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23
六年级草履虫上册知识点草履虫(Amoeba)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常见于淡水环境中。
在六年级的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草履虫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征。
本文将总结并介绍六年级草履虫上册的知识点。
一、草履虫的特征1. 形态特征:草履虫呈不规则的圆形或卵圆形,通常直径约为0.25毫米到0.5毫米。
它没有固定的体形,可以在水中自由改变形状。
2. 细胞结构:草履虫的细胞由胞浆、质膜、泡状细胞器、细胞核等组成。
胞浆是细胞内的液体胶状物质,质膜则是细胞的外部包裹物。
3. 运动方式:草履虫通过伸缩假足进行运动。
它利用假足的伸长和收缩来改变自身形状,并借此在水中缓慢移动。
二、草履虫的生活方式1. 摄食方式:草履虫通过细胞膜将周围的食物包裹进细胞内,形成食物囊泡。
然后,草履虫利用内部酶的作用将食物消化吸收。
2. 食物来源:草履虫主要以细菌、藻类和其他微小有机物为食。
它们在水中通过伸出假足将食物吞入细胞内进行摄食。
3. 呼吸方式:草履虫通过细胞膜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
4. 繁殖方式:草履虫的繁殖方式多样,包括二分裂和孢子繁殖。
在有利生长条件下,草履虫可以通过二分裂快速繁殖。
三、草履虫的生态地位和作用1. 生态地位:草履虫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食物链中的一环,作为掠食者或食物来源,调节着水质和生物数量的平衡。
2. 水质指示生物:由于草履虫对水质的敏感性,它们被广泛用于水质检测和指示生物的研究中。
草履虫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污染程度。
3. 科学研究:草履虫作为一种单细胞生物,在细胞结构、代谢、运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细胞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中。
四、与草履虫相关的实验注意事项1. 镜下观察:在观察草履虫时,需要使用显微镜。
要小心操作显微镜,避免镜片碰撞和摔落,以免损坏显微镜。
2. 定时观察:草履虫的活动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光照和食物等条件来观察其反应。
动物学综合实验报告草履虫一、引言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草履虫纲。
它以吞噬细菌、藻类和有机颗粒为生,广泛分布于淡水环境中。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研究草履虫的形态特征、行为习性、生存方式以及繁殖方式,进一步了解其生态学特征和生命活动规律。
二、实验方法1. 选择草履虫样本:从自然生态环境中采集水样,筛选出含有草履虫的标本,并将其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2. 形态特征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体型、颜色、摆动的纤毛等。
3. 运动习性观察:观察草履虫在水中的运动方式,记录其游动速度、游动方向以及是否做螺旋运动等。
4. 摄食行为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在吞噬细菌和有机颗粒时的摄食行为,包括捕食、吞噬和消化过程。
5. 繁殖方式观察:观察草履虫的繁殖方式,包括二分裂和生殖囊形成。
三、实验结果1. 形态特征观察:草履虫呈椭圆形或卵形,体长约为50-200微米。
其表面覆盖着一层纤毛,纤毛的摆动带动了草履虫的运动。
草履虫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透明、黄色、绿色等。
2. 运动习性观察:草履虫通过扭动和摆动纤毛来游动,速度较快,大约为每秒10-30毫米。
在游动过程中,草履虫会改变游动方向,而且常常呈现螺旋状运动。
3. 摄食行为观察:草履虫的主要摄食方式是吞噬。
它通过纤毛将周围的细菌和有机颗粒聚集在口部附近,然后通过胞吞作用将其吞噬进细胞内。
消化过程主要发生在食物泡中,其中的酶能够将细菌和有机颗粒分解为营养物质。
4. 繁殖方式观察:草履虫主要通过二分裂来繁殖。
当细胞成熟后,它会在体内形成一个纤维蛋白丝网,并在其上形成一个裂口,最终将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
此外,草履虫还能够通过生殖囊形成的方式进行繁殖。
它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会形成一个囊状结构,内部包含大量的子细胞。
四、讨论与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草履虫具有较快的游动速度和螺旋状运动特点,这有助于其在水体中寻找足够的食物和适合的生存环境。
草履虫的知识点总结一、形态特征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通常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以看到它们的细胞膜外有一个透明的胞浆,内含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
草履虫没有固定的形态,可以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形状,这是它们的一大特点。
在觅食或移动时,草履虫会伸出一到数个伪足,用于吞噬食物或移动。
二、生活环境草履虫主要生活在淡水和泥土中,且常见于水塘、湖泊、河流以及潮湿的地面。
它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并不严苛,可以适应较宽的温度和酸碱度范围,并且对于氧气的需求也不高,因此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三、营养方式草履虫属于肉食性生物,以细菌、藻类和其他微生物为食。
它们通过伪足将食物囊细胞内吞、吸收,并进行消化。
