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生物——草履虫
- 格式:ppt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10
草履虫的知识点总结一、形态特征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通常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以看到它们的细胞膜外有一个透明的胞浆,内含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
草履虫没有固定的形态,可以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形状,这是它们的一大特点。
在觅食或移动时,草履虫会伸出一到数个伪足,用于吞噬食物或移动。
二、生活环境草履虫主要生活在淡水和泥土中,且常见于水塘、湖泊、河流以及潮湿的地面。
它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并不严苛,可以适应较宽的温度和酸碱度范围,并且对于氧气的需求也不高,因此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三、营养方式草履虫属于肉食性生物,以细菌、藻类和其他微生物为食。
它们通过伪足将食物囊细胞内吞、吸收,并进行消化。
由于草履虫没有固定的形态,因此它们可以在水中寻找食物,并且可以改变形状来适应不同的环境。
四、繁殖方式草履虫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二分裂和有性生殖。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草履虫可以通过二分裂进行快速繁殖,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继续生长和繁殖。
而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草履虫可以进行有性生殖,通过配子的方式产生新的后代,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五、生态作用草履虫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微生物链条中的一环,是土壤和水体中的重要分解者和居民,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草履虫还是微生物的掠食者,可以控制某些微生物的数量,对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六、科研价值草履虫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由于其单细胞的性质和形态可变性,可以成为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理想对象。
同时,草履虫还可以用于抗菌素和其他生物科学实验的模型生物,有助于人们对微生物和生物学过程的研究。
总之,草履虫是一种重要的原生动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研价值。
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营养方式、繁殖方式、生态作用和科研价值,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它们,并且可以引起我们对微生物世界的关注和研究。
希望在未来的科研和保护工作中,能够更加重视草履虫的价值和重要性,保护好它们的生存环境,促进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良好发挥。
草履虫实验
草履虫实验是一种经典的生物实验,用于研究草履虫的趋光性。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具有趋光性即对光的正向或负向行为反应。
进行草履虫实验的步骤如下:
1. 准备培养基:制备适合草履虫生长的培养基,例如硫酸铵培养基。
2. 培养草履虫:从已有的草履虫培养物中取出一部分,加入到培养基中,放入培养皿中。
3. 准备实验装置:在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皿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
4. 观察初步趋光性:将培养皿倾斜放置于实验装置中,使草履虫分布均匀。
然后在一侧加入光源,观察草履虫的行为。
5. 观察草履虫趋光性:根据初步观察结果,可以在实验装置的不同位置加入光源,并观察草履虫的行为反应。
6. 记录观察结果:记录草履虫在不同光源位置的聚集情况或远离情况,以及反应时间和强度。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草履虫对光的趋性反应,进一步研究单细胞生物的行为特征和光感受机制。
七年级生物草履虫知识点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草履虫体形似鞋底,长约50-120微米,宽约30-50微米,外形特殊,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一、生物学分类
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属于草履虫纲,是一类原生单细胞有机体。
二、形态特征
草履虫体形状似鞋底,外形特殊,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草履虫体长50-120微米,宽30-50微米,最宽处约为体长1/3左右,约为鞋底形状的3/4左右。
草履虫的胞质较为柔软,表皮光滑不具刺突。
其胞质内分布着大量液滴,部分草履虫含光滑色素体,有肌纤维和显微管等细胞器。
三、生命活动
草履虫靠肉食性与光合性两种营养方式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
草履虫具有活动性,能够通过运动溯源等方式寻找食物和栖息地。
草履虫的繁殖方式较为复杂,既可以通过分裂生殖繁殖,也可以进行结合生殖繁殖。
草履虫在自然界中一般生活于淡水湖泊、池塘等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四、重要价值
草履虫在医学研究、环境研究、生态学研究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应用。
草履虫在医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药品的筛选、毒性试验和细胞分裂等方面。
草履虫在环境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环境污染评估等方面。
草履虫在生态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系统的评估、生态平衡的维持等方面。
五、总结
