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草履虫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14
六年级草履虫上册知识点草履虫(Amoeba)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常见于淡水环境中。
在六年级的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草履虫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征。
本文将总结并介绍六年级草履虫上册的知识点。
一、草履虫的特征1. 形态特征:草履虫呈不规则的圆形或卵圆形,通常直径约为0.25毫米到0.5毫米。
它没有固定的体形,可以在水中自由改变形状。
2. 细胞结构:草履虫的细胞由胞浆、质膜、泡状细胞器、细胞核等组成。
胞浆是细胞内的液体胶状物质,质膜则是细胞的外部包裹物。
3. 运动方式:草履虫通过伸缩假足进行运动。
它利用假足的伸长和收缩来改变自身形状,并借此在水中缓慢移动。
二、草履虫的生活方式1. 摄食方式:草履虫通过细胞膜将周围的食物包裹进细胞内,形成食物囊泡。
然后,草履虫利用内部酶的作用将食物消化吸收。
2. 食物来源:草履虫主要以细菌、藻类和其他微小有机物为食。
它们在水中通过伸出假足将食物吞入细胞内进行摄食。
3. 呼吸方式:草履虫通过细胞膜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
4. 繁殖方式:草履虫的繁殖方式多样,包括二分裂和孢子繁殖。
在有利生长条件下,草履虫可以通过二分裂快速繁殖。
三、草履虫的生态地位和作用1. 生态地位:草履虫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食物链中的一环,作为掠食者或食物来源,调节着水质和生物数量的平衡。
2. 水质指示生物:由于草履虫对水质的敏感性,它们被广泛用于水质检测和指示生物的研究中。
草履虫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污染程度。
3. 科学研究:草履虫作为一种单细胞生物,在细胞结构、代谢、运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细胞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中。
四、与草履虫相关的实验注意事项1. 镜下观察:在观察草履虫时,需要使用显微镜。
要小心操作显微镜,避免镜片碰撞和摔落,以免损坏显微镜。
2. 定时观察:草履虫的活动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光照和食物等条件来观察其反应。
动物学综合实验报告草履虫一、引言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草履虫纲。
它以吞噬细菌、藻类和有机颗粒为生,广泛分布于淡水环境中。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研究草履虫的形态特征、行为习性、生存方式以及繁殖方式,进一步了解其生态学特征和生命活动规律。
二、实验方法1. 选择草履虫样本:从自然生态环境中采集水样,筛选出含有草履虫的标本,并将其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2. 形态特征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体型、颜色、摆动的纤毛等。
3. 运动习性观察:观察草履虫在水中的运动方式,记录其游动速度、游动方向以及是否做螺旋运动等。
4. 摄食行为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在吞噬细菌和有机颗粒时的摄食行为,包括捕食、吞噬和消化过程。
5. 繁殖方式观察:观察草履虫的繁殖方式,包括二分裂和生殖囊形成。
三、实验结果1. 形态特征观察:草履虫呈椭圆形或卵形,体长约为50-200微米。
其表面覆盖着一层纤毛,纤毛的摆动带动了草履虫的运动。
草履虫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透明、黄色、绿色等。
2. 运动习性观察:草履虫通过扭动和摆动纤毛来游动,速度较快,大约为每秒10-30毫米。
在游动过程中,草履虫会改变游动方向,而且常常呈现螺旋状运动。
3. 摄食行为观察:草履虫的主要摄食方式是吞噬。
它通过纤毛将周围的细菌和有机颗粒聚集在口部附近,然后通过胞吞作用将其吞噬进细胞内。
消化过程主要发生在食物泡中,其中的酶能够将细菌和有机颗粒分解为营养物质。
4. 繁殖方式观察:草履虫主要通过二分裂来繁殖。
当细胞成熟后,它会在体内形成一个纤维蛋白丝网,并在其上形成一个裂口,最终将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
此外,草履虫还能够通过生殖囊形成的方式进行繁殖。
它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会形成一个囊状结构,内部包含大量的子细胞。
四、讨论与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草履虫具有较快的游动速度和螺旋状运动特点,这有助于其在水体中寻找足够的食物和适合的生存环境。
草履虫的知识点总结一、形态特征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通常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以看到它们的细胞膜外有一个透明的胞浆,内含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
草履虫没有固定的形态,可以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形状,这是它们的一大特点。
在觅食或移动时,草履虫会伸出一到数个伪足,用于吞噬食物或移动。
二、生活环境草履虫主要生活在淡水和泥土中,且常见于水塘、湖泊、河流以及潮湿的地面。
