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的定义
- 格式:docx
- 大小:55.49 KB
- 文档页数:29
1.现代汉语:(一)定义: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共同语(普通话)和不同的方言,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性质——体系性、全民性、社会性什么是共同语?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在基础方言上形成,其形成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分不开的.2.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完整定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
十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晋语徽语平话方言(1)北方方言代表:北京话分布: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的镇江到九江以东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除外)、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和湖南省的西北部,以及广西北部一带.次类:北方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等使用范围:67%以上(2)吴方言代表:以苏州话为代表。
(上海话) 分布: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镇江不在内)地区和浙江的大部分。
使用人口:7。
2%左右。
3)湘方言代表:长沙话分布:湖南大部分地区(西北角除外)使用人口:3.2% 左右(4)赣方言代表:南昌话分布:在江西(东北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湖北东南一带.使用人口:3。
2%左右.(5)客家方言代表:广东梅县话分布: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西部,湖南、四川也有一些客家方言点使用人口:3。
6%左右(6)闽方言分布:福建省,广东的东部潮州、汕头一带,海南省和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
使用人数:5。
7%.(7) 粤方言代表:广州话分布: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的东、南部使用人口:4。
2%左右(8)晋语方言代表:太原话分布: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区及河南、河北、陕西、内蒙古四省区毗邻山西省的地区。
使用人口:4。
7%(9)徽语方言代表:安徽话分布:安徽大部分地区10)平话方言分布:广西中部地区,西部的百色、田林等县和北部的融水、临桂等县。
次类:桂南平话桂北平话使用人口:0。
21%。
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1、音节整齐,界限分明,没有复辅音2、韵多声少,响亮悦耳,元音占优势3、声调抑扬,优美动听,每个音节都有声调(二)词汇方面1、语素单音节化2、词的结构双音节化3、构词手段多样,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4、词义精细形象5、熟语丰富多彩(三)语法方面1、汉语的形态变化很少,语序和虚词是两个重要的语法手段。
邢福义《现代汉语》讲义第一章现代汉语和现行汉字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现代汉语(一)现代汉语的含义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现代汉语共同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
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
而现代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在不同地域的分支,属于现代汉语的地方变体,方言只在一定的方言区流行,为方言区人民所使用。
如沙市区有沙市话,就是沙市这个地域的方言,像有《有么子说么子》、《小城故事》就是用这种地点方言(直到一个个地点,如某市、某县、某镇、某村的方言,就叫做“地点方言”)所做的节目,各地都有用自己的方言做的节目,如《经市故事会》(武汉话)、《雾都夜话》(四川话)、《弯管子电影院》(荆州各县市如沙市、公安、松滋、洪湖等地的方言)、粤语台,但方言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容易被别的地区的人听得懂,所以大型的节目像春节联欢会、还有绝大多数的电视剧和电影都是用普通话的,这些都是现代汉语的构成部分。
(二)现代汉语的形式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易于周密、严谨。
(三)现代汉语的划分大家一定有这样的疑问,口头语和书面语自古以来就有,今天所讲的现代汉语应该从什么时候算起呢?汉语的发展经过五个阶段:先秦前有口语无书面语原始汉语阶段先秦上古汉语阶段两汉至隋唐中古汉语阶段晚唐开始出现了口语和文言相杂的通俗文学作品近代汉语阶段五四运动以后言文统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形成现代汉语阶段从时空线索来看,汉语经历了五个漫长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无文字记录的“史前时期”,这个时期的语言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分析,不够发达,不够丰富。
第二个阶段,有文字记录的上古时期,先秦时代。
由于书面语言的出现,语言出现整合、规范的可能,如诗歌的由经书面语言的传诵过程,就是一个规范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中古时期,两汉到隋唐时代,社会生活相当发达,交流交际的频繁化,尤其是书面语言即文字的应用十分广泛,字书(字典)、辞书(词典)对社会的各个层面的文化影响,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使得汉语的发展、整合十分迅速。
•现代汉语的定义(广义、狭义)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还包括各种方言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方言的分区(1)北方方言区(2)吴方言区(3)湘方言区(4)赣方言区(5)客家方言区(6)闽方言区(7)粤方言区方言差别的表现:闽、粤方言与普通话距离最大,吴方言次之,湘、赣、客家方言与普通距离相对较小。
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词汇、语法)(一)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1.元音占优势2.没有复辅音3.有声调(二)词汇方面的主要特点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三)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1.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2.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3.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4.词类与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5.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语音的三大属性:1.物理属性(语音四要素及其与语言中的具体现象的联系);2.生理属性;3.社会属性(语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普通话中四声的差别主要由音高来决定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
•普通话语音轻声和非轻声是由于音强的不同3、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间长短。
4、音色:又叫音质、音品,是声音的特色,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色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1)发音体不同(2)发音方法不同(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二)生理属性1、呼吸器官(主要由肺、气管、支气管组成)2、发声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3、共鸣器(主要包括口腔、鼻腔、咽腔、喉腔)(三)社会属性是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1、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2、语音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