由于草履虫没有固定的形态,因此它们可以在水中寻找食物,并且可以改变形状来适应不同的环境。
四、繁殖方式草履虫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二分裂和有性生殖。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草履虫可以通过二分裂进行快速繁殖,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继续生长和繁殖。
而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草履虫可以进行有性生殖,通过配子的方式产生新的后代,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五、生态作用草履虫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微生物链条中的一环,是土壤和水体中的重要分解者和居民,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草履虫还是微生物的掠食者,可以控制某些微生物的数量,对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六、科研价值草履虫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由于其单细胞的性质和形态可变性,可以成为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理想对象。
同时,草履虫还可以用于抗菌素和其他生物科学实验的模型生物,有助于人们对微生物和生物学过程的研究。
总之,草履虫是一种重要的原生动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研价值。
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营养方式、繁殖方式、生态作用和科研价值,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它们,并且可以引起我们对微生物世界的关注和研究。
希望在未来的科研和保护工作中,能够更加重视草履虫的价值和重要性,保护好它们的生存环境,促进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良好发挥。
七年级生物上册《观察草履虫》实验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2023春·江苏南通·八年级统考期中)用图1所示的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视野如图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调节7可大幅度升降镜筒B.换用高倍物镜时需用手转动3C.在观察草履虫时,应往载玻片上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实验中使用棉纤维是为了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答案】C【分析】1.图1中:1目镜、2转换器、3物镜、4遮光器、5反光镜、6粗准焦螺旋、7细准焦螺旋。
2.好氧的草履虫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氧气,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此处聚集着大量的草履虫,因此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过程中,常常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取液滴。
【详解】A.6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7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A错误。
B.换用高倍物镜时需用手转动2转换器,不能用手转动3物镜,B错误。
C.在观察草履虫时,常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取液滴,再往载玻片上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C正确。
D.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
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D错误。
故选C。
2.(2023春·江苏连云港·七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滴一滴肉汁,右侧滴一滴浓盐水,将这三滴液体连通,用放大镜观察。
草履虫可能的运动方向及原因是()A.游向盐水,趋向有利刺激B.游向肉汁,趋向有利刺激C.游向肉汁,趋向有害刺激D.停留在原来的培养液中,运动能力不强【答案】B【详解】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滴加肉汁,右侧滴一滴浓盐水,将这三滴液体连通,发现草履虫游向肉汁一端,不游向浓盐水一端,这说明草履虫能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叫做应激性,有利于个体的生存。
草履虫生活在
草履虫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生活在水中,常常被称为“微生物之王”。
草履虫的生活方式十分特殊,它们在水中自由游动,寻找着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草履虫是如何生活在水中的吧。
首先,草履虫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在淡水中,它们可以在湖泊、河流、池塘等水域中找到它们的踪迹。
草履虫通过细胞内的鞭毛来自由游动,它们可以在水中迅速地移动,寻找着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
草履虫的生活方式也非常有趣,它们主要以吞食细菌和藻类为食,通过口部将这些微生物吞入体内进行消化。
草履虫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取足够的营养,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生长。