它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并不严苛,可以适应较宽的温度和酸碱度范围,并且对于氧气的需求也不高,因此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三、营养方式草履虫属于肉食性生物,以细菌、藻类和其他微生物为食。
它们通过伪足将食物囊细胞内吞、吸收,并进行消化。
由于草履虫没有固定的形态,因此它们可以在水中寻找食物,并且可以改变形状来适应不同的环境。
四、繁殖方式草履虫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二分裂和有性生殖。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草履虫可以通过二分裂进行快速繁殖,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继续生长和繁殖。
而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草履虫可以进行有性生殖,通过配子的方式产生新的后代,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五、生态作用草履虫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微生物链条中的一环,是土壤和水体中的重要分解者和居民,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草履虫还是微生物的掠食者,可以控制某些微生物的数量,对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六、科研价值草履虫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由于其单细胞的性质和形态可变性,可以成为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理想对象。
同时,草履虫还可以用于抗菌素和其他生物科学实验的模型生物,有助于人们对微生物和生物学过程的研究。
总之,草履虫是一种重要的原生动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研价值。
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营养方式、繁殖方式、生态作用和科研价值,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它们,并且可以引起我们对微生物世界的关注和研究。
希望在未来的科研和保护工作中,能够更加重视草履虫的价值和重要性,保护好它们的生存环境,促进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良好发挥。
草履虫形态结构范文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尾足纲。
它的形态结构相对简单,但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草履虫的整体形状呈长圆柱形,通常长度在100至300微米之间。
它的身体分为三个部分:前端的头部、中间的细胞质和后端的尾部。
头部通常呈圆锥形,有一个口外突,这个突起类似于双唇,可以伸缩和转动,用于捕食和进食。
细胞质部分则是由包裹细胞核的细胞质组成,其中包含着各种细胞器官以及营养物质。
尾部较长而尖细,通常呈现出弯曲的形状。
草履虫的细胞质中有许多内涵体,其中最重要的是食物泡。
食物泡是由充满食物的囊泡组成,它是草履虫摄取和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草履虫以细菌和藻类为食,通过它的双唇将食物包围起来,形成食物漩涡,然后将其吞入食物泡中。
食物泡通过胞吞作用将食物包裹在内,然后与溶酶体融合,进而消化食物。
草履虫的细胞质中还含有许多纤毛和鞭毛。
纤毛是短而密集的细胞上的突起,而鞭毛则较长,通常只有一个或几个。
它们都能通过肌动蛋白的收缩和伸展而运动。
草履虫的纤毛主要分布在细胞外侧的区域,它们像毛刷一样,可以通过扫帚运动推动草履虫前进。
鞭毛则主要分布在尾部附近,负责稳定和调节草履虫的方向。
草履虫的细胞核位于细胞质的中央,呈椭圆形。
细胞核是草履虫体内的遗传物质的存储和复制中心,其中包含有草履虫的全部遗传信息。
细胞核的结构相对简单,没有真正的核膜,内部也没有明显的染色体。
在草履虫的细胞质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胞器官,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等。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合成中心,通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细胞所需的能量。
高尔基体则是负责合成和分泌物质的细胞器,而内质网是负责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
总体而言,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相对简单,但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头部的双唇、细胞质中的食物泡以及纤毛和鞭毛的存在等。
不同的草履虫种类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些微小的差异,但整体结构还是相对一致的。
草履虫的结构适应了其生活方式和环境,使其能够有效地进行摄食、消化和运动。
草履虫的结构1. 简介草履虫(Paramecium)是原生动物中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
它们属于单细胞生物,形状呈椭圆形,体长约为0.2-0.3毫米。
草履虫以浮游植物和细菌为食,主要生活在淡水环境中。
草履虫的结构非常特殊,它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的组成部分。
2. 细胞壁草履虫细胞壁是由多层薄膜组成的,主要由纤维素和蛋白质构成。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的形状和结构,同时也起到筛选物质的作用。