3、语音的系统性。
汉语拼音方案1、字母表2、声母表3、韵母表4、声调符号5、隔音符号音素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
现代汉语(上)绪论一.现代汉语1.定义: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分类:①方言:北方、吴、湘、赣、客家、闽、粤方言②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1.定义: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有意义的声音。
2.属性:(1)物理属性:①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②音强: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③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④音色: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根本的特点。
取决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发音体、发音方法、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2)生理属性:①呼吸器官(肺、动力)②喉头和声带(嗓子、声源)③咽腔、口腔和鼻腔(共鸣)(3)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二.语音单位(一)音素1.定义: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分类:①元音: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②辅音: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二)音节1.定义: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断,是听觉上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注: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儿化一个音节用二个汉字表示。
(三)声、韵、调1.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222.韵母: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293.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型式。
4(四)音位1.定义:音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辨义功能)划分出来的,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社会属性是决定音位的重要依据。
2.①韵母写成er,用作的尾的时候写成r。
儿童ertong,花儿huar。
②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③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④ü行的韵母。
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ü改成u⑤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ü上两点也省路;但是跟声母n、l拼时,仍写成ü⑥ iou,uei,uen 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 ,gui(鬼) ,lun(论)。
1.现代汉语定义,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语言的特点,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社会的发展,全民的交际工具,口语与书面语,思维的工具,思想的直接现实,人区别与其他动物的本质。
3.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春秋时称雅言,汉代称通语,明代称官话。
辛亥革命时称国语,至今称普通话。
4.唐宋时白话产生,五四运动掀起白话文运动,中国科学院在1955年召开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主张推广普通话。
5.形成方言的因素,社会。
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也有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
6.汉语方言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
7.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
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后三者和普通话随华侨传到海外、8.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
词汇方面,汉语词性比较短,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新词的构成和词根复合发的广泛应用。
语法方面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词,短语,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9.现代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使用人数最多。
10.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汉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11.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
1956年1月国务院通过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以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
12.推广普通话目的,消除方言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人们交际时的困难,有利于社会交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的安定团结,减少语言交往困难,有利于国际交流。
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要求。
13.从1998年起每年的9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14.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性质。
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是本质。
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15.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现代汉语之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广义)是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普通话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4.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5.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1.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发的声音。
2.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
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