除了寻找食物,草履虫还需要面对水中的各种环境变化。
例如,水温的变化、水质的变化等都会对草履虫的生存产生影响。
因此,草履虫需要不断地适应这些环境变化,以保持自己的生存状态。
在草履虫的生活中,它们也会面临着许多天敌的威胁,例如其他微生物和水中的小型动物等。
因此,草履虫需要不断地保持警惕,以避免被捕食。
总的来说,草履虫生活在水中,虽然它们很微小,但是它们的生活方式却非常有趣。
它们通过自由游动寻找食物,并不断适应水中的环境变化,保持自己的生存状态。
草履虫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奇迹,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和了解这些微小生物的生活吧。
草履虫形态结构范文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尾足纲。
它的形态结构相对简单,但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草履虫的整体形状呈长圆柱形,通常长度在100至300微米之间。
它的身体分为三个部分:前端的头部、中间的细胞质和后端的尾部。
头部通常呈圆锥形,有一个口外突,这个突起类似于双唇,可以伸缩和转动,用于捕食和进食。
细胞质部分则是由包裹细胞核的细胞质组成,其中包含着各种细胞器官以及营养物质。
尾部较长而尖细,通常呈现出弯曲的形状。
草履虫的细胞质中有许多内涵体,其中最重要的是食物泡。
食物泡是由充满食物的囊泡组成,它是草履虫摄取和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草履虫以细菌和藻类为食,通过它的双唇将食物包围起来,形成食物漩涡,然后将其吞入食物泡中。
食物泡通过胞吞作用将食物包裹在内,然后与溶酶体融合,进而消化食物。
草履虫的细胞质中还含有许多纤毛和鞭毛。
纤毛是短而密集的细胞上的突起,而鞭毛则较长,通常只有一个或几个。
它们都能通过肌动蛋白的收缩和伸展而运动。
草履虫的纤毛主要分布在细胞外侧的区域,它们像毛刷一样,可以通过扫帚运动推动草履虫前进。
鞭毛则主要分布在尾部附近,负责稳定和调节草履虫的方向。
草履虫的细胞核位于细胞质的中央,呈椭圆形。
细胞核是草履虫体内的遗传物质的存储和复制中心,其中包含有草履虫的全部遗传信息。
细胞核的结构相对简单,没有真正的核膜,内部也没有明显的染色体。
在草履虫的细胞质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胞器官,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等。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合成中心,通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细胞所需的能量。
高尔基体则是负责合成和分泌物质的细胞器,而内质网是负责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
总体而言,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相对简单,但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头部的双唇、细胞质中的食物泡以及纤毛和鞭毛的存在等。
不同的草履虫种类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些微小的差异,但整体结构还是相对一致的。
草履虫的结构适应了其生活方式和环境,使其能够有效地进行摄食、消化和运动。
草履虫的结构1. 简介草履虫(Paramecium)是原生动物中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
它们属于单细胞生物,形状呈椭圆形,体长约为0.2-0.3毫米。
草履虫以浮游植物和细菌为食,主要生活在淡水环境中。
草履虫的结构非常特殊,它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的组成部分。
2. 细胞壁草履虫细胞壁是由多层薄膜组成的,主要由纤维素和蛋白质构成。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的形状和结构,同时也起到筛选物质的作用。
3. 胞质草履虫的胞质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有细胞核、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3.1 细胞核草履虫的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呈椭圆形。
细胞核内含有染色质,其中包含了草履虫的遗传信息。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3.2 细胞质基质草履虫的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的胶状物质,包含了各种细胞器的支持基质。
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多种酶和蛋白质,参与细胞的代谢和合成。
3.3 细胞器草履虫的细胞器包括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液泡等。
3.3.1 细胞膜草履虫的细胞膜位于细胞的外表面,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隔离屏障。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3.3.2 内质网草履虫的内质网是由膜结构组成的系统,呈片状或管状,分布在细胞质中。
内质网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
3.3.3 高尔基体草履虫的高尔基体是一系列扁平的膜囊,位于细胞质中。
高尔基体主要参与物质的分泌和转运。
3.3.4 线粒体草履虫的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与细胞的呼吸作用密切相关。
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为细胞提供能量。