3. 胞质草履虫的胞质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有细胞核、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3.1 细胞核草履虫的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呈椭圆形。
细胞核内含有染色质,其中包含了草履虫的遗传信息。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3.2 细胞质基质草履虫的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的胶状物质,包含了各种细胞器的支持基质。
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多种酶和蛋白质,参与细胞的代谢和合成。
3.3 细胞器草履虫的细胞器包括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液泡等。
3.3.1 细胞膜草履虫的细胞膜位于细胞的外表面,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隔离屏障。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3.3.2 内质网草履虫的内质网是由膜结构组成的系统,呈片状或管状,分布在细胞质中。
内质网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
3.3.3 高尔基体草履虫的高尔基体是一系列扁平的膜囊,位于细胞质中。
高尔基体主要参与物质的分泌和转运。
3.3.4 线粒体草履虫的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与细胞的呼吸作用密切相关。
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为细胞提供能量。
3.3.5 液泡草履虫的液泡是包囊状的细胞器,主要用于储存物质和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
4. 运动器官草履虫拥有多种运动器官,包括纤毛、细胞口和肛门。
4.1 纤毛草履虫的纤毛是细胞表面的细长纤毛,数目众多,呈刷状排列。
纤毛可以协调运动,帮助草履虫前进和捕食。
4.2 细胞口草履虫的细胞口位于细胞的前端,是细胞进食的主要通道。
细胞口由膜形成,可以打开和关闭。
高一生物草履虫知识点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形态、功能、生活习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高中的生物课程中,草履虫常常作为一个典型的微生物代表,被广泛地研究和讨论。
以下将从草履虫的分类、特点、生活习性、生理功能等方面,来了解这种微生物的知识点。
草履虫属于原生生物中的一类,也是单细胞原生动物的代表。
它的普通名称“草履虫”得名于它的行动方式,就像用足跃上草叶一样。
草履虫在水中广泛分布,可以在淡水和海水中生存。
它具有许多与环境适应和自然选择相关的适应特点。
草履虫有着特殊的形态特征,通常呈椭圆形或肾脏形。
由于细胞膜的变形性,它可以通过流动的胞质进行自由流动。
草履虫的大小通常在50至200微米之间,属于小型微生物。
它的细胞内部有一个核和许多含有磷脂的小颗粒,这些颗粒能够在细胞膜上形成泡沫模式。
它的细胞表面像短绒毛一样,有许多纤毛排列在细胞前部,这些纤毛不仅能用于运动,还能用于觅食。
草履虫的生活习性主要是以浮游生物为食。
它使用纤毛捕食,通常是通过纤毛的快速摆动来制造水流,将浮游生物引入口腔。
它的口腔位于细胞的前端,包含一个细小的口囊,具有吞噬能力。
草履虫的消化过程分为外消化和内消化两个阶段。
外消化是指食物先被吞噬到口囊中,经过分泌消化酶分解,形成疏松的外消化空间。
随后,草履虫通过胞质内的小囊泡将外消化空间引入胞内,形成内消化过程。
内消化是指酶进入细胞和食物颗粒之间的空间,将食物颗粒彻底消化。
在草履虫的繁殖方面,它通常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
无性繁殖可以通过纵分、横分和胞外裂生等方式进行。
纵分是指细胞的前后两端逐渐伸长,然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横分是指细胞沿着中间进行切割,形成两个子细胞。
胞外裂生是指细胞在将要分裂时,先将细胞膜延伸到细胞周围形成一个薄层,然后在细胞膜层中形成新的细胞膜,最后在细胞膜外面形成细胞壁,从而形成两个细胞。
此外,草履虫还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和适应性。
它可以在低氧、高盐、低温等恶劣环境下生存,并且能够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草履虫结构特点一、基本概述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这个细胞却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运动、消化、呼吸、排泄、生殖等。
二、具体结构及特点(一)纤毛1. 位置与形态草履虫全身布满纤毛,纤毛是一些细小的毛发状结构,从草履虫的体表伸出。
2. 功能纤毛的摆动是草履虫运动的主要方式。
纤毛有节奏地摆动,就像船桨划水一样,使草履虫能够在水中旋转着前进。
(二)表膜1. 结构特点表膜是草履虫细胞的细胞膜,它很薄,具有一定的弹性。
2. 功能表膜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将草履虫的细胞内容物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防止有害物质进入细胞内部;同时表膜还能进行气体交换,氧气可以通过表膜进入细胞,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表膜排出到外界。
(三)口沟1. 位置与形态口沟位于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是一个斜向的凹陷结构。
2. 功能口沟是草履虫摄食的结构。