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3.乐音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噪音)4.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5.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6.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7.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8.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9.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10.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11.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12.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3.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4.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5.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位,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16.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7.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 的字。
•现代汉语的定义(广义、狭义)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还包括各种方言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方言的分区(1)北方方言区(2)吴方言区(3)湘方言区(4)赣方言区(5)客家方言区(6)闽方言区(7)粤方言区方言差别的表现:闽、粤方言与普通话距离最大,吴方言次之,湘、赣、客家方言与普通距离相对较小。
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词汇、语法)(一)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1.元音占优势2.没有复辅音3.有声调(二)词汇方面的主要特点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三)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1.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2.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3.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4.词类与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5.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语音的三大属性:1.物理属性(语音四要素及其与语言中的具体现象的联系);2.生理属性;3.社会属性(语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普通话中四声的差别主要由音高来决定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
•普通话语音轻声和非轻声是由于音强的不同3、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间长短。
4、音色:又叫音质、音品,是声音的特色,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色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1)发音体不同(2)发音方法不同(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二)生理属性1、呼吸器官(主要由肺、气管、支气管组成)2、发声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3、共鸣器(主要包括口腔、鼻腔、咽腔、喉腔)(三)社会属性是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1、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2、语音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
3、语音的系统性。
汉语拼音方案1、字母表2、声母表3、韵母表4、声调符号5、隔音符号音素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
名词解释1 现代汉语广义: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仅指普通话。
2 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3 音节音节(声母、韵母、声调)比音素大一级的语音单位。
说话和听话时,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
也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4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5笔画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分为单一笔画和复合笔画。
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6独体字和合体字指事(独体)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性符号来表示某个意义的造字法。
会意(合体)是几个偏旁合成为一个新字的方法,新字的意义由偏旁融汇而成。
独体字:是指只有一个单个形体的汉字,或者说分不出偏旁的汉字。
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或者说由偏旁和偏旁组合而成的汉字。
7汉字的标准化在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整理的基础上,对汉字进行定量、定形、定音、定序,这项工作叫做汉字的标准化。
(一)定量规定现代汉语的用字数量。
(二)定形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
(三)定音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
8词义的色彩意义色彩义:是在理性义的基础上附加上去的一些意义要素。
色彩义往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与使用者的感情、使用的场合(语境)、使用者的形象感以及词的来源(来源于古代书面语、现代方言、某种社会集团等)有一定的关系。
a 感情色彩感情色彩源自现实的人的情感。
所有的词据此可分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立场态度和语言使用上的一些看法。
b语体色彩c形象色彩词义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诉诸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
9语义场语义场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10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定义:最常用、最必需、最明确特点:全民性、稳固性、能产性根词:具有很强构词能力的基本词词根:合成词中的实语素。
一般词汇定义: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特点: 不具有全民性、稳固性差、构词能力弱11义素对词的义项加以进一步分析后得到的语义特征,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韵母:音节结构声母后头的部分
音节:是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言单位,就是最自然的语言单位
音位:在一种语言里能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独体字:指只有一个单个形体的汉字。
象形、指事都是独体
合体字: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
会意、形声都是合体
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
分不出偏旁的是独体字,由偏旁和偏旁组成的字是合体字
部首:是字典、字书中为了对汉字分类排列以供查检的标目
笔画:是构成字形的点和线,是字形结构的最小单位
语素:是最小的语言语言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合成词: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基本义:是词在现代最常用的意义