3.3.5 液泡草履虫的液泡是包囊状的细胞器,主要用于储存物质和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
4. 运动器官草履虫拥有多种运动器官,包括纤毛、细胞口和肛门。
4.1 纤毛草履虫的纤毛是细胞表面的细长纤毛,数目众多,呈刷状排列。
纤毛可以协调运动,帮助草履虫前进和捕食。
4.2 细胞口草履虫的细胞口位于细胞的前端,是细胞进食的主要通道。
细胞口由膜形成,可以打开和关闭。
七年级生物草履虫知识点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草履虫体形似鞋底,长约50-120微米,宽约30-50微米,外形特殊,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一、生物学分类
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属于草履虫纲,是一类原生单细胞有机体。
二、形态特征
草履虫体形状似鞋底,外形特殊,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草履虫体长50-120微米,宽30-50微米,最宽处约为体长1/3左右,约为鞋底形状的3/4左右。
草履虫的胞质较为柔软,表皮光滑不具刺突。
其胞质内分布着大量液滴,部分草履虫含光滑色素体,有肌纤维和显微管等细胞器。
三、生命活动
草履虫靠肉食性与光合性两种营养方式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
草履虫具有活动性,能够通过运动溯源等方式寻找食物和栖息地。
草履虫的繁殖方式较为复杂,既可以通过分裂生殖繁殖,也可以进行结合生殖繁殖。
草履虫在自然界中一般生活于淡水湖泊、池塘等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四、重要价值
草履虫在医学研究、环境研究、生态学研究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应用。
草履虫在医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药品的筛选、毒性试验和细胞分裂等方面。
草履虫在环境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环境污染评估等方面。
草履虫在生态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系统的评估、生态平衡的维持等方面。
五、总结
草履虫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性和科研价值的原生动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医学研究、环境研究、生态学研究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草履虫的生物学分类、形态特征、生命活动和价值,对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推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草履虫的基本结构和生活习性。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观察、分析、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
它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运动方式,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水域中。
草履虫通过纤毛摆动来移动,通过口沟摄取食物,通过伸缩泡排出废物。
本实验通过观察草履虫的结构和运动,了解其基本生活习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棉花纤维、镊子等。
2. 实验仪器:烧杯、酒精灯、酒精、蒸馏水、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采集草履虫:在野外采集水样,用滴管吸取少量水样,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草履虫是否存在。
2. 纯化草履虫:将含有草履虫的载玻片放入500ml煮沸的玉米汁中涮洗,然后将玉米汁放置于温暖的地方(约20度)维持1天的时间。
再次从培养液中吸取1ml的培养液观察,若有少量的草履虫则再次用新的培养液涮洗,重复2次。
得到较为纯净的草履虫培养液。
3. 观察草履虫: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运动方式等特征。
a. 形态结构:观察草履虫的细胞形态、纤毛、口沟、伸缩泡等结构。
b. 运动方式:观察草履虫在载玻片上的运动方式,如纤毛摆动、伸缩泡伸缩等。
4. 记录实验结果:将观察到的草履虫特征和运动方式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草履虫呈圆筒形,细胞质均匀,具有纤毛、口沟、伸缩泡等结构。
纤毛分布在细胞表面,用于草履虫的运动;口沟位于细胞前端,用于摄取食物;伸缩泡位于细胞后端,用于排出废物。
2. 草履虫的运动方式:草履虫通过纤毛摆动在载玻片上移动。
当遇到障碍物时,草履虫会后退,然后再次前进,直至成功绕过障碍物。
六、实验结论1.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运动方式。
2. 草履虫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清晰地看到其形态结构、运动方式等特征。
草履虫结构特点一、基本概述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这个细胞却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运动、消化、呼吸、排泄、生殖等。
二、具体结构及特点(一)纤毛1. 位置与形态草履虫全身布满纤毛,纤毛是一些细小的毛发状结构,从草履虫的体表伸出。
2. 功能纤毛的摆动是草履虫运动的主要方式。
纤毛有节奏地摆动,就像船桨划水一样,使草履虫能够在水中旋转着前进。
(二)表膜1. 结构特点表膜是草履虫细胞的细胞膜,它很薄,具有一定的弹性。