草履虫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性和科研价值的原生动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医学研究、环境研究、生态学研究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草履虫的生物学分类、形态特征、生命活动和价值,对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推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单细胞生物—观察草履虫》教学设计一、观察草履虫二、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实验“希沃授课助手”播放学生观察到的草履虫物象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利用太空泥粘贴草履虫的各部分结构并讲解(加2分)分组实验验证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教师引导:在刚才的实验中有学生观察到,草履虫在前进时如果碰到棉花纤维会后退,这说明了什么?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不好?4.气泡的干扰?5.技巧:镜筒下降后缓缓上升,当看到棉花纤维物象时停止转动粗准焦螺旋(此时物镜距离载物台约2cm),轻轻移动装片(或直接用肉眼观察装片,将“小白点”集中的区域对准通光孔),便可以观察到草履虫物象!!!6.…学生在失败的基础上,总结不足,进行二次实验,完成观察内容。
学生根据实验观察,在学教导引单上填写草履虫各部分结构名称。
学生回答: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学生两人一组,实验验证草履虫能对(红糖/食盐)这种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小老师”角色扮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勇气和表达能力从学生的实验中引出本知识点,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学生动手实验进行验证,锻炼学生勇于探究的能力板书设计:单细胞生物---观察草履虫运动外形草履虫结构《单细胞生物—观察草履虫》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 求知欲强,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本节课是一节实验课,实验内容就是观察草履虫,教学内容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投入到本节课的课堂学习中来。
草履虫个体微小,肉眼观察不到形态和结构,当他们用显微镜观察到草履虫时,一定会比较有成就感。
七年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所以在课堂中要加强学生实验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步骤,实验操作失败之后进行反思,总结实验的不足之处,进行二次实验,顺利地享受胜利的果实。
草履虫草履虫中文学名: 拉丁学名: 界: 门: 纲: 草履虫 paramoecium 原生生物界 原生动物门 纤毛纲 目: 科: 属: 种: 膜口目 草履虫科 草履虫属 草履虫百科名片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 圆筒形的原生动物, 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
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
体长只有 180—280 微米。
它和变形虫的寿命最短, 以小时来计算, 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
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简介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 体内有一对成型的细胞核, 即营养核 (又称大核)和生殖核(又称遗传核、小核) ,进行有性生殖时,小核 分裂,大核消失,小核渐渐生长形成新的大核和小核,故称其为真核生物。
其身体表面包着 一层表膜,除了维持草履虫的体型外,还负责内外气体交换,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 碳。
膜上密密地长着近万根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
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 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
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 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 无口沟的一侧会以边为顶点进行圆周旋转, 更大的碎屑被纤 毛排出,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
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
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分无性、接合、内合、自配、质配等等。
生物圈里有许多单细胞生物,他们在我们周围,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关系非常密切,草 履虫是其中之一。
草履虫由于主要以细菌为食,所以可以净化污水。
细胞器及功能草履虫细胞器的功能分工如下: 胞口(口沟) :取食 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小核:内含遗传物质,生殖作用 大核:控制营养物质的进出 食物泡:食物泡是草履虫进行胞吞作用产生的,进 入细胞后将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
食物泡 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伸缩泡及收集管:收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并 排到体外 胞肛: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 纤毛:辅助运动,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 前进 食物排泄通道 口沟(食物进入)——食物泡(消化)——胞肛(排遗)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 最低等的原生动物。