同音词:是语音形式完全相同,意义不同的词
词汇:是语言里词和熟语的总汇
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且定型化的固定短语
成语:是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词组
词:是表示一定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
结构关系:是指处于同一层次的部分词语间的语法关系
兼语句: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修辞:指修辞活动,修辞规律,修辞学
语法:语法规律,语法辞学,语法教材或语法著作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分句之间有逻辑关系,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对偶:指形式上对称、均衡,意义上相互关联的两个句子或词组
主谓句:具有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的句子叫主谓句。
从构造上,把单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现代汉语的定义(广义、狭义)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还包括各种方言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1(2(3(4(5(6(71.元音占优势2.没有复辅音3.有声调(二)词汇方面的主要特点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三)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1.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2.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3.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4.5.;2.1•2•34(1(2(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二)生理属性1、呼吸器官(主要由肺、气管、支气管组成)2、发声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3、共鸣器(主要包括口腔、鼻腔、咽腔、喉腔)(三)社会属性是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1、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2、语音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
3、语音的系统性。
汉语拼音方案12345音素(1音。
(2音。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
飘(piāo)皮袄(pí’ǎo)(普通话除儿化韵的词是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外,一般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零声母(一)辅音声母:音节中开头的辅音(21个)(二)零声母:音节开头的音素不是辅音,声母为零•声调的作用•声调对于汉语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区别意义•••,简称•jiā、xiān韵母表中u行韵母的写法如果u前没有声母,u后还有别的元音,就改u为w。
uá→wá、uō→wō、uēng→wēng如果u前没有声母,u后没有别的元音,就在u前加一个w。
ū→wū如果u前有声母,u后不论有没有别的元音,u都不改变。
rú、guā两个音节之间的n或r属于后一音节,不加隔音符号;如果属于前一音节,加隔音符号。
kěnéng、zìrán;ēn’ài、biǎn’é韵母qún。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最重要的语言之一。
它是一种分析型语言,具有丰富的词汇、严谨的语法和丰富的表达方式,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语音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由音节、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其中,声母是语音的起始部分,韵母是语音的主体部分,声调则决定了语音的高低和升降。
每个音节都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组成,但不一定有声调。
声母通常是由辅音和元音组成的,而韵母则是由元音和辅音或鼻音组成的。
声调是汉语语音的重要特征之一,它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和情感。
二、词汇现代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它包括了大量的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其中,单音节词是最基本的词汇单位,双音节词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合而成的,而多音节词则是由多个单音节词组合而成的。
现代汉语的词汇不仅具有表达具体意思的功能,还具有表达抽象意思的功能。
现代汉语的词汇还具有丰富的构词能力,可以通过添加前缀、后缀、词根等方式来构成新词。
三、语法现代汉语的语法系统非常严谨,它包括了词法、句法和语篇三个层次。
在词法方面,现代汉语的词汇可以按照不同的语法规则进行分类和组合。
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词性的词汇有不同的用法和组合方式。
在句法方面,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通常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组成的。
主语和谓语构成了句子的主干,宾语则是句子的扩展部分。
在语篇方面,现代汉语的语篇通常是由多个句子组成的,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
四、表达方式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非常丰富多样,它包括了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和网络表达等方式。
口头表达通常是通过口语交流来实现的,它具有直接、简洁、生动等特点。
书面表达则通常是通过文字书写来实现的,它具有严谨、规范、准确等特点。
网络表达则是一种新兴的表达方式,它具有快捷、方便、灵活等特点。
不同的表达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目的,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是学习和掌握汉语的重要基础。
绪论一、定义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系统。
2、与语言的功能:交际功能、思维功能、认知功能、记录功能、标记功能二、语言与民族、国家的关系三、语言的分类1、历时:母语、语系(汉藏语系使用人口最多,印欧语系影响最大)语族—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2、共时:综合性语言(形态语):俄语分析性语言(孤立语):汉语通过词汇表达语法意义四、现代汉语的意义1、现代汉语:狭义: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是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北京音作为普通话的原因:政治原因、文化原因、北京音是最简单易学的。
五、现代汉语的变体(即方言)1、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2、社会变体(即社会方言):性格变体、年龄变体(青年变体和中老年变体)、行业变体(行业群体内部所使用的专业词汇和黑话)、阶层变体、社会变体六、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音乐性强、朗读起来抑扬顿挫词汇:双音节占优势语法:(1)现代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大不用形态(即缺乏形态)。
形态:指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
语法意义:通过现代汉语的形态所表达的意义。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一致。