2. 功能表膜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将草履虫的细胞内容物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防止有害物质进入细胞内部;同时表膜还能进行气体交换,氧气可以通过表膜进入细胞,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表膜排出到外界。
(三)口沟1. 位置与形态口沟位于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是一个斜向的凹陷结构。
2. 功能口沟是草履虫摄食的结构。
食物(如细菌、单细胞藻类等微小生物)随着水流通过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
(四)食物泡1. 形成过程当食物通过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后,会在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
食物泡是由细胞膜内陷包裹食物颗粒而形成的泡状结构。
2. 功能食物泡在细胞质中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移动,在这个过程中,食物泡中的食物会被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被细胞质吸收,不能消化的残渣则由胞肛排出体外。
(五)胞肛1. 位置与形态胞肛位于草履虫身体的后端,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开口结构。
2. 功能胞肛是草履虫排出食物残渣的结构。
当食物泡中的食物被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残渣会通过胞肛排出到体外。
(六)伸缩泡与收集管1. 结构特点草履虫有两个伸缩泡,每个伸缩泡周围有一些收集管。
伸缩泡是一种能够周期性收缩和舒张的泡状结构。
2. 功能伸缩泡和收集管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和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伸缩泡通过收集管收集细胞内多余的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代谢废物,然后通过伸缩泡的收缩将这些物质排出到体外,以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的稳定。
(七)细胞核1. 种类与结构特点草履虫有大核和小核两种细胞核。
草履虫分类地位草履虫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鞭毛虫纲、草履虫目。
草履虫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生活在水体或湿润的土壤中。
它们的形态多种多样,有些长得像豆芽,有些像小球,还有些像长条形的蚯蚓。
一、草履虫的分类地位1. 原生动物门原生动物门是指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型生物,它们没有组织器官和真正的口腔消化道系统。
原生动物门包括了很多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微型生物,如阿米巴、鞭毛虫、纤毛虫等。
2. 鞭毛虫纲鞭毛虫纲是原生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纲,包括了许多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微型生物。
这些微型生物都有着一个或多个鞭毛,在水中自由游动。
3. 草履虫目草履虫目是鞭毛虫纲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一个目。
这类微型生物主要分布在淡水环境中,并且可以通过吞噬细菌、藻类等来获取营养。
二、草履虫的形态特征1. 形态多样草履虫的形态非常多样,有些长得像豆芽,有些像小球,还有些像长条形的蚯蚓。
不同种类的草履虫在形态上差异很大。
2. 有鞭毛和纤毛草履虫身上通常长着一些鞭毛或纤毛,这些鞭毛或纤毛可以帮助它们在水中自由游动。
3. 有口器和细胞器官草履虫身上还有一些口器和细胞器官,这些器官可以帮助它们捕食细菌、藻类等微型生物,并将其消化吸收。
三、草履虫的生活习性和功能1. 在水体或湿润的土壤中生活草履虫主要生活在水体或湿润的土壤中,它们可以通过游动来寻找食物和适合繁殖的环境。
2. 捕食微型生物草履虫是一种肉食性微型生物,主要以吞噬细菌、藻类等微型生物为食。
它们可以通过口器和细胞器官将食物消化吸收。
3. 对环境有重要作用草履虫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控制水中的细菌数量,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此外,草履虫还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材料,用于研究单细胞生物的生理、生态等方面问题。
四、总结草履虫是一类单细胞肉食性微型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鞭毛虫纲、草履虫目。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在水体或湿润的土壤中生活。
草履虫形态多样,有鞭毛和纤毛,并且具有口器和细胞器官。
草履虫结构层次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草履虫是一种很小的圆柱形原生动物,只由一个细胞组成,是单细胞原生动物,雌雄同体。
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
只有180到280微米长。
它和阿米巴的寿命最短。
草履虫结构层次 1生活在有机质较丰富的池塘、缓流的小沟、小河以及居民区附近的水沟中。
大草履虫是原生动物中体形较大的种类,体长约180~300微米,用肉眼观察含有大量草履虫的液体,可以看到很多针尖状发亮的白色小点在浮动,这些白点就是草履虫。
大草履虫身体内充满了细胞质,在水中前进时,它不停地摆动口沟里的纤毛,鼓起水涡,摄取水里的细菌或其它有机物,食物由胞口和胞咽而进入细胞质,形成食物泡。
随着食物液泡的细胞质在体内运动,泡内的食物逐渐被消化吸收,食物残渣从身体后部的肛门排出。
