普通话发音原理动态化能有效提高南方方言区学生正确掌握普通话发音原理,有效提高南方方言区学生纠正方音的能力,提高南方方言区学生普通话语感,便于普通话发声方法的掌握与巩固。
因此普通话教师应钻研普通话语音音系中的发音原理,研究音系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动态化。
按由易到难、基础到延伸的循序渐进原则系统化训练学生,使之掌握普通话语音动态发音原理,巩固学生普通话发声定势,加强学生普通话语感。
在普通话音节
中,韵腹是音节的音核,是由元音充当的,普通话的元音有10个,这些元音都可充当单韵
母。
因此,普通话单韵母的发音原理是普通话语音发音原理的基础。
掌握单韵母发音的关
键在于舌位和唇形,舌位指发音时舌头隆起最高点的位置。
按舌位前后划分,可分舌位前、央、后三种单韵母;按舌位高低划分,可分为高、半高、半低、低四种单韵母。
按唇形划分,可分为圆唇与不圆唇两种单韵母。
在单韵母的舌位中a[A]的舌位(低、央不圆唇元音)是单韵母的基础舌位,其作用与声乐中的喉头一样,具有定音的作用。
a[A]发音原理为舌中后部隆起,后槽牙自然张大,唇形不圆。
以它为基础,发舌位前元音(i、ü、ê)时,舌后部隆起往
前伸对着硬腭前部。
发舌位后元音(u、o)时,舌后部隆起向后缩对着软腭。
语音发音原理
动态化便于前后音概念的区分,便于舌头伸缩的锻炼。
复合韵母的动态发音原理为:一般说来以舌位前的音素(i、ü、ê、n)收音的复合韵母其舌位动程主方向为舌后部隆起往前伸。
如ai发音时,舌后部隆起往前伸至I位置收音;发an时舌后部隆起往前伸舌头前部抬起至上齿龈收音等。
以舌位后的音素(u、o、e)收音的复合韵母其舌位动程主方向为舌后部隆
起往后缩。
如,发ao时舌后部隆起往后缩至o位置收音;发ang时舌后部隆起往后缩至软腭位置收音。
韵母发音原理动态化对于纠正方言难点音特别有效,尤其对于纠正前后鼻音这
组音。
发前鼻音时,舌位动程一般为舌后部隆起往前伸;而发后鼻音时,舌位动程一般为舌
后部隆起往后缩。
动态化发音方法对于指导正确掌握以舌头为发音器官的声母的发音原理及纠正方言声母难点音也同样有效。
如区分舌尖前音声母和舌尖后音声母,发舌尖前音声母时,后槽牙打开,软腭上升关住鼻腔通道,舌后部隆起往前伸,舌头前部平伸与上齿背接触或接近,气流把阻碍冲开一道窄逢,从窄逢挤出,摩擦成声。
发舌尖后音声母时,后槽牙打开,软腭上升关住鼻腔通道,舌后部隆起往后缩,舌头前部上抬接触或接近硬腭前端,气流把阻碍冲开一道窄逢,从窄逢挤出,摩擦成声。
发准这两组音的关键是后槽牙打开与舌后部隆起伸与缩。
从单
韵母的动态发音方法的掌握到复合韵母的动态发音方法和声母的动态发音方法的掌握,有
效巩固了普通话的发声方法,纠正方音的难点音,提高方言区学生的普通话语感。
最后,普通话发声定势在读说系统化训练中形成。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读说的训练,系统化读说训练有益于加强普通话语感,形成普通话发声定势。
在读方面的训练,本人要求学生每周练读两篇《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指南》中的朗读材料,朗读的要求按时间段的不同有所不同。
上半学期,要求学生把方言难点音注音并读熟课文读准字音;学期中期要求学生按词连读,词按普通话词格来读,提高学生普通话语感;学期后期要求学生掌握朗读材料的基调,有感情地朗读。
在说方面,每周由舍长组织宿舍成员练说《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指南》中的说话题目,并做好每次活动记录,在上课时把它交给任课老师,以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普通话
的情况,并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犯的典型错误进行指导解决。
2.系统掌握普通话与方言之间读音差别的常用字,针对差别字进行逐个正音强化训练,提高方言区学生纠正方音的能力。
只用普通话语音动态发音方法来纠正方音,对于尽快有
效提高方言区学生普通话操用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不在字音纠正上下工夫,那么有效克服方音,提高说普通话的能力就是一句空话。
掌握普通话发声方法,用普通话语音动态发音方法来掌握因方音影响造成的普通话错误音和缺陷音的纠正方法是纠正方音的基础。
字音纠正训练方法可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首先,教师在讲述普通话语音理论时,帮助学生了解各自
方言与普通话的内部规律以及两者的差异,找出学生普通话语音错误与错误类型。
其次,以作业形式让学生考察常用字表,查出常用汉字家乡读音与普通话读音的差别,并注上拼音,
整理出读音差别表。
最后,在整理出读音差别字表后,针对差别字进行逐个的正音强化训练。
这是方言区学生有效地尽快缩小与普通话距离的重要环节。
8.请以“鲁迅”一词为例,说明专有名词是否具有概括性的特点。
(10分)
答:“鲁迅”虽然是一个专有名词,但是概括了不同时期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万年)鲁迅。
在各个时期他的外貌,习惯等可以有所不同,但总有一些共同的东西足以表明他是同一个鲁迅,而这些共同的东西便是从不同时期概括得来的。
所以一般词指的都是整类事物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