(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第二章语音一、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二、属性:(一)物理属性(即语音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其中音高和音色决定普通话的意义1、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声调)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颤动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现代汉语常识一、什么是现代汉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内容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
二、文字自3000多年前开始演变,主要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草书、行书为辅助字体。
三、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就一个人来说,他掌握的词越多、词汇越丰富、也就越能确切地表达思想。
词汇单位包括:(一)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再不能切分为更小的音义单位。
如天、地、河、农、士、啥,蜻蜓、蛤蟆、蝴蝶、踌躇、荒唐、牢骚、尼龙,哈尔滨、巧克力、迪斯科,乌鲁木齐、奥林匹克等。
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
如:天、地、牛、火、跑、行、你、我、他、谁、又、不等。
不成词语素:如民、语、伟、习、奋、卫、荣、羽、丰、奋、境、瞰等。
(二)词: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
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能够单说或者单用。
例如:成词语素。
短语是词和词的语法组合,它和词都表示一定的意义,是可以分离、扩展的。
词是不能分离的、分离后就不表示愿意了。
如“开关”作为电器名称是不能分离的一个词。
在“我买了一个开关”这句话里是作为整体运用的,如分开便成了两个动词。
“骑兵”不可以扩展,但“骑马”可以扩展为“我骑了一匹马”。
在词的定义中,用能否独立运用来区分语素和词,用是不是“最小的”(不能扩展)来区分词和短语。
词是造句的单位,语素是构词的单位。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记录他们的书写符号则是字。
(三)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
与之相对的是自由短语,是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的临时组合。
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结构上比较固定。
成语:是一种沿习相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1、成语的特征:(1)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在表意上与一般固定短语不同,其意义往往并非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
第一章绪论一、语言与汉语1、语言的定义①从功能上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语言还是文化的载体②从结构上说,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它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
二、什么是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的定义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
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语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春秋时代被称为“雅言”汉代起称为“官话”宋元称为“白话”明代改称为“官话”辛亥革命被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后称为“普通话”三、现代汉语方言1、现代汉语方言的定义汉语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变体,俗称地方话,它不是独立于汉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
方言只在一定的地域中通行2、七大方言①北京方言:北京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②吴方言:典型的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③湘方言:以湖南话为代表④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⑤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⑥闽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⑦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是海外华人使用最多的方言四、现代汉语规范化1、内容①推广普通话②汉字规范化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1、语音的定义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有意义的声音。
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最本质的属性。
语音作为声音的一种,有物体振动、声波传递的物理性质,因此具有物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的生理活动形成的,因此具有生理属性;语音形式跟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由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因此具有社会属性。
2、语音四要素语音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物理上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四种要素二、语音单位1、音节音节是听觉上自然感觉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音素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与辅音的区别①受阻与否②紧张度③气流强弱④响亮度3、声母、韵母和声调★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的区别辅音≠声母,元音≠韵母,它们的差别主要有三点①来源不同。
•现代汉语的定义(广义、狭义)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还包括各种方言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方言的分区(1)北方方言区(2)吴方言区(3)湘方言区(4)赣方言区(5)客家方言区(6)闽方言区(7)粤方言区方言差别的表现:闽、粤方言与普通话距离最大,吴方言次之,湘、赣、客家方言与普通距离相对较小。
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词汇、语法)(一)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1.元音占优势2.没有复辅音3.有声调(二)词汇方面的主要特点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三)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1.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2.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3.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4.词类与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5.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语音的三大属性:1.物理属性(语音四要素及其与语言中的具体现象的联系);2.生理属性;3.社会属性(语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普通话中四声的差别主要由音高来决定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
