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爷爷你吹吧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了解北风爷爷的形象特点以及故事的基本情节。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简单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理解北风爷爷的形象特点。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北风爷爷的手偶、相关图片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听故事的经验,对北风有一定的认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北风爷爷的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播放故事课件,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谈论故事中北风爷爷的形象特点,以及故事的主要情节。
4. 情景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培养幼儿的表现力。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复述故事给家人听,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绘画作业,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角色,增强幼儿的想象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讲述: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吸引幼儿注意力,与幼儿互动讲述故事。
2. 情境体验: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深入体验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情感态度。
3. 观察与表达: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图片,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2. 故事复述:评估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家庭作业和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相关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与故事相关的作品。
2. 社区互动:邀请家长参与故事活动,增进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北风爷爷你吹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风爷爷的形成原因和气候特点。
2.掌握描述北风爷爷的语言表达。
3.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培养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性。
二、教学内容1.北风爷爷的形成原因。
2.北风爷爷的气候特点。
3.描述北风爷爷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利用一些趣味的问题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你是否感受到了寒冷的北风?”等。
–引导学生对北风爷爷的形成原因和气候特点进行推测和讨论。
2.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北风爷爷的形成原因:北风爷爷是由北极冷气团向低纬度地区移动时形成的。
–解释北风爷爷的气候特点:北风爷爷吹来时带来寒冷,使气温下降,并且有时会伴随着暴雪、寒冷干燥的天气。
3.语言表达(20分钟)–教授描述北风爷爷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如“阵阵寒风吹过,好冷啊!”、“北风爷爷来了,带来了冰冷的气息。
”等。
–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对北风爷爷的描写。
4.拓展活动(15分钟)–给学生分发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填写问题,加深对北风爷爷的了解。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北风爷爷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5.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包括北风爷爷所代表的自然现象。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程度。
2.收集学生对北风爷爷的语言表达的作业,评价描述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3.进行小组活动或个人报告,让学生展示自己对北风爷爷的了解和认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北风爷爷的形成原因和气候特点,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并培养了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性。
同时,通过语言表达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多样性。
在拓展活动中,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北风爷爷对生活的影响,并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评价环节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
通过本节课的开展,教师可以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中班语言《北风爷爷您吹吧》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北风爷爷的特点和人物形象;2.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得到锻炼;3.让学生感受北风爷爷和孩子们的友谊,培养他们的情感教育。
二、教学内容1.课文学习:《北风爷爷您吹吧》;2.情感教育:友谊与互助。
三、教学重点1.学生对北风爷爷的了解和对故事的理解;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1.听、说、读三种结合的方式教学;2.教师讲、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具体内容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课文原版;2. 准备教案。
导入新课 1. 教师播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2. 教师口头介绍节选故事的简介。
正文教学 1. 教师带领学生共读课文,学生先跟读;2. 分组朗读。
知识点讲 1. 解读故事的内容和人物形象;2. 讲解生词及其意思。
解听力训练 1. 播放课文录音,引导学生听出关键词;2. 听力练习。
讲解思维题1. 提出思维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2. 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教育讲解1. 根据故事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做好朋友;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互相帮助。
课堂小结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2. 教师布置作业。
七、教学评估1.学生听、说、读课文的表现和读音、语调;2.学生思维问题的回答与表达是否清晰流畅。
八、作业布置1.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并写下它们的汉语意思;2.以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如何寻求帮助和与朋友们相处。
九、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北风爷爷您吹吧》这个生动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友谊和互助的真谛。
而作为教师,我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问题的提出,让他们在语言能力方面得到锻炼。
此外,在课后点评和反思中,我应该关注学生的参与度,以及他们的学习效果,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
《北风爷爷你吹吧》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北风爷爷的象征意义,认识到冬天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尊敬老人,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北风爷爷你吹吧》2. 故事梗概:讲述了一个冬天里,北风爷爷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温暖的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北风爷爷的象征意义,认识到冬天的特点。
2. 难点: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学会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幼儿体验冬天的特点。
2. 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思考。
3. 情感教学法:通过故事中的情感交流,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学会关爱他人的品质。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图片、手工材料等。