草履虫通过表面膜呼吸,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和部分含氮废物通过表面膜排出体外。
大多数草履虫是全营养的,但绿色草履虫是个例外。
其体内含有共生绿藻,可利用动物排泄的含氮废物作为无机盐的来源,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得以生存(属于植物营养)。
草履虫能在缺氧或厌氧环境中生存,抗污染能力极强。
)草履虫结构层次 2草履虫的生殖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小核先进行有丝分裂,大核再进行无丝分裂,然后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虫体从中部横断,成为2个新个体。
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2个草履虫口沟对口沟粘合在一起,粘合处细胞膜溶解,两个虫体的细胞质相通,小核离开大核,分裂2次形成4个核,其中3个解体,剩下的1个小核又分裂成大小不等的2个核——雌核(较大核)和雄核(较小核),大核逐渐消失。
然后两虫体互换其雄核,并与对方雌核融合,这一过程相当于受精作用。
此后两虫体分开,接合核分裂3次成为8个核,4个变为大核,其余4核有3个解体,剩下1核分裂为2小核,再分裂为4小核,每个虫体也分裂2次,结果原接合的两亲本虫体各形成4个草履虫,新形成的8个草履虫都有一大核,一小核。
观察草履虫调研报告
草履虫(Amoeba proteus)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属于变形
虫纲。
本次调研旨在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特征、行为习性以及生态环境,以下为具体观察结果:
一、形态特征:
1. 外形:草履虫呈囊状或卵圆形,直径约50-800微米。
2. 胞质:胞质透明,内含细胞器官和食物颗粒。
3. 伪足:草履虫具有伪足,可以延伸和收缩,用于运动和捕食。
二、行为习性:
1. 运动方式:草履虫通常通过伪足的延伸和收缩来移动,具有较高的运动灵活性。
2. 捕食行为:它们以其他微生物、细菌和有机碎片为食,通过伸出伪足将食物包裹并送入细胞内消化吸收。
3. 缩囊现象:在恶劣环境下,草履虫会通过将细胞内的水分排出并形成缩囊来保护自己,待环境改善后再恢复活动。
三、生态环境:
1. 水生环境:草履虫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常见于池塘、湖泊、河流等湿润环境。
2.pH范围:适应性较强,可在pH 5-9的区域生活。
3. 温度调节:草履虫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较适宜的生存温度范围为20-25摄氏度。
综上所述,草履虫是一种具有较高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它们以捕食其他微生物为生,通过伸出伪足进行运动
和捕食。
草履虫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的湿润环境中,对环境温度和pH值有一定的要求。
在恶劣环境下,草履虫能采取缩囊现象以保护自己的生存。
草履虫培养的实验报告引言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
它们通常生活在淡水环境中,通过摄取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为食。
草履虫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于研究原生动物的生理特性、生态行为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研究草履虫的生长速度和繁殖方式,我们进行了一项草履虫培养实验。
本实验旨在观察草履虫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探究影响其生长的因素。
材料与方法材料- 清洁的玻璃容器- 淡水- 透明塑料薄膜- 草履虫标本- 显微镜- 显微镜玻片和盖片方法1. 在清洁的玻璃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淡水。
2. 将一块透明塑料薄膜放在玻璃容器内,作为草履虫的觅食基质。
3. 将草履虫标本加入玻璃容器中。
4. 定期观察草履虫的生长情况,包括数量变化和行为特征。
5.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特征,并拍摄照片记录。
6. 使用显微镜玻璃片和盖片制作草履虫标本,以备后续研究和观察。
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草履虫的生长情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我们得到的主要结果和讨论: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在实验的早期阶段,我们观察到草履虫数量逐渐增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并最终趋于稳定。
这可能是由于草履虫在有限的食物资源下的自我调节机制导致的。
草履虫通过分裂繁殖的方式增加数量,当环境中的食物供应变得有限时,它们的繁殖速率减缓以适应环境。
食物资源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组控制实验,给予草履虫足够的食物资源,并与没有食物补给的实验组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在有充足食物的情况下,草履虫生长更为迅速,数量增加较多。
而在缺乏食物的条件下,草履虫的数量增长缓慢甚至停止。
这证明食物资源对草履虫的生长和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草履虫的行为特征通过观察草履虫的行为特征,我们发现它们在食物充足时更为活跃和移动频繁。
草履虫倾向于通过伸缩变形的方式改变身体形状,在水中蠕动前进。
然而,当食物供应不足时,草履虫会减缓运动,甚至暂停移动以节省能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草履虫的生长和繁殖受到食物资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