•普通话语音轻声和非轻声是由于音强的不同3、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间长短。
4、音色:又叫音质、音品,是声音的特色,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色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1)发音体不同(2)发音方法不同(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二)生理属性1、呼吸器官(主要由肺、气管、支气管组成)2、发声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3、共鸣器(主要包括口腔、鼻腔、咽腔、喉腔)(三)社会属性是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1、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2、语音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
3、语音的系统性。
汉语拼音方案1、字母表2、声母表3、韵母表4、声调符号5、隔音符号音素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
(1)元音:也叫母音。
指的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10个)(2)辅音:也叫子音。
指的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而形成的音。
(22个)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
飘(piāo)皮袄(pí’ǎo)(普通话除儿化韵的词是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外,一般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零声母(一)辅音声母:音节中开头的辅音(21个)(二)零声母:音节开头的音素不是辅音,声母为零•声调的作用•声调对于汉语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区别意义②区别词性③产生韵律美•理解调值和调类的概念、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及调类名称•声调的类别是由调值决定的,但是声调的名称并不是由调值决定的。
•包括四个基本调值(55、35、214、51),即有四个调类,我们依次称之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简称“四声”。
••掌握隔音的规定、省写的规定、标调法如果i前没有声母,i后还有别的元音,就改i为y。
iā→yā、iē→yē、iāng→yāng、iōng→yōng如果i前没有声母,i后没有别的元音,就在i前加一个y。
ī→yī、īn→yīn、īng→yīng如果i前有声母,i后不论有没有别的元音,i都不改变。
jiā、xiān韵母表中u行韵母的写法如果u前没有声母,u后还有别的元音,就改u为w。
uá→wá、uō→wō、uēng→wēng如果u前没有声母,u后没有别的元音,就在u前加一个w。
ū→wū如果u前有声母,u后不论有没有别的元音,u都不改变。
rú、guā两个音节之间的n或r属于后一音节,不加隔音符号;如果属于前一音节,加隔音符号。
kěnéng、zìrán;ēn’ài、biǎn’é韵母iou、uei、uen的省写。
iou、uei、uen前有声母时,省略主要元音,写成iu、ui、un。
iou、uei、uen在自成音节时,则不分写,仍然用y、w改写。
.ü上两点的省略。
j、q、x拼ü时,ü上两点省略。
在ü自成音节时,在ü前加y,同时省略两点。
声母n、l拼ü时,两点不能省。
标调法1.声调符号要标在元音字母上。
如果一个音节只有一个元音字母,声调应标在元音字母上。
如:bō、qún。
如果一个音节有两个以上的元音字母,声调要标在主要元音(韵腹)上。
如:xié、tào、kuài2.在-iu、-ui这两个韵母中,声调符号应分别标在音节末的u、i上面。
如:jiǔ、huì3.轻声音节不标调。
3.当调号标在i上时,i的点儿可省轻声、儿化的作用音变(一)上声的变调1.上声+上声→阳平+上声•起火qǐhuǒ→qíhuǒ你好nǐhǎo→níhǎo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半上(21)+阴平、阳平、去声•上声+阴平:保温bǎowēn;打通dǎtōng上声字在轻声字前面变读半上或阳平。
(1)如果轻声字本来的声调是阴平、阳平、去声,前面的上声字变读“半上”(21)。
•阴平:打听dǎting;眼睛yǎnjing•阳平:本钱běnqian;老婆lǎopo•去声:脑袋nǎodai;寡妇guǎfu(2)如果轻声字本来的声调是上声,前面的上声字有的变读阳平(35),有的变读“半上”(21)。
•阳平:等等děngdeng;讲讲jiǎngjiang•半上:嫂子sǎozi;碾子niǎnzi•2.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半上(21)+阴平、阳平、去声•上声+阴平:保温bǎowēn;打通dǎtōng•上声+阳平:旅行lǚxíng;导游dǎoyóu•上声+去声:讨论tǎolùn;挑战tiǎozhàn•二)去声的变调去声字在去声字前变成“半去”,即前一个去声字的调值由51变成53;在其他声调的字前头调值不变。
•饭店fàndiàn•贵重guìzhòng•介绍jièshào•密切mìqiè•戏剧xìjù•三)“一、不”的变调•1.“一”的变调•(1)单说,用在数词或其他词语末尾时读阴平•一、十一、二十一、第一、星期一、五一、单一、唯一、统一、万一•(2)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面变读去声•“一”+阴平:一般yìbān;一边yìbiān•“一”+阳平:一连yìlián;一时yìshí•“一”+上声:一举yìjǔ;一口yìkǒu•(3)在去声字前面变读阳平•一半yíbàn;一共yígòng;一向yíxiàng;一度yídù;一概yígài •(4)在轻声的“个”字前头也读阳平•一个yíge•(5)嵌在重叠的单音动词中间时变读轻声•学一学xuéyixué;看一看kànyikàn;谈一谈tányitán •2.“不”的变调•(1)“不”字单说或者在停顿前边读去声•(2)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边也读去声•(3)在去声字前边变读阳平•不必búbì;不变búbiàn;不测búcâ;不错búcuî;不但búdàn•(4)在正反并列提问式中间的“不”和可能补语否定式中的“不”字一律变读轻声•买不买mǎibumǎi;来不来láibulái;忙不完mángbuwán;来不了láibuliǎo•.前一音节末尾的音素是u(包括韵母ao、iao尾的u)时,“啊”读作“wa”,汉字可写作“哇”。
例如:•你们在哪儿读书哇?(shuwa)•快走哇!(zōu wa)•说得多好哇!(hǎo wa)•3.前一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时读“na”,汉字写作“哪”。
例如:•这空气多新鲜哪!(xiān na)•那天去参观的人真是多得很哪!(hân na)•要好好找找原因哪!(yīn na)•4.前一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g、-i[ɿ]、-i[ʅ]时,分别读“nga”、“za”、“ra”,儿韵和儿化韵之后也念“ra”,书面上都写成“啊”。
例如:•他怎么总是这么忙啊!(mángnga)•你真行啊!(xíngnga)•你在搞平衡啊!(hãngnga)•你去了几次啊?(cìza)•你快吃啊!(chīra)•多漂亮的鸟儿啊!(niǎo ra)词汇部分•语素、词、短语的定义及其区分•(一)语素的定义语素是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二)音节、语素、汉字的关系1、一个音节、一个汉字、一个语素gōng——工(工人、工作、工程、工业、技术和技术修养、长于、精巧……)2、一个音节、一个汉字、几个语素gōng——公(①跟“私”相对,共同的,公开,公正,公事……②公爵,对男子的尊称,丈夫的父亲,雄性的……)3、不同音节、一个汉字、一个语素xiāo/xuē——削(削皮,削铅笔……/削减、削足适履……)kã/qiào——壳(蛋壳,子弹壳……/地壳,金蝉脱壳……)4、不同音节、一个汉字、不同语素xíng/háng——行(①走,流通,做……②行列,行业,排行……)shēn/cēn/cān——参(①人参……②参差……③参加,参考,参拜……)5、一个音节、两个汉字、两个语素(儿化)三)语素的分类1、语音分类——根据音节多少(1)单音节语素(2)双音节语素a. 连绵语素双声连绵语素叠韵连绵语素非双声叠韵连绵语素b. 音译外来语素(3)多音节语素2、语法分类(1)根据构词时位置是否固定a.定位语素:构词时有一定位置(或前或后或居中)b.不定位语素:构词时没有一定位置(2)根据语素的构词能力a.自由语素b. 半自由语素c. 不自由语素3、语义分类(1)实语素(2)虚语素a.能单独成词——虚词b.只能跟其他具有实在意义的语素组合成词,一般只作词缀,起附加作用二、词(一)词的定义词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我和小王的弟弟一起去了上海。
我、和、小王、的、弟弟、一起、去、了、上海(二)常用的确定词的方法1、能够单用,能够单独回答问题的,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