草履虫实验引言草履虫(Paramecium)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于纤毛虫门。
它在生物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实验室中进行观察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草履虫实验的相关内容,包括实验材料和方法、观察和记录以及实验的含义和应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草履虫培养液:准备适宜的草履虫培养液作为实验基质。
•显微镜:用于观察和放大草履虫。
•培养皿:用于放置草履虫培养液。
•移液器:用于移动草履虫。
方法1.准备草履虫培养液:按照草履虫的生长要求配制适宜的培养液,可以采用麦氏盐液或其他适宜的培养液。
2.建立草履虫培养环境:将草履虫培养液倒入培养皿中,使其覆盖底部。
避免光照过强和温度过高。
3.添加草履虫:使用移液器将适量的草履虫加入培养皿中,避免草履虫数量过多。
4.观察和记录: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形态等特征,并记录实验观察结果。
5.实验控制:在实验中进行适当的对照组,例如对照组添加特定的药物或改变培养液条件,以观察对草履虫生长和行为的影响。
观察和记录在草履虫实验中,观察和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观察点和记录内容:1.运动方式: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式,例如是否蠕动或游动,并记录其速度、方向等。
2.形态特征:注意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特征,如大小、形状等,并描述并记录特征。
3.分裂繁殖:观察草履虫进行有性或无性的分裂繁殖过程,并记录相关细节。
4.反应和刺激:注意观察草履虫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如光线、温度变化等,并记录相关情况。
5.饮食行为:观察草履虫对于食物的接受和进食行为,并记录相关细节。
实验的意义和应用草履虫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生物学教学:草履虫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材料,可以用于教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等基础生物学知识。
2.细胞运动研究:草履虫的运动方式和机制是细胞运动研究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细胞运动的原理。
3.药物毒性评估:草履虫实验可以用于评估药物对生物体的毒性和副作用,帮助药物研发和安全性评估。
草履虫科普短文草履虫是一类原生动物,属于毛足虫门,是一种极小的单细胞生物。
它的名字来源于它的移动方式,它通过一系列的纤毛在水中匍匐前进,就像穿着草鞋一样。
草履虫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生活在水体底部的泥沙中。
草履虫的形态特征是其身体呈椭圆形,通常有一个或多个细长的纤毛,这些纤毛主要用于运动和觅食。
它的体长一般在50至200微米之间,有些种类的草履虫可达到300微米。
尽管它们的体形微小,但草履虫在水中的数量非常庞大,可以达到每升水中数十万个。
草履虫是一类食物链中重要的环节,它们以细菌、藻类和其他微小有机物为食。
草履虫通过纤毛的运动将食物颗粒引入口部,然后通过摄食囊将食物吞咽到细胞内部进行消化。
由于草履虫的消化系统比较简单,它们的食物消化速度很快,通常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
草履虫的繁殖方式多样,可以通过二分裂、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进行。
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草履虫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一个个体可以在几小时内分裂成数百个后代。
这使得草履虫在水体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维持了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
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低。
它们可以在不同温度、光照和营养条件下生存,并且对一定程度的污染也有一定的耐受力。
草履虫的存在也可以反映出水体的生态状况,一些特定的草履虫种类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可以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生物。
草履虫在科学研究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由于其细胞结构简单、生命周期短且易于培养,草履虫成为了生物学、生态学和毒理学等领域的理想模式生物。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观察草履虫的生活习性、行为特征和生物化学过程,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草履虫作为一类原生动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以极小的体型、简单的结构和高繁殖速度适应了不同的环境条件。
同时,草履虫也成为了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为我们认识生命的奥秘和保护环境做出了贡献。
对于保护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关注这个微小而重要的生物群体。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放出刺丝的现象。
2. 分析刺丝的结构和功能。
3. 探讨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机制。
二、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具有纤毛和刺丝两种主要结构。
纤毛用于草履虫的运动,而刺丝则是一种防御机制,可以用来捕捉食物或抵御捕食者。
当草履虫遇到外界刺激时,会迅速放出刺丝进行防御。
三、实验材料1. 草履虫培养液2. 显微镜3. 载玻片4. 盖玻片5. 滴管6. 棉花纤维7. 高倍镜8. 照相机(可选)四、实验步骤1. 准备草履虫样本: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一滴样本,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2. 观察草履虫运动: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运动,了解其基本形态和运动方式。