食物(如细菌、单细胞藻类等微小生物)随着水流通过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
(四)食物泡1. 形成过程当食物通过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后,会在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
食物泡是由细胞膜内陷包裹食物颗粒而形成的泡状结构。
2. 功能食物泡在细胞质中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移动,在这个过程中,食物泡中的食物会被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被细胞质吸收,不能消化的残渣则由胞肛排出体外。
(五)胞肛1. 位置与形态胞肛位于草履虫身体的后端,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开口结构。
2. 功能胞肛是草履虫排出食物残渣的结构。
当食物泡中的食物被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残渣会通过胞肛排出到体外。
(六)伸缩泡与收集管1. 结构特点草履虫有两个伸缩泡,每个伸缩泡周围有一些收集管。
伸缩泡是一种能够周期性收缩和舒张的泡状结构。
2. 功能伸缩泡和收集管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和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伸缩泡通过收集管收集细胞内多余的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代谢废物,然后通过伸缩泡的收缩将这些物质排出到体外,以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的稳定。
(七)细胞核1. 种类与结构特点草履虫有大核和小核两种细胞核。
一只草履虫的生命结构层次一、草履虫的生命结构层次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其生命结构层次可以从微观到宏观分为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四个层次。
细胞是构成草履虫的基本单位,它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草履虫的细胞主要由原生质构成,原生质中含有细胞器和细胞器的功能区域。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部边界,它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液体和细胞器的总称,它包含了细胞内的各种物质。
细胞核是细胞中的控制中心,它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组织是由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
在草履虫中,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膜相互连接形成细胞层。
细胞层可以分为外层和内层,外层细胞质较稠密,内层细胞质较稀薄。
细胞层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器官是由多个组织组成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草履虫的器官主要包括口器、摄食器和运动器官。
口器位于草履虫的前端,用于摄取食物。
摄食器是草履虫用于摄食的特殊结构,它由口器、食物颗粒和摄食囊组成。
运动器官主要包括纤毛和鞭毛,它们通过收缩和伸展的运动来推动草履虫的移动。
个体是由多个器官组成的完整生物体。
草履虫的个体呈长椭圆形,体长约为50-300微米。
个体的外部由细胞膜包裹,内部有细胞质和细胞核。
个体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运动和繁殖。
二、草履虫的生命过程草履虫的生命过程包括营养摄取、运动和繁殖三个方面。
1. 营养摄取:草履虫以细菌、藻类和有机碎屑等为食,通过摄食器将食物颗粒吞入细胞内,然后通过溶酶体分解食物颗粒并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
草履虫的消化功能主要由细胞质中的溶酶体完成。
2. 运动:草履虫依靠纤毛和鞭毛的运动来推动自身的移动。
纤毛位于草履虫的外层细胞质,它们通过收缩和伸展的运动产生推动力。
鞭毛位于草履虫的前端,主要用于感知外界刺激和探测食物的位置。
3. 繁殖:草履虫的繁殖方式多样,包括二分裂、孢子形成和有性生殖等。
二分裂是草履虫最常见的繁殖方式,它通过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草履虫结构层次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草履虫是一种很小的圆柱形原生动物,只由一个细胞组成,是单细胞原生动物,雌雄同体。
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
只有180到280微米长。
它和阿米巴的寿命最短。
草履虫结构层次 1生活在有机质较丰富的池塘、缓流的小沟、小河以及居民区附近的水沟中。
大草履虫是原生动物中体形较大的种类,体长约180~300微米,用肉眼观察含有大量草履虫的液体,可以看到很多针尖状发亮的白色小点在浮动,这些白点就是草履虫。
大草履虫身体内充满了细胞质,在水中前进时,它不停地摆动口沟里的纤毛,鼓起水涡,摄取水里的细菌或其它有机物,食物由胞口和胞咽而进入细胞质,形成食物泡。
随着食物液泡的细胞质在体内运动,泡内的食物逐渐被消化吸收,食物残渣从身体后部的肛门排出。
草履虫通过表面膜呼吸,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和部分含氮废物通过表面膜排出体外。
大多数草履虫是全营养的,但绿色草履虫是个例外。
其体内含有共生绿藻,可利用动物排泄的含氮废物作为无机盐的来源,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得以生存(属于植物营养)。