2. 教学环境:温暖、舒适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北风呼呼吹》引导幼儿进入冬天的情境,激发兴趣。
2. 故事讲述:播放《北风爷爷你吹吧》的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跟随故事情节发展。
3. 故事讨论:讲述故事后,引导幼儿分享对北风爷爷的感受,讨论冬天的特点。
4. 手工活动:制作手工帽子,体验冬天保暖的乐趣。
5. 总结:通过讨论,让幼儿理解北风爷爷的象征意义,培养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七、评价方法: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评价幼儿在手工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关爱老人、尊敬长辈的表现。
八、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冬天的图片或物品,下周分享。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冬季主题展示区,展示幼儿的手工作品和收集的物品。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关爱他人。
教案名称:大班健康领域活动——北风爷爷你吹吧课时:1课时年龄段:5-6岁活动目标:1. 了解北风的特征,知道北风带来的季节变化。
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品质。
3. 能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表演,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1. 故事视频《北风爷爷你吹吧》2. 音乐磁带或音响设备3. 表演道具(风车、落叶等)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5分钟)1. 观看故事视频《北风爷爷你吹吧》,引导幼儿关注北风的特征和季节变化。
2. 讨论:北风是什么样子的?它带来了哪些季节变化?二、故事分享(5分钟)1. 讲述故事《北风爷爷你吹吧》,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勇敢、坚强的品质。
2. 讨论:主人公在面对北风时,是如何表现的?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品质?三、音乐活动(5分钟)1.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着节奏进行表演。
2. 表演内容:模拟北风吹动树叶、吹跑落叶等场景。
3. 讨论:在表演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北风的哪些特点?四、户外活动(5分钟)1. 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真实的北风。
2. 户外游戏:北风吹吹乐,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北风的特点。
1. 回顾本次活动,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
2.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关于北风的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北风的事情?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北风的认识和理解。
2. 关注幼儿在表演和户外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勇敢和坚强程度。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问和回答,分析他们对北风感兴趣的程度。
教案名称:大班健康领域活动——北风爷爷你吹吧课时:1课时年龄段:5-6岁活动目标:1. 了解北风的特征,知道北风带来的季节变化。
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品质。
3. 能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表演,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1. 故事视频《北风爷爷你吹吧》2. 音乐磁带或音响设备3. 表演道具(风车、落叶等)活动过程:六、延伸活动(5分钟)1. 讨论:北风还可以吹动哪些东西?2. 手工制作:请幼儿用纸张、彩泥等材料制作能被北风吹动的物品,如风车、风筝等。
一、活动名称:北风爷爷你吹吧小班活动教案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北风的概念,知道北风的特点和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北风爷爷的故事课件、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布置冬季氛围。
四、活动过程:1. 导入:讲解北风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北风的特点和作用。
2. 故事分享:讲述《北风爷爷你吹吧》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北风爷爷的形象和特点。
3. 手工制作:北风爷爷的吹风机(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
4. 作品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吹风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5. 总结:回顾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表达对北风爷爷的认识和感受。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北风现象,并用彩笔画下来。
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中设立“北风爷爷”主题展示区,展示幼儿的作品和相关图片。
3. 教学活动:开展“冬季里的故事”主题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冬季的特点和自然现象。
六、教学内容: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北风爷爷在冬季中的作用,了解北风爷爷吹雪的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制作手工雪人,提高幼儿的动手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北风爷爷的尊敬之情,激发幼儿对冬季的喜爱。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北风爷爷在冬季中的作用,引导幼儿关注北风爷爷吹雪的过程。
2. 故事分享:讲述《北风爷爷吹雪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北风爷爷吹雪的过程和雪人的来历。
3. 手工制作:制作手工雪人(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
4. 作品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雪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5. 总结:回顾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表达对北风爷爷和雪人的认识和感受。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北风爷爷吹雪过程的认知。
故事《北风爷爷你吹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聆听和阅读故事《北风爷爷你吹吧》,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北风爷爷吹风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四、教学准备:1. 故事《北风爷爷你吹吧》的文本或音频。
2. 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学生作业本或其他写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自然现象,如窗户上的霜、室内的温度等。
b.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自然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吗?c. 引入故事《北风爷爷你吹吧》。
2. 故事听取:a. 播放故事音频或朗读故事。
b.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故事。
3. 故事讨论:a. 提问:故事中发生了哪些自然现象?b. 学生回答,老师进行点评。
4. 故事解析:a. 提问:北风爷爷为什么吹风?b. 学生回答,老师进行点评。
5. 写作练习:a. 让学生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原因。
b. 学生互相分享,老师进行点评。
a. 回顾故事内容,强调关注自然现象的重要性。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7. 作业布置:a.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并记录下来。
b. 第二天上课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自然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的自然现象。
2. 邀请气象专家或科学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现象。
七、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通过户外观察活动和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记录来评价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写作练习和观察记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