3. 模拟外界刺激:在草履虫周围放置少量棉花纤维,模拟外界刺激。
4. 观察刺丝放出: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注意观察刺丝的放出过程。
5. 切换到高倍镜:将显微镜切换到高倍镜,观察刺丝的结构和细节。
6. 拍照记录:使用照相机记录刺丝放出的过程和形态。
五、实验结果1. 草履虫在显微镜下呈现出圆筒形,身体长约50-100微米,前端有口沟,后端有伸缩泡。
2. 当草履虫遇到棉花纤维时,会迅速放出刺丝,刺丝呈线状,长度约为草履虫体长的2-3倍。
3. 刺丝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内部结构呈空心状。
4. 刺丝放出后,草履虫会收缩,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六、实验讨论1. 刺丝的结构和功能:刺丝是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结构,可以捕捉食物或抵御捕食者。
刺丝的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透明度,有利于其在水中的隐蔽。
刺丝内部空心,可能用于储存能量或传递信号。
2. 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机制:草履虫具有灵敏的感知系统,可以迅速感知外界刺激。
当遇到威胁时,草履虫会迅速放出刺丝进行防御,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3. 实验结果的意义:通过观察草履虫放出刺丝的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运动方式和防御机制。
这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
1、纤毛用处:通过摆动,使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
2、表膜用处:通过呼吸:摄入水中的氧,排出二氧化碳。
3、口沟用处:通过摄食,摄人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
4、食物泡用处:通过消化,随细胞质流动,逐渐消化其中的食物。
5、胞肛用处:通过排便,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
6、收集管伸缩泡用处:通过排泄,收集并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7、大核用处:营养代谢。
8、小核用处:生殖作用。
【提示】
1.草履虫作为一个细胞,同样具有动物细胞的一般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
2.它是一个独立生活的单细胞生物,又具有普通细胞所没有的结构:纤毛、口沟、食物泡、胞肛、收集管、伸缩泡等.。
草履虫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壁、叶绿体等结构,所以草履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但是绿草履虫除外,因为它的体内含共生绿藻,这种绿藻可以利用动物体排泄的含氮废物作为无机盐的来源,通过植物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存。
草履虫能进行光合作用吗草履虫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由于从平面角度看草履虫的身体形状会很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所以被称为草履虫。
草履虫的身体很小,是一种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属于单细胞原生生物,而且还是雌雄同体。
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身体长度仅仅是180-280微米,它的寿命非常短,一般都是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不过大草履虫的寿命可以达到五个昼夜以上。
草履虫的呼吸作用通常是通过体表来进行,由体表的表膜来吸收水里面的氧气,把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大草履虫一般会有2个细胞核,大核与营养有关,小核与生殖有关。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教学反思
隆昌县二初中郑人溶
“草履虫的外形是怎样的?它看上去像什么?”“为什么叫草履虫?”“观察草履虫时为什么要放几丝棉花纤维?”“怎样区分草履虫的前端和后端?”“草履虫身体表面有什么?纤毛的用途是什么?”“草履虫有几个细胞核?”
“我们平时看到的生物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它们有着从个体到器官、组织、细胞等结构层次。
在自然界,有没有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呢?”呈现细菌、草履虫、衣藻等图片。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种单细胞生物——草履虫。
为什么叫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呢?在显微镜下看看它的外形就会明白”。
让学生观察草履虫的外形。
“看到了吧,草履虫在水里还很活跃呢!它生活得多么自由自在啊!大家想过没有,如果我们的身体上一个细胞或一块组织掉下来还能不能存活?是不是很快就会死掉?大家知道蜥蜴断尾的现象吧?蜥蜴甩掉的尾巴很快就一动不动了。
人的手指如果被切断了,只有在极短的时间内送到医院才能接好。
但是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它为什么能够在自然环境中长时间存活呢?大家可以先联想一下,一个多细胞的动物,比如一条鱼,必须要具备怎样的结构和功能才能活下去?”让学生讨论、发言。
“动物要生活就要吃东西,就要进行呼吸、排泄,还要能够趋利避害,能够运动。
草履虫靠什么结构吃东西?它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吗?怎样进行呼吸?怎样把体内的废物排出去?靠什么结构在水中自由地游动?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还需要对草履虫进行细致的观察。
”把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在显微镜下继续观察,通过观察说说对这些问题的解释或猜测,教师再进行归纳和补充。
学生易学易懂,对单细胞生物理解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