草履虫能在缺氧或厌氧环境中生存,抗污染能力极强。
)草履虫结构层次 2草履虫的生殖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小核先进行有丝分裂,大核再进行无丝分裂,然后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虫体从中部横断,成为2个新个体。
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2个草履虫口沟对口沟粘合在一起,粘合处细胞膜溶解,两个虫体的细胞质相通,小核离开大核,分裂2次形成4个核,其中3个解体,剩下的1个小核又分裂成大小不等的2个核——雌核(较大核)和雄核(较小核),大核逐渐消失。
然后两虫体互换其雄核,并与对方雌核融合,这一过程相当于受精作用。
此后两虫体分开,接合核分裂3次成为8个核,4个变为大核,其余4核有3个解体,剩下1核分裂为2小核,再分裂为4小核,每个虫体也分裂2次,结果原接合的两亲本虫体各形成4个草履虫,新形成的8个草履虫都有一大核,一小核。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草履虫的基本结构和生活习性。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观察、分析、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
它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运动方式,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水域中。
草履虫通过纤毛摆动来移动,通过口沟摄取食物,通过伸缩泡排出废物。
本实验通过观察草履虫的结构和运动,了解其基本生活习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棉花纤维、镊子等。
2. 实验仪器:烧杯、酒精灯、酒精、蒸馏水、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采集草履虫:在野外采集水样,用滴管吸取少量水样,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草履虫是否存在。
2. 纯化草履虫:将含有草履虫的载玻片放入500ml煮沸的玉米汁中涮洗,然后将玉米汁放置于温暖的地方(约20度)维持1天的时间。
再次从培养液中吸取1ml的培养液观察,若有少量的草履虫则再次用新的培养液涮洗,重复2次。
得到较为纯净的草履虫培养液。
3. 观察草履虫: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运动方式等特征。
a. 形态结构:观察草履虫的细胞形态、纤毛、口沟、伸缩泡等结构。
b. 运动方式:观察草履虫在载玻片上的运动方式,如纤毛摆动、伸缩泡伸缩等。
4. 记录实验结果:将观察到的草履虫特征和运动方式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草履虫呈圆筒形,细胞质均匀,具有纤毛、口沟、伸缩泡等结构。
纤毛分布在细胞表面,用于草履虫的运动;口沟位于细胞前端,用于摄取食物;伸缩泡位于细胞后端,用于排出废物。
2. 草履虫的运动方式:草履虫通过纤毛摆动在载玻片上移动。
当遇到障碍物时,草履虫会后退,然后再次前进,直至成功绕过障碍物。
六、实验结论1.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运动方式。
2. 草履虫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清晰地看到其形态结构、运动方式等特征。
考点09 单细胞生物中考频度:★★☆☆☆难易程度:★★☆☆☆一、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1.单细胞生物生物圈中还有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例如,衣藻、变形虫、酵母菌、眼虫等。
2.观察草履虫(1)步骤:洗净玻片→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观察。
(2)注意事项①草履虫有趋氧性、趋光性,一般聚集在培养液表层,所以吸取表层的培养液可得到较多的草履虫。
②为阻碍草履虫的运动以便于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
棉花纤维不要放得太多。
③练习一边通过目镜观察,一边移动装片,以追踪一两只草履虫的运动状态。
草履虫是靠纤毛摆动旋转前进的。
只要看清口沟所在的位置,就能辨别其旋转方向,还能看到草履虫遇到棉花纤维阻挡时,它们会采取后退的方式,改变方向后,再试探着前进,直到避开阻挡物。
④确定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尽可能仔细地对照教材上的图,辨认一些结构。
为了看清纤毛,应调节光圈使视野稍暗。
视野稍暗时,也易于观察到伸缩泡和收集管。
⑤对草履虫食物泡的观察,需经活体染色。
方法是:在草履虫的临时装片上,滴少许红墨水或中性红溶液,几分钟后,就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细胞内有颜色的食物泡。
3.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形态草履虫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水沟或池塘中,个体较大,长150~300微米,肉眼隐约可见。
显微镜下能看到草履虫全身密布纤毛,前端钝圆,后端稍尖,形状像一只倒转的草鞋底,因此称为草履虫。
(2)结构和功能(3)营养方式草履虫体内无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以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为食,具体方式:纤毛摆动前进→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食物被消化→不能消化的残渣由胞肛排出体外。
(4)呼吸和排泄表膜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