2. 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对故事和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感受。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北风爷爷你吹吧》的故事内容,理解北风爷爷的形象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北风爷爷你吹吧》的故事内容,理解北风爷爷的形象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图片、雪花贴纸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坐好,讲述一个关于冬天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北风爷爷的形象。
2. 主体故事:播放《北风爷爷你吹吧》的故事课件,让幼儿跟随故事情节进展,感受北风爷爷的形象特点。
3. 故事讨论: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北风爷爷的行为,让幼儿明白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4. 情景体验:分组进行情景体验,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5.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尊敬老人、关爱他人。
五、作业安排: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人讲述《北风爷爷你吹吧》的故事,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家长协助幼儿用雪花贴纸制作一幅关于冬天的画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家长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家人和朋友,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课堂。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故事内容,提高幼儿的体验感。
3. 亲子互动: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情景体验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表现的评价,以了解幼儿在课堂外的情境应用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听故事、看图片,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北风爷爷的形象。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讲述故事、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身边人的关爱。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亲情、关爱、感恩2. 故事大意: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天,期待北风爷爷吹来雪景,给她带来快乐。
北风爷爷为了满足她的愿望,用力吹雪,却不幸受伤。
小女孩得知后,用自己的关爱和温暖帮助北风爷爷康复,表达了对北风爷爷的感恩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故事主题,感受亲情、关爱、感恩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讲述故事,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寒冷的冬天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氛围。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故事讲述,增强课堂互动性。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关爱。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述一个有关冬天的有趣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感知故事:让学生听故事《北风爷爷你吹吧》,感受故事氛围。
3. 讲述故事:学生分组讲述故事,锻炼表达能力。
4. 讨论故事: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体现的亲情、关爱、感恩之情。
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亲人和关爱者的感激之情。
6. 总结全文:强调感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身边人的关爱。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感恩的短文,表达对亲人和关爱者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用具:1. 故事课件:《北风爷爷你吹吧》2. 图片:北风爷爷、小女孩、雪景等3. 卡片:亲情、关爱、感恩等词汇4. 录音机、耳机等七、教学进程:1. 课程导入(5分钟):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关爱、感恩之情。
3. 故事复述(5分钟):学生分组复述故事,锻炼表达能力。
4. 讨论交流(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感人情节,分享自己的感悟。
小班故事教案《北风爷爷你吹吧》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了解北风爷爷的特点以及他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尊重大自然,珍惜资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了解北风爷爷的特点以及他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北风爷爷的手偶、画纸、彩笔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故事角。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北风爷爷的手偶,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北风爷爷的外貌特点。
2. 讲述故事:教师运用课件和手偶,讲述《北风爷爷你吹吧》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如北风爷爷的特点、他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等。
4. 情景体验: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体验,让幼儿感受北风爷爷的力量,如吹动树叶、吹起泡泡等。
5. 创作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彩笔和画纸,创作属于自己的北风爷爷故事。
五、作业设计: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北风爷爷你吹吧》,并讨论北风爷爷的特点和对大自然的影响。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倾听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表述能力和想象力。
3. 检查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估其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分享故事的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阅读活动。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北风爷爷”主题展示区,展示幼儿的创作作品。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拓展:1. 开展“大自然的秘密”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了解更多自然现象。
2.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如堆雪人、打雪仗等,让幼儿感受冬天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理解“吹”、“浑身发抖”、“热乎乎“。
2.幼儿能完整的说出“北风爷爷你吹吧,我们不怕你。
3.鼓励幼儿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不怕寒冷、坚持锻炼。
活动重点: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理解“吹”、“浑身发抖”、“热乎乎“。
活动难点:幼儿能完整的说出“北风爷爷你吹吧,我们不怕你。
“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带领孩子到户外,感受冬天的寒冷。
观察寻找小虫子、小动物。
知道为什么天冷?(是北风爷爷)
和幼儿一起运动锻炼,
2、物质准备;挂图一幅、木偶娃娃一个、北风爷爷的头饰一个
3.场地准备:幼儿面向黑板分数排坐成半弧开放式
活动过程:
一、激活唤醒
1、教师引入情境,带领幼儿谈话,寻找胆小鬼。
(1)你们看见小虫子了吗?去哪里了?(藏起来了、冻死了)为什么藏起来了?(怕冷)为什么天气冷啊?(北风爷爷)
(2)你们看见小鸡。
小狗。
小动物了吗?他们去哪了?(回家了、。
)怕谁?
(3)你们现在在哪?为什么不回家?(我们不怕北风爷爷)
2、教师小结:我们不是胆小鬼。
我们是勇敢的孩子不怕北风爷爷。
二探索提升
1、提问:天气冷的时候穿少了衣服,你会怎么样?(浑身发抖)
引导幼儿说出“浑身发抖”..通过动作帮助幼儿理解。
2、提问:我们怎么样就不觉得浑身发抖了?有什么办法?(跑步、作操。
)引导幼儿说出“热乎乎”寻找身上哪里热乎乎,帮助幼儿理解。